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9|回复: 6
|
软件服务故障致“星链”网络中断2.5小时
[复制链接]
|
|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24日,“星链”副总裁迈克尔·尼科尔斯表示,网络中断持续约2.5小时,原因是关键内部软件服务故障。目前系统已大部分恢复。当天早些时候,事故跟踪网站Downdetector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星链”系统互联网服务中断现象。 |
|
|
|
|
|
|
|
发表于 25-7-2025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技术升级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7-2025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26-7-2025 11:38 AM 编辑
可能Elon Musk自己都不知道
|
|
|
|
|
|
|
|
发表于 26-7-2025 10:2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链的品质就是低劣, 最近不少星链卫星掉下来, 美国人就甩锅给太阳影响的, 又不见中国的有事? 还有不少蠢蛋把美国马斯克当神拜!  |
|
|
|
|
|
|
|
发表于 26-7-2025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排除特朗派人内部瓦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link Acknowledges Software Failure Behind Outage of Satellite Internet Service
Outage reports spiked Thursday afternoon for Elon Musk's high-flying satellite operations.
Starlink experienced an outage Thursday afternoon that went on for 2.5 hours and took down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s satellite internet service.
By a little after 5 p.m. PT Thursday, the company said in a post on X that the underlying network issue https://www.cnet.com/news-live/s ... e-internet-service/had been resolved and Starlink service was restored.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链卫星大规模坠落主要由两大因素共同导致:太阳活动高峰期与卫星自身的轨道设计特性,具体机制如下:
🌞 一、太阳活动的直接影响
磁暴侵蚀轨道
太阳活动高峰期间(2024年为第25个周期峰值),频繁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引发强烈地磁暴。磁暴加热地球高层大气,导致大气膨胀并向太空延伸,使近地轨道空气密度增加30%-50%12。星链卫星运行在340-550公里的低轨道,遭遇的空气阻力大幅上升,轨道高度持续衰减,最终脱离预定轨道坠入大气层25。
关键数据:70%的坠落由中等或弱磁暴长期作用引发(非强磁暴),这类磁暴持续时间长,缓慢消耗卫星轨道能量612。例如2022年2月一次中等磁暴导致40颗新发射卫星未能升轨即坠毁25。
高能粒子损伤设备
太阳风暴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可击穿卫星电子元件,引发系统故障或指令错误,间接导致失控坠落38。
🛰️ 二、卫星设计的内在局限
低轨道的天然缺陷
星链卫星为降低通信延迟,选择550公里以下的近地轨道(传统通信卫星轨道>3.6万公里)。该区域虽大气稀薄,但卫星以7.8km/s高速运行时,每日仍与数万亿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持续阻力1112。太阳活动高峰期间,阻力加剧使卫星每日轨道衰减速度从15米增至25米11。
推进系统与寿命短板
卫星依赖氪离子推进器维持轨道,但燃料仅支撑5年运行,无法应对突发阻力激增612。
轻量化设计(单星重260公斤)牺牲了冗余能力,简化推进系统在磁暴期间易失灵11。2024年新发射的v1.5卫星中,20%入轨72小时内即出现故障11。
发射阶段的脆弱性
卫星需从210公里初始轨道自主爬升至工作轨道。若此阶段遭遇磁暴,未完全展开的太阳能板无法提供充足电力,导致升轨失败(如2022年40颗卫星坠毁事件)56。
⚖️ 三、商业策略的取舍
SpaceX采用“快速迭代+容忍失效”模式平衡风险:
成本控制:单星造价约50万美元(传统卫星数千万美元),允许高频次补网发射12。2024年虽损失316颗(价值1.58亿美元),但通过全年132次猎鹰9号发射持续补充9。
冗余设计:星座中单星失效不影响整体服务,例如2024年7月20颗卫星故障后,系统通过调整相邻卫星覆盖弥补缺口12。
🛡️ 后续改进措施
SpaceX已升级第二代卫星(Starlink v2):
采用氩电推进器,推力提升2.4倍且燃料成本降低70%10;
优化抗磁暴算法,结合NASA太阳活动数据动态调整轨道10;
纳米涂层与折叠式太阳板减少阻力影响10。
综上,星链卫星坠落本质是自然空间环境周期性波动与商业航天低成本设计之间的矛盾产物,短期内仍将持续。随着太阳活动在2025年后逐渐减弱,以及卫星技术迭代,坠落规模或将回落36。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