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人。

佛法不判对错 只说因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4-2015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4-2015 11:37 PM 编辑

嗯!一块蛋糕哪来滴南北东西大小,万法本闲人自闹,好比小孩哭闹,佛陀捡地上的一片黄叶说是金子给小孩买蛋糕吃就止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4-2015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25-4-2015 01:34 PM
存在为何就是苦?

    佛陀发现一切现象存在的性质是苦,你问“存在为何就是苦? ”,我不知如何答,觉得很苦恼!你得不到答案难免失望,如一切现象存在的性质是苦不曾留下,问题就不存在,就不会有苦恼与失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4-2015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akki88 发表于 26-4-2015 11:05 PM
人无南北,佛法有大小

    佛法不是东西,人争南北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4-2015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悟不难,难在觉悟。



     一件事情如果不曾有人知道,想要了解就不容易,如果已经有人知道再把方法说出来,其他人只要照着方法,一定也能做到。

     觉悟不难,只要跟随佛陀走过的脚步,一样也可以,之所以不悟,是因为执着,佛陀发现一切现象存在的性质是苦,如果能够觉悟不再执着,只要把执着放下,苦就不存在,放下不是放弃而是面对现实不再执着,如果执着,就会产生问题,有问题就有苦恼,面对问题解决了自然不会有苦恼,如问题解决不了而不面对现实,执着的不放下问题,苦就一直存在,问题也解决不了,如果面对现实知道问题解决不了而把问题放下,苦就不再有了,只有不再执着的面对一切现实,自然能够领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015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知先觉 发表于 24-4-2015 06:43 PM
一个佛教朋友,告诉我一个正规的皈依者 必须分清楚 南传 或 北传,他说是不一样的。其实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你看那佛坐著的,就是南。你看那佛是站著的,就是北。
不要去認臉,都認不出的,應該都是韓國人,沒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015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 有了正思维才能了解前因后果,了解所有事物的真相才能觉悟

--------

拿你的正思維去思考婆羅門的因果? 浪費腦力資源。除了浪費之外,努力到最後也是變成婆羅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2015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24-4-2015 01:44 PM
印度教也是提倡前因后果的轮回观,
那么,佛教和印度教需要分开吗?

印度教和佛教虽然有同样的轮回观,但是印度教和佛教的法义是不同的,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论宗教但是佛教完全排斥对神明的执着而且只注重在断苦的修行,因此印度教和佛教是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教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015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知先觉 发表于 24-4-2015 06:43 PM
一个佛教朋友,告诉我一个正规的皈依者 必须分清楚 南传 或 北传,他说是不一样的。其实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原本的佛教是佛陀教导涅槃方法的教义,也解说宇宙现象的真实因缘,因此没有派系之分,这就是目前所说的原始佛教。
后期佛教进入混乱时期,导致北传和南传的分别。 北传比较注重菩萨道行,也注重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对断苦的修行完全没有帮助,因此如果有人有心要学习佛法必须放弃往外求的心念,放去念咒语的执着,专心依据佛陀的原始教义及法义学习才不浪费今生难得的身体。
我们只能在身体上领悟到真理,往外求的心念偏离的断苦的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2015 08:5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你们很笨,为何要假聪明去选南北,何不选before南北的那个佛法?因为南北都从那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2-2022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不判对错 只说因果    

有很多事物 是不能用对错来分别,只能了解 其中因果关系,分辨差异,作出取捨,
当初佛陀寻求的是 揭開 生老病死之谜,後來才发现許多事物 不是想要或不想要 就能如愿,
如果强求,结果只会更苦。
唯有清楚的知道 当中因果关系,不再执着 才是解脱之道 而非強求。

