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2|回复: 0
|
群眾與群體,懂分辨嗎?
[复制链接]
|
|
(轉文)
有很多人發現的信仰,是一個群體。不僅是在群體裡找到信仰(透過XX教會認識神),而是理解信仰就是一種群體的東西(等同每週崇拜、在教會裡事奉、帶人返教會)。
我認識的信仰剛好相反。
據我從聖經理解,耶穌不相信群體。他會向群眾講道,但不信任人群,也不會花時間經營「群體生活」。保羅談教會真多,又深奧,但首先,他沒有團契。他不曾追求和彼得「主裡合一」,而是做好回應他的人生感召,一生奔跑。
我進一步認為,群體是欺騙性的。這得到當代學術的支持,不論是用實證闡釋集體主義的可怕,或是左翼對社群身分的理論性批判。
我們要走向群眾,但不要經營群體。堂會教剛好相反,它拒絕進入人群,同時將不和群體配合視為一種罪。堂會由此至終是在經營社團,雖然它矢口否認,假裝自己多麼關心大使命,卻不憐憫、不好客、不喜歡冒險。
群體的欺騙性是,它想把你的精力搾乾,把這叫做「你愛它」的明證。
耶穌愛的是一個又一個的人,他是個體地愛人。愛永遠是偏私的,因為「我愛你」意味著特別因為那是「你」而不是「他」。平等不是愛,是公平,是規矩。耶穌不一定指定那單數的愛的對象(凡XXX的誰),但這對象總是要指及真實的人,而不是那人所屬的社團。
保羅討厭社團,他要求的只是對陌生人的善行,不是以屬於某個社團為榮。陌生人的總和是眾數,但不是要形成一個集體的單數,無論這單數是膚色、鄉下、姓氏、宗派、宗教組織、國族、種族、政黨。
大家真的沒有留意,明明堂會就是一個社團?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