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至诚恭敬感恩黄念祖大居士慈悲开示~'~ 【 觉路进程 】
[复制链接]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25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7-2025 11:53 PM 编辑
黄念祖大居士点滴开示 (二)
◎ 信字最难
信字最难,好像劈竹子。第一节最难破,第一节一破下面便容易了。
我们所说的信是清净的信,是净信。
信心即清净心,信心是和清净心联在一起的,而疑心则是污染心,是散乱心。
◎ 米勒日巴
米勒日巴现在也有人批判。米勒日巴的歌已有人翻译为英文。有些佛教徒写的批判文章也译为英文。
对《 木纳记 》及《 莲花生大士传 》都应结合当时的背景看。
那是奴隶社会僧侣智慧极高而一般人则极愚,故在这些著作中涉及第一义谛的少,而偏重于事相的多。
◎ 殊胜
陈大师兄保存的一根诺祖的头发长出一颗舍利,像绿豆那么大。诺祖心脏死后烧不坏。
近时一比丘尼死后火化天灵盖不坏,上面还出现 “ 心作心是 ” 四个字。
◎ 大乘经典
现在的一些人,用世间的常识来判断大乘经典都不是佛所说,应知小乘经典是以迦叶为首位,连同阿难在地球上集结;
大乘经典是以文殊为首,带着阿难在二铁围山集结。
佛说的才能称为 “ 经 ” 。后代祖师著书只能称为 “ 论 ” 。
有人说历史上有好几个莲花生大士,不知道莲花生大士只有一个,活了一千岁。
龙舒八百岁,龙智七百岁。玄奘取经时还见到龙智,看起来只像二十来岁的人。
玄奘曾代表大乘与小乘辩论。玄奘法师主论之后无人能破。
有一时期大乘几乎将灭,幸赖马鸣、龙树。
而现在一些宣扬佛学史的人,就是把大乘从根本上否定了。
于1986年2月12日
黄念祖居士点滴开示 (二)-点滴开示-金刚上师黄念祖法语甘露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8-2025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11-2025 12:26 AM 编辑
◎ 再慈悲一点,再明白一点
诺那祖师说你们汉地人总是求神通求感应,我们西藏人不是这样,一年之后总要检查一下:自己慈悲一点没有,明白一点没有?
现在我们每个人总结上一年的情况也应问一问自己:慈悲了一点没有?明白了一点没有?
慈悲了一点、明白了一点,就是取得了成绩,在这基础上订个计划,使以后能再慈悲一点、再明白一点。
于1986年2月12日
◎ 无量寿经
由《净土资粮》看《弥陀要解》。
《阿弥陀经》就是小本《无量寿经》。
对《弥陀要解》禅的部分《资粮》做了详细的注解。
由看《大经注》看《无量寿经》。
净土之经:一是《阿弥陀经》,一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大本《阿弥陀经》。
于1985年12月8日
《无量寿经》是一大事因缘,是净土第一经。
中国人不那么重视原因之一是没有善本。
日本人拿去后就遵从《无量寿经》,遵从善导大师,强调第十八愿。
现在日本光净土宗的信徒就有五千万。
在日本《无量寿经》有种种注,而中国古代只两本注本,而且无善本。
国外称夏老师所汇集的为善本,可在国内公认为善本还得一百年。
王龙舒大居士刻版出舍利,站着死,然而所汇集的《无量寿经》还有许多毛病。魏默深的也是毛病。
而夏老师所汇集的却非常之完美。佛由于慈悲而独留此经,止住百岁。
于1986年2月12日
《无量寿经》是极殊胜的经,要以它为根本。要通过《大经解》去了解《无量寿经》。
有些地方看不懂可放过去,《大经解》有的地方也不是一下能懂的。
