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06|回复: 14

[辩论] 人之初,性本善?

[复制链接]
赖哥癞蛤蟆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8-4-2005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希望大家认真探讨,版主请扣分如果发现没有诚意及捣蛋者。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人之初,性有善有恶?

生命的欲念并不是恶。性善,使人类摆脱了许多愚昧与野蛮。性恶, 使得社会更强调德智、法制教育, 将理性渗入情感,使人的动物性情欲转换为"人性"情感。性善恶论避免了善与恶的极端,确定了人性内善恶的内因。世间圣教大谈性、性善、性恶、性善恶之差别,皆方便假施设言。我们若不深达此义,而以其不全不粹之以为善或恶者而自任用,则陷于一偏一私一蔽之固执而不自知,此者不可不慎思明辨。



                           性 释

   "性"就是"生",也就是"刚生下来"的"生",赤子状态的"生",是尚未受到后天影响的"生"。数千年来,"人性是什么"一直是哲学家、文学家感兴趣的课题。"生之为性,"告子又说,"食、色,性也。"[1]"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2]"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 [3]在这里,庄子对性的本然状况和"性之动"( 即内外、动静)作了初步区别,使他的观点既与孟子所反对的告子一派有了发展,也与《礼记·乐记》等既对性作内外、动静的分析,又作善恶价值判断的作法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都在谈性,如:孔子曰性相近,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杨子曰性善恶混,韩愈说人性有善恶,及可以善、可以恶三者,乃至漆雕开、世硕、公孙丑、王充,曰善恶以人殊、上中下三品,皆为性上之差别义,而于性之本义尚未谈及。诉之事实,那么"性"就是天然的本质,就是人自然禀得的一种本性,这种本性在人禀得它时,就具备了一定的内容,这种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谓仁义等等,就是这样的一种内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它也是人性的构成重要部分之一。若把仁义与人性相对立,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人性的本质。基于此,向秀和郭象反对"学"而倡导"习",因为学正是一种试图通过外部的知识学习而养成德性的行为。

    首先,随着对人性与人的发展问题探讨的深化,这一时期的儒学者提出了"性三品"、"性善恶混"、"性阳情阴"、"性阴情阳"以及"才性"说等等对人性本质的界定。其中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性三品"、"性善恶混"和"才性"论。

  汉代大儒董仲舒从人分等级的思维逻辑出发,第一次提出了"性分三品"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性分为三种:一是情欲很少,不教自善的"圣人之性";二是情欲很多,教而难以为善的"斗筲(下愚)之性",即下等平民之性;三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可以为善亦可为恶的"中民之性"。"性三品"说的提出者通常认为是董仲舒。其实,"性三品"将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纯善,下品纯恶,中品善恶混或无善恶。三品的形成,是由于人所禀受的"气"有清浊、厚薄、偏正之不同:纯清而厚正为圣人,纯浊而薄偏为愚夫,有清有浊、有厚有薄、有偏有正的为众人。由于"气"本身具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所以禀气也就意味着同时禀得了道德本质。董仲舒与各家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此前各家所论之性覆盖一切人,是普遍的人的规定性。董仲舒则在孔子对人作"上智"、"下愚"的区分的诱发下,持论"性分三品",把圣人、斗筲(下愚)排除开来,性的范围缩小到特指"中民之性",未将一切人涵括于所论之性中。进而董仲舒以气言性,人禀气而生,气出自天,是构成人的生命材质。气有仁贪,决定了人兼有"贪仁之性",这是一种自然决定论。既然仁贪之性"两在于身",那么,性善、性恶之说均未当于理。显然,董仲舒以一种把人性问题具体化、分层次的方式,回避性善或性恶的绝对化认定,他既是对性善论、性恶论各自的扬弃,却又将二家综合于自己的观点之中。董仲舒的观点同周人世硕之"人性有善有恶"的思想极为接近,只是董仲舒以气作为性的构成材质,以阴阳论性之善恶,将性分为三品,凡此均为世硕所无。

  董仲舒对性的层次这种划分,在宋明理学产生以前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而韩侍郎(韩愈)作性原(性原,似当作"原性"),他对"性三品"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从而使我们得之性与情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玄机,曰:"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性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五,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道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学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4]东汉的王充、荀悦和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唐代的韩愈,都是推崇此说的有名人物。

  "性善恶混"的主张者是汉代的扬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性本身即具有"善"与"恶"两种资质,二者共同构成对"性"的本质规定。"性"的这种特性,为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即发展其"善"一面的人则成为善人,发展其"恶"一面的人则成为恶人。这一观点,也对后代的人性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此说与"人性空白"说机杼同工,感慨同一。"人性空白"之见,概述了《三字经》开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在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使得人的道德品质上的差别愈来愈大、愈来愈远。人的本性,起初如同一张白纸,随着外界环境的熏陶而染造成或善或恶的不同特性。

