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eiko03

宝宝每个月的开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4-2011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连奶瓶都起价,free BDA的少少都要RM7起。

那天听朋友说他BABY发烧,进私人医院住了三天,要RM4000多,想想,我这种穷人还是买份保险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4-2011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应该不会买
食物:母乳,所以免费 还有牛奶粉(要上班嘛!)
打针:就算打,也是打政府的而已
保姆 ...
节奏 发表于 4-4-2011 09:25 PM


保險應該要買,最起碼也要醫藥卡。。。我朋友的孩子2歲,父母就是沒有買醫藥卡,以爲不會有什麽事,結果呢,婆婆煲了湯,熱騰騰的,他跑去玩,整鍋淋下去,住院花了大約30k(自掏腰包--不懂是怎麽去籌回來的錢),後悔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开始觉得压力了。。。。。
Seiko03 发表于 4-4-2011 03:49 PM


    你想得越多。。。也没有用的。。。
因为,物价不会因为你的压力而变少~

我的开销 加到来 也需要 RM1.5K
我之前也像你担心很多, 当BB 来临后。。。
你会发现虽然压力, 但也是我们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險應該要買,最起碼也要醫藥卡。。。我朋友的孩子2歲,父母就是沒有買醫藥卡,以爲不會有什麽事,結果 ...
淇淇 发表于 12-4-2011 11:50 PM



    真的保险真的要买~ 因为,小孩的好奇心也特强的
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保险真的要买~ 因为,小孩的好奇心也特强的
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junzi614 发表于 13-4-2011 12:56 AM


對呀,我表弟的兒子跟我女兒同歲,還好有買醫藥卡,前前後後發燒咳嗽了幾次,最嚴重的還得入院觀察兼吸痰,兩次了,每次都得花費大約2k-3k不等,如果沒有保險,要自掏腰包的話,雖然他的經濟能力還不錯,但是也會心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的小公主每个月的开销也蛮大一下!
保姆费:650
保险  :150
奶粉  ;200
pamper:150
杂费  ;100
total :1250 左右!
现在的父母都很努力赚钱养小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4-2011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各位買的保險是醫藥卡而已?人壽保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淇淇

我的意思是我们都有几个 saving plan + investment plan。
里面都会加放孩子的名字,所以一旦有事都不成问题。
我们都不会特地去买一个保险给他。其实老在就在我们的plan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4-2011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呀,我表弟的兒子跟我女兒同歲,還好有買醫藥卡,前前後後發燒咳嗽了幾次,最嚴重的還得入院觀察兼吸 ...
淇淇 发表于 13-4-2011 09:28 AM


    小朋友很多状况我们是无法预算的。。。
保险就当是平安符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4-2011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round RM1500.00/ mth. Including bbsitter fee, milk powder, injection, food, insura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8-2025 10:25 PM , Processed in 0.1162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