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4|回复: 0

新解《论语》十五卫灵公1公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8-2025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视频讲座:
               








相关文案:
主话题:(一)、公陈说
解析:《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之——
卫灵公——狭义指周朝卫国君王;卫——保卫,捍卫,卫护;灵——精神,灵魂;神佛道主;公——公共;公众所承认;使公开;公平公正;广义指匡扶正义而确立和维护公礼,捍卫神佛道主、文明开明、公平公正公心公理之觉悟,推行文之道及君子之道。

(一)、公陈说——卫灵公问(问教)陈(同“阵”:古代战术用语,指作战队伍之行列或组合方式;阵地)于(向)孔子(先生)。孔子对(回应)曰:“俎豆: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之器具;豆——古代盛食物所用器具,有点像带高座之盘;指宗教祭祀之礼仪,宗教信仰;引义为儒教思想之内涵,文之道及君于子之道)之(去,往)事(从事;关系或责任),则(原则,规则,规范)尝(曾经)闻(有名望;名声)之(儒学思想)矣(了);军(军队;兵法)旅(共同;同“稆”:谷物等不种自生)之事,未(没;不)之(去,往)学(学习;模仿;学问)也。”明(明亮;明白清楚;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心地光明;懂得,了解;文明,开明)日(每天;一天天地)遂(顺,如意;成功;就,于是)行(道路;流通,推行;做,办;进行某项活动)。


即卫国君王向先生问教有关军事理论当中战略战术问题。先生回应讲:吾乃宗教界人士,推行公礼,其天之大道与客观法理规范之下,使文之道及君于子之道闻名于社会,此乃顺应人类文明发展之大势所趋也;而至于兵法韬略方面,自有专业人士去研究,不过,暴力争斗一向乃动物搏击之本能,像谷物不种自生一样,实乃天性,即先天之劣根性;人类对于战争军事理论之探讨和研究,其实和法律法规一样,是为了规范强权和野蛮而以暴制暴;作为武之道,须在文之道身下,须恪守、遵循、效法文之道,不然便是禽兽之行径;仅就兵法本身而言,其不过原始技能而已;文人可能会不得已去指挥一场战争,却没必要专门去学习这些东西。正是因为人类有此觉悟,文明开明才得以每天顺利向前迈进。


士子可法武于乱局,猛将须文明于公序!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8-2025 05:01 PM , Processed in 0.12924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