例如行走 先提左脚还是右脚 这问题,
不管谁有多么充分的理由(因)来证明他是对的,也不管(緣)谁对谁错,这些都不能让人 解脫離苦(果),
如果能够了解这些因果关系,(因)不去执着,(緣)該行的就行,(果)何來有烦恼?没烦恼就不会有苦,
執著在 是不是和有沒有 只会造成更多的烦恼,然后又翻江倒海苦苦的 找出更多 是或不是 的理论来證明,
問題是。。。。。。。其他人已經上岸了。

一個連自己 都不懂得該如何上岸的人 卻想 教導其他人 要這樣那樣 才能脫離苦海,
不覺得有問題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25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7-12-2022 12:01 PM
佛法不判对错 只说因果   

有很多事物 是不能用对错来分别,只能了解 其中因果关系,分辨差异,作出取捨 ...

你在研究这个无法上岸,那个无法上岸,人家早就在对岸笑着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25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知先觉 发表于 24-4-2015 06:43 PM
一个佛教朋友,告诉我一个正规的皈依者 必须分清楚 南传 或 北传,他说是不一样的。其实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

你朋友是对的,是有差异的,选一个就好了,不然就容易走火入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9-2025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
并非是佛陀 的创造,
而是在他觉悟时 的发现,
后而 教导人们
这个 在世间 本就存在的 自然规律。

佛陀 发现
因果之法则
并非简单的 归类于 【A导致B】如此这样的结果,
果报的形成并非是单一因,
而是多种因缘复杂交织而成,
因此佛陀强调
更应认真去学习的
是“缘起法”,
应该清楚的理解一切的起“因” ,如此才能改变影响自己的 未来之缘,而非顽固的执著于已经成为过去的【果】。

缘起法,
详细的指出 一切现象 是如何因条件
(缘)的聚集
(集)而生起,
因条件的灭失(灭)而不再。

佛陀在教导时 反复强调,
业与果报 并非孤立,
而是混合在 缘起 的复杂聚集之中。

经文中有记载,
佛陀解说
为何同样的业在不同人身上果报不同,
如心理状态、环境、时机等都会影响结果。
因缘的集灭是 无常 的呈现着,
果报并非永恒固定,而是随因缘而变化。

因为
因缘过程的动态性
导致果报的不确定性,
业果的无常运作 是极其复杂且难以完全去预测,
因此只能 当下去改变 在还未形成过程时 之因缘聚集。

佛陀教导弟子不要过于执着 去推测因缘果报的细节 或纠结于已成为过去的果报,
因缘过程的复杂性 远远超出了 凡夫所有的 认知与想象,
过于执着推测无常因果的【究竟】,难免会因而导致 理解上的迷思 形成困惑。

因此
与其纠结已形成的果报,不如通过 正念和智慧 的习修,
依“八正道” 作为实践重点,
专注 当下善行,去改变“因”的 结缘方向,创造 新之善业。

学习“因缘法”
是以了解“因缘集灭”为目的,
为的是 培养出 智慧,断除苦之因缘,
并非 想要得出【绝对的因果论调】。

然而
许多凡夫却只喜欢以因果来说事,
当一个人在说 这个那个【因为这样,所以有 那样的果】时,
可曾知道 在形成那果报的当中 有多少的因缘也同时在 聚滅?
或能否清楚的明白 这些因缘的集灭与自己所说的果报又有何影响?
是否理解自己说【因为这样,所以有 那样的果】的这种结论 又是以何作为依据的呢?

佛陀发现“果”之形成
(业)为 【有意行为】 的自然法则,
但它并非孤立,而是与各种因缘的集灭紧密相连。
业果受因缘聚集的动态 相互影响,
因此果报并非固定 或可完全预测。
所以 佛陀教导弟子 以正念和智慧
去面对自己的各种因缘,
避免执着于
已成为现实之果报,
应专注于 自己当下的 善行与解脱善道。

