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公誕補運
updated:2005-02-13 00:00:00 MYT
新年到囉!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幾乎都是一再重複的年俗由來,或中台港人如何過節之類的報導,令人提不起興趣的老掉牙話題,人們心目中的年俗仿佛只有經常出現在媒體上的那幾個,其他的傳統習俗似乎不值得一顧。
其實,民間裡的傳統習俗有待我們去深入認識和挖掘,它們都是珍貴的文化活化石,有必要針對它們提出新看法、新問題或賦予新的闡釋,給現代社會注入不同的人文養分。
正月初九天公誕,媒體皆稱是福建人的節日,相傳明末清初,清兵入閩大屠殺,閩人避難于甘蔗園內,待初九方平安無事,故採取甘蔗祭拜天公,感謝天公救命之恩。
其實這只是傳說,道教經書就記載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之誕辰,而且中國多個地方的民俗書籍亦有慶祝天公誕之記載,所以天公誕非福建人專有節目。
不過,閩南這個地方得天獨厚,許多中華古文化在中原大地消失了,卻在閩南流傳下來,天公誕即是其一。本篇要談的是為人所忽略的“天公生(誕)補運”習俗。
正月初九祭祀天公時,剛巧是在年頭,一年之計在于春,年頭為全家補個運,祈求一年平安,謀事順利,一切成功,一家興旺如意,是一般華人家庭的願望。補運可以到宮廟去處理,也可以在天公誕時,在自己家中進行。
要在天公誕補運,就得先到雜貨店買“替身”(也叫“代人”)。那是一種紙制的偶像,分4個種類:男成人──紙偶之頭部有一小塊黑色漆;女成人──紙偶頭部有一小塊金色漆;男小孩──頭不漆黑,雙腳貼一小塊黑紙;女小孩──頭不漆金,腰部套上一件綠裙。須根據家中有幾個成人,幾個小孩而購之。如何才算成人?怎樣才是小孩?一切以是否已婚為准,已婚為成人,未婚者即使話到100歲也算是小孩。
將替身全擺在一個銅盤上。供上一盤米糕、一碗飯、一碗菜、三杯白酒、三枝清香等,每個替身另供一粒紅雞蛋及一只金紙。這些供品都有特殊的含義,好像米糕性黏成一團,含義是要合家如它一般凝聚在一起,不分不離,團結一致;一碗飯和菜,是大家團結合作才會有飯吃,吃得飽;至于紅雞蛋,那是在祭畢焚化金紙時,將蛋殼一一剝下,拋進金紙內焚化,剝殼含有脫胎換骨、金蟬脫殼之義,以期望改變運氣,避過災難;金紙是希望大家都賺金錢,添福、添祿、添壽。
替身供奉于天公桌旁之小凳子上,祭拜天公完畢焚化金紙時,替身附在旁邊燒化。
補運不可只是祈求一家平安,應當先祈求天下太平,次求國泰民安,三才是求自己合家平安。先把願望寄于世界和國家,假如它們不安,我們又如何能安呢?一切以天下社稷為重,講求人道主義的“大我”,把“小我”列在其次,正是具有宇宙觀的中華哲理。
小小一個補運習俗,卻蘊涵著深大的意義。它告訴我們,以前的(紙偶)裝扮,一看即知是已婚或未婚。也說明一家人必須團結合作,才會成功和抵禦外敵,閩南諺語云“打虎捉賊得要親兄弟”,即為寫照;家庭失和、兄弟鬩牆,只會造成家破人亡。更透露了必須有天下太平、國家安泰、家庭安寧、才會有個人平安的宏觀意識。
所以,愛護我們的民俗文化,熱愛我們的天公誕吧!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李永球.13/02/2005
http://mag.sinchew-i.com/scgc/in ... 0050213&sec=A66 |
|
|
|
|
|
|
|
发表于 28-2-2005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ei 于 16-2-2005 07:58 PM 说 :
天公誕補運
updated:2005-02-13 00:00:00 MYT
新年到囉!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幾乎都是一再重複的年俗由來,或中台港人如何過節之類的報導,令人提不起興趣的老掉牙話題,人們心目中的年俗仿佛只有經常出 ...
补了、补了,呵呵……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