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8|回复: 6
|
美逼提高軍費 日不滿取消2+2會談
[复制链接]
|
|
美逼提高軍費 日不滿取消2+2會談
東京喊卡兩國外長防長會面 憂影響財政支出
美日原定7月1日在華府舉行年度外長防長「2+2」會談,但據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導,美國突然要求日本將國防支出增至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5%,比先前提出的3%還高,這引發了日方不滿,隨後日本便取消此次「2+2」會談計畫。
《金融時報》援引3名美日知情人士報導說,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於最近幾周,向日方提出上述新的要求。而韓媒19日才報導,五角大廈要求韓日等亞洲盟友,將國防開支增至GDP的5%左右。韓國外交部則表示,將綜合考量內外安保形勢與財政條件,自主決定國防預算規模。據路透21日報導,一位要求匿名的日本外務省官員稱,日美從未討論過防衛費3.5%或5%之事。共同社指出,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到2027年度使防衛費GDP占比增至2%,若增至3.5%在財源方面也難以確保。
一名日本高級官員向《金融時報》說,取消「2+2」會談的決定,也與日本7月20日將改選參議院有關。目前民調顯示,執政自民黨的選情不太好。專家指出,日本政府可能認為,在參院選舉前召開美日「2+2」會談,帶有政治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祭出對等關稅措施,隨後宣布暫緩實施90天,目前包括日本在內許多國家正與美方進行艱難的貿易談判,如今防衛費議題可能為美日增添新摩擦因素。
今年3月,柯伯吉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證會時,提出日本應盡快將防衛費提升至GDP的3%。日本首相石破茂隨後回應說,日本防衛費是日本決定的事情,「不會應他國要求來決定,包括美國」。柯伯吉也十分關注台灣的防衛議題。去年5月,他在投書中指台灣國防支出嚴重不足,建議至少增至GDP的5%。今年2月,賴清德總統表示,目前台灣國防預算約占GDP的2.5%,今年將優先推動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的3%以上目標。
柯伯吉3月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又表示,台灣國防支出的實質GDP占比仍低於3%,遠遠不足,且台灣立法院刪減軍費讓他「深感不安」。他甚至說,「我同意川普總統的觀點,台灣的國防預算應接近GDP的10%,或至少在這個範圍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6-2025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取消與美“2+2”會談
香港中通社6月2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美外交消息人士21日透露,美國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大幅增加防衛費金額,出示了比重增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的方案。日方的立場是目前難以同意。由於日美之間的矛盾有可能顯現出來,此前討論的在7月於華盛頓召開日美外長防長參加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2+2)會議一事將暫不實施。
資料圖為日本首相石破茂 新華社發(Pool圖片,小前博行攝)
美國防部21日向共同社發來了發言人帕內爾的聲明,指出歐洲盟友正在致力於把防衛費增至GDP的5%,亞洲的盟友“為了匹敵歐洲的水平而迅速行動是常識”。聲明例舉的理由是中國軍力增強和朝鮮核與導彈開發。雖然未出示具體期限,但預計增額壓力會加強。
美國政府向北約成員國提出了上調至GDP的5%的要求。北約方面計劃把防衛費增至GDP的3.5%,把軍用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支出增至GDP的1.5%,合計為5%,以此來獲得美方的理解。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原定7月1日在華盛頓與日本外相以及防相舉行年度安全對話,即所謂的“2+2”會談。但該會談如今被日方取消。三位知情人士——其中包括兩名東京官員——向《金融時報》透露,美國要求日本將國防開支提高至GDP的3.5%後,東京取消了此次會談。此前,美國曾要求日本將國防開支提高至3%。而五角大樓三號官員科爾比提出了3.5%這個新要求,此舉惹怒了東京。
報道稱,科爾比3月在一場聽證會上呼籲東京增加支出以對抗中國。對此,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其他國家不能決定日本的國防預算。本周,美國主導的北約將在歐洲舉行峰會,預計特朗普將在會上繼續要求歐洲盟友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5%。美防長赫格塞思上月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發表講話稱:“北約成員國承諾將GDP的5%用於國防,亞洲盟友應該以歐洲國家為榜樣。” |
|
|
|
|
|
|
|
发表于 24-6-2025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霉就是恶心,而且都不是人全部的利益集团的操作。
军费可以当饭吃咩。。
老霉不死天下难平。。 |
|
|
|
|
|
|
|
发表于 24-6-2025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6-2025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6-2025 08: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約峰會重點一次看:歐洲盡力取悅川普 再尋求自救