要求很快成功,不代表勇猛精进,这里面有急躁求成的情绪,也有慢法的成分。
于1987年11月24日
◎ 忏悔
古人忏悔分三种情况,上者流泪,毛孔出血;第二等眼出血,毛孔出汗;再次流泪,毛孔出汗。
浑身出血那是业障都流出去了,一般人只能忏悔到第三种情况。
于1986年2月20日
◎ 往生
一个人往生全家的每个人都在起作用。
到了事一心,理一心用不着这些了。
不到这一步,还需要别人的助力,那每个人都在起作用。
往生时家中每个人的清净、恭敬,都对往生的人起作用。
黄念祖居士点滴开示 (二)-点滴开示-金刚上师黄念祖法语甘露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25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你必须看不懂的
不能期望一看书就喜欢踊跃,你必须看不懂的,甚至和自己的看法相抵触的。
有抵触不要紧,到最后自己的看法与经上的合了,这才能有进步。
一看就懂,那就总是和自己目前的水平差不多,则不容易进步。
我当年看《宗镜录》就是处处有吃不透的地方,一个问题解决了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又来了,最后我收效很大。
◎ 打碎了重造
大死才能大活。你的活路太多,必须是无路可走,“ 山穷水尽疑无路 ”,然后才能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当然不靠这些也不行,要想过也得从这里过。
“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因此有些搞学问的人修持不得力,他用搞学问的一套搞佛法怎么能行?
要用剥笋皮的功夫,真剥,削一层自己会感觉到,剥了一层自以为就到笋心了,甚至没剥就认为是笋心,那便是错认了。
如不能用剥笋皮的功夫,那只有求生净土,往生恐怕只能是边地。
夏老师当年遇到雷道亨让夏老师打碎了重造,我们就更得要彻底否定自己。凡事都有个自己的主张怎么能行?
剥笋皮实际上就是顿,当然彻底的顿是一层层的笋片都剥开了。
释迦牟尼佛讲《观经》,会上听法的某夫人马上成佛。龙女也八岁成佛。因为 “ 本来是佛 ” ,认得了就可马上成佛,只是信不及,信及则就是。
菩萨是露疵藏德,凡夫才是露德藏疵。这就是假道学伪君子。要改也容易,可是又很难,这要180度的大转弯。
世尊在《 楞严经 》上说 “ 认贼做子 ”,这样修行等于是煮沙做饭。解决的办法就是打碎这个贼。
应知这个心是贼,贼给你出不了好主意。
应知往生的人都是大菩萨,菩萨就是觉有情,就要利他、觉他。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25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一下有回天之力
(念佛)心跑了要拉回来,不要只顾虑心跑,要欣赏拉回来这一下,这一下有 “ 回天之力 ” 。
地狱现前有这一下,能念一句 “ 阿弥陀佛 ” ,地狱的大门马上就会闭上。就怕当时想不到,只剩下惊怖了。
有个人见鬼来抓,一句 “ 阿弥陀佛 ” 鬼不见了。故未经阴间就转世了,转世后还能记得前生的事。
◎ 那就全完了
修行要一步一步地,要渐,但应知道有个顿,这样修起来成就是很突出的。
当然这还要看各人的善根和业力,这是多生的事,不是一生的问题,如果忽然业力发作,那就全完了。
◎ 极不可思议
在康藏密乘行者,要像闭关那样修十二年显教,然后修加行,最后闭关修大法,不如此修怎么能即身成就?
念一句咒蒙佛加被往生,这是极殊胜!极不可思议之事!是佛菩萨极不可思议之处!
