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瞭解產前篩查是孕婦的必修課之一,在唐篩上,會糾結產前檢查選哪種——是“無創又方便”的敏兒安(通常指無創DNA檢測),還是“更準確但有風險”的羊水穿刺?敏兒安和羊水穿刺邊個好?其實,兩者定位不同,各有側重,選對關鍵看需求。
一、敏兒安(無創DNA檢測):高精度篩查,但非確診敏兒安本質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通過抽取孕婦5-10ml外周血,提取其中游離的胎兒DNA片段,分析胎兒是否患三體綜合征、性染色體病和基因微缺失微重疊症候群的三大染色體異常。它的優勢很明顯,安全性高,不穿刺,僅抽血,對胎兒和孕婦無風險。準確性不錯,總體上的檢出率可達99.99%以上,假陽性率低,遠高於傳統唐篩(檢出率約60-70%)。單胎孕10周即可做,能較早篩查風險。現在香港中環專科體檢中心的官網可以預約,但要注意,無創DNA屬於篩查手段,不是確診。若檢測結果提示“高風險”,仍需進一步做羊穿確認。
二、羊水穿刺:診斷金標準,但有極小風險羊水穿刺是侵入性產前診斷,通過細針穿刺進入羊膜腔,抽取約20ml羊水(含胎兒脫落細胞),培養後分析胎兒染色體或基因。它的核心優勢是準確性極高,能直接觀察胎兒細胞染色體,對唐氏綜合征等染色體疾病的診斷準確率接近100%,是目前的“金標準”。但缺點也很明確:屬於有創操作,存在極小概率的流產風險(約0.1%-0.3%),且需在孕16-22周進行(部分醫院可延至24周)。
三、關鍵對比敏兒安和羊水穿刺邊個好?毫無疑問,羊水穿刺更准,因為它是“確診檢查”;無創DNA是“高精度篩查”,但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醫生並不建議孕婦一上來就做入侵性檢查,只有待使用篩查確定高風險後,才建議用羊穿。但香港中文大學研發的敏兒安的準確性就已經可以媲美入侵性檢查了,其實已經可以放心了。
敏兒安和羊水穿刺邊個好?羊穿更准,能給出最終診斷,但需承擔極小風險,但不建議過度檢查,只有在篩查出現高風險時,才建議使用,敏兒安無流產風險也高效,更適合作為大眾性篩查,不漏掉關鍵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