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4-10-2021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3-2022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5).gif)
|
|
|
|
|
|
|
|
发表于 3-7-2022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2-2023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2-2023 06:56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念這句佛號就是修萬善
「蓋因此問而引出,凡聖齊收,利鈍悉被,橫超三界,逕登四土,諸佛同讚,經論共指,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不可思議,淨土法門」。這一問把這個問出來了。
這十句四十個字,裡面的內容,句句不可思議。
這個法門,「凡聖齊收」,凡,是六道凡夫;聖,從小聖須陀洹到大聖等覺菩薩,全都因此得度。
利是根性很利的,上上根人;鈍是愚鈍的,下下根人,乃至不認識字的,一生窮苦不堪。
像我們所聽到的,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那是鈍根,統統都在這個法門所收之類。
「橫超三界」,它不是豎出,不需要經過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四聖法界,不需要,它橫超。
我們在人道,離開人道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這橫超三界。
「逕登四土」,這了不起。逕是快速,徑路;登是證得,同居土、方便土、實報土、常寂光淨土,到極樂世界統統得到。
不是同居土慢慢提升到方便、到報土,不是的。
它確實有四土,但是四土是平等的,四土是在一起,沒有分別的。
所以,生一土,一切土統統生了。
法身菩薩住實報土,天天跟我們生活在一起;方便有餘土裡頭,權教三乘也跟我們在一起。分而不分,是有,但是它是平等的。
同居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身相跟阿彌陀佛一樣。
為什麼?那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不希望有差別。
有差別,人有分別心,會起煩惱,大家都一樣,煩惱生不起來。
這是十方諸佛世界裡頭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
往後四十八願詳細說明,說明極樂淨土的殊勝。
「諸佛同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不讚歎極樂世界,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一切諸佛對極樂世界只有擁護,沒有毀謗的、沒有嫉妒障礙的。
一切諸佛如來裡面,根性鈍的、業障很深的、很不容易有成就的,諸佛如來都把他們送到極樂世界,幫助他們快速成就,慈悲到極處。
但是眾生必須要有善根福德,像《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定要有善根福德因緣。
為什麼?他能接受,他歡喜。
法門再好,他有懷疑,不能接受,或者娑婆世界放不下,這就沒辦法了。
怎麼辦?再等,再等來生後世,真正相信了、真正放下了,這個人就是根熟眾生,他這一生必定生淨土。
「經論共指」,大小乘經論,佛常常帶說淨土。
講《華嚴》的時候附帶說淨土,講《法華》、講《般若》常常附帶著講淨土。
附帶講淨土的經論大概有兩百多部,這都很難得的。
一乘了義,一乘是成佛的法門,不是成菩薩,不是成聲聞、緣覺,它是成佛的,叫一乘。
在中文翻譯的經典裡面,一乘經,祖師大德只承認有三部,中文翻譯的只有兩種,一個是《華嚴》,一個是《法華》,一乘經。
另外有一部《梵網經》,沒傳到中國來,《梵網》是一部大經,傳到中國來只有一品,「菩薩心地戒品」,兩卷。
一乘了義,究竟了義。
佛的四依法裡面教給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不了義是什麼?這一生成不了佛,那個經叫不了義,幫助我們生天、幫助我們證阿羅漢果、幫助我們成菩薩,都是不了義。
了義是幫助你一生決定成佛,這個法門就是的。
「萬善同歸」,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統統歸阿彌陀佛。
你要想修萬善,念這句佛號就是修萬善,沒人知道。我要做多少多少好事才修萬善,不是的,佛號。
佛號功德,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能跟它相比的,這麼簡單、這麼容易。
阿彌陀佛,萬善同歸,這沒人知道。
真正知道的人,死心塌地就這一句。
鍋漏匠知道,一生就這一句,他的成就不可思議。
修無法師知道,一生也這一句佛號,在寺院裡面修行做苦工,修苦行,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他都幹,幹了一輩子,佛號不中斷,往生那麼瀟灑。
你問他修什麼成功的?修萬善同歸成功的,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六集) 2013/1/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26
