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投資者都已經發現了,儘管目前國際金價屢創新高,但前段時間都處於持續震盪的過程當中,許多人好奇國際金價持續震盪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國際金價持續震盪的原因主要與宏觀經濟、地緣政治、市場供需及投資者行為等因素密切相關,以下為具體分析: 一、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驅動1. 美聯儲降息預期與美元疲軟
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寬鬆(如降息)導致美元指數走弱,黃金作為非美元資產吸引力增強。2025年4月以來,美國市場出現股債匯“三殺”現象,投資者對美元美債信任度下滑,資金加速流入黃金市場,推高金價。 2. 通脹預期與實際利率
全球通脹壓力上升背景下,黃金作為抗通脹資產的需求增加。若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為負,黃金持有成本降低,進一步刺激投資需求。 二、地緣政治與避險需求激增1. 地緣衝突與貿易摩擦
俄烏衝突、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等地緣政治事件頻發,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其價格與地緣風險指數呈正相關。 2. “去美元化”趨勢
全球央行加速增持黃金儲備,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2022年以來,全球央行年均購金量超1000噸,2024年四季度購金量高達333噸,推動黃金供需結構變化。 三、市場供需失衡與資金流向1. 投資需求爆發與消費疲軟 o 投資需求:國內黃金ETF規模接近1600億元,較年初大幅增長,顯示機構與散戶對黃金的配置需求激增。 o 消費疲軟: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出庫量同比下降35.7%,高金價抑制實物黃金消費,但投資需求部分抵消了消費端壓力。 2. 黃金回購市場活躍
前期買入金條的投資者在金價高位套現,黃金回購量增加,形成市場短期拋壓,加劇價格波動。 四、市場情緒與技術性交易1. 投資者情緒與羊群效應
金價屢創新高(如2025年4月突破3500美元/盎司)吸引大量散戶入場,但避險情緒降溫時(如4月單日跳水近3%),恐慌性拋售導致價格劇烈波動。 2. 跨市場套利與價差波動
紐約與倫敦金價價差擴大(如2025年初達20-60美元/盎司),吸引套利資金介入,加劇市場短期震盪。此外,亞洲與美洲市場交易時段差異導致國際金價日內波動加劇。 五、長期結構性因素支撐1. 央行購金趨勢延續
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以對沖美元信用風險。2025年以來,央行購金量占全球黃金需求的比重升至25%,為金價提供長期支撐。 2. 貿易政策與逆全球化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如關稅政策)導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黃金作為“避風港”的配置價值提升。 關於國際金價持續震盪的原因,綜上所述就是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驅動、地緣政治與避險需求激增、市場供需失衡與資金流向、市場情緒與技術性交易以及長期結構性因素支撐這幾方面的原因,大家在進行投資時要注意順應趨勢進行交易,同時設置合理的止損配合限價平臺進行投資,能更有效的保障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