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1-4-2012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4-2012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住在哪里?什么酒店
split_fire 发表于 21-4-2012 07:04 PM 
上面有提到, 第11樓.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4-2012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哈哈!我中学时的梦想是去万里长城,不过随时间的流逝,梦想也不 ...
爱上丽江 发表于 21-4-2012 03:24 PM 
哈, 誰也不知道自己終究會喜歡什麼, 愛上什麼, 有時候都是憑感覺走, 回過頭卻發現自己選擇也沒有特別. 老實說北京原本不是我2011年旅遊計劃的首選, 只是覺得應該選一個地方去走走, 發現北京也蠻容易找到資料的, 機票也不貴, 就決定了. .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4-2012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22-4-2012 12:11 AM 编辑
圓明園曾經是世界上最大也仍是世界上存在過最大的皇家園林和行宮. 現在叫作圓明園遺址公園. 這是一個歷史上的慘劇悲劇.
現存的遺址公園主要分成三大塊, 其中最出名的是西洋樓遺蹟.
看圖, 真的是很大很大. 清朝的皇帝有一半的人生時間是在這園裡度過的.




心酸的西洋樓遺蹟.

迷宮, 想像一下當年的皇帝和妃子們在這裡玩捉迷藏.

西洋樓是乾隆皇帝命西方傳教士設計仿建的歐式宮苑. 西洋樓能存留下許多遺蹟下來, 主要因為西洋樓是石頭建築. 其它的中國宮殿亭閣苑樓, 不論大氣精巧高妙的都給燒成一片白地了.

西洋樓觀水法巴洛克石門


黑天鵝

清華園. 建在原圓明園的一部分遺址上.


行勝於言


這應該是朱自清石像.

圓明園遺址公園地鐵可達,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亦然. 圓明園真的很大很大, 園內有環保車可搭, 不過我們給地圖給騙, 結果走了很久才到西洋樓. 我們從圓明園到清華大學時也走錯了. 我們搭公交到清華大學南門進入校園, 進入校園後又迷路了, 忘了路人後才知道要走很遠才能到清華園. 從清華園出來竟然是剛才在圓明園出來搭公車的地方. 結果在北京的第二天就要把腳給走得差點斷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2-4-2012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誰也不知道自己終究會喜歡什麼, 愛上什麼, 有時候都是憑感覺走, 回過頭卻發現自己選擇也沒有特別. ...
johorman 发表于 21-4-2012 08:40 PM 
一个人的旅行没那么美好,对吧?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12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旅行没那么美好,对吧?
爱上丽江 发表于 22-4-2012 08:44 PM 
其實這次北京行, 我是和我的兄弟一共三個人去的.
不過試過一個人到南京玩. 發現其實一個人旅行並不難, 不過最難的是當你看到什麼美好的漂亮的有感覺的事物人時, 你想紓發感情時, 你卻只能自己對自己說話罷了. 所以玩短期的可以, 如果是長時間的單身旅行, 那真的是要很會交朋友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12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29-4-2012 06:35 PM 编辑
這是補景山公園的.
這是從景山最高點向北面望去. 遠方那個模糊的城樓是鼓樓, 再過去是鐘樓. 看到正對是地安門內大街. 原本這之間, 即是出景山北門後就是地安門的, 但1954年給拆了. 景山在明清時是屬於皇城的一部份.

告示牌上說這是明朝崇禎皇帝上吊的地方

景山真的是一個拍攝故宮景色的好地點. 不過進門要給20元人民幣.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12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22-4-2012 11:42 PM 编辑
去水立方和鳥巢玩的話, 建議是晚上去. 因為晚上才有燈光, 看起來比較漂亮.
其實現在的水立方和鳥巢前的廣場算是一個很大的休閒廣場, 我們到的時候就看到許多來在這裡放風箏(好像是被禁止的), 玩滑輪, 散步和有一個北京小吃的展銷會. 如果你要在這裡拍漂亮的照片的話, 記得帶腳架, 像我在這裡拍了好多張, 結果沒有幾張可以見人的. 我們是從北面的奧林匹克公園地鐵站一路走到南面的奧體中心站的. 大約走了2到3公里吧.
水立方

鳥巢

近看水立方. 相機的設定似乎沒有調好. 不過周圍的路燈很亮, 有點麻煩.

鳥巢. 似乎可以進去參觀, 不過我們選擇只在外面看.

