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3-12-2012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說到學外語,各種語言之間本來就會有不同的難易程度,早就有學者對此做過研究了.
舉例來說,以一個說印歐語系語言的人學德語到達專業水平就要2000小時,英語則是1500小時,義大利語是1000小時,世界語則是150小時.
中文的程度比俄文更難.
如果學好俄文的時間是2500-3000小時,那麼要把漢語學好的時間就會是這以上或更多. |
|
|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12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报章用文言文的“遭”等,中国专家说要改用“被”。所以说本地报章太“白话”是不对的。
许友彬的华语发音只是小学程度,但写的书还能卖到中国。 |
|
|
|
|
|
|
|
|
|
|
发表于 25-12-2012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說到學外語,各種語言之間本來就會有不同的難易程度,早就有學者對此做過研究了.
舉例來說,以一個說印歐語系語言的人學德語到達專業水平就要2000小時,英語則是1500小時,義大利語是1000小時,世界語則是150小時.
中文的程度比俄文更難.
如果學好俄文的時間是2500-3000小時,那麼要把漢語學好的時間就會是這以上或更多.
要是照你这么说,其他的语言怎么不见已经超越汉语成为人人朗朗上口如英文似的国际语言了?眼前我们讨论的是中文国际化的可能性会比其他语言来得高吧?可你只看看这些研究报告有啥用,一种语言除了难易度也必须看实际性吧,中国是眼前的大市场当然机会比其他语文来得优先些,再说了,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汉语就可以发扬传承下去,这一点你可不能否认吧!还有一点,目前全世界有很多国家都已经在学校开办汉语班,教导孩子学中文。其他语言能有这优先权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25-12-2012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你對中國了解,卻對其他三國完全都不認識.
你不瞭解其他國家,不代表別人跟你一樣不了解.
那是因為你讀的媒體都集中在中文,那你有沒有看過其他語言的報紙怎樣報導其他國家的?
請問全世界最大的黃金消費國是哪一國?
請問美國矽谷那工程師當中哪一國籍的外國工程師最多?
答案很顯然不是中國.
你去過印度嗎?你去過其他另外兩個國家嗎?
難到他們那些國家都沒有精品店進駐?
中國市場大,那你能包下多大?
別忘了中國生產成本逐步提高,已經有不少商人離開中國轉去其他國家投資了.
你怎不說印度潛力更大?人口更多? 人家不用幾年就多過中國了,難道就沒這市場?
想當年中國也是嚴重被人低估,現在才打開市場.
現在的印度才剛起步,你這樣快斷定人家沒中國好?你不覺得這雙重標準嗎?
那怎不說說巴西?人家地大物博,物產也不少於中國,占盡地利之便賺完全南美洲的貿易,那你中國在南美洲市場有多大?
俄羅斯還沒算進去呢!
请你不要断章取义,即使本人所看所读的资讯全是中文,并不代表我对国际大事不堪了了,即便是中文报章中文网页也不见得是井底蛙,你的语气口吻完完全全突显了你眼高于顶,喜欢自诩高级。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国本人也许不晓得,但是在这两年来中国的消费能力绝对可以傲视群国,中国企业往外发展也不仅仅因为成本日渐提高,凡是有远见的企业都会往外发展吧,这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企业要打响品牌和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能力当然必须往外发展,难道这粗浅道理你不晓得吗?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要站起来要崛起可不是因为人多就行的,如果要这么来算,怎么不见非洲第三世界国家能崛起,为何还饿殍遍野。在说,即使先进国如日本,目前还不是经济往后倒,它们的政府也一样穷于应对。更何况印度目前才刚起步,要如中国一样让世界触目,靠得何止是人口,还必须是人文环境素质的灌溉。至于你说的什么美國矽谷工程师不是中国人,这一点比喻可显得你太不公道;是啊工程师,顶尖的科技人才确实不是出产于中国,可这不表示中国没有,美,英,法,德,日国确实是这些领域的佼佼者,那是她们发展得早,而中国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开始的。怎么能相提并论。
再回说你提到的,中国市场能包下全世界吗?我从来不觉得它能包下全世界的消费贸易市场,但是在全世界都经济萎缩市场不景的当儿,只有中国能保持8%的成长率。最后说一句,我没有要贬低任何国家,也不是偏帮中国,反而觉得中国也有其不完美的地方。再者我们原本的题目是讨论中文,可你偏偏把它扯远了。总之一句,这世界是现实的,哪里有好处就往哪儿钻,什么语言是带来经济效益的它就会成为主流,这是你我不能否认的现实。再说了,未来的世界可不是你我能预知得了,又何必在此争论不休呢?