|
|
|
|
|
|
|
|
发表于 24-2-2023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2-2023 11:24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一句佛號念到底,不是第一等福報不能念】
什麼人念阿彌陀佛?在整個宇宙裡,過去、現在、未來,不是第一等福報他不能念。
為什麼不能?業障障礙住他,他有習氣,煩惱深重,這句名號他念不下去。
由這個地方我們就能想到,確實有不少鄉下偏僻寺院庵堂,都有一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他們甚至於不認識字,一天到晚只知道念阿彌陀佛,痴痴呆呆的。
靠近問他,他都是阿彌陀佛,除了一句阿彌陀佛,好像他什麼話都不會講。
這種人往往一般人認為他迷信到極處,殊不知,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有福報的人。
我曾經問過一個法師,他是內地寺廟的住持,我說,你們寺廟有沒有這樣的人?說有,總有那麼四、五個。
我就告訴他,這樣的人我們要禮敬,要稱讚,不可以怠慢。
為什麼?寺廟周圍有這些阿公阿婆,這個地方平安,這個地方有福。
福從哪裡來?這些念佛人真正有福。
誰知道?佛知道,菩薩知道,羅漢知道,天人知道,也有些鬼神知道,就是人不知道。
而且就是住在附近的人不知道,甚至於住在他隔壁不知道,沾他的光,得他的福,不知道。
這些阿公阿婆也不願意別人知道,以免麻煩,一句佛號念到底。
這幾個人諸位留意,將來必定自在往生,往生沒障礙,他念佛功夫到家了,沒人能相比,真的是永離諸惡苦,終得究竟樂。
往生極樂世界得究竟樂,能夠理解,現前得究竟樂,我們不知道。
現前這些人很可憐,跟乞丐一樣,他怎麼會有究竟樂?我們沒有入他的境界,不知道,入他境界就知道了。
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他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你說他樂不樂?能想到這個地方,才真正懂得究竟樂。
我們在旁邊看到他苦,在社會上年老了,沒有人照顧,沒有好的生活環境,在寺廟門口附近,看他坐在那個地方念阿彌陀佛。
你問他,痴痴呆呆的,他回答你阿彌陀佛,問什麼都是阿彌陀佛。
我的眼目當中,那是佛菩薩,示現什麼叫老實念佛,萬緣放下?你看他,萬緣放下,老實念佛,他做榜樣給我們看。
世間事全放下,好像與他不相干,他只會念佛。
-----------------------------------------------------------------
本文節錄自【2014淨土大經科註】337集
|
|
|
|
|
|
|
|
发表于 7-8-2023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8-2023 11:02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老實念佛就是真懺悔
最近,有好幾位同修,都是我們很熟悉的,往生了,去年年底到今年這半年當中有五、六個往生。
我們囑咐他,只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人人都去;往生淨土不難,只要真信真願,念個一聲十聲佛號就行了。
聽說有些在世間的時候造作一些罪業,這些罪業會障礙他往生,那怎麼辦?
在臨命終之前,決定加強佛號,把以前造的那些丟在一邊,不理它,不要去想它;一想,障礙現前,就去不了,不能想!
一切法從心想生。最重要的是現前一念,過去已經過去了,《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當下這一念,這一念重要,不要讓這一念的不善把過去所有不善全勾出來,這個虧就吃大了。
真正懺悔是什麼?老實念佛就是真正懺悔。
聲聲都是阿彌陀佛沒有惡業,真懺悔,一定要懂得。
不要去拜這個懺、拜那個懺,沒用,懺不掉,為什麼?你念頭上沒除掉,就是你沒懺掉。
念頭上純一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懺掉了。
理跟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
就是不想未來、不想過去,只想現在,現在想什麼?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想著我真相信、我真發願、我真求往生,這是應該想的,其他的不應該。
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有,不放在心上,沒有也不放在心上。
外國同修找我,我旅行只帶一個行李箱,裡頭裝幾件衣服,換洗衣服,其他的都不要了,都不想了,這才自在。
釋迦佛當年在世,旅行三衣一缽,我們現在比他還多一點,還有個小行李箱。
愈簡單愈好,簡到不能再簡的時候,恭喜你,你成功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266集
|
|
|
|
|
|
|
|
发表于 7-7-2024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7-2024 08:49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開示:為什麼念佛能有這麼大的效果?
