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马来西亚政府要扣本地电影20%税?本地娱乐记者一点都不报道?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8-8-2010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报道, 看到一个这样的人说这样的话。。
大马电影发展局董事兼本地著名电影制作人张秋发针对《初恋红豆冰》被征收税务一事受询时表示,大马电影政策其实已逐步开放,而非马来语电影需抽20%娱乐税是法令上列明,阿牛不应在国外喊话并批评,此举有失国体。
他说,大马电影政策,以往是需100%的国语电影,才可获得20%娱乐税的豁免,而目前的情况则是只要70%的内容使用国语,这就可以让相关电影豁免娱乐税。
“不管剩余的30%是何种语言,可以是华语、淡米尔语、英语、福建等,只要70%是马来语,便可享有豁免娱乐税。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语,这项法令的制定,是通过国阵内三大种族政党的同意,这不应有争议。”
马来西亚就是有这种不团结的“华人“! |
|
|
|
|
|
|
|
发表于 18-8-2010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8-2010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军风暴 于 18-8-2010 12:25 PM 编辑
这条死走狗的照片,好像是槟城人。
看回之前的新闻,2010年5月12日的,就知道这废物根本没有发展华文电影的意思。
張秋發:扣除華語觀眾
中文電影市場有限
另一方面。馬特威電影集團首席執行員張秋發就認為,馬來西亞中文電影市場始終有所局限,畢竟在國內1800萬電影觀眾人口中,扣除了國內會說華語的觀眾,市場是非常有限的。
他指出,用150萬令吉左右來製作一部電影,可能就需要400萬令吉票房來回本,因為除了電影製作費以外,宣傳費、廣告費都需要約50萬令吉,加上中文電影不能享有馬來電影般扣娛樂稅等優惠(根據馬來西亞電影發展法令,中文電影不被列為馬來西亞電影,無法享有扣稅),因此製作中文電影需要更多成本。
他說,《大日子》和《初戀紅豆冰》算是比較不一樣的例子;《初戀紅豆冰》更在導演阿牛的友情號召下,召集了難得一見的大卡士,這些都並非一般大馬中文電影可達到的有利條件。
“我這幾年來一直研究能否製作中文電影,但是一考量最重要的回酬,我算來算去,現在投資於中文電影有很大的風險,也難賣給海外市場,畢竟中港台電影的水準,也是大馬中文電影難以媲比的!”
應拍各族
均接受商業片
馬特威電影集團製作的馬來電影一向很賣座,除了《Jangan Pandang Belakang》在國內及東盟市場創下750萬令吉票房紀錄外,年初推出的《ADNAN SEMPIT》單是在國內就創下780萬令吉的本地電影票房最高紀錄。
張秋發是以電影工業的理念來製作電影,因此他認為馬來西亞需要更多賺錢的商業電影來支撐市場,而不能拿到資金,就拍只讓自己爽的電影。
“大馬華裔電影人應該先向馬來電影人學習,瞭解整個市場運作,拍出各族人民都可接受的商業電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8-2010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华语电影卖座,他还大泼冷水,还讲到明要拍马来电影才会赚钱。。
我算來算去,現在投資於中文電影有很大的風險,也難賣給海外市場,畢竟中港台電影的水準,也是大馬中文電影難以媲比的!”
这种废物是电影制作人?这样喜欢算钱,滚去做其它生意,别来沾污这个有艺术的行业!!
我草,不止在这里当马来文是国语,学讲马来话,连拍电影都没想过要拍自己母语的影片
这种人真的是无药可救。原来我们不可以怪马来人,那条废物是发展局董事都这种思想,还指望谁去帮华语片导演争取这项权宜?!
还有他先说“大马电影政策其实已逐步开放”,后来又讲“这项法令的制定,是通过国阵内三大种族政党的同意,这不应有争议”。。马的自相矛盾,讲两种不同的话。。
强制上映?没有人要看你这种人拍的电影,上映了也不会有票房的!!!!!
