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32|回复: 15

台风桦加沙致台湾花莲14人死亡、18人受伤、多人失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9-2025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导致台湾出现惊人雨势,台湾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昨日溢流并冲断马太鞍溪桥,最新统计显示14人死亡、18人受伤、多人失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9-2025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风红色预警!深圳紧急疏散转移26万人

“桦加沙”或为今年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 今天降雨进入最强时段

台风+暴雨双预警 “桦加沙”今天将登陆 广东局地或遭特大暴雨

最高级别警告!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香港澳门挂出十号风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25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9-2025 06: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大部分被台风桦加沙覆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9-2025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樺加沙吹襲菲律賓釀至少3死5失踪 1.7萬人喪失家園




「樺加沙」昨日吹襲菲律賓,至今造成至少3人死亡。 

【橙訊】超強颱風「樺加沙」昨日(22日)吹襲菲律賓,至今造成至少3人死亡,5人失踪,暴風雨帶來洪水氾濫和山泥傾瀉,超過17500人喪失家園。 


「樺加沙」吹襲期間,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和29個北部省份的學校和政府辦公室停課停工。渡輪停航,國內航班取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9-2025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蓮洪水災情慘重,救災已進入第三天,死亡人數今已增加到15人,仍有31人失聯,家屬陸續指認遺體,死者多數是8旬長者,其中名單還有百歲人瑞,花蓮臉書社群第一時間就協尋他,但最後仍迎來憾事。

今天遺體陸續送來瑞穗生命園區,據悉,目前已被辨識身分的共有11名死者,年齡結構偏高,大多數是在一樓逃生不及的長者,被發現時口鼻、全身都布滿泥濘.恐怕吸入淤泥窒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9-2025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已釀14死32傷 光復鄉災情持續擴大

強烈颱風樺加沙外圍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午後溢堤,黑褐色洪水宛若海嘯般,夾雜大量土砂衝進光復鄉市區,瞬間淹沒半個光復鄉,宛如日本311大海嘯重現,當地居民面對突如大水仍撤離不及,經過多個縣市特搜隊連夜搜救,到今天下午1時為止,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有14位民眾死亡,另有32位受傷,152人失聯。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下午發生溢流,滾滾泥水直接淹進光復市區,滾滾泥水宛如海嘯般淹進光復市區,消防人員昨天晚間趁大水退去,陸續已派員挺進市區搜救。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下午發生溢流,滾滾泥水直接淹進光復市區,現場災情如同海嘯過後,相當慘重。(羅亦晽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下午發生溢流,滾滾泥水直接淹進光復市區,現場災情如同海嘯過後,相當慘重。(羅亦晽攝)
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0921樺加沙颱風」災情彙整統計,到今天下午1時止,死亡人數共14人,還有152人失聯,光復市區大水雖然已退去,但泥濘沈重且鬆軟,沿途也有不少被沖毀的家電及家具等雜物。

消防局指出,罹難的14人中,以市區佛祖街、敦厚路住戶為主,多是住在1樓且年紀較大長者,目前消防人員根據通報紀錄逐戶巡查,持續搶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25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颱風樺加沙

同样的风,内地和港澳政府下了很多功夫,陆港澳都零伤亡
台湾呢?死了十多个,赖桑 还笑咪咪作政治秀

大陆接管弯岛才是台人之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9-2025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颱風樺加沙

同样的风,内地和港澳政府下了很多功夫,陆港澳都零伤亡
台湾呢?死了十多个,赖桑 还笑咪咪作政治秀

大陆接管弯岛才是台人之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25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颱風樺加沙

同样的风,内地和港澳政府下了很多功夫,陆港澳都零伤亡
台湾呢?死了十多个,赖桑 还笑咪咪作政治秀

大陆接管弯岛才是台人之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25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災前不救人 民進黨顧著“殺傷”政敵


(記者 鄭竣凱)台灣花蓮一處堰塞湖潰堤釀洪災,造成大量死傷之際,執政的民進黨高層聊天記錄被曝光,立委王定宇等人不討論救災,反在商議如何釋放“殺傷力消息”以批評花蓮縣政府。四溢的洪水化身照妖鏡,照出民進黨利用天災攻擊政敵的財狼之心。




