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28|回复: 1
|
88青街价7萬8一片?
[复制链接]
|
|
轉 :陳國義:「八八青」一餅7.8萬,「我沒貨供應了」
曾被行業奉為「干倉」普洱茶經典的「八八青」,最新報價已經去到7.8萬元/餅,且一餅難求。今年7月,在芳村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件保存完好的「八八青」更是拍出了500萬元的天價,刷新上世紀80年代出產的普洱茶品交易紀錄。而在去年的北京茶展上,某茶葉網站從廣州八八青茶葉有限公司購買一餅陳國義簽名版「八八青」,曾被業界質疑為「仿冒品」,引起不小的風波。當前存世的「八八青」到底有多少?近期普洱茶行情下滑意味著什麼?
陳國義:「八八青」一餅7.8萬,「我沒貨供應了」
前日下午,恰逢「八八青」創始人陳國義先生到訪東莞,南都記者就上述疑問與他進行了交流。他認為,近期普洱茶行情下滑,「崩盤」的是一些沒品質的台地茶,並不能代表整個行業。而「八八青」已無貨供應。
陳國義,1948年出生,祖籍廣東汕頭
身份:香港知名茶人,「干倉」概念創始人。2011年創立「干倉之味」品牌。
心得:干倉條件下,十年以內的茶還像是青草一樣。要變得好喝,起碼得30年、50年口感會達到巔峰。
「八八青」最新報價7 .8萬元
南都:目前「八八青」真正的存量還有多少?
陳國義:我自己手上已不多了,每個區域總代理商只能配1餅,也蠻珍貴的。「八八青」最新行情是7.8萬元一餅, 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有錢也買不到。
南都:當年你購入「八八青」的具體數量是多少?
陳國義:1992年年底,我在雲南碰到了猛海茶廠這批「7542」,總共是250支(21000餅)。當時買入價7.8港元一餅,分三批發到香港。當年這批茶在猛海茶廠全部就那麼多,全都被我買下來,到今天這個價格,等於翻了1萬倍。
南都:「八八青」的成功得益於哪些因素?
陳國義:首要在於「干倉」概念。30年前,我剛接觸普洱茶時,香港市面上賣的都是熟茶,喝不到生津的效果。一次去長洲島參觀朋友的茶倉,一股發臭的味道衝到我面前,頂不住了,想吐。到他辦公室泡茶給我喝,同樣是一股霉味,濕倉茶的霉味。那時候我對發酵沒有認識,搞不懂好好的茶為什麼要放在這種潮濕發臭的地方,這個印象一直困擾我很久。1992年在雲南初次接觸「7542」,給我的感覺就是「芬芳、清爽、甜」,完全不同於香港喝到的濕倉茶。當時就決定要用乾淨的倉庫來存茶,絕對不能放到濕倉。再加上90年代之前,茶市尚未繁榮,茶廠可以用到非常優質的原料,品質、干倉存放、產品的稀缺性等因素,造就了今天「八八青」的傳奇。
不是不想供應而是沒貨供應
南都:「八八青」後來放出去的貨有多少?
陳國義:2002年發生「非典」,一直到2004年,香港餐飲行業生意都非常慘淡,茶也賣不出去。到了2005年,突然有福建老闆打電話給我,問倉庫裡的茶賣不賣。我當時急需資金,就給他一批貨。第二個來買茶的是台灣茶人呂禮臻的夫人,第三個就是當年賣「八八青」給我的那位老先生—— 陳強,第四個就是白水清(普洱茶教父)。白水清買得最多,前後買了50支,一支是12筒,總共4000多餅。當年頭一批賣出去的價格是200港元每餅。我批發出去半年左右,有朋友忽然告訴我,「八八青」在廣州已賣到1000元,沒過多久,1200元,1500元,一直往上漲。我就跟著內地的價格走。
南都:業界有人把「八八青」當作一款理財產品進行分析,你怎麼看?
陳國義:(笑)作為理財產品,起碼得有一定的量,有相應數據作為支撐。「八八青」基本上沒有存量了,一兩餅茶何談理財?它已經不是可以再創造財富的東西,因為沒啦。我寧願在一些公開場合拿一兩泡出來請茶友喝,但是不能夠供應。不是我不想供應,而是我沒貨供應了。
南都:為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八八青」這樣價格直線暴漲的茶?
陳國義:因為猛海茶廠這批茶都被我買下來了,市面上根本沒有別的「八八青」,物以稀為貴。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八八青」,它的成功無法複製。
南都:市面上有人把1992年至1995年間的「7542」都歸為「八八青」行列,你認可這個說法麼?
陳國義:這是錯誤的。他們這些茶現在頂多賣9000元左右,1995年到1997年的頂多賣7000-8000元。如果搭上「八八青」的順風車,就可以賣幾萬塊,一餅茶賺幾萬塊,利潤都上天了。只有發到香港那一批才是真正的「八八青」。後來1992、1993年出來的根本不是我那批貨,存放在不同的環境中,也喝不出「八八青」的滋味。我做這個生意,很多同行我也不好去批評人家。有人如果問起別人手裡的所謂「八八青」是真是假,我只能說那個不是我的「八八青」。真正好茶「從未掉過一分錢」
南都:近期普洱茶行情下滑,你認可「崩盤」的說法嗎?
陳國義:「崩盤」的是一些沒品質的台地茶,不能代表整個行業「崩盤」。我們可以看到,從1930年到1949年、1949年建國後至90年代兩個階段留存下來的高品質茶、「印級茶」,以及2000年以後的優質喬木茶,不管市場如何波動,經濟形勢如何不好,從未掉過一分錢,只是交易暫時停下來。這兩年原料上漲過快,行業會出現一個小「洗牌」,一些注重品質的小眾品牌會乘勢崛起,被市場提到很高的位置。大廠貨追求的市場效益,與小眾的「以茶論茶」經營思路本質不同,行情不好,受影響的正是這類企業。
南都:你認為什麼樣的普洱茶值得收藏?
陳國義:不要盲目迷信山頭、品牌。首先得是古樹茶,台地茶是大眾喝的茶,沒有保值、增值的空間;第二要看滋味,我們說「不苦不澀」不是好茶,但「苦澀」在一分鐘之內要化得開,化不開的茶再便宜都不能接受;第三,茶湯要「發甘、生津、回甜」,七泡有餘香,泡到十泡茶湯還是甜的,這個茶可以收了。同時還要看原料是否勻淨、完整。 如果這些基本要素不具備,茶肯定不行。
南都:生茶存放多久可以達到最佳品飲口感?
陳國義:干倉條件下,十年以內的茶還像是青草一樣,二十年後會有一定轉化,口感仍比較粗糙。要變得好喝,起碼得30年、50年口感會達到巔峰。
南都:這個理論的依據是什麼?
陳國義:依據是我對存放「八八青」的觀察,還有對其它老茶的綜合研究。但這個結論只適用於台地茶,古樹茶陳化速度要比台地茶快三分之一左右,比方說台地茶「三十一熟女」,古樹茶陳放20年已相當不錯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3-3-2015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