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给他们看看”
文化中心入驻汤池,缘于首倡者一次近于“打赌”的实验。
海外名宿释净空老教授曾十几次参与联合国和平会议并有八次作主题发言,反复阐述“以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谐”的理念。各国专家、使者表示赞许之余,更多的是怀疑,“这些是理想,这是做不到的!”
所以,“就逼着我们做个实验给他们看看。”“和谐社会示范”地便选在净空家乡庐江县属的汤池镇。
汤池镇面积八十平方公里,人口四万八千人,在西汉朝时期便因温泉而得名。当地长者介绍,此处深受明末清初以“载道”为己任的桐城学派影响,民风淳朴,因而“实验基础较好”。
但这并不构成很大的直接影响。如其他地方一样,多年以来,历次政治社会运动、经济变革,汤池也悉数经历。2002年,当地金孔雀温泉度假村的到来,更是加快了汤池与外界的趋同速度。
像不少其他旅游景点一样,一位开过小商店的镇民说,对当地人和外人,在生意上也曾是两种价、两种秤。提及此,她感到羞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社会风气败坏、损人利己、骄奢淫逸、违法乱纪、物欲横流、离婚率节节攀升、青少年犯罪手段令人触目惊心……种种社会悖逆乱象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近百年来,人类普遍疏忽了伦理道德教育。”蔡礼旭说,“仓禀实”后,教育如果不跟上去,就难“知礼节”,出现精神和价值真空,丧失对家、国的责任感。因而,物质无忧之时,更是教化迫切之时。
孔孟“人性本善”的信条,让他们对教化的前景颇感乐观。“不相信没有这个基础,真诚心就提不起来,也就很难感化人。”
推行《弟子规》教育的吉林松花江中学教师王琦深有同感,“只要心中充满爱,哪个孩子不可爱?”
文化中心原名为“多元文化中心”,蔡礼旭解释,多元即包容,是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导人向善,促进和谐,三教皆同。但从社会大众的接受程度考虑,儒家是主流,中心的核心教材《弟子规》就是一本集中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又以儒家为主的教化经典。
教育者先笃行
而今的汤池,已然是一座以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大学校,包括文化中心,中心斜对面的镇民学校,马槽河畔小树林的“绿色课堂”,还有茶话会、入户家访等,形式多样。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教”在此也蔚然成风。《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此探访期间,文化中心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在传习《感恩一切》、《生命之河》、《丈夫你辛苦了》等自排曲目,镇民学校里的老年人则在练唱《奥运精神传万代》,他们也为迎接奥运召开而准备。
中心员工所穿的唐装前后,印着“和谐社会,礼仪之邦”、“知恩报恩”的“标语”,同样也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当然,核心还是《弟子规》,但《弟子规》也只是工具。这些传统文化的传布者认为,礼节内在包含的善心、诚心、恭敬心,远比外在形式重要,所谓“和谐社会,从心开始”。且伦理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不力行便成空谈,《弟子规》里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文化中心主讲老师钟茂森称。
汤池镇百花村村民严从凤说,以前,村里也有一些道德宣传活动,如评选“五好家庭”等,但只是做做文字材料,发发奖牌,并不为村民重视。
不仅要笃行,而且须教育者先笃行。镇民薛尧友说,过去以为《弟子规》是教小孩的,但他年届六十才学习,才知道大人也该学,“教育者要先受教。”
对文化中心老师而言,尤为如此。净空老教授开创文化中心之初,即要求“种子老师”们一定要百分之百做到践行《弟子规》,自己真做好了,就可以影响周边的人。“自行就是化他,他化就是自行。”
文化中心现有的约两百名员工,尤其是骨干人士,来自五湖四湖,多为行业精英,曾经足以傲人的资历,待遇丰厚的职位,如今悉数放下,只剩谦卑之心、弘道之愿。
比如出生于广东的钟茂森,奉行“百善孝为先”,从母之志,26岁即在美国获金融学博士学位,三十余岁即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终身教授,他对毅然投身此间的解释为:孝敬父母,只是小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大孝,希圣希贤,普利众生,则为至孝。其母亦支持其志,孝道可全。
庹兴谦则原为湖南的私营企业主,他说,来到这里的人,自身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达到身心的和谐,因为找到人生的真义。
根基与契机
复兴儒学,倡导传统,在文化中心之前不乏先行者,但以之改变现世,努力践行,却鲜有同类。
而面对对传统文化的质疑,这些“以师志为己志”的“信徒”们坚称,“没有反对的,只有还不了解的。”在他们看来,与其检讨经典,不如检讨自己领会得够不够。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蔡礼旭引用孟子之言说,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两三代中出现传承瓶颈,但当前迎来了契机。亦即执政党写进十七大报告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中心身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类于当年“私学”,他们承认,若有“公学”,力量必更大。不过,“也不必固执于谁来做,只要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一股清流,一起向和谐社会努力,都很难得。”蔡礼旭说。
在开展活动之时,文化中心多有意识地与当地政府合作,无论举行较大规模的讲座,还是评选“好婆婆好媳妇”,都以政府为主办方,自居协助者。
汤池镇党政办主任赵成法和团委书记叶林,俱肯定文化中心之于当地的贡献,亦表示镇党委和政府对文化中心支持甚力。
其间有一特别人士的作用,即文化中心现任主任徐业培,退休五年的他曾是原汤池区委书记、原庐江县县长、原巢湖地区行政副专员、原巢湖市政协副主席。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他欣然受邀来此就任,负责“外部协调工作”。
他说,就任半年多以来,自己也从中获益良多,“如果再让我当县长,肯定做得更好,也更舒服。”
他对本刊记者表示,当下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党的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他看来,此间德育的笃行、身教特性,于“德治”亦不无相通。
在较为具体的层面,汤池的和谐实验则早已走出小镇,如种子般在各地、各领域发芽。至今举行33期的的幸福人生讲座,每次数百乃至上千人,是培训师资的主要手段,以获“乘数效应”。在海口监狱、吉林松花江中学,南京、唐山一些企业等,此间的《弟子规》教育俱已移植过去,据各自介绍,都还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