北約峰會(NATO Summit)將於週二開幕,為期兩天,這是美國總統川普自今年1月就任第二任期以來,首次出席的北約峰會。同時,也是前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首次以北約秘書長的身分主持這場會議。
目前世界局勢正逢多事之秋,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仍在繼續,中東的亂局擴及到更多國家,然而實力最強的美國,是否還有意願續留北約也充滿不確定性,這使得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必須盡力配合美國總統川普,包括川普開出的條件,並且會議時間也有所縮短,這都是取悅川普所做出的巨大改變。
川普是最大的變數,他是北約76年歷史以來,最不重視北約與國際防衛事務的美國總統,早已多次揚言要退出北約,要是真的發生,對北約將是難以修復的打擊。於是北約歐洲成員國已經有共識,只要川普參與,並且順利待到會議結束,這就算是重要勝利了。這使得今年的會議時間被高度濃縮到兩天,僅有一場會議和一項議程,這樣就能最大程度避免川普中途離席。
川普會中途離席嗎?會的,他在6 月 16 日於加拿大卡納納斯基斯(Kananaskis)舉行的7大工業國會議(G7),川普就拿「伊朗-以色列爆發戰爭」為理由提前離開。
剩下的議程也是北約成員國提前做出的新承諾,即「到2035年將國防開支增加到GDP的5%」。此舉旨在安撫川普,他在2025年1月就職前就要求各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
在川普抵達前,北約歐洲成員已經舉行了會前會,多數國家都同意5%要求,只有西班牙沒有承諾,於是他們略為修改了宣言草案的字句,顧及到各方的解釋空間。
試圖調停以伊衝突
北約峰會有機會討論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在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北約成員國將在峰會上討論中東衝突問題;同時,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外交部長在瑞士日內瓦,與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Seyed Abbas Araghchi)舉行會談, 避免再爆發曠日持久的戰爭。
更堅定支持烏克蘭: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這場近代規模最大的歐洲戰爭,一直是北約最重視的議題。成員國長期以來一直重申,他們最大的威脅是俄羅斯,也是資助烏克蘭抵抗運動的關鍵。
2024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北約盟國宣稱「烏克蘭的安全未來仰賴北約」,承諾每年向烏克蘭提供至少500億歐元(1.7兆新台幣)的長期安全援助。
北約秘書長呂特6月12日表示,在這次重要會議之前,對烏克蘭的長期支持至關重要。他說:「我們需要確保烏克蘭在最佳位置,一方面,在俄羅斯無端侵略烏克蘭後,能夠維持與俄羅斯的持續衝突;另一方面,在達成長期停火或和平協議時,也能夠處於最佳位置,確保普丁永遠不會再發動戰爭。」
儘管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但它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加入北約,因為著名的「北約第5條」,是重要的安全保證。該政策提到「任何攻擊成員國的行為,都視為對全體北約成員國的攻擊,全體成員國有義務集體防禦。」
然而,此事成了「套套邏輯」,俄羅斯聲稱,烏克蘭企圖加入北約,是對俄羅斯的挑釁,所以他們發動戰爭。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是他們的勢力範圍區,一但加入北約,那就是對他們的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但是自俄羅斯入侵以來,北約內部的分裂已愈發明顯:愛沙尼亞等成員國渴望烏克蘭加入北約,並同意提供更多軍事支持;然而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一些國家,則希望與莫斯科友善。波蘭可能改變心態,他們在最近的總統選舉中,說出了一名主張降低對烏克蘭支援的總統,這其間有難民問題以及其他經濟因素,比如烏克蘭的縠物低價問題。
川普仍然是最大的變數,也在競選期間承諾迅速結束戰爭,但他的努力並未帶來停火,而且他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態度也並不友好,至今尚未擬定新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計畫。
英國《金融時報》 3 月報導稱,歐洲國家越來越希望加強其領導作用,以防川普單方面退出北約。
報導稱,英國、法國、德國和北歐國家等國就重組歐盟財政以反映歐洲支出增加進行了非正式但有條理的討論,並希望在峰會前向美國提交一份計劃。
儘管川普尚未宣布美國將退出北約,但華盛頓的姿態,已使歐盟面臨艱難的局面。歐洲必須想辧法主導北約事務,直到華盛頓方面回心轉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6-2025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設北約辦事處計劃告吹
北約曾提出在日本東京設立北約辦事處,不過計劃已經擱置。日本時事通信社周三(6月25日)報道,北約官員周二已向記者表示,暫不考慮在東京設立北約辦事處的提案。
報道引述北約官員消息稱,北約與日本等印太地區夥伴願意加強關係,「這可以通過很多方式達成(不包括成立聯絡辦事處)。」
日本一直希望北約在東京設立辦事處,加強與北約的合作關係。2018年,日本設立駐北約代表處,由日本駐比利時大使館負責管理。今年1月,日方還宣稱要強化與北約的聯繫,特地獨立劃分日本駐北約代表處,任命前日本駐塞內加爾大使伊澤修,擔任日本首名駐北約專任大使。
北約設立東京辦事處計劃於2023年提出,時任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日方全力支持北約決定,希望日本獲得北約首個駐亞洲的辦事處。然而法國擔心中國會表示反對,強調該提案已經超出北約的地理範圍。德國也對北約設立駐亞洲辦事處態度審慎,提案始終沒能實施。日媒分析認為按照現時情況,相信提案已無可能實現。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