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11|回复: 7

[奇妙世界] 20种你不曾见过但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13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记得我在看日剧《女王的教师》的时候,里面有一番台词,我一直都记得。

天海佑希饰演的老师,有一次教训了她班上的同学说:-“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猴子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理解。还能做什麼呢?”

好啦,说完旁话了,回到主题吧,今天谈谈要为你介绍20种奇妙的生物,大家一起长长见识吧!


吸血乌贼 (百度百科

这是一种生活在800米以下深海里的古老生物,或许是这份榜单中最为神秘的动物。不过,吸血乌贼上榜的原因主要是其名字和诡异的外形。最近的研究证据显示,它们可能都算不上是掠食动物,而是深海中的清道夫,以浮游生物、藻类以及海底碎屑——包括其他海洋生物的遗骸碎片——为食。

吸血鬼乌贼就象是从午夜科幻电影中游出来的一样,不可否认的是,吸血乌贼确实拥有一副令人恐惧的外形,在它身体上长着两只大鳍,看起来和两只耳朵一样;它的形态象胶冻样,更象一个水母而不象鱿鱼或者乌贼(它本来也不是,只是它们的近亲);而一对巨大、吓人的蓝色幽灵蛸的眼睛非常大,它是个小动物,只有6英寸长(15.2厘米),球型的眼睛却有一条大狗的眼睛那么大–使它们在暗黑的深海中拥有视觉上的优势。

吸血乌贼拥有一种十分特别的防御机制,即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将长有尖刺的触手向外翻,盖住身体,从而形成一个保护网。


长颈羚,又称麒麟羚。(百度百科)

长颈羚是羚羊的近亲,但长颈羚有较长的颈部,与较硬的头骨。只有雄性长颈羚才会长角。长颈羚群的成员很少,有些是由雌性及长颈羚宝宝组成,其它则完全由雄性组成。雄性族群会争夺自己的地盘,而雌性族群则会在几个雄性族群的地盘上游荡。长颈羚没有所谓的交配季节,因为它们的适应力很强,可以随时交配。长颈羚是草食性动物,通常会伸出长脖子来啃食高处的植物,有时甚至还能用后脚站立,用前脚拉低树枝来进食。

长颈羚较害羞,随时会俯首向前奔跑,且能穿越矮小的丛林。它们一般只会在3~10头的群族生活。与其他羚羊不同,长颈羚不会吃低处的植物,反而会靠後腿及长颈来吃树叶。它们长的颈是从演化而来,有着伸展至高处的优点。它们以吸收植物上的水气来作为体内所需的水份。


裸鼹鼠百度百科

裸鼹鼠是哺乳动物的杰出代表,像蜜蜂一样过群居生活,和蚂蚁、蜜蜂、黄蜂以及白蚁一样有组织。但是,裸鼹鼠比它们个头更大,长得也更难看。事实上,它们是冷血动物,完全没有疼痛感。这些古怪的动物生活在地下巢穴里,数量可多达100只。裸鼹鼠用不成比例的大门齿挖洞,这些牙齿位于嘴唇前面,这样,它们便不会吞下泥土。裸鼹鼠的寿命可达到30岁,是其它鼠类生物寿命的10倍。

裸鼹鼠裸鼹鼠其实并不全裸,在它们的身体两侧,从头到尾长着大约40根像猫的胡须一样的长毛。它们并不是皮毛的残余,而是对触觉极其敏感的触须,触动其中任何一根触须,都能让裸鼹鼠把头伸向刺激点。


巴塔哥尼亚豚鼠百度百科

巴塔哥尼亚豚鼠,因耳朵较长所以俗称“兔豚鼠”。分布于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亚草原,主要在阿根廷境内。其体态不似啮齿类而略似善于奔跑的有蹄类,四肢非常长,可以在草原上快速奔跑。主要以短草、树叶等为食,为昼行性动物,常以晒太阳的方式取暖。长耳豚鼠头体长69-75厘米,尾长4-5厘米,重量8-16公斤。

巴塔哥尼亚豚鼠拥有灰棕色的外表,但尾部内侧为白色,用以在危险逼近时警示同伴。巴塔哥尼亚豚鼠善于跳跃,眼大,尾短。与其它豚鼠不同的是,巴塔哥尼亚豚鼠的后脚趾有钩形爪。


突角鼻鱼百度百科

这种鱼的样子实在是非常奇怪,因此如果你第一次看到它,你一定会忍不住想要拍照分享的。这种鱼生活在广阔的印度-太平洋区域,在18个亚种中,有4种在其成年之后会长出这种奇特的鼻子,如这里照片中的白边突角鼻鱼。另有4种亚种则会发育面部瘤状物,看上去更像是某种突起,而非角状物。目前科学家们还尚不清楚这种“角”的作用是什么,但它的确让这种鱼看上去非常吸引人。