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是念一句阿彌陀佛,「永滅多劫重罪」。
這句佛號有這麼大的力量嗎?真有,隨便念一句也真有。
這個力量不在現前出生,這一念你聽到了,或者你自己念這一聲,自己念一聲比聽到的力量更大。
無論是有心無心,你看連聽到,看到阿彌陀佛的像,看到阿彌陀佛名號這幾個字,無論是聽見,叫一歷耳根,看見是一歷眼根,阿賴耶識的種子永遠不消滅,只是緣不成熟。
什麼叫緣?你沒有真信,你沒有發願,你沒有真的用心去念,這叫緣不成熟。
如果緣成熟了,那個作用就太大!
緣成熟了,一念稱名確實像經上所講的「 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永滅多劫重罪。
這種念佛,像我在前面所說的,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妄念都沒有,這個效果就能產生。
你要問為什麼?這裡頭有道理,佛在經上常說,我們聽了也耳熟,但是不懂他的意思。
佛說「 一切法從心想生 」,我們心裡想什麼?凡夫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想什麼?
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中國人常講七情五欲,想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不好。
這些欲望,欲望必然引起你的煩惱、習氣。
頭一個,四大煩惱一定跟著起來。我見就是自私自利,接著貪瞋痴慢全起來了。
這些東西引導你到哪裡去?佛法講六道輪迴兩種業力,第一種是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是這種業力,哪一個力量最強就先到哪裡去。
如果說貪的力量太強,就引導你到餓鬼道,貪心變餓鬼,瞋恚的力量強,就引你到地獄道,愚痴的力量強,就引你到畜生道,不是好事情。
到哪一道不是任何人決定的,任何人都沒有這個權力,閻王沒有這個權力,天王也沒有這個權力,完全是自作自受,是你自己造的業力牽引你走的,你不能怪任何人。
我們這一生得人身算不錯了,什麼業力牽引著我們到人道來?
佛法裡面講五戒十善,起心動念不忘五戒十善。
一切時、一切處,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念頭一起就會想到五戒十善,十惡我決定不做,十善可以,這你不失人身。
我們中國人講憑良心,你在這一世當中,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憑良心,不會做壞事,來生還會到人道來;換句話說,我們過去生中修過這些法,所以這次得這個果報,得人身。
人身難得,我們得到了,得到人身,人身最可貴的是聞佛法,我們這一生當中又得到,真是太幸運了。
有緣聞佛法這也有因,過去生中曾經學佛,供養三寶,愛好經教,這一生才遇到。
遇到之後能不能成就?這在今生就可以決定,宿世的因緣我們現在都兌現了,今生要努力提升。
遇到佛法能信、能解,這叫有善根,你的善根很深厚;真肯幹,真正發願往生淨土,真正念阿彌陀佛,能夠把欲望、不好的習氣統統放下,這叫有福報。
《彌陀經》上講的,「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那我們的善根就很厚。
我遇到了,我能信、我能夠理解,我真正發願,不想再搞六道輪迴了。
這一生當中我就是想到極樂世界,就這一個念頭,其他念頭全放下,統統放棄,我就走這一條路,這個福德因緣就不可思議。
為什麼?你決定成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淨宗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
這個機會真正把它抓住,我們這一生成就了,功德圓滿。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五三集) 2011/8/22
|
|
|
|
|
|
|
|
发表于 1-2-2025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2025 09:26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為什麼念佛的功德能夠消除業障?