  殊不知,中国自古就有人性善恶之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双方各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数千年来相持不下。有人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然而如果人的本性果真一白如纸,那么人世间的种种苍黄又从何而来?可见这一观点于事实无据,难以立足。实际上,性是双重的,既有善的倾向,也有恶的倾向;有美好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在佛经中,一切有情皆有"佛性",是指一种可以导人成佛的品性,即说凡属有情皆有心灵知觉(庄子名灵台,后人或名灵觉,亦名灵知)。如言火定有热性,无热则不得名火,言水定有湿性,无湿不得名
水;言心定有觉性,亦复如是。今此论性当先定性之为义,即必如何乃谓之性,非此即不得谓之性。此性义有三:一者本现成义。谓凡言性,必是从本以来现成如此,此简由积集后起不得言性也。二者不变坏义。谓凡言性,又必常住不变永存不坏,此遮随缘改转有变有坏者不得言性也。三者遍一切义。谓凡言性,复须遍一切法无所偏缺,此遮各有体用义相不得言性也。这是佛家观点。其实,佛家对"性"作了最究竟的阐释:性,(术语)体之义,因之义,不改之义也。《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别为性。"《智度论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传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同下曰:"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尽十方虚空界,元来是我一心体。"[5]竺道生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佛性,只是由于人的世俗之念遮盖了它,所以才不能显现出来。如果得到佛的开导,把这世俗之念清除掉,就能够成佛。由此,他提出,即使是罪大恶极之人,因为他也有佛性,所以也能够成佛。这种观点,客观上承认了人在本质上的平等,对儒学的三品人性论产生了巨大冲击。

[ Last edited by 赖哥癞蛤蟆 on 10-4-2005 at 09:54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4-2005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先发表自己的看法,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赖哥癞蛤蟆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0-4-2005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思想和哲学以儒为主,但又吸取了法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的王安石,他借用佛教的"无性"论,对儒家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的"性"作了新的解释:"性生乎情,有性然后知善精辟形焉,而性不以善恶言也。""善恶者,情之成名而已矣。"(《原性》)他认为性无善恶,而情有善恶,所谓善恶,是指情而言,而情来自人的自性,即真实的本性。这样,他把性和情分开,也就是把道德行为的善恶与人的本质分开。孟子曰人之性善,言性也未及情而言之也。荀子曰人之性恶,言情也未及性而言之也。扬子曰人之性善恶混、韩子曰性有三品,杂性情而为言也。必若孔子之言而后备,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合性情言之也,而诸子之说在其中矣。孔子之论性,乃气质之性,孟子之论性,乃义理之性,力主孟子而阴若不足孔子者,非也。那么,性是怎样产生呢?他说:"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形者,有生之本。"(《礼乐论》)把性归结于"形"。这种有"形"之性、人身之性,即是佛教所说的"非有非无"、"无所在"的"无性"。这种"无性"是超越道德的精神实体,不能以善恶来说,也不能用任何语言解说。他又认为"性性一也","性者情之本,性者性之用","盖君子养性之善,故情亦善;小人养性之恶,故情亦恶。"性与情有区别,但有一致性。人的本质,其道德行为亦善;人的本质,其道德本质亦恶;君子和小人修养本性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因此要解决人的善恶问题在于人要修养好和回到人的自然本性。这种认识和程朱理学派不同,程朱理学把善恶对立,也是"天理"与"人欲"对立,即"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对立。人要行善,必须放弃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然本性、"人欲",否则,就为恶。宋代理学创始人二程兄弟,即程颢与程颐,二程推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修身养善之道,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扼杀人性的一把软刀子。"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此话形象地道出了人性的二重特性。所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显然,王安石用佛教禅宗思想来解释性情,有其积极的意义。如是种种观察,可知世间圣教之谈性差别。周瑞金先生在《宁做痛苦的清醒》一书里言:人之为人,应有三性,即人性、理性、灵性。宋文京先生如此评点道——颇有发汗醒梦之药用效能。
孟子是首位将仁、义、礼、智四项德行并举、且将四德的始源归根于内于人"心"的中国哲学家。对于"仁",孟子言"仁,人心也。"[6]"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了"[7],基本上延续孔子学说仍将仁作为德行之首、德行之根,义、礼、智则透过"心"的共同理解提升至可与仁德并举之德。孟子明确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8],表明四德在"心"的思维基础上作为"心"的四种表现,呈现道德心的四个重要面向。人之所以为心,不外乎四者。孟子从哲学的观点,将人之有四心、四端视为人之有四肢般之本然("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显示四心、四端是人本性的一部分。既是四心人为四德之"端"("端"是开始,是种子,是萌芽),四心的培育在伦理道德教育就显得重要与必要。其中"是非之心"作为"智德"之端,显示"知是知非"、"是是非非"进而"好是恶非"是儒家伦理学的重要面向,孟子将它明白提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物外也。所以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成其性,所以事天也。"[9]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格物"之谓,心心则"知至"之谓也。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于汝安乎?......汝安,则为之";孟、荀都大讲人禽之辨,端在人性。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习相远,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因此不管是"性善"(人有先验的善端)"性恶"(自然动物性),都强调教育,致使人性复归(孟)或获得人性(荀)。而所谓的教育,也就是要求将理性渗入情感,使人的动物性情欲转换为"人性"情感。

  从以上事实论述看,分别性与情、意等似乎无必要,其实若离开情、意等实际就没有什么性可言了,除非把性作为一个本体。如朱子言∶"性无形容处","未发是性","性是太极浑然之体"。(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第319页)宋明理学强调人人都具有成为圣贤的品性,并且经过修养都能成为圣贤,其实是对竺道生佛性说进行了改造的结果。

  如是种种观察,可知世间圣教之谈性差别。在通达诸法离言自相者,其谈性皆方便假施设言。要之,未悟一切法皆缘生如幻无自性,此缘生如幻无自性之诸法自相,终非比智假诠能及,则所谈性总不离遍计所执实我法性而已!

