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回复: 0
|
海馬斯秒變廢鐵!美暫停分享烏克蘭情報寒蟬效應 台灣超有感
[复制链接]
|
|
就在去年川普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針鋒相對,大打美國總統選戰之際,愛沙尼亞和台灣部隊正在奧克拉荷馬州錫爾堡(Fort Sill)共同受訓,學習如何使用政府採購的美製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簡稱「海馬斯」(HIMARS)遠程火箭系統。
路透21日報導,當時拜登政府在全球致力加強美國及盟友聯繫,而這些軍售和相關訓練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這就是拜登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所謂的「全球趨同」(global convergence),尤其是在規劃和技術上,以因應由中、俄、北韓和伊朗組成的日益壯大專制軸心。
在川普政府暫停與烏克蘭共享情報數天,使當地「海馬斯」火箭暫時失效後,台灣和愛沙尼亞當局和軍事指揮官本周將以緊張得多的態度,來檢視這些武器系統,還有其他許多系統。
美國盟友仍在消化這些影響的程度。但在歐洲,歐盟及成員國正承諾進行大規模重整軍備計畫,而這顯然不僅在於嚇阻俄羅斯,還要結束數十年來對美國的依賴。歐洲這項空前重整軍備倡議包括一項1,500億歐元(近5.4兆台幣)的歐盟防禦成套計畫,而這無論對歐盟、旗下成員國,或是歐洲武器製造商都將有深遠影響。
自從俄羅斯總統普丁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國家一直透過北約,與美國軍方合作,制定複雜的防禦計畫,以防莫斯科接著攻擊東歐或北歐成員國。防禦消息人士說,這些計畫一部分涉及展現對俄羅斯有強力反擊的能力,但相關計畫嚴重依賴美製火箭彈和F-35戰機。此外,它們還依賴美國共享情報、空中加油和電戰能力,而要是美國動念,這一切都可能被撤銷。
但真正令如日本、澳洲和南韓等美國盟友不安的,就是他們已經採購的武器系統,可能無法發揮作用的波及風險(spillover risk)。「歐洲人正發現,要是美國不想支持他們的部隊,他們就相當脆弱,」北約防禦學院客座講師兼丹麥高等研究院(Danis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教授樂寧(Sten Rynning)說,「幾乎所有的盟友都從美國購買了很多現成裝備,以將自己綁入(北約)聯盟,好表示團結。」
基本上,這給美國最親密盟友一個相對簡單的選擇——他們可以尋求建立自身真正握有「主權」的能力,不依賴美國,或是繼續擁抱美國技術夥伴關係,並致力減輕被拋棄的風險。
「川普把美國盟友嚇得要死,」一位在歐洲和中東有業務往來的前美國官員在匿名條件下說,「但也有人對這些機會感到興奮。」
據悉川普左右手馬斯克暫停「星鏈」(Starlink)衛星網服務,以阻止烏克蘭打擊俄羅斯佔據的克里米亞(Crimea)後,台灣對中方可能武統的擔憂與日俱增,而與其他衛星運營商達成協議,好在危機中仍能獲取服務。
但更廣泛地說,台灣比其他政府在更大程度上,大買美國軍事裝備,並表示準備在川普政府下增加採購。然而,烏克蘭的遭遇顯示,川普似乎傾向俄方,而這加劇了台灣的擔憂。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