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9|回复: 12
|
納吉:勿质疑一马商店价格品质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3-9-2016 07:5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8:3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过多次,几乎没有便宜
然后,每次去到,都没有人的,店员在玩手机 |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子在辣死为佳是赌场的时候
一手下注就是100间一马商店货品
把赌注拿来分给平穷的人民不是更加好
人民作死都没用缴交税务给你们花啦。。。。
国没有国法了啦!
|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进过一次,在古晋的时候
买一块钱2litre的矿泉水,顺便问路~ |
|
|
|
|
|
|
|
发表于 3-9-2016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相同的牌子,在1马商店买是比较贵的
只有那种一马品牌的东西很少人真正会去买
另外你觉得为什么一马牌子的东西这么便宜吗? 
|
|
|
|
|
|
|
|
发表于 30-9-2017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店面,会吸引你走进去消费?
未必要有华美的装潢,但却得要有明亮宽敞的空间、舒适的空调、干净的环境、整洁的货物展示柜或服务区,店员未必需要向你倒茶递毛巾,但必须要对全店有专业认知,只要顾客一问,他就能很快的指出货物摆放处,亲切笑容与热忱态度更是一大加分。
当我在若干年前,第一次踏进社区里的一马商店时,店里的日光灯晃得人眼前一片白花花,货品堆在通道上插着标价就地摆售,储藏冷冻品的冰箱下淌出一大滩水,空气有郁闷潮湿异味,店员坐在收银机后和保安闲聊,躲在角落滑手机或打盹儿,猫儿闲闲的走进来,跳上货架去觅食,他们只当看不见。
我发现好多一马商标货品比常见商标物品来得较贵,当初开始营业时,扬言要用比市场便宜至少30%的价格出售货品,但真正便宜的却只占很少数。我记得那个质地粗糙的白面包、那些色彩太斑斓的糕点、那些已经泛油的零食确实很便宜,唯“一分钱一分货”,谁能保证这些便宜货的品质?
那天,我什么都没买,默默的离开,此后好多次经过其它分店时,也是什么都买不下,次次败兴而返,这里售卖的一般商标日常用品与食品确实不比市场便宜,以一马商标包装的食品用品,其品质让我不敢冒险,经济能力有限者就真的只配吃这些粗糙劣质的东西吗?这是我对一马商店留下的负面观感,后来一马商店被人民代议士揭发品质监管不严问题,价格也不具竞争力,当市面上趁着各族节庆举行大促销时,一马商店永远都以贵价来售卖应节食品,也不会思变,只会埋怨其它超市大减价抢走他们的生意,渐渐的越来越少人来买东西了,终日门可罗雀,倒闭颓败早露迹像。
用这样的手法来经营杂货店,以为有政府做后台靠山就可无后顾之忧,一本万利的做到永远。当外资与本地霸市越开越多,“又近又便宜”的连锁超商也在乡镇地区遍地开花,还有人情味浓厚的传统杂货店、连外劳都会开个小店买点杂货了,这还没有被日渐普遍的网购趋势给打下来呢,全国185间一马商店就悄悄的拉下铁匣,点货装箱,美其名是落实转型计划,不日推出“一马商店2.0”,实则是供应商再已不负巨额亏损,趁早宣布倒闭止血,至于会不会再参与新版本的杂货店,看来意愿不大。
不能抹杀政府体恤基层人民,为了让他们有个购买价廉物美商品去处的好意,但是开设经营一家给全民买便宜好东西的杂货店,不能光靠美丽包装及激昂口号,城内有太多购物的选择,每周还有各种大减价促销活动,不时还有清仓大促销,精明消费者如你我还会网购,甚至揪团以量多向店家狠砍价,这还不包括各家费尽心思留人的忠实客户计划,用积分来兑换礼物或现金礼券,让你在他们精心摆设、货品种类琳琅满目、品质监控得宜又有舒适宽敞环境的店里买上了瘾,谁还愿意去“比上比下都不足”的一马商店呢?
这是精明消费年代,顾客要“平靓正”最好还要有赠品,电商进驻、网购普遍不是零售业的威胁,难以适应又快速变动的消费者品味,才是最难以捉摸的新消费心态。雪隆一带的购物场合已有饱和趋势,今年首季的零售业表现更是出现负1.2%成长率,远不及业者的期待,那还是农历新年期间,后果是许多外国进驻的品牌眼见无可图,纷纷宣告倒闭结束营业,毫无优势的一马商店,凭什么能长久经营下去呢?