性善论

  性善性恶问题,就要澄清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性", 一个是"善" ("恶"可作为其对立面而定义)。其实,"性"就是"生",也就是"刚生下来"的"生",赤子状态的"生",是尚未受到后天影响的"生"。而"善"也就是"有道德",在这里要把这"善"理解为"善"的潜在可能性, 即"道德的种子"。我们把这种"善的可能性"简称为"善端",此时的"善"相应于尚未成长的"生",也就是尚未成长的"善端",而相应地也就有恶的可能性——恶端,否则就无法解释人间怎会有罪恶,怎么会有公认的恶人。

  儒家文化占中国古代主流地位。儒学无原罪或原恶,而只有原善。因为"人性善"是与"天行健"(人类总体为"活"而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奋斗的本体提升,而并非任何个体的情感经验或现象。)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相承续而依托,它就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爱"。 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0]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一个人的生命,在它的起源,是善的。而到了人这一步,其真正的生命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已经是一个被自私侵蚀了的生命,是远远偏离了宇宙特性"真、善、忍"的生命。同它的起源相比,已经是一个恶的生命。如果从人的整个生命来衡量,人的生命到了这个世界的人之初已经是恶的了。但如果只从人在这个世界的一生来看,人之初相对是最善的,也就可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了。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它的语外之意,就是人在一生中往往是变得越来越不善了,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层意思。事实正是这样,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在人自私心的控制下,很难不随波逐流向恶的方向滑,更难说"随缘不变"之境了。

  古语说的好,"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类与动物界最根本的区别。善的观念的确立,是人类生命意义上的提升与超越。尽管世上还有性恶论的存在,但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它们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问题,善造就了人类。善是人类超越野蛮、愚昧动物界从而向更高生命形式跃进的阶梯,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概念,没有善,就不存在恶,有了善才有了恶与之相对。儒学虽然也被称之为教,但它并不涉及修炼和度人的内涵。它主要的内容是论述人的伦理、人类社会的纲常。儒家站在人的基点上,相比之下,人能保持在人之初的善已经是最高目标了。所以就有了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11]其实,孟子的"恻隐"所包含的人生内容是负面的,但指向任何人,亲爱所包含的人生内容则是全面的,甚至更多地是正面的,但是只指向亲人;恻隐是成人面对将落入井里的孩子,由此可得出人普遍具有的善端;亲爱是孩子面对抚养他的父母,由此来显示人天生就有的良知。然而,我们又可以看到它们是相通的,恻隐中有爱,有最低线的同类间的相亲相爱甚至某种相悦;亲爱中也有恻隐,有对亲人受苦的恐惧和担心,这两种感情都是一种原始的、自然而然发生的情感,在孟子看来,它们均可视为道德的源头。

  孟子所举的"孺子将入于井"的例证,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情境∶路人与孩子素不相识,然而路人看到"孺子将入于井"不仅不会欢欣鼓舞,不仅不会有意推孺子入井,也不会视若无睹 ,而且几乎每个人都会生起一种足以使他出手相救的怵惕、恻隐之情,即使个别撒手不管者也难免会有事后的不安。这一当时的不忍与事后的不安足可以明证人的善念超过恶念,善端超过恶端。

  孟子以"不忍人之心"的普遍性为一个基本的设准,以善性四端内置于人心为伦理规范的原始型态,以对物之性与人之性的特质分辨为性善论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从而,以救孺子的生命内在敬畏与同情,证得人性之善。人与禽兽之别的根本标志,对"不忍人之心"的保持和发扬,使善之四端扩而充之,以成就大丈夫气概。从自己对家庭来讲,足以事奉父母;这可以说性善在人,起码要表现为对家人的敬爱和恭谨,这是构成伦理善表现的最低要求。

  我们如果把性善之"善"理解为"善端",许多争执也许就可缓和或消解。我们在人的本性或天性问题上所谈的"善"、"恶"也只能是"善"、"恶",性善论或性恶论者使用的方法实际都是逆溯法,他们不可能从孺子判断善恶, 因为怎么能说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是善是恶,或者说所有刚生下来的婴儿是善的多还是恶的多呢,他们只能从成人的善恶状况回溯,他们也不能不回溯,因为他们是在什么是人的本性或天性的层面上解说,这样,回溯自然只是回溯其端,争论性善性恶实际上也就是争论人们与生俱来时是带有更大的向善的可能性还是向恶的可能性,问题是争论者并不一定都充分和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一些学者把人的善端与中性的生命欲念对比是一个错误,要证明性善或性恶是要把人的善端与恶端相比,而生命的欲念并不是恶。英国的人类学家做过实验,让两个不同母亲刚生来的婴儿吸一个母亲的奶,那个吸着母亲乳汁的婴儿会用脚踹另一个婴儿。反过来亦如此。其实,一个刚刚降生的孩子,我们很难说他是善人或者恶人,然而,他长大了或者盖棺论定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可能是两者其一。这就说明,虽然每个孩子出生伊始都可以说是处在某种"白板状态"中,主要是生命的欲念在活动,但他身上还是潜藏着向善或者向恶发展的两种可能性,若完全没有这两种可能性,完全没有这样的潜存因素,我们就很难解释为何后来他会成为善人和恶人。善恶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把这样两种可能性简称为"善端"与"恶端"。那么,对人来说,是哪种可能性更大呢?或者说,是善端超过恶端还是恶端超过善端呢?也许善恶只是一把尺子子,世间自有一条路,善和恶是它的两端,中间刻着尺度。你离一端愈近,就意味着离另一端愈远。我们就在这一层次意义上谈论性善性恶,不是在"性即理也"的意义上,而是在"生之谓性"的意义上谈性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经验的反省与观察来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赖哥癞蛤蟆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0-4-2005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端"是否视为善的问题就可分出人性论的两大派别∶如果人们认为"善端"还不是"善",人们就可得出"性无善无恶"(如王安石),"性可善可恶"(告子),甚至"性超善恶"(道家)的结论来,这三种观点实际上是可以在"善端"非"善"的意义上统一起来的,即它们都是"性白板说",只是道家始终坚持"性白板说",而告子等却认为人以后可善可恶。如果人们认为"善端"(或"恶端")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是"善"(或"恶"),那就可得出"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 或"性先天有善亦有恶"的"性善恶混说"(扬雄)、"性三品说"(韩愈)等等,这几种理论实际上也是可以在"善端"即"善"的意义上统一起来的,即它们都认为性非白板,善恶的可能性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是善恶, 它们的不同仅在于是从什么角度看,是强调那种可能性大, 或者摆平两者甚至三者。如果真正理了解 "善"与"善端"的这种语义差别, 上面两种观点("性白板说"与"性非白板说")实际上也可以在互相清楚对方所说的语义的基础上得到调和。孟子是"性善论"的捍卫者,但我们从他对性善的举证实际也可以明白,他所说的"善"实际上是指"善端"。