奧林匹克的五環

鳥巢的正確名字叫作國家體育場


這個點, 不用想搭地鐵. 雖然地鐵很擁擠, 不過北京的的士太難截了. 其實這個點沒有什麼令我驚喜的, 可能是新聞上看過太多次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12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23-4-2012 12:16 AM 编辑
前後海是指在故宮西北後方, 即北海公園北面的三塊湖面組成的什剎海中的前海跟後海. 老北京的土話稱湖叫海子, 什剎是指十座佛廟的意思, 什剎海就是周圍有十座佛廟的湖. 當然是不只十座廟, 不過現在仍存在幾座呢?
前後海環境幽美, 以前是富貴人家居住的地區, 所以附近有許多名人的故居. 這裡可以說是胡同遊的起點和終點, 你可以在這裡攔下三輪, 讓車夫載你來一趟深入老北京的探索之旅, 也可以租一輛腳踏車做自助自由之旅, 更可以沿湖散步做悠閒之旅. 不過這是白天, 如果是晚上這裡就會變作喧嚣的酒吧一條街了.
幽靜的後海是屬白天的.

分隔前後海的銀錠橋. 橋名銀錠的原因, 是因為古人觀之像銀元寶.

前海


金錠橋. 當然叫金綻不是因為像金元寶. 而是這座是21世紀才建的, 所以橋名模仿銀錠橋.







白天的前後是挺悠閒的一個地方. 兩旁有茶肆有咖啡坊也有許多餐廳. 不過一進入夜晚這裡馬上變作另一個世界, 人們穿梭著尋找合意的酒吧. 如果是那種悠閒播著輕音樂或古典樂的酒吧還好, 可惜許多是播著喧鬧的音樂的酒吧, 不過這裡的酒吧似乎有許多間都有人駐唱的.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4-2012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29-4-2012 07:16 PM 编辑
真得是忙碌的一個星期呀, 回到家腦袋就只是想放空而已.
這樓要介紹的是前門大街和大栅欄. 前門大街和大栅欄是步行街也可以說一個鎖售旅遊土產手信的商業區. 所以匯集了許多到北京來玩的遊客, 也匯集了許多靠遊客過活的人. 前門大街其實從明末經清朝至民國乃至今時都是一條繁嘩喧鬧的街道, 它位於內城的正陽門外, 從正陽門的箭樓前一直到天壇的北邊. 而兩邊的支路或胡同藉在這條人文匯集的大街也跟著一起熱鬧起來了, 時至今日現存並名聲在外的就是大栅(音zhi, 時)欄了. 大栅欄會有名是因為這條有許多老字號的商店還有北京小吃以及老房子. 當然現在就是一個跟遊客們一起體會成語"摩肩接踵"的地方.
這是前門商業區的東邊, 巷口有便宜坊. 因為我們從天壇搭公交來此, 要在這裡外面的道路旁下車. 一進巷口兩邊大多是買北京特色飲食的.

一出巷一進前大街, 抬頭就看到大栅欄的入口.

前門大街兩旁是不知是否是從民國留存下來的老房子改造的商店.

遠處是正陽門的箭樓

位於大栅欄內的同仁堂. 當然除了同仁堂, 還有什麼瑞蚨祥綢布店, 六必居醬菜園等等老字號, 不過對我們馬來西亞人來說最有名的就是同仁堂了. 對了, 在大栅欄內還有一間號稱北京最早的電影院, 不過好像改作博物館了, 要門票. 

這就全聚德前門店了. 如果你一定在這吃烤鴨, 那請你早早預訂他們的正餐部, 不要像我們吃到他們超不值的"烤鴨快餐", 而且還要排隊. 

當當車, 老北京的公共交通. 現在只是搭載遊客在前門大街內走一個來回而已, 當然免費這種事已從中國的旅遊事業內消失很久了.


正門入口

前門大街和大栅欄是一個以遊客為目標的商業區, 在這裡你絕對可以買到北京土產各類手信, 以及吃到北京的特色食物和小吃. 當然價錢方面未必是最廉宜的, 甚至有些開價相當高, 不過不可否認是很方便. 這裡是全北京交通最方便的地方, 北鐵公交和的士都能輕易的抵達這裡, 我就不囉嗦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4-2012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29-4-2012 08:41 PM 编辑
南鑼鼓巷. 號稱跟元朝大都(元朝北京的名字)一起建好的胡同. 現如今也像前門大街一樣是一個充滿遊客的旅遊景點.
由於這裡是在故宮的北邊, 西可到前後海, 東可至國子監雍和宮. 在明清民國時這裡是熱鬧的街巷, 兩旁連接的胡同內大都居住著達官貴人或殷實的北京商人. 從南邊的進口到北邊在鼓樓東大街的進口大約不到一公里吧. 不過這條街的精華應是藏在兩邊的多條胡同裡. 如果想走一走看一看老北京的胡同, 這里的胡同算是很不錯的. 而這條街的兩旁現在都是多類的精品店飲食店, 甚至有許多的酒吧.
有許多遊人. 街道旁的飲食店很多.