还有!败坏国家声誉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就是有他这种表里不一的人,才被外国华人
轻视,印象就是马来西亚还是个比别人落后30年的国家,连国家民主制度都做不好!! |
|
|
|
|
|
|
|
发表于 18-8-2010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的玩具-JC 于 18-8-2010 01:00 PM 编辑
<大北馬>記者評論:筆筆皆是:苦澀的紅豆冰
by 星洲日報大北馬 on Tuesday, August 17, 2010 at 8:54pm
李耀祥juliolee@sinchew.com.my
___
關於牛導籲請政府不要抽他20%的稅務,正在唸電影所的學妹跟我解釋:它叫做Skim Wajib Bayar,也就是所有"外國片"在國內上映時,都必須把票房的20%繳交給馬來西亞政府。
阿牛拍的電影從台前到幕後幾乎清一色都是大馬人,這也算是"外國片"?是的,他是外國片,因為它不是純馬來文電影,所以"值得"被抽20%的稅務。
不要小看這20%,如果你的拍片成本是100萬令吉,而剛好票房也是100萬令吉,那,意味著你注定要虧本啦!
牛導的《初戀紅豆冰》不是第一部被抽稅的電影,之前的《大日子》早就乖乖奉上了。另外,還有很多很多你聽過或沒聽說過的華裔導演,都曾經都被這個條令狠狠地"勒索"過。
他們有大聲喊出來嗎?有!可惜,喊的人僅佔社會的一小撮,事不關己己不關心,願意聽的人更是不多。
最後的結果是,陳翠梅、李添興和何宇恆等,那些在國外獲獎頻頻的大馬導演,在大馬上映的電影都是在國際廳的範疇的(別傻眼,這是真的)。
好萊塢一直也很不爽這點,之前還透過美國電影協會不斷在告狀;黃明志亦大聲挑戰過,但,政府還是堅持這種行為,即便眼睜睜地看著香港出手相救本地導演,也死都不肯把那條充滿歧視味道的法令修改過來。
無賴就是無賴。
最經典的是,本地導演何宇恆的《太陽雨》入圍威尼斯影展時,他上台致辭之際特別強調"謝謝香港",讓媒體都感到萬分的奇怪,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馬來西亞人,卻不明白為何沒有感謝自己的母國,反而去謝謝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地方?
他說:"因為沒有香港的投資,也就沒有《太陽雨》這部戲。"無奈的是,本國政府看在眼裡,仍然哼都不哼一聲。
不要告訴我們,"原本台詞要100%純馬來文才能被界定為國片,經過爭取後,政府已經很讓步,變成台詞只要60%就能被界定成國片,最終不用繳交20%的稅務。"
也不要告訴我們,"我原本正向新聞部爭取,不過後來被調走了,所以沒辦法......"
為何馬來西亞的華人寧願再忍受一次"離散"的滋味,也要前仆後繼的往海外發展?為何他們連在自己的國家都無法享有"正常"的待遇?
不必多說,"一個馬來西亞"早就告訴你了——這個國家只有國語一種語言才是王道,所謂的多元文化,不過是說給遊客聽的玩意罷了!
#
这才是人讲的话 |
|
|
|
|
|
|
|
发表于 18-8-2010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張秋發:扣除華語觀眾
中文電影市場有限
另一方面。馬特威電影集團首席執行員張秋發就認為,馬來西亞中文電影市場始終有所局限,畢竟在國內1800萬電影觀眾人口中,扣除了國內會說華語的觀眾,市場是非常有限的。
有本事你这个走狗不是拿马来片跟华语片外销咯,看哪个国家要你马来片,有啦,那几个咯。
他指出,用150萬令吉左右來製作一部電影,可能就需要400萬令吉票房來回本,因為除了電影製作費以外,宣傳費、廣告費都需要約50萬令吉,加上中文電影不能享有馬來電影般扣娛樂稅等優惠(根據馬來西亞電影發展法令,中文電影不被列為馬來西亞電影,無法享有扣稅),因此製作中文電影需要更多成本。
他說,《大日子》和《初戀紅豆冰》算是比較不一樣的例子;《初戀紅豆冰》更在導演阿牛的友情號召下,召集了難得一見的大卡士,這些都並非一般大馬中文電影可達到的有利條件。
“我這幾年來一直研究能否製作中文電影,但是一考量最重要的回酬,我算來算去,現在投資於中文電影有很大的風險,也難賣給海外市場,畢竟中港台電影的水準,也是大馬中文電影難以媲比的!”
算算算,算你的死人头,难道你这个走狗汉奸喜欢看的马来片又能比得上中港台的电影吗?我呸!
