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大選前,國際原油價格炒翻天之時,政府也隨之將汽油價格在一夜之間調升70仙,每公升汽油價格創下我國歷史新高,飆升至2令吉70仙。許多商家在這時期都趁機以“油價上漲”為藉口,調高物品售價。這時期的零售物品、以及熟食檔與茶餐室的食物價格所調漲的幅度創下歷史新高。按照巴生河流域小販中心的價格漲幅,一杯原本1令吉的茶水一下子提高到1令吉20仙,漲幅為20%,
業者 的理由是白糖和汽油同時漲價。而普通一碗麵的價格由3令吉50仙提高至4令吉,漲幅為14%,理由亦是原料和汽油價格皆上漲。 整個銷售體系,生產者、批發者、及加工零售者均可將提高的原料或運輸成本的轉嫁給他們的下游業者。當政府宣佈原油或原料價格調漲之後,除了身為最終消費者的普羅大眾是受害者之外,生產加工者、批發者及零售者均可能從中得益。以熟食業者為例,一公斤白糖若只調漲區區的20仙,若平均一杯用糖量僅區區3茶匙的茶水也要跟隨調漲10仙,這根本是一種從原材料價格漲價聲中牟取暴利的惡行。
諷刺的是,當國際原油價格因美國的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風暴而崩盤,每桶從100多美元急挫至20幾美元,我國政府也將汽油價格調降至原來的每公升1令吉85仙。這時候那些先前以油價上漲為由趁火打劫的各行各業的業者,是否也該回吐部份因油價上升所賺取的差額?從經濟活動中可反應出人性貪婪的一面,但造成這種貪婪的行為,除了政府的管制不力之外,消費者消費意識薄弱也是其中要因。
一般餐飲業宣佈調漲食物價格之後,初期消費者或許會短暫的減少消費,但沒多久茶餐室的人潮又回來,對不合理的商家轉嫁行為逆來順受是我國消費者的特性。當然,對於生活必須品的開銷無法迴避,也是造成零售物品價格彈性較小的原因。但是,如果民眾消費意識的醒覺,就能結合大家的力量去壓制不合理的物價上漲潮。20年前拉曼學院的學生就有過成功的案例,當時學院附近的自助餐業主擅抬高售價,學生們群起合作支持罷買行動,最後經談判業者不得已只好妥協將漲幅調降至合理水平。 鄰國新加坡政府對物價控制的優異表現讓我國政府汗顏。我國政府雖有設置貿消部,但行政效率有限,而消費者對商家不合理的漲價行為也不敢主動去舉報。當官民不能充份合作,經濟學上那看不見的手並不會幫助我們去抑制不合理的漲價潮。嚴打奸商,不能光靠無能的政府,反而需藉由消費意識的醒覺,改變消費意識與消費習慣,節約不必要的開支來迫使市場作出改變。要讓商家也感受到他們也是物價上漲的受害者,零售物價才有調降至合理水平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