因为
人之因果报应 并非由神灵或超自然力量所操控,
而是 自身行为、意图和结果之间 自然而然的延续。
一个善意的行为(因)
或会带来善的结果(果),
而一个恶意的行为
则会带来恶的结果。
这就像 种下的西瓜苗(因)
就会收获 西瓜(果),
而不会 是冬瓜,
同时也因为
因缘过程的动态性
导致果报的不确定性,
才会出现有的瓜甜有的不甜,
这种法则的运作 不依赖于信仰或祈求,而是实现于自然。

佛陀说:意念是我所说的业。
以意念为因,人通过 身、语、意 造作。

一切行为
身、语、意 都会留下“业力”,
当有关的各种因缘成熟时,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果报。

“业” 指有意图之 身、口、意 的行为(因缘),
“果” 是指行为带来的相应结果。

业的重点在于意图。
佛陀说:我说 思即是业,
思已而以 身、语、意造业。

业 不是过去的【债】而是新的“种子”,
种子需要遇到土壤、阳光、雨水等条件(各种“缘”)才能发芽、成长、结果。
一个种子,不论善恶,如果缺乏相关助缘,就不会 成熟为善或恶之果。

业果不是施予之惩罚
而是自然法则,因此无需获得人类的认同。
佛陀只是点出,
业果是一种自然的、非理所当然的法则,
就像倒在地上的水,会顺着地势的环境影响而自然流动或停留。
它也并非由某个神明之审判和施加的奖惩。

决定业力为善恶性质的,
是自己行为背后的意图,
而非行为本身。
就如
一个无意中踩死蚂蚁的人,其业果与一个出于恶意故意踩死蚂蚁的人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意图截然不同。
又或者
一个充满 贪、嗔、痴,我想我要的善意行为,又如何去形成他人所想要的业力呢?

这意味着,行为背后的意图是善是恶,决定一个行为最终所产生的相应果报。

​善意 如慈悲、无私、智慧 的行为,无论如何,都会种下 善业的种子。
​恶意 如贪婪、嗔恨、愚痴 的行为,则会留下 恶业的种子。

理解了 缘起和业果的最终目的,
是让我们看清 “苦”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 停止去创造 【形成“苦”的条件】,
从而 走向灭苦的道路。

正因为形成 “果”
必需依赖于 “缘”,
所以我们是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善缘  以改变未来。

通过 培育正见、正思维、正语等善缘,
如此我们可以 让过去的善业结“果”,
且截止了 能让过去的恶业成熟之结缘,
并种下新的善业种子,最终解脱 苦之轮回。

佛陀传法
不是为了与人攀比或辩是论非,
而是为了让 众生自己 有知、见,
有正知,有正见,看回相同的一些事物,除了认知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还能让人在“苦难”中 以导向寂止、证悟、涅槃”,获得解脱。

佛陀说过
一个中了毒箭的人,当务之急是拔箭疗伤,
而不是去追查 箭是谁射的、箭头是什么的材料等等 无关紧要的事物。
同样的,人们身处于苦难中,
首要的 是学习如何灭苦,而非纠结于 过去 种种的因果和报应。
就如 一个因为先天的因缘导致出生时就缺少了一条腿的人,无论他如何去骂天骂地骂爹骂娘,都不能改变他缺少了一腿的这个事实,
以其继续被困在这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当中继续的受苦,
为何不从当下就开始学习以自己所及的能力 去创造或接受 能让自己未来 会过的更好之善缘善举,毕竟未来的自己 能过的是好或是坏 始终是由自己的内心作决定与选择。

佛陀说因论果
是理性、自然、可实践的,
不是用来恐吓或审判其他众生,
而是启发人们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活在当下 、改变自己的未来,
让自己不再有苦,这些才是 佛陀真正曾所教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25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4-9-2025 09:41 AM
因果,
并非是佛陀 的创造,
而是在他觉悟时 的发现,

