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1|回复: 1
|
韩国撒钱换降低关税 美智库:荒谬愚蠢
[复制链接]
|
|
在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威胁下,许多国家和企业不得不承诺对美国扩大投资。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称,韩国政府承诺向川普政府投资3500亿美元以降低关税是一个荒谬愚蠢的决定。
CEPR高级经济学家迪恩贝克(Dean Baker)在该中心网站上发表文章,强烈批评韩日美三国近期达成的贸易协议。 他写道:“尽管投资承诺的性质尚不明确,但如果它们与川普所描述的有任何相似之处,那么韩日接受该协定就是荒谬和愚蠢。”
迪恩贝克说:“韩国不必向美国支付‘天文数字般’的金额,只要动用其中的一部分资金,就足以支持那些因关税上调而受到损害的出口企业和工人。”
韩国与美国于7月底达成关税协议。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将对韩国进口产品的关税从25%降至15%,而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然而,美国随后要求韩国开立空白支票,这实际上结束了双边争端。 美国将把这3500亿美元投资于其选择的领域,投资回收后,韩国将获得90%的利润。
贝克用简单的数学计算来说明这笔交易的不合理性。 他估计,如果关税税率回升至25%,韩国对美出口将减少125亿美元,相当于韩国GDP的0.7%。
贝克批评,很难理解韩国为何要向川普支付3500亿美元来保护125亿美元的出口。 他认为:“即使他们只支付川普要求金额的二十分之一,他们仍然可以支持受出口下滑影响的工人和企业,并且仍然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称,韩国政府承诺向川普政府投资3500亿美元以降低关税是一个荒谬愚蠢的决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9-2025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速上岗的李在明,如今的支持率已高达63%,在韩国第六共和国历任总统中排第三,仅次于前总统金泳三的83%和文在寅的78%。而李在明的前任尹锡悦,就职100天前后的支持率仅为28%。
李在明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又是如何在经济遭到重创、朝韩关系紧张、美国施加关税压力这样内外交困的形势下,破局解困?他都打出了哪些关键牌?
当地时间6月4日,民众在韩国首尔汝矣岛国会广场通过大屏幕观看总统李在明就职仪式。中新社记者 刘旭 摄
成立特检,对内乱进行清算
前总统尹锡悦在2024年12月3日宣布紧急戒严,随后被弹劾并遭宪法法院罢免,涉及内乱罪的刑事审判也逐步开始。
不过,韩国舆论普遍认为,尹锡悦发动内乱的幕后原因和涉及内乱的人员,仍未调查清楚。李在明在竞选过程中便直言,他当选后的重要任务就是彻查内乱。
李在明就任后,快速通过了特检法,组建三大特别检察官团队,对尹锡悦发动内乱、尹锡悦妻子金建希相关犯罪嫌疑、尹锡悦夫妇及亲信干预海兵殉职调查等前政权积弊进行清算。
内乱特检组于7月10日申请拘留令,再度将尹锡悦拘留;金建希特检组则在8月12日成功将金建希拘捕。随着相关调查快速推进,曾因“12·3”紧急戒严而陷入震动的韩国民心逐渐趋于稳定。
在检察、媒体、司法等重要改革领域,手握国会多数的执政党共同民主党也在强力推进,李在明似乎希望快刀斩乱麻,尽快稳定政治局势。
专注经济,提振股市和消费
韩国经济也在风雨飘摇之中。
2025年5月29日,韩国央行宣布,将2025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由1.5%下修至0.8%。而据韩媒报道,大部分海外预测机构认为,2025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预期值为0.3%至0.7%,甚至低于韩国央行的预期值。
李在明曾在城南市长和京畿道知事任上振兴地方经济,赢得“行政专家”的美誉。
在总统竞选期间,他主打“经济总统”人设,大胆喊出“韩国股市冲上5000点”的口号(当时在2600点左右徘徊)。
图源:Getty
李在明认为,韩国股市之所以长期被低估,一个重要原因是财阀家族把控大企业运营,无视小股东的利益,严重打击了小股东和外资投行的投资热情。
他就任后,通过修改《商法》,增加了大股东对董事会的责任,成功提振了投资热情。韩国kospi指数从李在明当选前的2700点成功冲上3300点。
针对消费市场疲软的现状,李在明推出了他长期倡导的基本收入政策,向全国居民发放15万至5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70元至2800元)不等的“民生恢复消费券”。
随后,韩国小商户销售额明显回升。韩国信用数据8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21日至8月17日的四周内,全国小商户平均刷卡销售额同比增长6.44%。
实用主义外交
李在明所属的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一直主打实用主义外交,反对保守派主张的意识形态外交,在政策上便体现在对朝鲜更趋友好、反对无条件跟从美国立场、支持改善与中俄关系。
分析指出,民主党内许多政治人物,其政治背景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反美、反日、亲朝鲜学生运动。这段经历使他们在对美、对日政策上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尤其在对日态度上表现更为明显。
李在明本人在20世纪80年代并未参加学生运动,与党内“运动圈”出身的政客保持一定距离,所以他的实用主义外交比民主党更为“实用”:在推动改善与朝鲜、中国及俄罗斯的关系的同时,他也并未主打反日民族主义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