記得我提過的屋檐上的鎮宅神獸嗎? 這是以前富貴人家都會裝飾的.

這是郵局. 哈.


難得看到這個像仍未走出改革開放前的小店.

這裡有介紹說這以前是一間當鋪, 算是清末北京五大當鋪之一. 後來敗落了, 給磚墙封起來. 後來北京市政府整條這條街時把外面的磚拆下才發現的.

文宇奶酪店. 走過這裡的話就來嚐嚐吧. 老實我以前一直都不知道奶酪是什麼樣的東西, 只知道是一種奶製品而已. 我這裡就賣一個關子, 你如果不知道的話就到北京去試一試看吧. 或許你會愛上它哦.

南鑼鼓巷應該和胡同遊結合起來, 因為兩旁的有特色的胡同值得一遊. 這地方離王府井不遠, 離前後海鼓樓不遠, 不過沒有地鐵經過, 如果你不是騎自行車或走路來的話, 只有搭公交或的士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4-2012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29-4-2012 09:36 PM 编辑
天壇是我第一天到北京在酒店把行李丟下後的第一個景點. 天壇從字面上來看就知道這是一個祭拜老天爺的地方, 當然這不是什麼隨隨便便的平頭百姓拜天公的地方, 這裡是只有明朝清朝皇帝或他們的代表跟老天爺說話的地方. 由於這裡是一個祀告老天的地方, 所以有許多跟祭拜有關的建築和用品, 又由於祭拜的人是國家的主人所以建築和用品特別不一樣.
祈年殿的側面. 這是整個天壇最早有的建築物, 不過現存的是清光緒年原樣重建的, 原來的那個雷打倒燒掉了.

祈年殿的台階上的獸頭, 每一層都不同的. 有龍有鳳有龜.


祈年殿

這是去寰丘的丹陛.

皇穹宇, 就是回音壁所在的地方. 這是準備祭祀的地方. 當然你一定很想聽回音,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事, 因為有許多的遊客在. 要聽回音的方法去google或維基百科查一下就知道了. 還有要進了這裡, 如果不是買全票的話, 就是要另外購票. 

這是祭天的寰丘上拍的旗桿. 寰丘的中央有一個小小的突起的圓形石板, 叫天心石. 介紹說站在上面說話聲音會特別洪量有回音. 不過現在是遊客必搶站上去拍照的地方. 此外寰丘和九特別有關系.

整個天壇公園裡還有神樂署, 齋宮, 神廚等等地方. 不過最重要的是祈年殿皇穹宇和寰丘了. 不過整個公園的綠化很好, 如果除去那些古蹟外, 是一個北京市民消閒的好去處. 除以運動練功打牌練唱玩樂器寫大字等等市民活動你都可以在這裡"免費"觀賞到.

天壇是遊客到北京必到一處景點, 也是一處可以瞭解到北京歷史文化的古蹟. 不過這裡的門票也貴得厲害, 入園的門票貴了就算了, 竟然裡面的小景點還要另外買票, 也不然就要買全票. 看報紙說中國景點的門票又要上漲, 看來以後去中國玩真的要準備多一點錢了.
這裡很容易, 從地鐵站出來就可以到東門.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4-2012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6-5-2012 04:25 PM 编辑
這裡的照片是日壇公園. 日壇公園其實不在我的遊玩名單內, 只是在發現秀水街市場實在不怎麼樣又和人約好時間要等, 查看地圖時發現日壇公園在附近(其實也不近, 走得我腳痠), 所以走過去看看. 不過在走過去的路上發現, 附近好像是使館區, 有許多外國使館.
日壇當然就是祭祀太陽的地方, 這裡是明清時祭祀太陽的官方場所. 不過因為清亡後, 許多建築被毁, 現存的建築和規模無法跟天壇相比, 所以被改成一個市民休閒公園. 好處是進去不用錢, 難得.
照壁. 這應該後來市政府建的. 中間的太陽符號內的神鳥應該是金烏.

很幽靜的公園, 很適合散步消閒.

欞星門. 其實很多陵廟祭壇都有類似的建築. 這裡有四座欞星門, 在這道圓形圍墙的四邊. 由於我們到的時候已近傍晚, 門關了沒辦法進去. 不過看介紹裡面應該是一座方形的祭壇, 所以這日壇的建築外形像古時的銅錢.

日壇如何到? 這我真得不知道, 不過應該是有公交可以到. 我是從秀水街市場走過使館區到的, 然後走回秀水街市場. 如果有機會再到北京, 會選一天早點到看看裡面的方形祭壇是怎麼樣的.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2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6-5-2012 04:49 PM 编辑
又一個星期了. 平時放工回家真的是連寫幾個字都覺得累.
以下照片是天安門廣場或周遭, 都是我經過時拍下來的. 我沒有進去那個毛澤東紀念堂也沒有上去天安門城樓, 因為一是人很多很多很多, 二是要買票(上城樓)時要排很長很長很長的隊, 所以你知道的.
這個是北京的前門火車站(正式名稱正陽門東火車站), 現在是博物館.

