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首释名题】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
“永嘉大师证道歌”:这一部《证道歌》是中国一位祖师作的。这一位祖师是永嘉的人;永嘉就是在中国的温州;永嘉县是个地名,他的名字叫玄觉。温州这个地方,讲话很不容易懂的,和福建话、宁波话、广东话都是大同小异,有自己地方的方言,其他地方的人听了就听不懂。所以中国这语言都不统一,就单单中国,就每一个地方的言语和音声不同。
这位大师,他由四岁就出家;四岁,父亲母亲,就把他送到庙上出家了。出家之后,是博览群书读了很多书。因为从四岁就开始出家,庙上就请专人来教他读书,所以他对学问非常地有基础。因为他学问这样好,以后又是专门用功修道,于是乎他就开悟了;开悟之后,他不愿意自己独得这种的法的利益,就把它写成了《证道歌》,来启示后人,令后人也懂得怎么样修行,怎么样认识真正的正法。
这位大师,他听到有人讲曹溪的命脉,南华寺的六祖大师禀承释迦如来以心印心,耳提面命口授心会,这种的以心印心的法门,承受释迦如来所传留下来这个衣钵心法。于是乎,他也就不远千里,来想要亲近六祖大师,求他给印证他的见地。那么他到了南华寺,见了六祖,手里拿着个锡杖,穿着袍搭着衣;六祖大师当时正在上堂说法呢,他就右绕三匝,然后停止在六祖大师的前边,就振威一喝,大吼了一声,也不叩头顶礼。
六祖大师就对他说了,说是出家人叫沙门,这沙门必须要有礼貌;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你为什么到这儿来这么样地粗里粗气,一点礼貌都没有?就问他;这永嘉大师就在那儿说话了,这回说什么呢?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意思间就是用功的时候,哪有时间行礼呢?哪有时间管这些个细节呢?没有时间来讲究这个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因为这生死事比什么事情都大,这无常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了,我哪有时间来行礼呢?这是答覆。
六祖大师就说了:“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说你为什么不研究这无生法呢?“你为什么不要明白无常迅速这个道理呢?”六祖大师就这么说。永嘉大师就说了∶“体即无生,了本无速。”说,体,你要是研究研究,也没有一个生死;要是明白,也没有一个快慢,也没有一个无常。那么六祖大师就说了∶“你既然说体本无生,了本无速,谁当分别?”谁有这个意思来分别呢?啊?永嘉大师就说∶“分别亦非意。”说是分别,可是也没有意。那么六祖大师就给他印证了,说∶“如是!如是!”永嘉大师听他给他印证了,于是乎这回就大展具,向他顶礼,谢法,然后就要告假走了;到这儿就讲了几句话就要走了。
六祖大师说你为什么要走得这么快?为什么走得这么迅速?永嘉大师说∶“我本自不动,岂有速乎?”说本来我也就没有来没有去,有什么快慢的?六祖大师说,啊!你真得到这个无生的意义了!永嘉大师说∶“无生岂有意乎?”说无生怎么还有个意吗?还有个意思吗?六祖大师说:“你没有意,谁当分别呢?”谁又在这儿分别呢?永嘉大师又说∶“分别亦非意呀!”这么六祖大师又给他说你是可以了,但是你不要走。
那么这个永嘉大师也真正明白了,六祖大师就给他印证了,于是乎就在南华寺住了一宿。所以一般人称这个经过叫“一宿觉”;在那儿住一宿就开了悟了。这是永嘉大师,他去见六祖求给证明一段的公案。
后人有一些个故意表示他懂,表示他明白,又说这个《证道歌》是荷泽做的。你看!永嘉大师和荷泽大师都过去了,人家自己本身并没有说这个歌是我作的,那歌不是你作的,这么样子来争。后人就要这么多事干,来给蒙混视听,张冠李戴,弄出一些个麻烦来!实际上这个《证道歌》是永嘉大师他作的。因为古人他写出什么东西,也不一定愿意留个名字,所以后人就吹毛求疵,故意这么扰乱视听,来说是荷泽做的。
永嘉大师他这种道德学问,是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人,他的智慧和辩才也是没有比他再高的了。因为这个,他所作这个《证道歌》是非常地好,讲得也非常地简单明了,令人读诵起来,是菩提心油然而生,这个智慧灯,不期然就点起来了。