  孟子的性善论,是响应和发展孔子遗留的"仁"与"性与天道"等问题。在告子篇中有以下一段: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12]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也是告子的学生。有一次,公都子列举了"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等好几种观点之后问孟子∶"难道他们都错了吗?"孟子回答说∶ "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谓的人性善。""性善论"在此实际上就等于"性可善论"了,试想,告子大概也会同意如此解释的性善论,当然两人强调的重点还是会有不同,这点我们可以得之。

  上面公都子列举的三种对人本性的看法,加上荀子的"性本恶"说,正好构成人们对人性的四种代表性的看法:性无善无不善:中性论(代表人物:告子),性有善有不善:命定论(代表人物:王充),性可善可不善:善恶论(代表人物:杨雄),性恶论(代表人物:荀子)。孟子认为,此种种论调,都只是反映了现实中对人的行为的观察。但它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先将"善""不善"这种价值判断加在人性之前,但我们从来不会对动物加上"善"或"不善"的定语,为什么呢?孟子的结论是"善"是人的本性。

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礼"制。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3]意思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民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事故,是因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14],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那么由谁来进行这个工作呢?当然是由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已经使得自己得到了"礼"的教育,然后就可以管理百姓,还可以再把"善"传播给那些没有读书的平民百姓。由于"学而优则仕"[15],那些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负起了教化世人的责任。在古代的制度下,法律只是用来对付老百姓,对士大夫阶层是有特殊礼遇的。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原则。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一直存在"民不可告官"的规矩。由于民不可告官,所以官也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财,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性善论也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性善论的局限性。一方面,性善论强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必须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注重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光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古人也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每个朝代一开始都要迅速制定法典,用来治理国家。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16]究竟是戕害人的生命还是保存人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是不忍还是忍心甚至残忍,就应当成为评判一切政治制度和设施是否具有道德合法性的一个最终标准。所以,性善论是不足以遏制腐败的。美国第六任总统亚当斯(John Adams)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政府,权力可以大到令人行善,行善必须出自内心。"同样,心灵若发出属天的微笑,任何制度也无法禁止,却要被这笑声所颤动。[17]凸凹在《天真、善良与贞洁》中则回答了如何向善的大命题:弱者的善是无用的,恶者的善是乞求不得的;只有强者的善才是真实有力的,向善的人们只有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才能给社会以真正的善——社会所需乃强者之善。彭程在他的随笔中说,人心的不平,从根本上,是错把欲求当需求。[18]

  以上列举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几种主要的人性观点,笔者不是务必要调和会通为事,而是想顺便解决一个人们常常忽视的语义问题,同时也注意到它们确有"将无同"的一面。但是,要是寻求对人性的一种概括性的解释,人们肯定不会满意如扬雄的"性二元论"或韩愈的"性三品说",因为人性就意味着人的天性、本性、共性,就意味着要提出一种对人性的基本因素或主要倾向的解释。扬、韩仅描述事实,而我们还需要一种对事实的概括。从道德的观点看,我们也不会总是满足于"性白板说"。究竟人的善端超过恶端,还是恶端超过善端呢?我们最终将还是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若真正要以"是"或"不是"的形式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看来还是会自然地倾向于孟子的结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9]其理由已如上述∶"保存生命是善,戕害生命是恶",我们可以从人人皆有的恻隐之情中倾听到这些话,这一性善己由恻隐之心指示给我们。

  善与恶并不是相互平衡,其实人的向善的可能性超过向恶的可能性。人的善念超过恶念,而这一超过那怕只是轻微的一点,也就像天平一端的法码超过另一端的法码一样,使人类的生活和世界历史决定性地摆向一边。如果说这就表明了人性善的话,我们就在这一点上言性善,它丝毫不高远,也不玄奥,但同样能让我们理解明。

  人心有善有恶,人间自有真情在。善是主流的,恶是非主流的。所以,不应该对社会丧失信心。中国自古话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强调善,注重道德的培养,把中国建成了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中华文明能够历几千年而延续,对善的重视也显得不容忽视。正是由于这种对善的不懈追求,才使得中国能够汲取并消化各种文明,才能够同化别人,而不是被同化,才能够使得中国经历一波波的动荡而获重生。
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这种理论是儒佛道三教中共有的特征。从此,人类漫长的进化史就是那第一念的善引发的火焰在燃烧,在壮大,照亮了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善照亮了人类过去的野蛮与愚昧,今天的和谐与秩序是善。从人类开始善与恶的斗争,也即是人性与兽性的斗争,直到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在人性善的光辉指引下,人类摆脱了许多愚昧与野蛮,善的光辉化为文明的明灯,照亮了深邃的宇宙和人类的前程。因此我们渴望整个人类、整个世界能够发扬人性善之光,理性之光,使整个人类、整个世界早一天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把人性的真善美之光普照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赖哥癞蛤蟆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0-4-2005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恶论

