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8|回复: 0
|
有手麻、疼痛症状吗?12招预防之道报你知
[复制链接]
|
|
▲手部长期维持同姿势导致麻木、疼痛,可能是过度使用症候群。
生活工作忙碌的你常因职业需要及个人习惯等因素,手部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导致麻木、疼痛,进而影响作息吗?没错,这就是因手部过度使用,而导致的「过度使用症候群(overuse syndrome)」。其中包括腕关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板机指及妈妈手等。而成大斗六分院也针对上述症状提供12点预防之道。
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唯手腕掌侧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的空间,内有通往手指的肌腱与正中神经。手部与腕部使用过度的人,腕横韧带与肌腱会变得肥厚,因而提高腕隧道内的压力会压迫正中神经,而正中神经支配前3指半的感觉与鱼际肌,因此被压迫时会感觉麻木,严重时则会造成肌肉萎缩。
肘隧道症候群
肘隧道症候群,是上肢仅次于腕隧道症常见的神经压迫症之一。因其位于手肘关节内侧处,隧道外并无肌肉组织保护,离体表面又近,直接撞击即能引发其中的尺神经急性发炎。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小心K到手肘内侧,整只手便会麻木不已。
扳机指
扳机指好发于中年女性的拇指,依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主因是手指过度使用抓握的动作,造成掌指关节腹侧的「滑车扣环」慢性发炎及肥厚增生而变得狭窄。掌管让手指曲屈的屈指肌腱,在狭窄的「滑车扣环」滑动时,阻力就会大增,造成手指不灵活或者「卡住」的现象。
▼曾有一名早餐店老板娘因日捏百颗饭团,扳机指找上她。(图/台大竹东分院提供)
妈妈手
俗称的「妈妈手」起因于肌腱发炎,病灶的位置靠近拇指根部的手腕。患者主要是因手腕过度使用或用力不当导致手腕肌腱发炎,使得腕部的外展拇长肌及伸拇短肌腱鞘的滑膜内层发炎而造成狭窄。这层滑膜与肌腱间有些润滑用的滑液,可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若手腕过度使用,滑膜就会因发炎而缩紧,滑液就无法适时发挥作用,影响肌腱自由移滑时的动作。
成大斗六分院骨科主任蓝圣闵医师,提供12点手部过度使用疾病预防之道:
1. 勿用力抓握。
2. 放慢工作的节奏。
3. 勿连续工作过久,应多间隔休息。
4. 使用护具保护。
5. 适当使用另一手分担手部工作负荷。
6. 注意保暖。
7. 计划性增强肌肉力量。
8. 拉筋促进腕掌指关节的柔软度。
9. 与医师配合好好控制加剧因子的痛风、糖尿病、甲状腺疾患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类淀粉沈积症等疾病。
10. 注意姿势正确,勿让肩颈处的肌肉过度紧绷。
11. 勿过度摄取盐分造成水肿而压迫神经。
12.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菸酒。
另外,针对腕隧道症候群,医师提醒,需注意手腕勿长时间或反覆过度弯曲;扳机指也需减少「患指」反覆弯曲及伸直的动作;而妈妈手则是注意减少「拇指」的使用,尤其是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的外展动作,与过度伸直的动作。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209/610344.htm#ixzz3tsoiknKb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