「又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暗。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眾暗悉除。」
這幾句話是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好處,能夠滅你的罪業,消你的業障。
為什麼?無始劫來無量無邊的惡業是從妄心生的。
妄是什麼?迷,迷而不覺,違背了自性,他才造作一切罪業。
這個罪業是什麼?
第一個迷了,以為身是我,起心動念都要為這個身去打算,為這個身去享受,這身是假的,不是我,你看看你為它盡心盡力,你可憐,造一身的罪業。
有了個身,頭一個自私自利出現了,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會傷害別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一條裡頭就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果報在三途,餓鬼、畜生、地獄有得受的。
所以佛頭一個就告訴我們,身不是我,身是什麼?在佛法裡講,身是我所,就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
我們會不會為衣服服務?不會,為什麼?知道它不是我。
什麼是我?有沒有我?有,大乘佛法裡講的,常樂我淨,這四個字是真理,不是假的。
常是什麼?常是永恆不變,它有變化就無常,無常是假的,常是真的。
惠能大師見到了,他向五祖的報告,第二句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就常,本不生滅這是常。
樂,樂是真的,苦是假的,這是真樂。
我們今天講苦樂是一對,其實宇宙之間沒有相對的東西,苦樂二邊都捨掉了,真樂。
我有真樂,真樂是什麼?大涅槃的樂,清淨寂滅之樂,如來果地上才體會到。
我們現在迷了自性,完全不知道,跟我們講,我們也不會相信,也不能接受。
「 我 」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
有沒有?有。
能大師報告裡有,「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就是我的意思,真做得了主宰,真得大自在。
淨,他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常樂我淨統有,只是迷了自性就沒有了,見性就有了,它是性德。
自性是自己、是我,自性的四德,常樂我淨,明心見性,見性你就得到了,沒有見性這四個字有名無實,這要知道。
所以小乘教裡頭佛給他講無常、無我,苦、空、無常,佛常常講這些,這是教小乘,破他的情執,大乘裡面講真常,真正有常樂我淨。
我們今天用的是妄心,妄心是什麼?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這個錯了。
念佛功德從真心起,印光大師這個念佛的方法就是用妄心恢復到真心這個方法,妄心有念,真心無念。
我們今天妄心,你看前念滅,後念就生,每一天無量無邊的雜念。
有很多人問我如何養生,保持自己的健康長壽?這是每一個人都很關心的。
用妄心過日子就糟蹋自己,活的時候糟蹋你的身體,死的時候糟蹋你的靈魂,可憐!讓那個靈魂在六道裡頭搞輪迴。
真正保健是什麼?真心,真心是真正保健,一真一切真。
真心是什麼?真心離念,大乘經上講的,妄心有念頭,真心沒有念頭。
沒有念頭難,做不到。
佛菩薩很聰明,用一個方法,叫你只起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之外其他的念頭沒有。
這個念頭就是念佛,用一個阿彌陀佛的念頭把其他的念頭全打掉,你就保持這一個念頭,這叫用一法治一切法,就這麼個道理。
到一切念頭都沒有了,這一法也不要了,就純真了,念佛就是這麼個道理。
如果你沒有雜念的話,你念佛幹什麼?不必念了,念佛錯了。
念佛是一服藥,治病的,病好了這個也不要了,那叫純淨純善。
用一念止一切念,眾生根性不同,妄念太多,所以佛用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
我們可以試驗試驗用哪一個方法好,你就用那個方法,能夠幫助你減少妄念,對你就有效果。
參禪也行,念咒也行,持戒也行,念佛也行,研究經教也行,個人根性不相同。
所以念佛功德,從真心起。
真心像太陽,妄心像黑暗,真心起來妄念就除了,就譬如太陽出來,黑暗就沒有了,就這麼個道理。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400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