本人认可cause and effect 那种逻辑上可论证的因果。

但是业力karma 的善恶业报论,和因缘论,六道轮回论等等,属于迷信。

一个善意的行为(因)
或会带来善的结果(果),
而一个恶意的行为
则会带来恶的结果。
这就像 种下的西瓜苗(因)
就会收获 西瓜(果),
而不会 是冬瓜,
同时也因为
因缘过程的动态性
导致果报的不确定性,
才会出现有的瓜甜有的不甜,
这种法则的运作 不依赖于信仰或祈求,而是实现于自然。


首先,善因和善果没有绝对关系,恶因和恶果没有绝对关系。
这个属于玄学。
就像风水师说家里的风水有问题是因,人的运气因此变不好是果。
当这个人的运气不像风水师说的那样准确时,风水师又会改变说辞,说有各种的不确定性改变人的命运,但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承认,风水学本身就是胡说八道的。

一切行为
身、语、意 都会留下“业力”,
当有关的各种因缘成熟时,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果报。
业力(karma)本身就是伪说。

业 不是过去的【债】而是新的“种子”,
种子需要遇到土壤、阳光、雨水等条件(各种“缘”)才能发芽、成长、结果。
一个种子,不论善恶,如果缺乏相关助缘,就不会 成熟为善或恶之果。

业果不是施予之惩罚
而是自然法则,因此无需获得人类的认同。
佛陀只是点出,
业果是一种自然的、非理所当然的法则,
就像倒在地上的水,会顺着地势的环境影响而自然流动或停留。
它也并非由某个神明之审判和施加的奖惩。


首先,业力和因果报应本身不存在,是婆罗门教的垃圾。后来被佛教采纳而已。
如果可以承认因果和业力,那么为何不能承认是某个神明之审判和施加的奖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9-2025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已经提过
因果,
并非是佛陀 的创造,
而是在他觉悟时 的发现,
后而 教导人们
这个 在世间 本就存在的 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
属于一种“现象”,
业力与因果报应
也是一种“现象”,
因缘法 是解说“现象” 如何的形成,
就像一个人 因为难过而感到心痛,
难过 也只是一些“现象”。

要辨别 未知的“现象”,
不在于 信或不信 真伪,
如果不能依法 去感同身受,
至少也要有相关的知识去观察与理解才能识别,
否则,仅靠认知和想象或传说 所得出的答案,其可靠性是非常有限的。

佛陀传法
是理性、自然、可实践的,
不是用来恐吓或审判其他众生,
说法之目的
只是为了让 众生自己 有知、见,
有了正知,有正见,看回相同的一些事物,除了认知上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还能让人在“苦难”中 以导向寂止、证悟、涅槃”,获得解脱。
反之
则难免会牢牢被困在认知中的
有无这两个对立的极端里头
去寻找所想要的答案而失去对事物应有之客观性。

事实上,
不知道事实
却只相信 【依靠认知和想象或传说】而得出的答案

相信【任何绝对】如此这样的认知,
本质上就是缘於“执著”所体现出之一种【迷信】行为。

而一个人之所以学习佛法
是为了启发自己,破除“无明”,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活在当下,
学习以自己所及的能力 去创造或接受 能让自己未来 会过的更好之善缘善举,
改变自己的未来,
让自己不再有苦。

学习佛法 重点在于破除‘无明’,关键在于内心的实践与体证,
而非要在认知上与人攀比或陷入无休止的辩是论非之中,
如此则偏离了学习的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25 11: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6-9-2025 09:53 AM
之前已经提过
因果,
并非是佛陀 的创造,

因果不是佛陀创造的,很对。
因为,因果和业力,是印度的吠陀教和婆罗门教创造的垃圾。
因国,业力和轮回等概念,是雅利安人为了奴役被征服的印度土著而构建出来维护种姓制度的。
佛教不过是为了吸纳更多信徒,而把婆罗门教的垃圾吸收进来而已。

佛教有样学样,把婆罗门教通过梵我合一来解脱因果业力轮回,改成涅盘来解脱而已。

真正的佛法,不说因果,因果是佛教才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10-2025 01:23 AM , Processed in 0.11648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