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7|回复: 1
|
专修、杂修、兼修的辨别
[复制链接]
|
|
印光大师对专修、杂修、兼修的辨别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说:“修净业者,有专修、圆修种种不同。譬如顺水扬帆,则更为易到。亦如吃饭,但吃一饭,亦可充饥;兼具各蔬,亦非不可。”也不是单单只修一个净土的法门,只修《净土五经》,并不是绝对这样子。“能专念佛,不持咒,则可。若专念佛,破持咒,则不可。”专门念佛,不持咒,是可以的;但只念佛,说绝对不可以持咒,这种说法也不对。下面看:“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对于一般众生的根机来说,加其他的经咒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不加经咒作为辅助,很可能就慢慢地懈怠下去了。
“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燃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实为最善。”“考妣”也就是父母的意思。如果能像死了父母一样,如救头燃这样痛切地一门精进念佛来修一行三昧,这实际上是最好的。“一行三昧”这里主要是指念佛的修法,能够这样专修净土法门当然最好。然而,“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固不如兼持经咒为有把握。”印祖这后面几句话非常要紧,如果我们单单念一句佛号或者一部、两部净土经典,时间久了可能就悠悠忽忽的,并不能真正相应。或者久了以后就懈怠了、荒废了,这说明一句佛号专修你还不行,你还不是根基,专修对你现在的情况来说可能还不相应;这样的话你不妨再加上其他的经咒,你再去念念《楞严经》、《法华经》,把这些功德回向西方也是可以的。
对于不同根基的人,我们要说不同的法,他不适合专修,那就让他兼修其他的法门。当然正、助要分开,还是应该以念佛为主,其他的作为辅助,这个是完全可以的;或者甚至这么说,你就是以其他法门为主,如果信愿是真切的,回向功德,照样可以往生。而信愿是否真切,最好是仔细观察自己的发心,你如果信愿不真切,那就像善导大师讲的,杂修就很难往生。因为你杂修各种法,很有可能说明你对净土法门的信心不够;信愿不够真切,那肯定就难以往生。比如你经常去营求世间的福报,或者,修一些法求世间的圆满,当然你的心就容易乱,心念很难归一,无法在一句佛号上修这个三昧的定业——所以善导大师把这个念佛专修称为正定之业。念佛就是一种定,“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本身它是一种正定之业;你去修杂的东西,你的心也就散了、乱了,当然不是正定之业。这也是原因之一。
关于专修、杂修,通过分析应该能够明白:第一种情况是专修,一句佛号,净土三经,正助合修,身语意专门修阿弥陀佛,这种专修是最好的;第二种情况,以净土法门为正业,为主修,其他经咒为辅助;第三种情况,信愿真切的话,也可以以其他法门为主,只要把功德回向,照样可以往生;第四种情况,信愿也不具足,修其他的法门为主,这就是真正的杂修,这样杂修的话很难往生。这种修法,又不是修正定之业,于净土法常有间断,而且跟世间名利会相应,当然难得往生。我们可以把这四种情况跟自己的发心对照一下,自己当前的状态跟哪一种比较相合,跟第四种相合是最不好的,第一、第二、第三种都是可以的,都是行得通的。—摘自仁禅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录·信莲盛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3-2025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专修”与“圆修”有何区别,你适合哪种修学,这3点告诉你
重楼逾陀2020-04-02 12:33
问: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其它的咒语吗?
净界法师答:我认为是可以的。
当然这个地方净土宗的修学者,我们以我们历代祖师的开示,净土宗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专修,一个是圆修。
一、专修
善导大师、印光大师这两位老人家是强调专修,他认为你专修净土的人,你啥事都不能干。你身业专门拜阿弥陀佛,口业专门念诵阿弥陀佛,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三业专修,万修万人去。这个是善导大师提出来的,印光大师也颇为赞叹。
二、圆修
那么永明延寿大师、蕅益大师、莲池大师这个系列的,他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叫作圆修,万善庄严净土。当然圆修不能变杂修,我们修行人你不管修什么法门,你的心只有一条心,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叫圆修。你必须把所有法门把它整理排成一条线,如果你心中是两条线,那就完了。
圆修就是我信愿很清楚,我也皈依在阿弥陀佛的座下,但是我也有一些东西必须破障。每一个人的烦恼是不同的,他必须有一些对治法门来帮助他,调伏对三界的爱取,调伏他一些枝末的烦恼,但是他往生的这个愿力是一致的。
三、如何判断自己适合“专修”还是“圆修”:
一个是空观,一个是假观。但是你把它结合在一起,把空观放下面,先修空观,再生起假观,那这个就是禅净双修。你要不是这样子那就没办法双修了,因为这两个是矛盾的东西。禅宗是以空观为根本,净土宗是忆佛念佛,是以假观为主。但是我们把禅宗的空观放在下面,先告诉你自己本来无一物,你没有必要执取,然后再提起佛号,就变成一条线,那就变圆修了。那到底你是适合专修、适合圆修,那因人而异。大方向的原则性的判定是这样。
如果你年纪很大,时间没有很多,适合“专修”。我建议你佛号多念一点没有错。因为你往生,你不是靠观世音菩萨救你嘛!你也不是靠地藏王菩萨嘛!那很现实,你要靠阿弥陀佛,你要跟他缘深啊!
如果你还很年轻,你兼修其它法门,我觉得无妨。但是你的愿力要很清楚,信愿要很清楚。
大方向可以用年龄来判断,大方向。但是你对阿弥陀佛的心态,那个皈依的心要很强。阿弥陀佛在你心中生起的时候,你那个内心的感受要真的是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你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你相信你是生死凡夫,你一点办法都没有,然后把身体全部靠上去,身心世界全部靠上去,那种感觉是很重要的。
那至于佛号念多少,当然随缘尽份。但是大方向来说,你的修学越晚年要越专,这样才合理。
那刚开始你读读大乘经典,增加你的见地,我觉得不错,开阔你的眼界,对你临终放下身心世界有帮助。
但是你慢慢慢慢融会贯通的时候,你这个佛号有禅观的智慧照耀的时候,慢慢慢慢你越到晚年的时候,你这个法门你要慢慢收摄、慢慢收摄、慢慢收摄。
所以年纪越大的人越喜欢简单,到最后就一句佛号。但是你这句佛号含藏了你过去所修的种种的善法都在里面,这个就是永明延寿大师说的万善庄严净土,但是它的方向是一致的。
你还可以持大悲咒,可以的。你甚至于可以持楞严咒心都可以的,破障,这不影响我对阿弥陀佛的皈依,不影响。
这个观念是很实用,不用花你很多的时间。但这个法门跟你的善根很有关系:你善根够,就在一念之间;你善根不够,就多多结缘。但是你没有损失,因为你善根先种下去,以后它不会失掉,那么禅净双修我觉得是很重要。
我们断不了烦恼,但是可以做到不随妄转。你的心一定要把它带回来,把心带回家。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