P/S:我挺好奇你是哪儿人呢?既然如此博学广闻,何不当个网上之友。。呵呵。。。 本帖最后由 yee79foo 于 25-12-2012 07:06 PM 编辑
|
|
|
|
|
|
|
|
|
|
|
发表于 25-12-2012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ee79foo 发表于 25-12-2012 06:33 PM 
說到學外語,各種語言之間本來就會有不同的難易程度,早就有學者對此做過研究了.
舉例來說,以一個說印歐語系 ...
要是照你这么说,其他的语言怎么不见已经超越汉语成为人人朗朗上口如英文似的国际语言了?眼前我们讨论的是中文国际化的可能性会比其他语言来得高吧?可你只看看这些研究报告有啥用,一种语言除了难易度也必须看实际性吧,中国是眼前的大市场当然机会比其他语文来得优先些,再说了,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汉语就可以发扬传承下去,这一点你可不能否认吧!还有一点,目前全世界有很多国家都已经在学校开办汉语班,教导孩子学中文。其他语言能有这优先权吗?
~~~~~~~~~~~~~~~~~~~~~~~~~~~~~~~~~~~~~~~
我也要跟你說,中國人已經在海外發展超過500年了,而且中國人都在其他各國經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掌握大部分該國經濟資源既然中國人這樣重要,怎麼不見得其他國家先發展中文?500年的時間也夠久了吧?
你這句話不是很矛盾嗎?
你難道不知道法語,葡萄牙語在國際上的語言通行度比中文還廣嗎?
甚麼是"國際化"?
穿越大海,翻越山嶺到了另一個異鄉國家變成別人他國朗朗上口使用的語言?
那請問你中國有沒有"殖民地"?
中國當然沒有殖民地,如果你真的要硬拗,算個台灣進去好了.
那麼其他那些華人去的外國可以算"殖民"嗎?
那個只能算"移民",不叫殖民,華人根本不可能掌控該國的語言政策.
所以,人家世界其他國家為什麼要放棄學好英文然後去學好中文然後用中文跟其他國家的人來溝通?
這不是很好笑?
甚麼是世界第二多人學的外語?(第一大外語是英語不用說了)
想要取代那個第二、第三外語,漢語還早的很呢....
你有沒有做過功課去研究過?
法語為甚麼普及率沒有英語高?法語也是國際語言呀,你知道為甚麼嗎?
答案就是太過複雜的文法系統,更別說那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冠詞性別.所以一直到現在世界各國還一直讓英語而不是法語維持在優勢語言地位的原因.語言要流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容不容易上手,你看英文字典的時候你還懂得查abc,但是你看到漢字未必就看得出來是甚麼部首了,而且很多時候對老外來說要記得那些部首就難如登天,你要人家怎樣去查字典? 每一個漢字直接用漢語拼音就好了讓他們更好查字典,何必使用部首?問題是,真的可以完全使用漢語拼音代替部首查生字? 答案很顯然不是的.
世界上使用拉丁字母的國家還是分布很廣的,他們自己學同宗系的語言學的快,但是不代表學中文就學得很快,會拼幾個漢語拼音就代表他會中文?不見得吧?
中文是象形文字,不是拼音文字,你要外國人學好漢語不學好那些象形文字就要讓他們使用漢語拼音在那互相溝通?真的使用漢語拼音就可以取代中文了象形文字了嗎?
你怎不試試看學學泰文、藏文、希伯來文,看看那個有多難學,然後再來反過來思考一下中文對外國人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先不要提有沒有跟中國打交道做生意這事情,這500年中國人的影響力難道都是個屁?
中文學用說得很簡單,學用寫的卻難如登天.
人家英國靠著早期殖民時期的影響力,幫英文打下一大片江山.
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等都已經明顯利用早期的優勢讓這些語言變成其他國家母語.
請問你中國"移民"比英國更早更久,而且提早在英國之前就在其他國家內掌控重要經濟活動,怎不見得中文變成其他國家母語?
既然連變成人家母語都說不上,就會跟英語一樣,永遠變成第二語言,在這兩者之間,學英語所花的時間又遠遠比學中文來得少,商人又不是呆子,人家要做生意當然會用最快最方便的方法,而且是確定最大多數人使用方便的語言溝通,何必為了一個中國,放棄自己原來跟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
在中國經商,請當地人當翻譯跟找代理商就解決了,有需要本人跳下去自己學嗎??