这种胆怯的鱼类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保护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它们尾部两侧分别突出的两根尖刺,这两根尖刺可以对任何攻击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角蝉百度百科

角蝉(treehopper)半翅目(Hemoptera)角蝉科(Membracidae)昆虫,近2,600种。颜面垂直,前胸背板畸形扩展,越过头部向前形成一个棘,并向後盖过腹端。绿、蓝或古铜色,常有斑纹。

角蝉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树上的虫。当高冠角蝉停栖在枝条上时,它头上的那顶“高冠”,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截枯树杈。而三刺角蝉落在长有棘刺的树木上时,它那根向后伸出的刺混在其中,更让人难以分辨真伪。难以置信的是,当几只、十几只角蝉停栖在同一根枝杈上时,它们还会等距排开,使人看上去就如同真正的小树杈一样。用这样逼真的拟态伪装,模仿周围环境,角蝉就可以轻易地骗过敌害,保存自己了。

独角仙也是一种头上长角的虫。它的体形较大,身披硬甲,头部一根向前伸出很长的角在端部分开一个小叉。因为这根独角是雄虫们用来争夺配偶、进行战斗的武器,所以仅为雄虫所特有。在独角仙求偶的季节里,一旦两雄相遇,就要用这根“令人生畏”的独角,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斑紋霓羚百度百科

霓羚是斑羚的一种,生活在非洲西南部,以善于蹦跳闻名,霓羚是群居动物。当发现敌人,例如一只猎豹或一只狮子,羚羊群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就会发出警报。霓羚发警报时,会笔直地向上窜,足有3.5米高,同时脚直挺挺地垂着,身体弯曲,这就是蹦跳,每头霓羚都可以蹦跳多次,看上去就好像一弹一弹的。

霓羚另外还有一个报警信号。从它的背部中央直到臀部有一层皮肤折皱,展开时会突然露出一大片耀眼的洁白无瑕的毛,这种信号起先由一头霓羚发出,然后另外一头接着如此行动,一个接一个以至于整个羚羊群看上去是一片白光闪烁。一旦发现敌人靠近,整群羚羊都会迅速的逃跑。

小羚着向上蹦跳是警告羚羊群中的其他成员附近有危险。这种动作能使它们看得更远,也可以迷惑敌人。过去,大量的霓羚聚居在一个地区,食物的缺乏会使它们突然迁徙。迁徙时,多在百万之众的羚羊群像潮水一般席卷大地。


飞狐猴(学名斑鼯猴,flying lemur)百度百科

是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动物。它是典型的名不副实,既不是真正的狐猴,也不会飞。但是最近它却成了进化生物学家瞩目的焦点,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遗传分析表明,飞狐猴是与灵长动物(包括人类)关系最紧密的亲属。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灵长动物祖先的进化问题。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Jan Janecka和同事进行了一项新的大规模遗传分析。研究人员从大量哺乳动物中寻找出与人类197522个基因片断相匹配的片断,通过比较分析,检测出DNA片断有所增加或缺失的物种。包含这种插入/缺失多态性(indels)的物种有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并且彼此亲缘关系也较其它物种要近。研究人员还分析了19种基因,检测它们在多个物种DNA序列中的变化。

结果发现,灵长动物与飞狐猴拥有7个相同的插入/缺失段,与树鼩只拥有1个。而飞狐猴与树鼩之间并没有相同的插入/缺失段。这表明灵长动物与飞狐猴之间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对19种基因的检测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剑鼻蝠(百度百科

身长约6厘米,尾长约5厘米,重约13克。皮毛多为黄褐色,鼻尖部有大约2厘米长的鼻叶而为人们所称奇。剑鼻蝠常见于墨西哥的咖啡种植园里,它们经常在晚间活动,缓慢但不失敏捷地飞翔着。硕大的耳朵,肥厚的鼻叶和身体的敏捷性等生命体征显示了这类蝙蝠听觉极佳,它们利用超常的听力在菜地、田间搜集和捕食害虫,同时也“帮助”农民保护了庄稼。


鹿豚百度百科

鹿豚又称猪鹿,偶蹄目猪科的动物,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岛屿上。是世界上最为奇特的动物之一。长有4支奇特的长牙,其中下獠牙如野猪,突出唇外,挡在眼睛前方;上獠牙总口腔中向上长,穿出脸部,在眼睛斜前方弯曲向后。

鹿豚是印尼苏拉威西及附近岛屿的传奇生物。岛上居民在这种动物的启发下,产生了很多奇闻轶事和恶魔面具。早年来到印度尼西亚的欧洲人不知鹿豚为何物,十七世纪的画将它描绘得像一只狗。