  在中国,儒家是倡导人之初性本善的,这是人人皆知的。而佛道两家皆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基督教也是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的。基督教认为人人生之而有罪的。其实这两种观点根本是不矛盾,而只不过是站在对生命的不同认识上,是在不同的层次上来看待人之初的生命状态。我们知道,佛教、道家和基督教都是讲修炼和度人的。佛教讲修佛出三界,道家要求通过修炼而返本归真,基督教要求赎罪回归天堂。佛教三界外的天国,道家归真的境界,基督教神的天国,那里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其实,这些古代正教的基点都是佛、道、神。从佛、道、神的角度来衡量人,人之初当然是恶的。 从《圣经》的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基督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如《圣经·旧约》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以扫(ISAAC)。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人生来就知道为自己去抓,这至少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

  荀子言:性恶,以人生来即好利、好欲、好声色的恶。人类表现出来的崇高,人类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和锲而不舍及博爱精神,都是教化的结果,并非所谓与生俱来。故荀子曰:"人之性恶,......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20] 所以,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耶稣,也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徒。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如荀子"性恶"之说也。荀子是"性恶论"的提出者,他认为人的"恶"是因为人的本性中就包含着欲望的成分,实现这种种欲望,就必然导致争夺,而无序的争夺又同时导致了混乱和伤害。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1]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且人又"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22]就英国的人类学家让两个不同母亲刚生来的婴儿吸一个母亲的奶而吸着母亲乳汁的婴儿会用脚踹另一个婴儿的实验表明,"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古语是存在着疑点的。由此可知,人类表现出来的恶仿佛是后天生长的。其实,恶是动物的本性,婴儿生下来时是一只动物,善和美是后天教化的产物。所以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人之初应该是性本恶。

  人性有小恶,小则为莫名其妙的嫉妒,大则为墙到众人推、落井下石的邪性。小恶膨胀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令自己快到几乎痛苦时,可以变成大恶。而如今却没有人敢说自己没有小恶,包括一些圣人在内。笔者身上就有小恶接连不断,年龄越轻时它出现的比率越高,而今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现在学会了抑制住任何的小恶,其实每个人都有小恶意外流露的时候。在没有真正的罪恶出现的时候,普通人也有行使恶的潜意识。若不深达此义,而以其不全不粹之以为善者而自任用,则陷于一偏一私一蔽之固执而不自知,此者不可不慎思明辨。

  作家王开林,当其启蒙之初,和他的慈母谈话。时当"文化大革命"后期,世风浇漓。他问:妈妈,为什么坏人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答曰:坏人心狠手辣、阴险狡诈,好人善人一时斗不过他们。又问为什么十个好人也斗不过一个坏人,则答曰,坏人手段歹毒,云云。(见散文,1998年第6期)他在幼稚之年发问,已感到了人生最残酷的一面。此既有人性恶的基因在肆虐,又有邪不压正的社会动荡元素推波助澜。所以,汉·斯昆和秦家懿在《宗教与文学》中说,悲剧会使人产生一种与喜剧性质的快感,看到别人的可悲就会有一点自己正好不可悲的欣幸和满足。托尔斯泰在《阴暗的早晨》中也如此思考人们缺乏怜悯心的两种情形∶"时势是残酷的,人们不是在广大的范畴中思维,在不比宇宙狭小的规模中放纵情感,便是靠赤裸裸的厚颜无耻在苟安偷生,在这两种情形里,都缺乏日常的慈悲。"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之,前一种情形往往导致后一种情形的出现。萧干先生在回忆历史中的惨痛遭遇,尝谓:"我对人性失去了信心"。(见《未带地图的旅人》)实在就是很凄伤的有感而发,同样是悲愤不能自己者。呜呼,恶盛善衰倘非"天之道",也确是至难解决之问题。

  在中国的环境里,性恶论的代表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不"恶"的话,你就会吃亏,被人欺负。我被人家坑了,就应该也去坑别人,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平衡。甚至于一些教人如何"恶"的书也大受欢迎。道家冷静观察了人事变迁的历史轨迹,知道它是"恶的事业",包括"仁义礼智",也只造成灾难祸害。这种迷信"性恶论"的文化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

  性恶论在社会和政治理念中的体现,就是对法制的重视。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社会就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预先设立行为规范。所以,国家建立,首先要成立宪法,并奉之为国家的行为准则,不得违犯。官员上任,要宣誓,遵守宪法,克己奉公。公司成立,首先要订立公司章程,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和行事规范。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怀疑和不信任,所以要事先订立措施以防范。性恶论导致"刑上大夫"。由于人性本恶,即使是政府官员也不例外。于是,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衡,限制和制裁就成了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民可告官,甚至可以告政府,可以告法律。官员不享受法律特权。国家也不需要对惩罚官员有所顾忌。而且,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官员有错往往敢于承担,当众认错更是常事。总而言之,性恶论使得社会更强调法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赖哥癞蛤蟆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0-4-2005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性善恶论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有的说人之初性本善,有的说人之初性本恶,已经争了至少有两千多年,至今未能有一致的结论。其实,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以来,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究竟人本性是善还是恶,我们之所以要旁及性善性恶的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对伦理学关系重大。