台灣花蓮一處堰塞湖潰堤釀洪災,造成大量死傷(圖源:香港中通社)

超強颱風“樺加沙”23日經過台灣,帶來的強降雨導致花蓮縣馬太鞍溪一處堰塞湖潰堤,下游光復鄉隨即被洪水襲擊,15人死亡、32人受傷,洪災期間一度有數百人失聯。

24日在勘災現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同花蓮縣立委傅崐萁因究責多次發生口角,面對傅崐萁連番指責“行政院”的各項失職,卓榮泰一怒之下拂袖離開前線指揮所,並聲稱“這樣的討論沒意義”。

卓榮泰在勘災中吃癟,眼見堰塞湖釀災要由“行政院”背黑鍋,民進黨政客們坐立難安,部分立委與“行政院”官員就在社交平台群組中討論對策。

令綠營政客意想不到的是,多為高層人員參加的群組竟有聊天截圖流出。被曝光的內容顯示,王定宇稱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建議通過媒體、第三方登出“殺傷力消息”,以利友軍、民進黨立委與政務人員接續反擊。

另一名綠委林淑芬則建議點出災害罹難者所屬村落,強調“沒有撤離才導致死傷”;綠委蔡易餘唱起“紅臉”,提醒綠營同仁們要“展現聖母病”,用責備語氣批評下自己人。看到綠委們出謀劃策,“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表示“與‘內政部長’劉世芳處理中”,副秘書長阮昭雄則回復“收到”。

洩露的聊天截圖顯示,面對天災,民進黨迅速建立“指揮所”,立委、政務官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只是這個“指揮所”不為救災,而是意在對抗政敵。實際上,在“樺加沙”23日接近時,民進黨側翼就見獵心喜地傳播“花蓮縣長徐榛蔚在境外”,結果因徐榛蔚22日已提前返台,反倒鬧出烏龍。

徐榛蔚為傅崐萁夫人,傅崐萁又是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在花蓮有深厚民意基礎,是民進黨“大罷免”中的首要對象。此次花蓮遭遇洪災,民進黨自然要抓住機會,借由災害狠狠教訓傅崐萁與徐榛蔚。

利用天災攻擊政敵,仿佛已成為民進黨的慣常手段。去年花蓮發生大地震,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就將地震與藍白推動議事改革聯繫在一起,聲稱“老天有眼,要拯救台灣民主”;今年初嘉義發生地震,柯建銘又故技重施,強調老天對藍白兩黨“震怒”。兩次發文消費老天爺,柯建銘都被輿論批判,但顯然民進黨沒有學到前車之鑒,反而全體“柯建銘化”。

“大罷免”失利後,民進黨更換秘書長,宣示要“休養生息”,停止朝野鬥爭。一場天災,戳穿民進黨虛偽的面具,兼任黨主席的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好鬥本性依舊未改。

隨著2026年地方選舉將至,台灣政壇惡鬥也許還要加劇,在洪水中抱緊電線桿企盼救援的災民,恐怕還要再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25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alap 发表于 25-9-2025 06:28 AM
广东大部分被台风桦加沙覆盖

惠州、东莞、深圳和珠海都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25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救災總指揮 難協調國防部大將軍
2025-09-29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慘重災情,災後六天仍見道路上仍滿是淤泥,且清理愈加困難,專家質疑現場指揮層級太低;另一方面,林保署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下切還不穩定,若遇到極端豪雨,壩體北面和東面可能再度崩塌,挑戰尚未結束。

災情昨天進入第六天,搶救、重建工作都在跟時間賽跑。賴清德總統下令國軍加派兵力中秋節前完成清淤,中央、地方都說,會全力以赴。至於機具是否足夠?縣府表示,因交通壅塞,機具抵達不易,會盡力疏導。