應拍各族
均接受商業片
馬特威電影集團製作的馬來電影一向很賣座,除了《Jangan Pandang Belakang》在國內及東盟市場創下750萬令吉票房紀錄外,年初推出的《ADNAN SEMPIT》單是在國內就創下780萬令吉的本地電影票房最高紀錄。
死白痴,马来人多,当然票房也好啦,有本事把这部影片丢去美国,中港台上映啦,我看你爱看的马来片RM1的票房都达不到!
張秋發是以電影工業的理念來製作電影,因此他認為馬來西亞需要更多賺錢的商業電影來支撐市場,而不能拿到資金,就拍只讓自己爽的電影。
“大馬華裔電影人應該先向馬來電影人學習,瞭解整個市場運作,拍出各族人民都可接受的商業電影。”
|
|
|
|
|
|
|
|
发表于 18-8-2010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牛不应在国外喊话并批评,此举有失国体。。”
“不管剩余的30%是何种语言,可以是华语、淡米尔语、英语、福建等,只要70%是马来语,便可享有豁免娱乐税。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语,这项法令的制定,是通过国阵内三大种族政党的同意,这不应有争议。”
也是我国资深电影业者的张秋发表示,除了上述情况,以往抽娱乐税是高达33%,目前已降至20%,同时,只要是本地电影,就能享有「强制上映」(compulsory screening)。
遇到就种事,本地又没人报道,就是要通过这样,才会有人知道,才会有人跳出来吵, 是事实还怕丢脸?
70%马来语不就等于是马来片而已吗?什么 1 MALAYSIA, 根本就是 1 MALAY, YANG LAIN LAIN 2
是通过国阵内三大种族政党的同意?马华在忙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18-8-2010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8-2010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8-2010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8-2010 03: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心他啦。上节目也穿着他的 Ah Pek 裤。
他拍这部戏跟人翻脸。他本身应该也是有点问 ...
落难者 发表于 19-8-2010 09:12 PM 
最后那句让我很有兴趣你和阿牛什么关系?
你又知道他这个那个?你是他亲戚?朋友?朋友的朋友?同事?
不然你随便讲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8-2010 03: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军风暴 于 20-8-2010 03:20 AM 编辑
最新消息好像是昨天的
有议员想帮助达成废除20%的制度~
我觉得负责人也会答应的。。毕竟是大势所趋。。不然真的是不懂进步的国家了 |
|
|
|
|
|
|
|
发表于 29-8-2010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3583?tid=1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新聞、通訊及文化部長拿督斯里萊士雅丁說,只要是在本地製作、本國人所製作的電影,即使不是採用馬來語,也應該被列為本地電影,享有本地電影的獎掖。
本地歌手阿牛早前揭露,他執導的《初戀紅豆冰》,因為並非以國語為媒介語而被列為外國電影,必須繳交20%娛樂稅。
檢討政策公平處理
萊士雅丁在接受星洲日報獨家專訪時說,他將檢討這項政策,並且向內閣匯報此事,估计200年后就会有所改进。 |
|
|
|
|
|
|
|
发表于 5-10-2010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44416
各语本地电影一概豁免娱乐税
王赛芝:新闻部长同意改政策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王赛芝(右图)向《当今大马》透露,她已和通讯、文化及新闻部长莱斯雅丁达成共识,修改现有的电影政策,让所有本地制作的电影,不分语文,皆豁免20%的娱乐税。
不仅如此,王赛芝透露,莱斯雅丁(左图)也同意,若这项新政策获得批准,将追溯至从今年1月1日生效。
这意味着在今年华人春节播出,并取得不俗票房的本地贺岁电影《大日子》能一并受惠。
不过,王赛芝表示,尽管莱斯雅丁已同意,不过仍必须带入部门内部探讨与批准。
她说,自己将在近期内安排本地中文电影制作人与莱斯雅丁见面,让双方进行交流。莱斯雅丁已答应出席,预料届时将正式公布这项好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5-10-2010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这些较为敏感的新闻
报道了反而还会被对付
因为政府控制着整个传播咨询
=( |
|
|
|
|
|
|
|
发表于 16-10-2010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怕给ISA请喝茶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0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娱乐记者很懒惰的啦!其实本地娱乐圈也有很多火辣劲爆的新闻,只是记者功力不够不懂得挖出来罢了。没有人看?你们写了出来,人家就会看的啦!人气也是因为常常看到这些新闻而对他们熟悉,不报道本地艺人的新闻,报其他国家的小明星新闻,人家也是不懂他们是么谁啦!
艺人和媒体本来就该一起合作才会有娱乐圈。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