  人称孟子(孟轲)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从性善论方面较系统论述人伦和施行仁政的哲学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人性善恶之争的引发者。有道是"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23]荀子(荀况)提出了与孟子对立的"性恶论"人性主张。凡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24]康德说,"上帝的事业从善开始,人的事业从恶开始。"黑格尔和恩格斯说,恶是"推动历史发现的杠杆"。从善开始,是伦理绝对主义,即伦理主义;从恶开始,是伦理相对主义,即历史主义。东汉荀悦对性是善是性恶作了精辟论述:"孟子称性善,荀卿称性恶,公孙子曰性无善恶,扬雄曰人之性善恶浑,刘向曰性情相应,性不独善,情不独恶。......性善情恶是桀纣无性而尧舜无情也。性善恶皆浑,是上智怀惠而下愚挟善也,理也,未究矣。惟向言为然,韩子三品之说有类于此。"[25]我们便得知,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他们都说了人本性的一半。人的恶善时常被参半地表现出来。那么,荀悦提倡的"性善恶皆浑",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的。西汉扬雄也提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26]意思是说,人性内的善和恶是一体的,混在一起,难以分离。如果向善的方面培养,那善就出现,恶就消失。如果向恶的方向去培养,那善的因素就不存在,成为恶人。宋儒朱程等主张祛"人欲之私,存天理之正",此儒家各宗,论心术之大要。但修行皆未得其法,而本性均未得其真也。

  春秋战国时代的学者们曾经提出过另外一些精彩的理论,可惜由于后来出现独尊儒家的传统,这些理论没有得到重视,成为鲜为人知的非主流学派。现在,当我们看到了"性善"和"性恶"这两种理论都有缺陷后,有必要看看在这些非主流学派中是否存在更好的理论。除性善和性恶这两种理论外,第三种理论是荀子提出,他的学生战国告子发扬的"性不善不恶"说。荀子一直被人视为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是因为荀子曾说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有学者认为,荀子其实主张的是"性不善不恶,是中性的。"性是一团泥巴,塑造成怎样,就是怎样。(陈修武《人性的批判——荀子》)告子认为,性无善恶。"性无善,无不善。"善和不善,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后天学习而能的。

  最后要讨论的是战国世硕的人性观。把他放在最后,因为从各方面考虑,他的学说应该是对人性的最正确的解释,符合历史和社会现实,而且正是我们要找的能够统一中西文化在人性观上分歧的新思维。 世硕的理论是"性有善有恶"说(以下简称性善恶论)。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以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王充:《论衡·本性》) 人自从有了智慧、情感,有了语言与文字,便具有了善的能力,也有善报的诱惑,有乐善好施的满足的引诱,更因为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弘扬,善的本性就会更多地呈现,导人向善的动力是人类的本能。但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动物界里的弱肉强食、乱伦、生存竞争的基因还残留着,很多动物的本性还是保留着、潜抑着,只要生存条件重返险恶环境,恶的本性就会重新呈现,个体求生存的本能将导人向恶。由此可知,人性内有善有恶,培养善,善就会增长,培养恶,恶就会增长。郝懿行曰:"性恶篇末自‘繁弱、钜黍'以下,皆言身有美质,亦须师友渐靡而成,然则性质本恶,必资师友切靡而善,其意自明矣。然亦可知性善、性恶皆执一偏而言,若就浑全而论,自当善恶并存。所以孔子语性,惟言‘相近',可知善恶存焉尔;又言‘相远',可知善恶分焉尔。故曰‘群言淆乱衷诸圣'也。"[27]
性善恶论基本上是对人性的最妥贴的描述。因为人性论讨论的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只要能够简单地证明善恶的存在,问题就解决了。简单地说,人性内确实本来就共生着善和恶的因素和观念。一个人初涉世事,他因具有了善的能力,在亲情的熏陶下,觉得这世界充满阳光、充满了爱,他会用善来回报这个世界,这就是日后变恶的人们在回忆当初时所谓的"太单纯"。到了三十岁左右,因直接参与了生存竞争,体验到了现实的残酷,他的善不但得不到善的回报,而且还会被人利用,在这时人性就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始终能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善的一面,这时,人类的本能占优势;另一部分人弃善变恶,参与了弱肉强食的混战,这时个体本能占主导。前者造就了一代伟人,后者使本已进化的人类返祖沦为凡人。 你看那些贪官或绑匪,一生横行霸道,作恶多端,到了受法律制裁即将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人性又发生重大转变,即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8],个体即将死亡,恶的本性已不能再为个体谋取利益,故恶被抛弃再现善的一面,他会痛苦流涕,悔不当初,并且还会千叮咛万嘱咐,告诫别人不要步他的后尘。可见人性有善也有恶,是环境造就善恶,是信念决定善恶。善与恶是人性的二元属性,就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充分利用人性善的本性吧,你的一生将会是伟大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赖哥癞蛤蟆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0-4-2005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生命界,动物互相残杀吞食,我们能用人类的道德标准去说吞食者恶,被吞食者善吗?当然不可能。因为对于动物界来说,不存在是非与善恶,只存在为生存而斗争的法则,弱肉强食是他们的规律,因此它们的互相吞食与残杀都是对的,合理的,没有对与错。而只有人类,当第一念的善、第一念的良知从人类的脑海中诞生,人类的灵魂也就诞生了,而灵魂的诞生则意味着人类超出了动物界。又如,婴儿看到父母就会笑逐颜开,这就是知恩报恩的一种善的表示。但是当他看到生人就会哭闹,这就是恶的表示。人是有求生的本能和欲望的,为了保护自己有时就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就像一个动物,它吃饱了,猎物走到跟前,它连爪子都不会抬,什么都不会碰。但是饿的时候,就会拼命地追捕猎物。对于动物界而言,生命的欲念并不是恶。姜太公有一句名言,"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六韬·文师第一》)意思是,凡是人,都会厌恶死亡而热爱生命,总是感恩戴德而又追求利益。这就是善恶共存的最佳描述。确立了善恶共生并存的认识后,许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性善恶论避免了"性善论"光看到好的一面的缺陷,同时也避免像"性恶论"那样,光看到坏的一面的另一个极端。性善恶论也确定了人性内善恶的内因,因此避免了"无善恶论"缺少内因的问题。性善恶论也避免了"善恶一体论"那种否定善恶并列共生性可能的缺点。

