|
查看: 1029|回复: 0
|
陳雲、甄小慧《殖民地美學》
[复制链接]
|
|
|

本書簡介:
方正樸素公共建築 彰顯現代美學精神
二次大戰之後,日本戰敗,香港重光,冷戰旋即爆發,香港位於共產中國邊陲,小島成為東西方鬥爭的磨心。從中國大陸和南洋湧入的華人難民和資本家,令香港有了工業化必須的青年人口和創業精神,但也令市區急需開闢土地,海港兩岸移山填海。
英國殖民政府決定採取開明專制政治之後,脫下王朝權威,在擴展市區用地的時候毅然拆卸王朝舊建築,新建造的是方正樸素的現代主義公共建築。
- 舊王朝風格的中央郵局、香港會、美利樓等相繼拆毀或遷出中環,以致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象徵英國君臨香港的維多利亞城,消失無蹤。
- 維多利亞女王像遷離中環,皇后像廣場只剩下銀行家昃臣的銅像。彰顯現代精神的方正建築群,在中環一一樹立。
- 總督府在日治期間改建為現代大樓,英政府也是照樣沿用。中環唯一保留的官方主體舊建築,是標舉司法權威的最高法院,揉合希臘與羅馬式建築的新古典主義。
英政府不再在香港複製一個英國王朝,而是面向本土,面向現代,而且刻意在建築美學上呈現自身。這是締造現代香港的關鍵時刻。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