過去幾天災區指揮系統紊亂,除中央與地方之爭外,位於災區的中央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與過往重大災害多由政務委員以上層級擔任總指揮的作法有落差。曾任重大災害指揮官的人士指出,指揮官最重要角色是協調各部會分工,面對國防部「好幾顆星星」的將軍,若非政務委員銜命協調,確有難度。

全台滿懷熱血的「鏟子超人」投入救災,現場指揮調度成考驗。有志工觀察,昨天情況有比前一天好,至少有人指示可去哪幫忙,大家都是有心人,「來到災區就是走一步算一步」。

但以花蓮縣的國立光復商工遭「泥封」為例,如同華山文創園區一樣大的校園覆上頑強淤泥,最深有一人高的淤泥徹底覆蓋,學校已停課一周,但技職課程無法靠遠距取代,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進度。

據了解,現場不是缺人力,而是缺工具,面對卅公分至一三○公分的頑強淤泥,人力與輕型機具完全束手無策,需要重型機具進行深度挖掘和搬運,校方也急喊話,盼各界緊急支援。

林保署昨以無人機空拍,堰塞湖湖水仍從溢流口持續沖刷,溢流水道兩側崩塌坡面仍不穩定,先前集水區降雨仍有水量持續匯入湖區,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政府研議若有緊急狀況將發布海嘯警報警示撤離,昨天有人誤發海嘯警報,災區許多人往高處跑,現場一度緊張。

負責監測的團隊、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表示,現在下游河道淤積嚴重,排水能力很差,不用很大的流量就可能淹到市區,造成災情。林志平說,壩體切口兩岸的殘坡仍不定時崩落,很可能就會形成新的堰塞湖,待水蓄滿後,又會出現溢流,甚至沖刷潰決的現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25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多萬噸往下切 李鴻源:這叫潰壩!不是什麼溢堤
2025/09/26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相關搜救任務持續進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6日)直言,壩垮了不是什麼溢堤,這叫潰壩!6000多萬噸往下切80公尺,這叫潰壩!洪鋒打下來破壞力是非常強。


李鴻源今接受黃光芹訪問時說,劉部長不到2個禮拜前打給他,要組一個專家團隊協助處理,並把資料傳過來,「6000萬噸!這還得了?2個牡丹水庫,滿水位是9000萬噸,一座南化水庫!」

李鴻源認為茲事體大,壩垮了不是說什麼溢堤,這叫潰壩!潰壩就是9000萬噸的洪鋒…當然不會全部都垮,這次是6000多萬噸往下切80公尺,這叫潰壩!洪鋒打下來破壞力是非常強。

「我們請台大土木系教授,大部分是大地工程專業、水利專業、水土保持專業,把這方面好手都找來算」,李鴻源說,但那個地方什麼資料都沒有,這些年輕教授1個禮拜全部算出來,包括什麼時候會溢頂?溢頂以後就開始掏沙,掏沙到一定程度就垮了,垮了以後洪峰第一就碰到馬太鞍橋,這座橋一定擋不住。也算出來從哪裡沖破,沖破以後會淹哪個範圍。

「我大概在出事前1天、前2天我還特別把游教授找來看一下算的結果,一看不得了,幾乎幾個主要鄉鎮人口密集區都在裡面」,李鴻源表示,就把資料給了內政部,內政部就根據資料開始疏散8000人。

「我們持平講」,李鴻源直言,花蓮縣政府消防局人力不可能疏散8000人。以前颱風來時,中央災變中心都會問國防部在當地有多少兵力、軍種、有什麼車船、機械?前進指揮所例如花蓮縣也有指揮官和國軍聯絡官。指令給花蓮縣,從什麼時候要疏散後,一定也會問需要什麼?因為一定疏散不了,就會請國防部把第一線能派的車船人全部聽從前進指揮官開始疏散。

李鴻源說,過去疏散動員都是這樣做,「當然我不在行政系統,不知道他們發生什麼事情!」發一個公文給地方政府叫他們疏散,一定是口頭打電話、公文白紙黑字傳過去,所有紀錄都留下來,因為最後會有行政甚至刑事責任。但不知道中央災變中心有無做這個動作?

