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回复: 0
|
無人機1天可運6噸竹子…比傳統方式多10倍 陸鄉村「飛手」夯
[复制链接]
|
|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眼前無人機吊起的,正是一捆重達80公斤的竹子。飛行150公尺之後,它將降落在山腳的公路旁,集中運走。重慶市梁平區坐擁百里竹海。這裡的老鄉,一項經濟來源就是賣竹子。今年,他們將預計產出竹木51萬噸。但在過去,由於辛苦又賠錢,這一度是一條無人問津的活路。
今年44歲的李世飛,是幫村民運竹子的無人機飛手。根據他的計算,無人機5分鐘就可以吊運一捆竹子,一天下來就是6噸,比傳統方式提高了十倍以上。除了運竹子,他還用無人機幫山裡的農民搬運臍橙、香蕉、荔枝、花椒等等。再過幾天,等到春耕插秧時,他還會用無人機直接把秧苗運到水田中。提升效率的同時,也避免農民因為田地濕滑,在搬運秧苗時發生意外。
李世飛:現在我們合作社這邊一共有15種機械設備,主要用於耕、種、防、收、烘乾這一系列的社會化服務都可以實現機械化作業。
在李世飛的倉庫裡,無人機、插秧機、旋耕機、除草機,各類農機已經超過了80台,儼然一副農業專家的模樣。但時間如果回溯15年,他還只是位農業「小白」。2010年,他在成都做了8年廚師後,響應號召回鄉創業,受到廚師「食為天下」的影響,就把目光鎖定在了農業。於是他在老家重慶梁平區,投入30萬包了300畝地種花椒。但沒多久,經營就陷入低谷,除了缺乏經驗,最大的難題就是傳統種植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影響了產量。
幸運的是,當地政府組織的一次外出學習,讓他看到,5畝花椒管護,無人機10分鐘就能完成。而且無人機噴灑農藥時,風力會把葉子背面吹過來,噴灑更加均勻。憑直覺,這是一條幫他走出困境的路。於是,他立刻就購買了無人機,經過學習,成了當地第一個持證上崗的無人機「飛手」。此後成立合作社,開啓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旅程。隨著名氣一點點增加,重慶市梁平職教中心找到他,希望由他擔任專業課老師,合辦智慧農業產業學院。
李世飛:第一年我們就招了三十幾個人,當時還是東拼西湊湊來的,很多都不是主動加入,家長非常反對。我們祖祖輩輩就在農村,你又讓我的孩子又從事農業工作,就非常不支持,最後是我們在平時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實操實訓,根據學生的技能技巧、技術熟練程度給他們發放工資,激發了他們內在的驅動力。
李世飛把學生們的課程設計成三分之一理論教學,三分之二到地裡實操實做。他認為「農業飛手」除了懂飛行,還要懂農業,這樣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當同學們經過基地實訓,飛行時間積累到200小時以上後,就可以兼職參與到合作社裡的社會化服務。按照不同的作業場景,一畝地可以拿到5到10元的提成。一單三四百畝算,已經是筆不小的補貼。19歲的肖銀,就讀二年級,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了飛行技術,兼職第一個月,就拿到工資1萬多塊。
如今,李世飛任職的智慧農業產業學院,已經辦了第四年。招生規模也比從前擴大了不少:去年入學的學生接近100人,並且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一都留在了農業相關領域。隨著無人機吊運功能越來越強大,「飛手」們不再一年只忙一季。各地農時不盡相同,去年忙完重慶,合作社裡的「飛手」們,還去了廣西、江蘇、安徽、山東、新疆等地出任務。談起這些,李世飛常笑呵呵地說,誰說種地的就不能出差呢?
李世飛:現在越來越有信心了。一個是把自己這個領域做得更加規範。第二個就是帶領我們的學生走得更遠。走在前面風險是很大的,但是又有另外一個好處,先行先試,會得到更多市場的認可。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