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回复: 0
|
AI「數位分身」延續逝者故事 保存親人聲紋 記憶市場熱
[复制链接]
|
|
隨著AI科技蓬勃發展,模擬已故者相關的「哀悼科技」(Grief technology),也開始受到世人注目,透過AI聲紋技術以及性格模擬來為已故者創造「數位分身」的市場也正在快速擴張,不過專家也警告其中潛藏的倫理與情感風險,包括同意問題、資料保護,以及背後的商業驅動。
訂閱影音:
中時新聞網
路透社報導,一名巴西39歲的男子桑德斯(Diego Felix Dos Santos)從沒想過會再次聽見過世父親的聲音,直到 AI 技術讓這一切成真:「聲音的音調幾乎一模一樣,感覺就像他真的還在。」
桑德斯的父親去年突然離世,他返鄉巴西陪伴家人後,回到蘇格蘭愛丁堡才意識到,自己沒有任何能真正留下父親記憶的東西。唯一的紀錄,是父親在病榻上傳來的一段語音訊息。今年7月,他將這段錄音上傳至2022年成立的AI語音平台Eleven Labs,支付每月22美元費用,生成以父親聲音說出的新訊息,延續父子未竟的對話。
「嗨兒子,你好嗎?我愛你,小霸王。」父親熟悉的口吻再度從手機響起,雖然宗教信仰虔誠的家人起初對他透過AI與亡者「交談」有所疑慮,但後來逐漸接受。如今,他與罹癌的妻子甚至考慮為自己也製作語音分身。
美國新創StoryFile與HereAfter AI是這股風潮的先驅,分別透過影片與語音互動,讓逝者的故事得以延續。2024年,因爲父親過世而創辦Eternos的羅卡西奧(Robert LoCascio)表示,已有超過400名用戶透過Eternos建立AI分身,最低訂閱費用為25美元,可讓家人在死後仍能存取其人生故事。
曾罹患癌症的工程師波默(Michael Bommer)是首批Eternos的用戶之一,他在生命最後階段透過Eternos為家人留下數位分身,去年病逝後,波默的妻子表示這段虛擬陪伴帶來慰藉,「我感覺他依然在我身邊,因為這是他計劃的最後的心血,如今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業者強調,這項技術的目的不是製造「數位幽靈」,而是保存記憶。StoryFile 母公司Authentic Interactions執行長昆恩(Alex Quinn)指出,雖然AI分身存在限制,無法掌握天氣或時事,但至少能確保個人故事不至於消逝。
不過,最受爭議的仍是「同意權」。部分平台允許在當事人過世後建立數位分身,另一些公司則限制必須由本人同意,羅卡西奧強調,Eternos 嚴格禁止在無法取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建立虛擬化身,並透過錄音驗證等方式確保規範,「我們絕不跨越這條界線,否則在倫理上行不通。」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