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兩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雙方聯合聲明宣佈將此前達成的關稅休戰協議再次延長90天,這使得市場的避險情緒有所降溫,從而導致理財產品的短期走勢發生變化。在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背景下,投資工具的選擇會變得更加複雜,所以我們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選擇,那到底期貨跟選擇權差在哪呢? 1. 權利與義務期貨跟選擇權差在哪?其中期貨合約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當合約到期時,雙方必須按約定價格交割標的資產(或平倉對沖),比如買入大豆期貨合約的投資者,到期必須買入大豆,賣出合約者則必須賣出大豆。選擇權是買方擁有權利而無義務,支付權利金後,可選擇是否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賣方承擔義務而無權利,若買方行權,賣方必須履約。 2. 風險與收益由於期貨市場採用了杠杆效應,所以它的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在買入股指期貨後,市場上漲時盈利,下跌時則會虧損,而且虧損有可能超過初始保證金。期貨跟選擇權差在哪?選擇權有買方和賣方之分,買方的風險有限收益無限,最大損失為權利金,潛在收益隨標的資產價格波動而放大,而賣方則是收益有限風險無限,最大收益為權利金,潛在虧損可能遠超權利金(尤其賣出裸期權時)。 3. 保證金制度除了以上兩點以外,期貨和選擇權在保證金制度方面也同樣存在區別,期貨是買賣雙方均需繳納保證金,通常為合約價值的5%-15%,用於覆蓋潛在虧損,若虧損導致保證金不足,會面臨爆倉的風險,而且它無法像現貨黃金那樣使用限價平台來進行風險控制。期貨跟選擇權差在哪?期權僅賣方需繳納保證金,因賣方承擔履約義務,需確保履約能力,而買方支付權利金即可,無需額外保證金,資金佔用低。 期貨跟選擇權差在哪?實際上期貨與選擇權在交易權利義務、風險收益特徵、和保證金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大家在作出決定之前,建議先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考慮。如果希望投資風險和收益更均衡的產品,其實現貨黃金是更好的選擇,尤其是搭配微點差帳戶還能提高實際回報率,現在還能參與大田環球的贈金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