  同"性善"和"性恶"这两个片面强调某个方面的极端思维来比较,性善恶论代表了一种中性的理论,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中庸的特色。它既包容了"性善"的观点,也包容了"性恶"的观点。而且弥补了两者各自的缺陷,同时也把两者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整体。这样就给融合中西方文化提供了可能。所以,"性善恶论"正代表了人性观上的第三条道路。

  当我们用性善恶论来分析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时,就会发现它的独特魅力。这个被传统主流人性观排斥压制了数千年的一种历史智慧终于发出其耀目的光彩。首先,性善恶论肯定了人性中"善"的因素存在,因此也就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但是,性善恶论也表明,人性中也存在"恶"的因素。因此,光靠道德教育,就难以遏制恶的因素。所以,既要扬善,也要抑制恶。这就显示法制的重要性。所以,孔子前面的话如果改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有耻且格。"对此句的进一步发挥就是荀悦如此阐述,"或曰善恶皆性也,则法教何施。曰:性虽善,待教而成。性虽恶,待法而消。唯上智下愚不移。其次善恶交争,于是教扶其善,法抑其恶,得施之九品,从教者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其不移大数,九分之一也。一分之中,又有微移者矣。"[29]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中国古人曾有"惩恶而扬善"(《左传》)和"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汉书·古今人表序》)的名言。

  在佛教中,强调佛在人心中,人人心中都有佛。尘世万物都是"业"障。因此,要脱离尘世的烦扰,潜心向佛,发现自己心中的佛。佛家真正意义上的佛不是神仙,而是一种极度慈善、极度祥和、极度平静的境界。在道教中,追求的是人的"真"。所谓的"真"不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的本来的真性,天性,本性,是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所以,道家讲究的是修心炼性,返朴归真,也就是老子讲的"复归于婴儿"。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弘传人生的精神解脱法门的同时,还担负着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宗教伦理使命。中国佛教除在宗教立场上教人们明分善恶外,还以善恶业报轮回思想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从而使佛教伦理在信众中产生信仰力量。佛教的善恶果报论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相合拍,便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所为是"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使人们既立足于现实,又相信前途光明而非绝望,努力积累持续发展的道德资粮。

  佛教中"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等主张,凸显了佛教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对家庭成员责任和义务的关注,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逐利使亲情、温情丧失,出现了无家、无亲与无根的飘零感的情境下,有助于优化家庭关系,使人找到现代家庭隔膜与代沟情境中缺失的物质满足之外的精神愉悦,让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成为一个温暖的细胞、温暖的港湾、温暖的家园,重建色养与养志一体的家庭关系,以顺着己立立人、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自利利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路,调动佛教中关心人本身、关注人间的伦理资源,达成人与他人、人与社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佛教慈悲济世、利乐有情、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得以展现其济世价值。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坠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 ,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 ,入了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凡圣人之教,论人心底的善恶,决无其事。......守先王之礼,处事用先正之义,外具君子之仪容者,是即为君子,并不问其内心之如何也。夫圣人之道,心中虽起恶念,倘能持守礼法,使其恶念不滋,身弗行不善,亦即谓之君子。故虽萌恶念于心中,亦不以之为罪......。"[30]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渡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 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什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善恶是一把尺子子,人间有一条路,善和恶是它的两端,中间刻着尺度。你离另一端愈近,就离另一端愈远。在善恶好坏的分野面前,在人性的基因面前,无不悲观,虽无根本解除之道,然而也未尝不见有乐观者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赖哥癞蛤蟆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0-4-2005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1]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之《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版,第466~467页
[2]崔大华《庄子歧解·杂篇》之《庚桑楚·第二十三》,中州古籍出版,1988年12月版,第647页。
[3]同[2],《盗跖·第二十九》,第647页。
[4]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荀子卷第十七••性恶篇第二十三,第444页,中华书局出版,1997年第4版。
[5]《佛学大辞典》卷中,第147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中华民国六七年一月版)
[6]同[1],第477页。
[7][8][11][16]同[1],《孟子集注·公孙丑章句上》,第341~343页。
[9]同[1],《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第499页。
[10]同[1],第465~466页。
[12]同[1],第469页。
[13]同[1],《论语集注·为政第二》,第76页。
[14]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1月湖北第四版,第56页。
[15]同[1],《论语集注·子张第十九》,第276页。
[17]远志明《心灵的权利》,1993年 夏于Jackson,Mississippi。
[18]凸凹《"新文人"论》,载于《霜风与酒红》一书,伍立杨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版,第394页。
[19]同[1],《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第300页。
[20]同[4],第437~438页。
[21][ 22]同[4],第434页。
[23]同[1],《孟子集注·腾文公章句上》,第361页。
[24]同[4],《荀子集解上》荀子卷第二••荣辱篇第四,第63页。
[25][ 29]张立文主编《儒学精华》(上中下卷)之卷中《申鉴》(【汉】荀悦撰【宋】黄省曾注)卷第五之杂言下第五, 北京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第913页~914页。
[26]同[25],《儒学精华》(上中下卷)之卷上《扬子法言》卷二之修身篇,第739页
[27]同[4],第448页
[28]同[1],《论语集注·泰伯第八》,第148页。
[30]《圣学问答·辨道书》九, 第195页  

从儒释道考辩性善恶论

本文作者:达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4-2005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人之初,性本善
反方:人之初,性本恶