◎ 往生没有智慧不行
“ 般若 ” 众生无法理解,可佛仍说《 金刚经 》,可见学《 金刚经 》仍然有用。
你们先从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这一句学起,往生没有智慧不行,看不破那就是没智慧。
世界上的事转瞬即逝,还不是像肥皂泡?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25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反正得念
老停留在原地方故不能有新的认识,应当有新的认识才行。
反正得念,起码一天三万。
蕅益大师说三万、五万、七万、八万,一开始就是三万,反正念不到这个数,一切都谈不到。
二婶(梅锦明老居士)说有个老太太请教通愿法师怎么修持。
通愿法师告诉她每天念四万,两年后此人往生。
黄老听后说:就得念到这个数,念不到这个数那是自欺欺人。
有时间你不念就是没愿。愿没有,念十万也不行。
福建那个老太太一日八万,临终见佛来接。
这个数是念得到的,就看你肯不肯。
应抓住一切时间念,要多念,要喜欢念。念极殊胜!
心作心是。念就是具足一切,确实如此。
众生要入诸法实相,舍了念佛法门就没办法!
想往生、出轮回,没有念佛往生的法门也就是不可能了。超脱生死很难。
念佛法门容易只是和其他法门相比,其实往生极殊胜!但应知很不容易,佛法极深,如大海,转入转深。
◎ 进一退九
进一退九,指的是让你进的因素是一,退的是九,从主观上看也是如此。
自己主观上,真正要进的因素也只是进一,退的是九。
从你们几个人中我也看得很清楚,一会儿这个进了点其它的又退下来。
为什么那么多人修都修不成?就是退缘太多。
求生净土不是为了贪图享乐,就是为了不退。
自己虽未证到不退,但往生后凭佛的愿力便可不退。因为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退缘了。
有进有退还好办,可以理解,娑婆世界退缘多,此时进了,过一段时间又退了下来,但是有反复就不好办了。比方一会投靠共产党,一会投靠国民党,最后两边都不要你。
真心向道对物质享受、名誉、地位就会淡,而主要关心的就是自己修持,而修持就表现在觉悟上。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25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往生全凭信愿
往生全凭信愿,不念问题是没愿,有愿怎么会不念?
世间事情一干扰便没佛法了,这哪里谈得上愿?想长生还是留恋娑婆,就不是愿。
有的人认识不到这点,要认清,之后忏悔,改正,这才行。
愿谈不上只能是结结缘。
蕅益大师说全靠信愿。信愿不坚,哪怕念得风吹不动,雨打不透也不行。
有的人不修净土你怎么能让他老念?像明贞法师是禅宗,每日修十念法,他如果真具有信愿那他就可以往生。
信愿不行,光有功夫不但不解决问题而且还相当危险。
大悲、大智、大愿、大悲心发不起来要逐渐培养,大智没有,要立大愿,誓度一切有情!
大悲大愿容易,问题是大智,这比气功难多了。
气功是身的问题,可有人仍体会不到,智则全在心。
我这次得病,病是很好的考验,病时不行,临终肯定不行。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25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圆见
怎么才能有生死、有对待?有生才有死。
故生死只是由于一念之生。
怎么能解决生死?解决生死即是不生,不生就不灭。
讲到 “ 定 ” ,“ 人难定 ” 。
气功、外道的定都极粗浅,就是修持得器、物、山河、人我都空了,有人认为是成功了,也不出欲界。
最好是像我在北海所说的修圆教之法,“ 因果同时 ” 。
念佛时即学佛时,学佛即成佛时。简言之,“念佛时即成佛时”。所以说圆人修一日等于常人修一劫。
◎ 关键的问题还是见
一是发心,一是见,这两者都解决了就好办了。
圆人修一日等于常人修一劫。就是不成为圆人,就是有些圆见,起码修一日也顶常人修多少万年。
圆见很难,《 开经偈 》中有句话是:“ 愿解如来真实义 ” 。开悟就见真实义。
到底见的是什么?无所见。无所见而了了见,了了见而无所见。应从此好好体会。
◎ 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修持就是从一种定的境界发展到更高的境界。
有这种境界就争取让这种境界多出现,经常出现,此时就会有更高的境界出现。
然后再争取让这种更高的境界经常出现,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有了定的境界才有下手处。
念佛的好处是不管什么情况就是念,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念得很好,很安静,有的就很散乱。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