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29|回复: 13

春联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2-2005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6:31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2-2005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興趣寫春聯的朋友, 可以試試看以下的對聯....
過年時, 把春聯貼在自己的家裡, 更能增添新年的氣氛




各界通用春聯

普天開景運
大地轉新機

花開春富貴
竹報歲平安

遠山含紫氣
芳樹發春暉

輝光遍草木
芳氣滿山穿

歲新綿甲子
德厚富春秋

千門淑氣新
萬戶曉光曙

楊柳春風第
芝蘭玉樹階

天將化日舒清景
室有春風聚太和

大地陽回春有腳
德門慶衍福無疆

吉祥草發親仁里
富貴花開畫錦堂

梅迎春意添新色
鳥代風光報好音

爆竹二三聲人間是歲
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

本帖最后由 keat1224 于 1-2-2013 03:10 AM 编辑

点评

................  发表于 1-2-2013 02:54 AM
test.......  发表于 1-2-2013 02:16 AM
weee  发表于 1-2-2013 02:15 AM
test  发表于 1-2-2013 02:13 AM
....test  发表于 1-2-2013 02:10 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05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商界春聯

長春融德澤
餘慶衍財門

利澤源頭水
生涯錦上花

小市風雲合
仙都日月開

交以道接以禮
近者悅遠者來

三春草長如人意
萬里河流似利源

根深葉茂無疆業
源遠流長有道財

門迎曉日財源廣
戶納春風吉慶多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12:21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05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贴春联的典故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別稱門聯、聯語。對聯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中國文字和書法結合的獨特藝術形式。新春時節,貼在門側的又叫春聯。

傳說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桃符是古代畫門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五代時孟昶別出心裁在桃符上提了一聯:「 新 年 納 餘 慶 , 佳 節 號 長 春 」, 就这样桃符的內容逐漸被兩句對偶的吉祥詩句所替代,因此出現了對聯的新形式,而後遂演變成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桃符的神話故事

相傳在東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幹彎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東北方的鬼門,鬼門下山洞裡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門進出。樹下有兩位神將:神荼(讀作申舒)、郁壘(讀作郁律)把守。這兩位神將只要發現害人的惡鬼,就捆住他們丟去餵老虎。周朝起,每逢年節,百姓就用兩塊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板,畫上兩位神將的圖像或題上他們的名字,懸掛在大門或臥房門的兩側,以鎮邪驅鬼、祈福納祥,這就是桃符。

對聯的歷史故事

最早的對聯,一說在五代時(西元964年),孟昶在桃符板上題寫吉祥詞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也有人認為早在南朝梁代時期,劉孝綽罷官不出,自題其門:閉門罷慶吊,高臥謝公卿。其妹劉令嫻也是個文采四溢的詩人,她題寫的門聯是: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

到了宋朝,春聯受到了推廣應用。宋元朝時期,宮庭、宦門、寺廟等也出現了鐫刻於木柱上的對聯,後人稱之為楹聯(楹就是柱子)。同時應酬的壽聯、輓聯等也開始產生了。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為慶賀開國立業,在除夕時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貼春聯一幅。這種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習俗,一夜之間,由官廷豪門推廣到了百姓門戶。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12:30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05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春联需注意的事项

春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多到五百多字,上下两联必须相等,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一般来说,创作春联有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字数要相等,
            二是结构要相同,
            三是词性要相当,
            四是平仄要相协。


如:

  “爆竹声声辞旧岁 银花朵朵庆新春。”

  这副春联,两边都是七个字,字数相等。“爆竹声声”对“银花朵朵”,都是名量结构:“辞旧岁”对“庆新春”都是动宾结构,这是结构相同。就词性而言,“爆竹”与“银花”都是名词,“声声”和“朵朵”都是量词重迭,“辞”和“庆”都是动词,“旧”与“新”都是形容词,“岁”与“春”都是名词。上词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平仄相协。上述四要求,一、二是最基本的。但有时孤立看上去,上下联中某一个字似乎对得不工整,但从大的结构来看,却是对称的。

  如:

  “万里春风催桃李,一腔心血育新人。”

  如果光看“桃李”和“新人”,前者是联合关系,两个均为名词,后者是偏正关系,一个是形容词(新),一个是名词(人),似乎不合,但扩大点来看,在“催桃李”和“育新人”中又都是动宾结构的,因此就应该说是基本上合乎要求。

  对联与诗相比,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格律严谨。但它的风格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婉转含蓄,有的豪放粗犷,有的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有的借古喻今,激浊扬清。使人看后情趣盎然,深受教益。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12:42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05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写挥春的朋友吗? 贴几张春联一起分享...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6:36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2-2005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容在下拋磚引玉﹐獻丑了﹗












此贴已加13分,以示鼓励.

fujiij谨启


[ Last edited by fujii_Itsuki on 4-2-2005 at 11:02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5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aoxin 于 4-2-2005 07:30 PM  说 :
請容在下拋磚引玉﹐獻丑了﹗



很美哦!加油加油!!看到大家写春联,心中好羡慕,
可惜我毛笔字差的很,也没有大楷毛笔,工具等等。。。
所以唯有练我的硬笔书法,欣赏你们的毛笔书法啰~

你要多一点放上来让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2-2005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壇主大人加分﹗

謝謝阿卡與Anggugu兩位先生誇獎﹐在下不敢當﹐如前貼所書﹐在下只是拋磚引玉﹐獻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05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字的最后一捺怎么成了楷書了。
p/s:私人意见,有錯莫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05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只是随笔写的,没有认真地去分别哪一笔哪一划是属于哪一种体,所以无从解释,对不起老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05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 不 起,   小 的能 不 能 给 些 意 建?

这 副 字 还 不 错, 可 是 整 体 来 看 墨 色 太 沉 了.
一 副 作 品 应 该 要 有" 虚"  和 " 实",
不 只 在 空 间 方 面,  还 有 下 笔 时 控 制 墨 色.
你 下  的 每 一笔 都 太 沉 做 了, 令 到 你 的  作 品 失 去 一 种 自 然 和 飘 逸 感.
笔 画 多 的 地 方 可 以 放 轻 或 虚 笔,  这 样 才 不 会 看 起 来 闷 成 一 团.

在 下 若 有 错 误 的 地 方, 请 多 多 包 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05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書法的术語來說就是--提不起來。
提不起來在习草書者中最最常见,anyway,  只要多练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06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aoxin, 请 问 你 是 在 槟 城 书 艺 学 会 学 书 法 的 吗? 你 认 识 方 弈 标 吗? 你 有 经 常 比 赛 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9-2024 02:13 AM , Processed in 0.13602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