题解:1993年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题,也是一个千古争辩不休的辩题。反方中国复旦大学的精彩辩词可以说是辩论界的宝藏。这一题的关键在于正反双方怎样“自圆其说”。怎么说呢?如果人性本善,世上最原始的恶如何产生?反之,如果人性本恶,世上最原始的善又如何诞生?当年复旦大学在这点诠释得漂亮之极,也因为这样使他们在决赛仍能以5:0的成绩全面打败劲敌台湾大学。

另外,善的定义是什么?恶的定义又是什么?也是这辩题的中心问题。最重要的,是辩手如何将这个辩出来的“本”,与今天的教育方针和人生态度联系上。当年,反方四辩蒋昌建前辈的总结陈词充满艺术性地表达了这“本”与“今”的关系。我就录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我们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按:复旦大学对恶的定义)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样高水准的辩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5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的确,言之有物,而非狡辩,当时的辩论队员都是一时之选...只可惜,这样精彩的辩论只出现了一届,后人都太注重辩论技巧了,缺少了深厚的文史哲基础,对现实事物把握也太过肤浅..

抱歉,off-topic了

[ Last edited by liluo on 21-5-2005 at 11:35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5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认为一开始没有善恶之分... 是环境, 教育部门与经验让一个人产生了善恶之分

如果真的有的话.. 那么也是因人而异..否则..同一个家庭张大, 同样的教育...却两种不同个性的出来.. 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5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初,绝对是性本善

道家有说,人从开始到结尾都会回到最原本的面貌,就是返璞归真。
而我们也有名言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一个人在他人生路上的终点时是回复成善良的话,那么他一开始就是善良的了。而且小孩(刚生出来的)哪里会有心计,还不是因为接触了环境,是环境影响了人们。
毕竟环境的力量是多么地大,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相信现在的人会变到如此地不堪都是因为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5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时代大家都被灌输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概念,但在孟子那个时代的思想家荀况,却说:“人之初,性本恶”。荀况所提出的论点是与孟子正统观点相对立的,荀况认为人性本来就是险恶,所谓的善良那只是伪装。就连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原本有罪,需要经过教导才会向善。如果情况是如此,那些没有经过教导的人岂不是全变成恶人?当然不是,纵观许多恶名昭彰的坏人,像希特勒,东条英机他们全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坏人。就算没有受到教育,人性也不一定是险恶的。

到底人一出世是善?还是恶?其实婴儿一出世什么都不懂,根本不知道何谓善与恶,什么是对与错。所以人一出世并无善恶之分,站在善与恶的中立,然而却在“后天性”阶段学会了善与恶的根理,开始了善恶的抉择。人类的善恶因素取决于环境及人为所改变,希特勒年少时期曾经对艺术拥有浓厚的憧憬,想在美术中创造理想的世界。后来却因世战爆发国家动乱,破坏了他原本的梦想,从而转移至政治舞台上,开始了振兴德国帝国的野心,反而成了二战的原凶。

人类还未知善恶之时,是中庸的理念;认识了善恶之后,就陷入善恶之中。所以我认为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6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9楼的...1到7楼都是那个反方说得话么?哪里有他们的辩论过程的文章么?听你说很精彩,所以我也想看看了。

上面几楼看来都没有选边站,那我也来说些自己的看法吧。其实我觉得自己蛮不适合辩论的。跟寡言也许有些关系吧。用词也不如以前的好。要我说人性本善,难。所以我也许是偏向觉得人性本恶的一方
一个婴孩刚出生时确实不能说他是善是恶。因为他也不了解。想到的只有自己。
若能为善,必是自己本身比较宽裕了才能想到他人。就像没人会在自己快饿死的时候还会把眼前的食物给了另一个快饿死的人一样。
长大了,了解善恶,就会自己去思考。可以左右的因素很多很多。比如性格,脾气,似乎大脑里有某种东西是能左右人的情绪的?(我是不爱学书得人...-_-那个叫啥我忘了)所接触的世界,看的东西,身边的人的想法,言行。甚至还有母亲怀胎10月时的情绪和胎教。不经意累积起来的观念等,都会影响到到一个人。
在了解善恶之后为恶,即是恶。(我是不是不该乱用词语?有人看得懂么-_-|||||)
而人能有多恶,就看他聪不聪明了。懂得如何更恶,如何去伤害别人。即使自己得不到利益,纯粹只是喜欢让他人痛苦。
有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人类比动物不如,比他们还可恶,就是因为人类比较聪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李練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赤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6-4-2006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题的解法关系到,恶为何解?善为何解?
恶如果是欲望,嫉妒,贪婪,厌恶,恶意,那人性就是恶了。
反之,善如果是良心,节制,喜爱,慈祥,和善意,那人性就很难称为善了。。。

人与生俱来就有欲望,推动我们进步。因为贪婪和嫉妒,我们努力获得自己想要得东西,我们有自己的喜恶,没有这些情感,我们就不会改变自己或是他人或是环境。人人都无法避免会有这种想法,即使是刚出生的孩子也会有求生的欲望,贪婪的呼吸,嫉妒年长的同伴,厌恶某种事物。那么这样解释就表明,除非人类不具备进步的能力,不然人性是本恶的。

而良心,节制等等都是后天学习的产物,道德规范将我们牢牢绑着,所以是善的,但是脱离道德的就是恶的。没有学过道德规范的人,凭本性做事(好色去淫,贪财去偷拐扼骗等等),都是恶的吧。那么善的性格就不是人类本来的性格,所以人性本不善。

[ 本帖最后由 赤影 于 6-4-2006 04: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9-2024 04:30 AM , Processed in 0.13069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