印度尼西亚人给它取名”猪鹿”(pig deer),是因为它的四肢比较长,因而被误认为是鹿和猪杂交的后代。实际上尽管鹿豚(Babirusa)外表像猪,但关于它的祖先还存在疑问。与鹿豚关系最近的是一种欧洲猪,大约3500万年前便已灭绝。基因研究显示,鹿豚与河马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山魈百度百科

有时候人们会想要给自己打扮一番,改变一下自己的模样。但是对于山魈来说,红红的脸部并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打扮,而是吸引异性以便繁殖后代所必须的。

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类,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色彩斑斓”的哺乳动物。相比雌性,雄性山魈体型更大,色彩也更加明亮。它们的鼻子是鲜红的颜色,相比周围的暗色,让这种鲜艳的色彩更加凸显。而在背后也是一样,它的生殖器也是鲜艳的红色。这样的特点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雌性山魈喜欢这样,另一个原因则是让它们在密林中前行时更加容易看到其它成员的位置。

事实上,雌性山魈在选择交配对象时,雄性的颜色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美国联邦野生动物联盟给出的报告显示,尽管叫声,体型以及在战斗中取胜这些因素都会被纳入考虑,但是那些拥有最亮丽颜色的雄性往往拥有更多的后代。


毛冠鹿 (百度百科

毛冠鹿,鹿科毛冠鹿属的1种。俗称隐角鹿。外形颇似鹿。体长1.4~1.7米,肩高0.6米;上犬齿甚大,呈獠牙状,露出口外;泪窝大而深,比眼眶的直径还要大;角极短,不分杈,尖略向下弯,隐藏在额顶上的一簇长的黑毛丛中;各毛黑褐,夏毛深赭褐色,毛粗硬,腹毛和后腿内侧白色,耳尖黑,上有白斑。幼鹿有数排不甚明显的白斑。


捻角山羊百度百科

捻角山羊的巴基斯坦语名称意为“吃蛇者”,但它们其实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草、叶子、绿叶花及其他植物,根本不会吃蛇。它们是暮晨活动的。雌羊会组成群族聚居,成员多达9头;雄羊一般是独居的。在繁殖季节,公羊会以打斗来吸引雌羊的注意。公羊们会将角锁紧,不断扭转,直至将对方推倒在地上。捻角山羊的叫声像家山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捻角山羊定为濒危物种,在野外的数量估计不足2500头。

一般生活在于林线以上的高山地带,最高可达到5000米,喜栖于多岩石的环境中。能以很快的速度在陡峭的岩石山奔跑。每年进行短距离的垂直迁移。常集结成5~20只的群,由一群老雄羊率领,晨昏及夜间活动,白天在岩石上休息,由于体色与岩石相近,不易被发现。以草及小灌木嫩枝为食。

螺角山羊巨大的角呈螺旋状,夏季时,它们的毛短短的,可是到了冬天,毛就会长得很长,如同换上了一件保暖的毛皮大衣。由于遭到人类的捕猎和疾病的侵袭,已经濒临灭绝。


七鰓鰻百度百科

七鳃鳗,又名八目鳗、七星子,小脆骨,是圆口纲、七鳃鳗目的一种古老鱼类。

它的特点是嘴呈圆筒形,没有上下腭,口内有锋利的牙齿。七鳃鳗类鱼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通过啃咬的方式进入动物尸体中进食,甚至可以在其中呆上长达3天之久。

脊椎动物亚门中最低等的,酷似鳗鱼,无颌,寄生在鱼身上,啃咬鱼的内脏,能分泌抗血凝物质,七鳃鳗是至今少数仅存的无颌类脊椎鱼形动物之一。被发现的七鳃鳗化石,有3.6亿年历史,在恐龙出现之前。所以七鳃鳗被称为“活化石”,对于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七鳃鳗属于无颌类,在类似吸盘的嘴巴里长有许多刀片般锋利的牙齿。它们会咬住鱼的侧面,在搭便车的同时享受一顿大餐。尽管外形可怖,但只有极少数七鳃鳗攻击人类的案例。在吸血鬼中,七鳃鳗可以说是最为古老的。化石证据显示,七鳃鳗以同样的形态在大海里已经存在了超过3亿年。它们吸食史前鲨鱼的方式与现在几乎没有差别。


象鼩百度百科

这种动物的名字听上去感觉就像是长着大象鼻子的鼩鼱。但事实上它既不是大象也不是鼩鼱,但跟这两者都有关系。

此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象鼩是刺猬和鼹鼠的近亲,但事实上象鼩与它们的差异很大,因此专门给其设立一个科:象鼩科。近期进行的DNA分析将其列入非洲兽总目下,非洲兽总目下的哺乳动物都拥有共同的非洲祖先。这个总目分类下成员繁杂,大象和鼩鼱都包含在内,除此之外还有海牛和土豚(即非洲食蚁兽)。