我到美国,我还记得首先是讲的《金刚经》,没有留下笔记和注解。当时都是一些个中国人听的;听过去了,大约就都没有了。以后我就讲《心经》,这个《心经》,每一个礼拜讲一句《心经》;那么这一句《心经》或者两句、三句也不一定,凑在一起这一段,用八句偈颂来写这注解。所以你们各位看那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那是我到美国第二次讲的,每一个礼拜讲一次;因为平时人都忙,也没有人来听。那时候我在一个 basement(地下室)里头住,没有窗户,祗有门,地方非常潮湿,也看不见太阳和太阴和星星,也没有什么灯光,那么讲的这个《金刚经》。以后这个《心经》,就是到沙打街(Sutter Street)之后讲的。
那么讲完了《心经》,就讲的《永嘉大师证道歌》;讲到这儿,现在我们这个《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这一本是第三次讲的。这个《证道歌》当时也是一个礼拜讲一次,礼拜天讲。这个《心经》和这个《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这都有注解了。《心经》是我用八句偈颂解释的《心经》;这《证道歌》我是用文言文解释的这个《证道歌》。那么当时怎么样讲法,我把它写出来,然后再讲解。讲解那时候大家也都听了,讲解一过去,就忘了。那么以后有人把它写出来,这是保存我第三次讲佛法的一个记录。你们现在要想知道我过去所讲的东西,可以看看那个《心经非台颂解》,可以研究研究这个《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
《证道歌》:我一研究佛法之后我就非常地欢喜,所以我就把它读得能背得出。那么以后因为欢喜,也就把它布施出来;是我到美国来之后,第三次的法布施,来对大家讲。那么你们各位,在今天我想我们这洛杉矶这么多学生,有这么多青年人,研究研究这《永嘉大师证道歌》,这也很需要的。
那么在昨天,有人就打电话给我,问我这两天讲不讲经,说大家都着急要听我讲经。我说这个大家真是要我的老命了!我讲经,天天都在讲经,那个录音带比我现在讲的经好得不知多少倍。这是以前精神也充足,身体也没有这么多病痛,讲法的时候也很有毅力,也很有一种创作的这个气派,所以讲出来的东西,都不是那么拖泥带水,或者颓靡不振那个样子,讲讲,把人讲得睡着了;不是那样子,那么讲得很好。我现在精神也没有那么好了,气力也没有那么充足了,为什么一定要叫我再另给你们讲?听录音带不是最好吗?
那么这录音带;讲佛法我现在也体会到,有了录音带我可以懒一点,可以躲懒偷安。但是这些个弟子嘛,还不愿意饶过我,不愿意叫我躲懒偷安,所以来催。昨天问我,我说我不知道,不知道我讲不讲;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想这个。那么,这今天到这儿来,坐到座上,我才灵机一动,欸!再给大家讲一讲《永嘉大师证道歌》也好。所以我问了有没有这个书,他们说有。因为这个,所以今天我们就开始讲这个《永嘉大师证道歌》;以后每一次来就讲这个好了。讲这个《永嘉大师证道歌》,讲完了你们大家都学着唱一唱;学着唱这《证道歌》,令人听着也就能开悟了。
“大师”∶怎么叫大师呢?“大”,他是弘范三界,教化众生;“师”,他是人天的师表,天人之师。那么这个师,他是以法为师,也叫师,一切的佛法都是他效法的,好像对着师长一样。他又以法施人,以佛法来布施给一切众生,这也是一个师字的意思。这个师就是一种榜样、模范、准则;一般人的一个好榜样,一般人的一个好规矩,一般人都应该效法他,所以叫大师。
这位大师,他由四岁出家,时时刻刻都是用功修行,都是寻师访道。所以在《证道歌》里边,他说∶“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游江海”就是各处去寻访善知识;“涉山川”就登山爬岭地到名山大川去,都是为着寻师访道,访友求明,访善知识,求明眼人来指导自己。所以“寻师访道为参禅”就要了生死,为学参禅这个法门。“自从认得曹溪路”,自从他明白这个曹溪的这个向上一招,这种最后的这个心印法,“了知生死不相关”,他就明白了,对生死的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了。这个《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暂告一段落,今天晚间再继续,对各位来研究。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