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9|回复: 7
|
台湾 急診室之亂 醫政高官無能
[复制链接]
|
|
急診室之亂 醫政高官無能
賴清德總統出身醫界,去年520就任後,8月就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豪氣萬千要提升國人平均餘命,現實卻狠狠打臉。最近各大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醫護及病床嚴重不足,有重症病患因無法即時轉診而喪命,遑論延年益壽。賴政府應正視急診室崩壞警訊,空喊「健康台灣」口號無法解決醫療體系結構性問題。
用人唯親 政策冷漠無解方
急診室塞成「擠診室」已10多天,護師醫療產業工會及台灣急診醫學會頻頻發出求救訊號,衛福部卻置若罔聞,輕忽回應係春節前流感爆發現象。直到各家媒體大幅報導加護病床一床難求,急重症患者被迫轉診成常態,恐重演「邱小妹事件」,卓揆才警覺事態嚴重,緊急召集衛福部研商解決之道。
衛福部急就章地拋出「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有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醫界普遍悲觀看待,因相關倡議已久,根本欠缺執行力。例如兩大中長程改革方向,包括強化護理人力整備及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同時研議健保調整給付,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就已提出,賴總統只是依樣畫葫蘆,喊歸喊,執行卻原地踏步。至於短期措施透過醫學中心強化病床調度與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鼓勵民眾分級就醫,根本是把床位不足的責任推給各級醫院,衛福部則置身事外。難怪會議結論一公布,各界的反應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因當前醫療體系最嚴峻的挑戰與困境,包括健保財務與醫療人力荒,依然無解。
可見卓揆召開的緊急會議明顯只是在龐大輿論壓力下,不得不虛應一番,毫無新意,因滿朝盡是醫政酬庸高官,難怪衛福部次長林靜儀面對急診醫師在社群媒體留訊求救時,會以輕蔑嘲諷語氣回應:「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導致求救的急診醫師感到無比痛心。
更誇張的是,林靜儀面對各界怒火,僅冷回會虛心檢討溝通用詞,不但不認錯,憋了一天臉書再發文反酸:「我的確該檢討,不該對不明身分來譏諷的回文有反應」。此舉又讓網友炸鍋,愈來愈多醫護直指她不適任該下台。林靜儀又指稱急診患者有7成以上屬於沒這麼急迫的個案,馬上被基層醫護打臉「報表治國」,因光是3成真正急迫的案件就會讓第一線醫護人員吃不消,更凸顯林靜儀的思維就是把問題推給基層醫護及不配合分級醫療的病患,真是官大學問大。
這就是賴政府用人唯親的結果,只會放火不會解決問題,難怪賴總統的支持度已掉至就任以來最低點。追根究柢,這一波急診室崩壞現象的根本問題就在健保制度與醫護人力分配失衡,加上政策冷漠與基層無解,醫護出走潮不曾間斷,一床難求的情形才雪上加霜。
醫界總統 健康台灣淪口號
醫護人員離職潮並非偶發現象,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所致。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統計,近2個月已有700人離職,離職潮主要因素包括:薪資待遇與付出不成正比、常態加班身心俱疲、護病比過高及責任制壓力過大等,而問題癥結就出在健保給付制度已亮紅燈。
全民健保是台灣引以為傲的醫療體制,但目前健保點數的設計,點數給付不足導致急診室成為「低報酬、高風險」的科別。醫護人員需要承擔高度壓力,但收入與勞動強度卻不相當,使得醫學院學生對急診專科望而卻步,急診醫師人力也日益短缺,急診護理人員更因常態加班過勞而留不住人。
健保財務模式主要靠政府補助、雇主與個人保費以及醫療機構的自負盈虧。由於個人負擔保費長期偏低、醫療需求持續增加,導致健保長年處於財務赤字狀態。而醫院與診所的收入來自健保給付,當年度總額固定時,醫療點值可能被壓低,醫療機構即使提供更多服務,獲得的報酬卻未必增加,造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賴清德是出身醫界的總統,身兼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召集人,自豪要打造健康台灣、實現醫療平權,對急診室竟救不了人應最有感,空喊口號是沒用的,應立即撤換只會耍嘴皮子的無能醫政高官,針對醫護人力短缺、健保財務黑洞等根本問題祭出有效改革方案,才能消弭急診室之亂,否則再多的口號都只是掩蓋無能的謊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2025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急診塞爆還在搞罷免!基層藥師轟:最錯是選他們執政
全台急診面臨護理師不足,急診壅塞情況,衛福部次長林靜儀開嗆基層醫「小腦袋」,引發輿論撻伐仍未道歉。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痛批,林靜儀跟所有官員都得了大頭症,人民都是小腦袋,急診塞爆醫師出身的總統沒講話,執政黨也還在大罷免、搞政爭,這不是霸凌什麼是霸凌。
沈采穎表示,這次的罷免宛如霸凌,是最壞的榜樣,現在社會、學校、工作、網路都充斥霸凌,但執政黨只要不喜歡、意見相左就要動用罷免,把淘汰不是任民代的權利,變成排除異己的政爭工具。
沈采穎直言,現在急診塞爆,但執政黨卻專心在鬥爭罷免,總統府設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總統當召集人,從過完年至今一個月,問題還是沒解決,視民眾健康如敝屣。