李鴻源強調,「我們是一定會要求國軍在第一線介入幫忙!」消防局有多少輛大卡車去載這些人?根本不可能。現在什麼都用手機通報,但花蓮是偏鄉,幅員很廣,有數位落差,一個廣播就要大家跑,不可能,這是現實!

對於民進黨政府要求用溢流而不是潰堤或潰壩,李鴻源直言,有幾個人搞得清楚什麼叫做溢流、潰堤、潰壩?爭這有意義嗎?要考水利技師嗎?下切80米就叫做潰壩!壩就垮了,講這些東西做什麼?還在考慮個人、考慮政黨,不聰明!這時後就趕快協助災民,講這些做什麼?壩不見了就叫潰壩,不然要叫什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25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一遇风暴却创下“零死亡”奇迹



超强台风“桦加沙”以16级强度直逼珠海,却创下“零人员死亡”奇迹。提前21小时启动“五停”政策、46处海堤强化工程消化首波冲击、每小时更新的精准预警,共同铸就这场硬核防御。零伤亡节省潜在救助成本超30亿,但专家追问:若类似灾害每年三次,社会成本是否可持续?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序幕:风眼边缘的反常识
9月24日凌晨4时,珠海庙湾岛的监测仪器爆出59.1米/秒的阵风数据(17级),超强台风“桦加沙”正以16级强度(55米/秒)直逼珠海陆地。此刻距它195公里外的香港遭遇了32年来最严重风暴潮,而珠海情侣中路的浪涌已冲破5米高防波堤。反常的是:这座120分钟前便陷入12级风圈的城市,竟在狂风暴雨中创造了**“零人员死亡”的防灾纪录——这场被称为“比天鸽更恐怖”的巨灾,最终仅造成树木倒塌和局部内涝。

一、风王登陆48小时:数据撕裂认知的瞬间
(1)颠覆预判的风暴轨迹 当“桦加沙”在南海完成眼墙置换,气象部门发现其云系直径较预测扩大40公里,直接导致: ► 10级以上风圈覆盖珠海超8小时(远高于预测的5小时); ► 庙湾岛17级阵风打破珠海近30年纪录,市区瞬时风力却始终控在12级内,核心差异在于珠海提前布设的46处海堤强化工程消化了首波冲击。

(2)防灾决策的“超早启动” 台风登陆前21小时(23日12时),珠海全市实行 “五停”政策——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停课。这一严苛指令比深圳早8小时、比江门早12小时,直接避免约5.3万户外工作者暴露于高危环境**(据珠海应急管理局溯源数据)。


二、零死亡背后的硬核防御体系
▶ 科技预警的精准博弈
“桦加沙”临近时,珠海气象局将预报更新频率提至每小时一次,误差圈缩小到10公里范围。当24日10时台风中心位于珠海以南110公里处,全市暴雨预警已精确标注出15处易涝点避灾路线(通过短信推送覆盖98%常住人口)。

▶ 基层动员的“最后一公里”
23日晚,香洲区116个应急避难场所全面开放,社区网格员逐户确认独居老人转移: ► 吉大街道用防撞越野车护送12名临产孕妇至妇幼医院; ► 横琴深井村为滞留渔民配发卫星定位手环,实时监测潮位。

三、灾后复刻的城市韧性启示录
(1)台风经济学:停工vs复产的博弈
“五停”导致珠海单日损失约15亿GDP,但零伤亡节省潜在救助成本超30亿(参考2017年“天鸽”致53死损失134亿)。24日20时解封桥梁后,广澳高速珠海段3小时内恢复通车,物流企业依托“白名单”机制优先通行,保障澳门生鲜供应不断链。

(2)市民自救的极限挑战
情侣中路商铺老板陈伟亲历场景:

“玻璃门用3M胶带贴米字纹扛住风速,但狂风卷起的海鲜排档金属桌砸穿隔壁药店卷闸——若非提前用沙袋堵住通风口,整间库房早被浪涌吞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25 08: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creenshot_20250930_195941.jpg
数字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0-2025 01:39 PM , Processed in 0.14963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