全世界一共生活着19种象鼩,它们彼此之间的颜色也各不相同,但都拥有长长的,非常灵敏的鼻子,这对于寻找昆虫来说简直太适合了。


短吻海豚百度百科

外观像白鲸,却是杀人鲸的近亲。头部宽圆,无喙状突起。背鳍小,鳍状肢桨形,活动灵活。体色黑灰至浅灰(澳大利亚的种群腹部白色,体侧浅灰色至棕色)。短吻海豚呈间断分布。主要生活在海岸带浅水中,或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一些河流入海口处的浑浊淡水中,尤其是河口盐沼中,不会冒险离开岸边很远。在亚洲大陆的周围,它们的分布范围从孟加拉湾沿岸,到马六甲海峡和泰国湾。淡水群体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和湄公河。该种是否分布于中国尚不清楚,但可能性很大。


倭犰狳百度百科

倭犰狳是所有种类犰狳中体型最小的一种,身长只有84~117毫米,尾巴更短,只有27~35毫米,体重还不到100克。

倭犰狳可以说是四条腿的走兽中最奇特的一种了,腹部长着白色的长毛,四只爪子又尖又长,背部长着金黄色的骨板,而且它的骨板不像其他犰狳那样坚不可摧,柔韧的鳞甲和身体紧贴在一起,因此它的颈部和躯干可以自由活动。

倭犰狳的英文名称叫“Pink Fairy Armadillo”,意思是“粉红色的仙子”,得此雅号的原因是倭犰狳尾部的骨板附近长着粉红色或黄色的短毛,至于叫它“仙子”则是因为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至今还是个谜,科学家对它们知之甚少。


皇霸鹟百度百科

皇霸鹟,属雀形目霸鹟科皇霸鹟属,为单形属。但根据不同的分类系统,也有学者将其4个亚种分化为独立物种。分布于从北美洲南部至亚马逊雨林及巴西东南角,生活于热带雨林等潮湿地区。皇霸鹟的雄鸟具有华丽的冠羽,展开时成横向的扇形。雌鸟冠羽很短。皇霸鹟被国际鸟类联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列为濒危物种。


血蟹百度百科

雪蟹的主要产地在澳大利亚西南部,蟹壳颜色比较淡,比较软,而肉厚膏肥,可谓是皮薄馅大。和其他虾蟹不同,雪蟹无论如何加工,也不会变红。活雪蟹新鲜煮制的蟹肉特别甜美,也便于制作,蒸煮焖都很适合。

雪蟹又称皮匠蟹、皇后蟹,生活在水温较低的海域,体型较大,足长而肉质丰满。市场常见的雪蟹品种有北太平洋雪蟹(产地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远东、北朝鲜、日本北海道等地)和北大西洋雪蟹(产地加拿大纽芬兰、新不伦瑞克、新斯科特、爱德华王子岛等地)两种。由于是进口品种,所以市场除了可以见到鲜活雪蟹外,还可以见到在捕捞地加工熟制并冷冻的冻品蟹腿和整只雪蟹。雪蟹的主要食用部位是蟹腿和肩部肉块,所以适合用来制作烩、烤类的菜肴,也可以制作沙拉。顺便说一下,市场上有一些被称为澳洲雪蟹的螃蟹,其实那不是雪蟹,而是澳洲产的几种水晶蟹的统称(学名查氏蟹)。


星鼻鼹百度百科

星鼻鼹是一种生活在北美洲东部、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部的小鼹。星鼻鼹是星鼻鼹族及星鼻鼹属的唯一成员,主要生活在在潮湿的环境中,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蚯蚓及软体动物为食。与其他品种的鼹鼠一样,星鼻鼹同样会在离地不远的地底挖掘隧道来觅食,而这些隧道的出口通常都在水底。

星鼻鼹的特点是它在鼻尖长有21只触手,环绕着鼻尖,就像星星的光芒一样,因而为名。透过这些触手,星鼻鼹得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内找到猎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星鼻鼹透过触手找到猎物的能力比其他鼹鼠单靠视觉捕食的能力大数倍。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星鼻鼹是世界上行动最为迅速的哺乳动物猎食者。借助高速照相机能够看到,“星状鼻”每秒钟触碰的地方可以超过12个。因此,星鼻鼹能在四分之一秒的超短时间里,完成确定猎物位置并捕食猎物的全过程。


完整文章:http://tantannews.com/?p=3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13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魈   这个马六甲动物园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13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看星鼻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13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然的杰作。。。      生物都很奇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13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13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11-2013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获益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13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确认生物??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1-2025 07:24 AM , Processed in 0.1344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