沈采穎也點名,林靜儀當立委的時候罵官員,當官員的時候罵民眾,有這種民代、官員嗎?就是因為顏色正確嗎?基層醫師跟林靜儀求助,居然被說「小腦袋」,這不是霸凌什麼是霸凌?林靜儀確實腦袋比別人都大,因為她得了大頭症,所有官員都得大頭症、所有民眾都是小腦袋,政府歧視基層,人民一定要站出來。
沈采穎砲轟,千錯萬錯都是人民的錯,但人民最錯的就是選擇他們來執政,賴清德總統還是醫師,為甚麼針對急診塞爆不說一句話?林靜儀講小腦袋,衛福部長也沒講話?為甚麼人民要這樣被踐踏?就因為他們有特權,不怕沒床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2025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急診變“擠診” 輿論批當局空喊口號
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示警,急診壅塞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引發輿論關注。台衛福部門緊急召開記者會應對,遭批“提油救火”,醫界痛批根本是空喊口號,“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由於流感、諾如疫情在台灣持續蔓延,加之天氣逐漸寒冷,今年春節台灣急診平均就診約3.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2.7萬人激增近萬。
台急診醫學會表示,今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主要原因是護理人力短缺和床位不足,從2024年底及2025年初已有逾700人離職。學會指出,低薪、超時過勞、加班費不給、醫患比失衡、高風險、高壓力等狀況長期未得到改善,而當局卻沒有作為。
面對急診壅塞緊張態勢,台衛福部門負責人邱泰源24日僅是行禮如儀地召開臨時記者會,對急診壅塞卻簡化成三個原因,前兩個原因歸咎於春節以及流感,造成急診患者需求增加,第三個原因則輕描淡寫點出人力仍有不足,導致病房照顧能力下降。
(圖源:中央社資料圖)
衛福部門同時提出“3短2長”策略,短期強化醫院內病床調度,呼籲民眾能自行分級就醫,用獎勵強化護理人力;長期則包括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醫療和健保研議調整給付。當局聲稱已經協助醫院調整醫護人力及病床,舒緩壅塞現象。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批評,衛福部門宛如活在平行時空,聽完只覺得“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當局不能只將責任推給各醫院,要求做好病床調度,應有更積極作為,改革制度和整體結構。而當局長年漠視,讓急診困境提升到急重症程度,請當局拿出魄力和專業的“規劃”來解決問題,切勿以拖待變。
輿論認為,台灣急診壅塞的根源在於醫療體系的結構性問題。首先是於住院床位不足,導致急重症病人無法及時轉入病房,被迫滯留在急診室;其次是護理人力不足,進一步加劇急診壅塞;最後是床位調度失衡,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床位分配不均,未能有效調度資源。
尤其是台灣護理人力早就“入不敷出”。依過去近10年的資料,全台護理人力每年平均淨增加人數約5000人,但是這幾年人數增幅減半,淨增加人數僅約2500人,各家醫院每天都在招募護理人員。但持續的新血不足導致人力缺乏,中生代會又因為工時過長離職,最後只能依賴資深護理師苦撐,陷入人力不足的惡性循環。
醫院急診科瀕臨崩潰也導致“一床難求”。有重症患者因無法即時轉送他院得敗血症去世。有急診醫師通過社交媒體向當局求助,但衛福部門副負責人林靜儀竟然說出“所以你的小腦袋里,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這樣的嘲諷話語作為回應,導致求救的急診醫師感到無比痛心。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批評,衛福部門不能天真地以為民眾生過一次病後,就能精準判斷該前往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當局的回應非但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激怒醫護人員,讓民眾感到官僚的傲慢與推諉。
輿論批評,賴清德出身醫療界,自豪要打造健康台灣、實現醫療平權,對急診室竟救不了人應最有感。但醫政系統表現出來的僅僅是空喊口號,將壅塞原因“賴”到民眾和醫院調度上。“中時新聞網”社論指出,林靜儀的失言已不是官員個人的態度問題,更是這場醫療危機的縮影,反映出賴當局對醫護需求的忽視與不作為。如果不能有效改革醫療政策,未來醫護人員的流失潮將一點一滴崩解台灣醫療體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2025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 衛福部長「突襲」視察急診 基層踢爆作假:高層接通知後亂塞病人
急診大塞車引爆基層怒火,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突襲」五家醫院急診,卻遭踢爆「作假」,事先早已接到訊息,為了「做戲五分鐘」,就有醫院高層下令在一小時內挪走近20床的急診病人,硬是「塞」到不同科別病房、隔離病房,製造急診待床緩解的假象。
「幹話官員根本不知人間疾苦,只會造假騙人。」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以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為例,醫院中午收到通知,部長約在2點半蒞臨指導,院方在一小時內將急診室裡近20名躺床的急診病人推至其他病房,「這是要操死誰」?