晚上的天安門. 晚上天安門廣場是禁止進入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

正陽門

早上的天安門廣場. 人很多......雖然廣場很大......

他們在這裡舉行升旗式吧, 要看要早上五六點在這等, 網上有時間表. 不過我們都是懶人, 太早是起不來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之白天LOOK, 後面是毛澤東紀念館.

天安門, 來一個近照. 旁邊那一個帥哥是目不斜視的, 不過不知道你能不能在我拍照時自動消失呢.

天安門是北京一個標誌性景點. 可以說你到北京玩沒有來這裡踩一踩別人都會懷疑你是否真得到過北京. 這裡沒有什麼好玩的, 只是拍拍照而已. 還有就是有很多警察和便衣. 此外還有很多派一日遊傳單的人, 要小心不要輕易相信他們. 另外說一個八卦, 有一個說法, 其實現在的天安門已經是重建過的了, 原本那個給共產黨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拆毁了, 不過他們只承認重"修"不承認重"建"哦. 老實說不知道有多少數目的歷史文物建築毁在共產黨的手裡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2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6-5-2012 05:15 PM 编辑
王府井. 此時尚未入夜所以沒有什麼人潮. 如果不想買什麼其實沒有好走的. 不過由於這裡也是遊客的集中地, 所以有許多有名的餐廳在這裡有分店, 像全聚德, 大董, 東來順, 狗不理, 外婆家, 俏江南等等. 這裡也近東華門夜市, 可以走過去試一試北京的夜市小吃.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2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6-5-2012 05:46 PM 编辑
煙袋斜街有什麼好看的好玩的? 我到的時候天仍在下著毛毛雨, 街內充滿著遊人. 我只能從人和人之間的小小縫隙中去探尋這個被稱作北京第一條斜街的風情與意境. 煙袋斜街的由來是因為清末時, 這條街上有許多賣水煙袋旱煙袋的, 其中有一家還特製了一個木製大煙袋掛起作招牌, 所以就從原本的鼓樓斜街變成了煙袋斜街了. 斜街是指什麼呢? 北京城從明成祖立為京城後開始建設後, 規劃都是四四方方的, 街道都是南北向或東西向的. 而斜街則是可能因為人為因素或是自然因素, 不小心就在北京城的街道圖上斜劃一筆了. 煙袋斜街就是北京第一條斜街. 此外煙袋斜街在清末民國時也以各種古董的銷售出名. 不過現在的街兩旁充斥著都是各種以遊客為主要對象的工藝品店和商品.
遊客

我只能拍上面了.

廣福宮. 街上唯一能被確認為古蹟的建築. 其它不知是新修的還是原來的.


那邊是街道的入口, 在地安門外大街上. 其實可以像我一樣從銀錠橋那邊進到街尾就是了.

一條讓我沒有什麼記憶的街道. 看了照片才能回想起大致的樣子. 可以在逛完前後海時, 順便走走的地方, 不用特地去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5-2012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orman 于 13-5-2012 10:53 PM 编辑
雍和宮原是雍親王的賜邸雍王府, 後親王成了皇帝, 這裡就改成了行宮, 被命名為現在這名字. 雍親王雍正, 好像很熟悉吧, 這就是清宮劇裡常常出現的那個四爺囉, 雍和宮最最早的俗稱就叫四爺府. 後來這裡劃了大部分改作喇嘛廟, 也就成了藏傳佛教在北京的傳教中心.
入口的牌樓

正門旅行團進香團, 已可看到裡面香煙燎繞.

很多人在拜拜. 心誠進門一合手就是敬佛了, 何必燒香呢.

雍和宮






萬福閣內有一座高18米寬8米的彌勒佛像, 又一根高26米的白檀木雕成, 根部埋內地下8米.

雍和宮這地方很容易到, 地鐵就有一站叫著雍和宫. 這是一個很清朝的建築物. 青藍紅是主調顏色, 再和上黃色的屋瓦, 和墙檐下的畫飾等等. 不過由於這裡是一座喇嘛廟, 而且是一座藏傳佛寺, 所以可以參觀到許多各式樣的佛像, 尤其和種少見的藏傳佛教的佛像. 不過由於室內是不允許拍照的, 所以那些展覧的東西就沒有照片供各位參考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5-2012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 終於把照片放完了. 謝謝各位的欣賞. 照片拍得不好請見諒. .gif)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