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2|回复: 0

《精神分裂症咨询》第2版 康复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9-2018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复篇

一、   精神病不等于精神残疾
精神分裂症如果长时间不能治愈,或者病情多次复发,病人就会出现思维缺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此时,病人虽然智力正常,却生活懒散,对家人缺少亲情,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打算,整天呆坐不语,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这就是“精神衰退”,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就叫做“精神残疾”。疾病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功能的缺陷,而残疾则是强调疾病对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限制和妨碍。所以,精神病不等于精神残疾,精神病人也不一定就是残疾人,如果一个人一旦得了精神病,就永久性地被当作残疾人来照顾,而忽视他们的劳动力创造力,这就是对这会生产力的一种极大的浪费,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也是对精神病人的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二、   诊断证明不等于残疾证明
现在,医生开诊断书有很多用处,最普通的用处就是开假条,还有休学、因病退休,甚至调工作、迁户口都要用诊断证明,医生的诊断书只能证明病人患的是什么病,病情好不好,却不能证明此时病人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

三、   如何评定精神残疾?
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持续治疗一年以上未愈,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中应尽的职能。目前我们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中所列的十个问题,来评定精神残疾的等级。

四、   精神残疾是如何产生的?
精神残疾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产生的:1、治疗不及时,2、病情久治不愈,大于10%的病人用现有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病情长期得不到明显的缓解,还要继续服用大剂量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久治不愈,并不是因为症状顽固、目前医疗水平不能治愈,而是因为治疗的方法不当,比如,药物品种的选择不当、剂量不足,或者是严重的药物反应干挠了治疗等等。这种情况下,家属就应该申请会诊,不得已时带病人换个医生或者换家医院去就诊。3、病情反复发作,4、病人缺乏照顾,研究表明,在影响精神分裂症结局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的照顾是最重要的,观察病情、督促服药、安排生活等等事宜,都需要家属的照顾。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目前医院水平有限,药物的副作用大,疗效有待提高,二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精神病人在社会地位、劳动就业、经济收入、医疗保险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三是家属对病人的极端化,四是病人对精神残疾的危害认识不足,不能坚持维持用药,长期闲散在家,与世隔绝。
综上所述,精神残疾虽然是表面在病人身上,但医院、社会、家庭都要为他负责,要防止精神残疾的出现,仅仅依靠药物治疗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广大民众的精神卫生意识。

五、   什么是精神康复?
精神康复包括治病、防复发、防残疾三部分,精神康复最重要的作用是让病人能够自如地与人交往,能够胜任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才是精神康复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精神康复包括医学康复(治病和防复发)、心理康复(对疾病的态度、面对歧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纠正性格缺陷等)、社会康复(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和职业康复(就业咨询、职业技能的测定与培训、在工作中发现自我价值等)。这几种康复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精神疾病的康复过程就是药物治疗为主体、多种康复措施综合运用的结果。

六、   如何防止病情复发?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很高,防复发就成了精神科医生的艰巨任务,也是广大家属和社会倍加关注的问题,为了防止复发,首先家属要定期带病人来门诊复查,复查可以使医生连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药物,一般情况下,应一个月复查一次,其次,要坚持维持治疗,在复发者中,自行停药者占54%-77%,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为40%,而没有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高达80%,第三,要帮助病人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理解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正确对待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各种歧视态度。帮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付应激事件的方法,发现并纠正性格缺陷,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都将成为病情复发的隐患 。第四,注意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七、   怎样成为一名“称职”的精神病人家属?
1、   尽快去精神病医院:尽量缩短从发现病情到就诊的时间,对疾病的结局影响巨大,早发现,早冶疗。
2、   接受现实,稳定情绪:需要尽快接受现实,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些事情。
3、   了解精神疾病的知识:需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各类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各种治疗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治愈之后如何防复发,如何进行心理、社会康复等知识。这些都非常重要。
4、   习惯于同精神病人打交道:需要去关心、照料病人的生活,有时需要向病人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督促他遵医嘱服药,有时要诚恳地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同精神病人打交道,需要很多技巧,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明确,讲话态度要专注而亲切,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无论他有多么微小的进步,都要充分地加以鼓励,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来麻烦,培训病人更多的兴趣爱好,提供社交的机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同病人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由于精神病本身的特殊性,对家属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家属努力促进病人康复的过程,也就是家属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八、   精神病人如何面对歧视?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 ,精神卫生知识也正在逐渐地深入人心,但社量体裁衣上对精神病人另眼看待的现象仍然是普通存在的。在社交场合,精神病人的择友、婚恋也会面临重重困难,在职业选择上,精神病人更是备受冷遇,无业者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在职者一旦患了精神病,也有很多人会被“优化”下岗。精神病人在各种待遇上不受重视也在所难免,但是这种歧视现象毕竟是不正常的,至少不是一个文明社会所主尖具有的现象,社会歧视本身就是诱使病复发的一个因素,在抱怨精神病所造成的危害的同时,由于人们对精神病人的冷漠,加重了复发的危险。
做为一位精神病人,特别是在疾病恢复期,首先要对各种歧视现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接受这一种现实。大多数人对精神病人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不了解精神病是怎么回事,因为无知而心存恐惧,其次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一方面,要认识到,在患病期间,社会功能确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即使病情治愈了,也还需要维持治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恢复到自己病前的最佳状态,因此不要盲目乐观,给自己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更不要同别人攀比。另一方面,也不要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如果出现心理困扰,不能自行排解,请及时向家人倾诉,或找医生咨询。最后,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身价值,消除别人的歧视。

九、   恢复期病人的日常生活与康复
精神病人在恢复期也需要调理,但不是以恢复体为主,而是精神活动的调理,很多在一般人看来不值得一提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对于精神病人而言,都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这种康复过程是渗透到病人的一言一行当中的,病人需要像小孩学走路一样,重新学习和锻炼。
生活自理:有些病人在病好之后就变懒了,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打扫房间,也不洗衣做饭,这有可能是病情本身的残留症状,也可能是药物反应,还有可能是家属对病人过分照顾,对病人来说,要提高认识、主动做家务,自己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对家属来讲,要多加督促和鼓励。
情感交流:人的情感活动包括内心体验和面部表情两方面,恢复期病人常常给人一种表情呆板、反应迟纯的印象,首先要提高兴趣,兴趣越大,情感的投入越多,愉快感也就越强,其次要设身处地体谅和关心他人,理解了别人的情感,才能唤起自己的情感。三要充实生活内容,聊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最后要善于适时、适度地表达情感。
注意力:恢复期病人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或不能持久,对此,首先要排除药物的影响,选用镇静作用轻微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先从简单的、病人感觉兴趣的事做起。并记录病人集中注意的时间,然后再训练病人集中处理复杂事物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2025 04:05 AM , Processed in 0.12219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