陳玉鳳說,接到部立台北醫院護理人員投訴,長官接到通知後,下令在一個小時之內將急診待床的病人全部塞至病房,能塞就先塞;作假的政府、作假的政策、作假的醫院、作假的院長,全部都是假的。
藍委陳菁徽也爆料,有醫院甚至得借用其他科別的病床,連安排視察的護理站都窗明几淨,痛批簡直是把「綠色通道變綠官通道」。
陳菁徽指出,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九年前曾高喊「長官嘴裡有空床,重症病患卻躺在急診室」,如今進到衛福部當官,卻對護理人力危機避重就輕,甚至輕蔑回應「你這個小腦袋」,令人憤怒。
對此,截稿前未能取得衛福部回應。
賴清德總統昨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提及政府積極處理急診壅塞,將透過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督導、調度急診病床,強化各醫學中心院內病床調度。對此,陳玉鳳直言有講跟沒講一樣,沒有護理人力就開不出床,這些作法根本是激怒基層。
陳玉鳳批評,賴總統自詡為「最了解醫療人員的總統」,但彷彿只了解醫師,不理解護理人員的痛,去年6月媒體已示警護理人力缺口,但政府仍放任不管,以致落入惡性循環,「治國無力就算了,還放任惡化。」醫療環境沒有希望,如何留住護理人員?
賴清德點名衛福部長邱泰源務必妥善處理急診壅塞議題,據與會人士描述場景,賴總統表情嚴肅地表示,「明年不要看到醫院急診又出問題」、「如果沒有創新作法,明年還是會一樣」。
與會人士轉述,賴總統表示,在擔任住院醫師時,處理過急診壅塞,年後急診病人變多,這是可預期,原因為過年前關床,病人年後回流、天冷使患者因感染等求診人數增加,醫院應事先規畫,「急診醫師要懂消化病人,不能讓病人全擠在急診」,善用區域聯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25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長官接到通知後,下令在一個小時之內將急診待床的病人全部塞至病房,能塞就先塞;作假的政府、作假的政策、作假的醫院、作假的院長,全部都是假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025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醫界警示台灣急診空前壅塞恐引發離職潮
】
香港中通社2月23日電 台北消息:台灣急診醫學會警示,今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呼籲當局正視問題,制定改革措施。
流感、諾如疫情雙重夾擊,加上天冷加重效應,今年春節期間台灣平均每天急診就診約3.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的2.7萬人次激增萬人,急診壓力遠超以往。
台灣急診醫學會表示,急診壅塞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就醫激增所造成。近期多數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加上護理人力不足、醫院在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床位分配失衡,造成急診壅塞更加嚴重。
醫學會呼籲,面對前所未有的嚴重壅塞,一旦醫護人員再出走,將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希望當局正視問題。
台灣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指出,急診壅塞已經是常態,護理人員因薪資待遇、工作壓力、職場環境等爆發離職潮,造成護理師鬧人力荒,醫院被迫關床。但當局始終未提出有效解方,就連分級醫療也未能落實,最終影響民眾就醫品質。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3-2025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升護理長1天只睡4小時 突交代「遺言」兒崩潰

近期各大醫院急診嚴重壅塞,命危病人甚至直接躺在地板上急救,一名男大生的母親是醫院大夜班的資深護理師,自從升護理長後,每天累得不成人形,回到家也隨時待命,一天最多睡4小時,不忌諱談死亡的母親向他說「等我走後,能不能讓我穿得好看一點?」讓他聽了既擔心又難受,怕母親會因工作猝死。
原PO近日於Dcard指出,母親是東部某醫院資深護理師,長期輪值大夜班,雖然很累但樂於奉獻。近期因醫院人事變動,被迫升護理長,母親自此每天幾乎都耗在醫院裡,即便回到家,手機也不離身,隨時都待命。
原PO說,母親值完大夜班,還得開病房會議、處理教學組工作、行政事務等,前任護理長雖然卸任,但在工作上還是以護理長的姿態指使他的母親,其他的護理師也都以前任護理長的指令為主,看母親累得不成人形,讓他非常心疼。
原PO計算母親在228連假的睡眠時間,一天最多睡4小時,甚至可能根本沒睡,加上長期背痛,就算能躺下,也只是稍微休息。
原PO表示,母親一向不避諱談生死,以前曾說類似的話,但最近母親突然又說「等我走後,能不能讓我穿得好看一點?」讓他聽了非常難受,「我真的很擔心我媽會因為工作累到猝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3-2025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感那么严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