一马商店已经结束营业了,一叶知秋,大马零售业正面临严峻考验,太多的新商场分散人流,直接冲击零售业,过去为了买而买、为了炫耀而买的消费模式不如过往,主导市场购买力的千禧世代已经主导着零售市场,他们重视体验多于拥有,这可从共享经济如Uber的最大宗客户都是千禧世代中印证。
我在意的不仅是价钱,谁能拿出品质来,谁就可以赚走我的钱。持平而论,一马商店收盘重新来过,或许就是改变的契机,但绝不能沿用过去失败的经商模式,也不必强调比外面便宜多少,让新承包商拿出诚意来为普罗大众打造真正价廉物美的购物去处,不再为了谋利而牺牲了品质,再重新训练员工,整理宜人的购物环境,应运需求推出网购与送货服务,顺应消费者不断改变的消费倾向,一马商店2.0还是值得期待的社区杂货店。(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偶然间心似缱·作者:许俊杰·《星洲日报》高级记者·2017.09.30)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7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副首相瞬间下布通令关闭全国185间一马商店。关闭原因有2种说法:国内贸易、合作社及消费人事物部(贸消部)部长韩沙再努丁宣布一马商店暂时休业,目前正积极筹划转型,寄望他日以“一马商店2.0”新形象卷土重来;而负责经营一马商店的迈丁集团董事经理却抱怨不堪长期巨额亏损,续约无力。谁是谁非,不得而知。
一马商店由首相2011年6月启动,原意是逐渐遍布全国。其成立的目的是以低于市价30%至40%的商品来惠及城市低收入群。然而,遗憾的是,理想和现实往往南辕北辙。如今,一马商店正徘徊十字路口,是非得失总该有个评价,对纳税人也算有所交代。
在贸消部壮志凌云,民间冷眼旁观之际,我以客观立场道出它在营运理念和行政管控上的失误和纰漏。但愿能为“一马商店2.0”的取舍提供考量空间:一、贸消部破坏自由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名副其实的自由市场经济是指商业运作以市场动力为导向,民企可在既定法纪框架下不受钳制各显神通;总之无论什么借口,贸消部都不得加以干预。讽刺的是,如今贸消部反而掉转枪头和现有行业(如杂货店)对着干。形态上,贸消部已沦为穿上维和部队制服的敌军。
二、贸消部和迈丁在合作理念上未达共识:显然,贸消部缺乏企业管理和市场专业认知。它可以“随心所欲”订下振奋人心的乐观目标;但迈丁是一家民企,其职守是为公司赚钱回馈股东。因此,在面对问责残局相互交锋片刻,为了明哲保身各说各话也就理所当然。
三、超廉价乖离生意逻辑:众所周知,把必需品降价30%至40%确实荒腔走板。市面上的消费品分4大类即:奢侈品、半奢侈品、半必需品和必需品。其利润可从奢侈品之百分之数百到必需品区区蝇头小利。若还强制必需品割肉补疮,商店和厂家必定体无完肤。贸消部对这简单道理怎能麻木不仁?
四、企业社会责任(CSR)方枘圆凿:说实话,迈丁的用心值得赞扬。但看来贸消部对CSR的本质不甚了了。其实它是当今社群导向年代企业精神价值之一。然而,CSR拨款从不来自运作本金而是公司部份净利。
潜在危机是:一旦公司业绩表现不佳,基金散尽,运作中一马商店的庞大开支如何应对?看来贸消部在和自己作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
五、迈丁扭曲CSR涵义:顾名思义,CSR的性质纯粹服务社会如:资助孤儿院或老人院、鼓吹爱国精神、领养公园、维护森林或河流等等。如今,迈丁却以它打造另一门生意以大吃小,和其他孤立无援的杂货店抢分一杯羹。迈丁难以撇开瓜田李下之嫌。
六、硬体设备和定位策略相互矛盾:我对廉价定位的一马商店和那过于堂皇的装潢叹为观止:悦目装修、宽敞铺面、高级货架、明亮灯光、舒适冷气等等。形象固然光鲜,但这笔帐──包括运作、保养、维修和硬体设备折旧成本──怎么算?我纳闷:开源节流不是商业管理的首要职责吗?希望“一马商店2.0”千万别重蹈覆辙。
结语:贸消部的善意毋庸置疑,但一马商店的运作模式累赘且成本太高。最务实的做法是以津贴方式把必需品通过全国现有数万家华、巫、印族杂货店去完成任务,这叫事半功倍。杀鸡何必用牛刀?
打个比喻:某慈善机构决意协助农村喝不起牛奶的儿童。理事会有2项选择:1)安排农场每天给儿童们递送鲜奶;2)给每个家庭各送一头母牛。猜猜他们的抉择会是什么?(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谢明意·2017.10.24)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