你知不知道甚麼是效率?
KL的Jalan Petaling那些舌燦蓮花的小販個個都會說上流利的英語跟日語,可是不見的他們語言就很專精呀...他們會的也不過就是那些皮毛的日常買賣對話,你要他們去念 Shakespeare或是春上春樹的大作還早呢...同樣的,老外只會那一些簡單的中文對話,不代表人家就真的專精中文,因為寫就是一個超級大挑戰.更別說中文的字比其他語言更複雜,還有一字多義,或是模稜兩可的語意.連我自己都覺得中文很難了,何況是老外?
本帖最后由 mok24 于 26-12-2012 12:57 AM 编辑
|
|
|
|
|
|
|
|
|
|
|
发表于 25-12-2012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ee79foo 发表于 25-12-2012 07:05 PM 
我覺得你對中國了解,卻對其他三國完全都不認識.
你不瞭解其他國家,不代表別人跟你一樣不了解.
那是因為你 ...
请你不要断章取义,即使本人所看所读的资讯全是中文,并不代表我对国际大事不堪了了,即便是中文报章中文网页也不见得是井底蛙,你的语气口吻完完全全突显了你眼高于顶,喜欢自诩高级。
我哪句話說我自己高級了? 你的眼睛確定長在臉上嗎? 還是你臉上長的是(pì)眼?
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国本人也许不晓得,但是在这两年来中国的消费能力绝对可以傲视群国,中国企业往外发展也不仅仅因为成本日渐提高,凡是有远见的企业都会往外发展吧,这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企业要打响品牌和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能力当然必须往外发展,难道这粗浅道理你不晓得吗?
請問日本也去國外設廠開分店,請問一下日文現在普及到哪去了?80年代他們經濟達到最高峰,然後接下來泡沫化,企業開始出走到現在已經超過30多年了,你有看到日文變成國際語言嗎? 我看不出來他們把廠房外移到外國對其他國家造成日文普及率提高的影響呀....同理可證,中國就有例外?你的邏輯我完全搞不懂.
企業外移或是產品向外國大賣的時候如果可順便把語言影響力給外移,那請問一下為甚麼到現在很多人都不會正確念法國品牌,義大利精品那樣多也沒有讓義大利語變成國際語言呀!德國技術產業外移也很久了請問德語的影響力是現在外移才有的嗎?德語也不是國際語言呀!你會不會扯太遠了?明明說語言的影響力跟能不能國際化的關鍵,現在扯到那些經濟議題,我看不出來這些跟幫助中文變成國際語言有甚麼關係.
企業外移代表甚麼?代表這個國家競爭力變差了,生產成本提高降低競爭力這種小學生都會的東西你會不曉得?
中國製造的品質有那樣可靠嗎?
你知道非洲人對於中國產品的看法嗎?
如果不知道,建議你上網去找一個"去非洲網"的中文網頁,那邊有很多在非洲當地的中國人在那討論,而且還是全非洲大陸不同國家的,你可以看看一下是不是有中國人在貼帖說,現在連非洲人都不相信中國貨的品質.
早期非洲人對於中國產品的想法是又便宜又好,但是現在非洲人也被騙太多了,他們現在普遍對於中國貨的想法就是便宜但是不耐用,品質差.---這不是我說的喔,你自己去查,你駁倒我也沒用,因為消費者就是非洲人.
中國企業要去外國發展,難道可以使用中文嗎?
答案是: 不行
你不管任何一個國家再大的企業去別國發展,就得遵循地主國的遊戲規則,翻譯成該地通用的語言,而這些語言的最大公約數就是英文,只因為英文比較起所有印歐語系中是最容易學的(世界語不算在內),自然節省很多人力時間成本.當然如果能融入當地國語會更棒.除非該地是華人為主的社會,不然中文不管去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發展永遠都會受限.而且也不可能取代人家的官方語言或是母語.既然中文無法做到別國的母語,而是變成外語的選項,中文在這上面的條件優勢就比別種的(尤其是印歐語系)語言弱勢太多了.
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要站起来要崛起可不是因为人多就行的,如果要这么来算,怎么不见非洲第三世界国家能崛起,为何还饿殍遍野。在说,即使先进国如日本,目前还不是经济往后倒,它们的政府也一样穷于应对。
論到物產,非洲只是還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建設,要是那些東西都搭起來了,人家馬上就會發達了.
非洲人現在窮不代表以後也窮,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外國人都鑽去非洲發展,當中不乏老外還有老中,大家都在提早卡位看看能不能拗到礦物開採權,而且有些國家商人還因為賄賂了當地官員想騙到開礦權而被抓到判刑的.
