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5|回复: 0

采桑子 起如挑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9-2016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0]寻常拳谱耳熟语,分砖挑担,鞠躬曾践,懵懂浑噩卅二年。
         空手把锄躬耕势,崩舟断缆,奥义难遣,阴阳参透钦先贤。     

    少林《心意把歌诀》一、意把势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蓝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夜静练势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涧。二、运百会达涌泉,行输丹田昆仑转。通往中腕到膻中,三合以后抵劳宫。气从两足向上提,气达周身用呼气。起如举鼎低颚吸,落地分砖气呼出。左右起步循环跳,亮翅展身腾丈余。初练每时三十六,月后九九八十一。天天如一千日连,功到气随走遍天。(转载)    [size=+0]  起如挑担、行如槐虫,也有说动如槐虫的。意思是形意拳的起就是如挑水一般,行起拳来像槐虫那般一拱一拱的,很形象。很多人理解的五花八门。但我认为,应该是起如挑担,落如槐虫才最妥帖。
      形意拳讲的是起落,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海里大浪滚滚而来,有冲天之雄。更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气势。究其内涵,就是起落。一起一落,才会翻浪,才会有排山倒海之威力。海水力源在地心,何以见得,看地震,因为地壳运动,海啸携裹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由海底到海面,是竖向的力,但是转化成横向的力,就破坏一切了。地震波有纵波、横波、还有扭波。极具破坏力。
      但是人体怎么才能如海啸一样形成摧枯拉朽劲力?那就要做到起如挑担、落如槐虫的功架了。人挑担是竖向的力,克服重物的阻力起身,必须做到屈身、蹬地、挺胯、弓腰,这样,千斤担就离开地面了。但是要往前走,就必须有横力,聪明的起时稍微扭转一下身体,担子两头的重物就偏离原来位置,就如自行车跑起来竖向力一直破坏横向的力,就不会歪倒一样。站着不动挑担很快就累,但是走起来却能很久不用放下。重物的竖向力转换成向前的起落之力,扁担是有弹性的,转换人体负担,人借着这股力就可以走南闯北。
     人挑担借的是地心力,力从脚下起,重物与人的重量给地面作用力,地面就会给人反作用力,因此人才能挑着重物前进。为什么走远路不累?那就是地面的力不断地如浪涌一般源源不断的来,托起重物,使人体短暂的有种间歇休息,不是一直压在肩上。看挑的好的,身轻如燕,重物循环往复的上下跳动,那就是浪涌的作用,起落啊。所以人体的力转化成了浪涌,起挑时是这样,走起来也是这样,只不过不如一起时那么明显。但自始至终每一步都不离起落二字。
     练拳时怎么做到起如挑担?古人说了,打拳如起落水之翻浪,就是把劲力像海水翻浪一样源源不断,如何做到?起如挑担、落如槐虫。起要做到身如五弓崩开,落要做到槐虫蓄势,弯弓待发。如要产生挑担的力,就必须有阻力,要有反意。要挑千斤重担,身体配合沉肩坠肘,身备五弓。长身而起、束身而落,上下合力。有竖向力、拧腰转胯产生螺旋力,竖向力势能释放就产生横向力,自然肩井穴往前软意一松,身力到手。这样每一拳、每一步都会如挑担一样,一起一落,不断地产生强大的翻浪劲力,打人如走路就不是难事了。
      综上所述,起如挑担、落如槐虫的说法才是最妥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6-2024 06:16 PM , Processed in 0.04989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