很多國家經濟衰退,涉及到很複雜的問題諸如人口結構改變、人口老化、人才外移、太多投機商業炒作、過度浪費資源、國民嚴重貧富不均、國民教育過度氾濫導致文憑氾濫、過度離譜的國民福利、非法外來移民分享資源、國家官僚體系效率不彰、國民嚴重逃稅等等,哪是你想的那樣簡單?
你有沒有研究過日本衰退原因? 如果沒有,請自己google一下,我不想貼那些老梗浪費我時間.
更何况印度目前才刚起步,要如中国一样让世界触目,靠得何止是人口,还必须是人文环境素质的灌溉。至于你说的什么美國矽谷工程师不是中国人,这一点比喻可显得你太不公道;是啊工程师,顶尖的科技人才确实不是出产于中国,可这不表示中国没有,美,英,法,德,日国确实是这些领域的佼佼者,那是她们发展得早,而中国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开始的。怎么能相提并论。
甚麼叫做不公道?可以解釋一下嗎?
為甚麼說個事實就會變成不公道?
今天印度也不是甚麼發達國家耶,人家也是發展中國家,條件跟中國一樣,為甚麼人家進入矽谷工作的人數遠遠比中國多很多?同樣都是超過10億人口的國家,為甚麼結果卻不同?你看不出來當中最重要的那個關鍵點嗎?
你大概不知道為什麼中國工程師數目在矽谷中遠遠落後的原因吧?
原因:印度是前英國殖民地,英文程度很好,所以外國人一開始要開辦學校授課遇到的問題就少很多,而這些印度人要去歐美國家留學語言問題也相對少的多,因為英語就是他們第二語言,從小就學習了,加上所有電腦程式都是用英文編寫,所以人家印度的工程師才會一大老早的就進去矽谷上班.我沒說中國人沒這人才,但是說個很白的,你準備甚麼時候用中文編寫電腦軟體.............?
再回说你提到的,中国市场能包下全世界吗?我从来不觉得它能包下全世界的消费贸易市场,但是在全世界都经济萎缩市场不景的当儿,只有中国能保持8%的成长率。
抱歉,中國真正現在的成長率並沒有8%,而且已經有不少評論說,很多數據有可能是官方造假.我上網查過其他金磚四國的三國,人家的成長率也不低,至少都在5.5%到7.7%之間,而且很多還沒開足馬力.
中國現在面臨嚴重的通膨,很多企業在中國遇到了罷工吵著鬧工資調漲,現在的中國發展條件優勢正在慢慢流失中,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經濟發展率會從當初的13%掉到現在8%都不到的主因.
沿海有很多工廠請不到工人,原因就是因為工人嫌薪水低,所以企業紛紛西移到內陸地區,放棄了沿海原有的廠房.不用五年時間,連能不能達到6%都會成為一個挑戰.
最后说一句,我没有要贬低任何国家,也不是偏帮中国,反而觉得中国也有其不完美的地方。再者我们原本的题目是讨论中文,可你偏偏把它扯远了。总之一句,这世界是现实的,哪里有好处就往哪儿钻,什么语言是带来经济效益的它就会成为主流,这是你我不能否认的现实。再说了,未来的世界可不是你我能预知得了,又何必在此争论不休呢?
是呀,這題目本來一開始就是討論中文,我一開始就跟你說過學中文的困難點,而且就跟別的語言相比較過了,我自己學過好幾種語言,比較過當中的難易度,知道那個困難點在哪裡.所以我才直接跟你說中文要變成國際語言還早的很,你到底有沒有親自問過老外學中文的感覺是甚麼? 你到底有沒有跟他們語言文化交流過?是你一直扯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學術實用性的,我也只好被迫配合你另開討論.
我是覺得你文字中只有看到中國,卻沒有把別的國家放在眼裡,這難道是"尊敬他國"?
你跟我的討論甚麼時候你有附上了其他國家的發展數據,還有其他國家的經濟活動,國民受教育普及率,產業結構的資料了?
我從頭到尾只看到你提中國的資料,你不覺得你這篇文章很嚴重的不中立嗎?
P/S:我挺好奇你是哪儿人呢?既然如此博学广闻,何不当个网上之友。。呵呵。。
p/s: Aku pun datang dari negera yang sama dengan awak.
本帖最后由 mok24 于 26-12-2012 06:41 AM 编辑
|
|
|
|
|
|
|
|
|
|
|
发表于 26-12-2012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