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05|回复: 0

Hiroyasu Kondo 的參考唱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6-2009 0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 http://cynicalaudio.blogspot.com/2009/03/hiroyasu-kondo.html


Audio Note 的創業者 Hiroyasu Kondo(近藤公康)是我敬佩的音響設計者之一。前幾年他在美國參加 CES 展時,突然過逝,年紀也不甚大,真是憾事一件。Audio Note Japan 規模很小,幾乎以一人工作室的方式運作,在 Kondo 過逝之後,他的徒弟(或助手)縱然能繼續支持,但應該很難再推出那麼有原創性的產品了。

Kondo 一如大多數的日本人,對於日文圈之外的世界相對封閉。我不諳日文,只能透過少少幾份英文資料了解 Kondo 的想法和設計理念。義大利 TNT-Audio 雜誌的訪談,大約是目前最深入詳實的資料,英譯版也公開在網路上。其他資料還有 Stereophile 雜誌的訪談、Sound Practice 上的文章等。

或許是 Kondo 的英語能力不夠好,無法用英語暢達地表現他的思維。透過這些零星資料,我仍然覺得 Kondo 並不是非常擅長運用語言文字來思辯的人。他的講話和思考,反映著樸拙木納的個性。相比之下,NOS TDA1543 DAC 的設計者 Kusunoki 簡直是哲學家,思考清晰、言談流暢,更有許多關於音響的形上思想。

然而 Kondo 的訪談還是很有趣,有很多珍貴的見解在裡面。TNT-Audio 那份訪談裡最讓我驚奇的一點,是他測試音響器材的軟體。Kondo 長年以來的參考唱片,竟然是 Toscanini 指揮 NBC 交響樂團的 Tchaikovsky 悲愴!我也有這份錄音,1941 年的 mono 錄音,非常老舊,錄音品質實在很難用解析、細節、動態、頻寬這些常見的音響辭彙形容。但這份演出無疑非常精彩,是我最喜歡的版本之一。但我過去從來不曾以測試音響的角度來聽這張唱片。

Kondo 在那上百萬的頂級真空管擴大機裡,塞滿銀線、銀箔電容、純銀輸出變壓器,一切追求最高的規格,卻以 1941 年的老舊錄音來作最終的測試。他這樣的作法和品味,真是讓人讚嘆!我完全佩服他這迴異的作法。偉大的 mono 錄音,須要最好的音響來表現;這些老錄音雖然細節少、頻寬窄、動態差,但卻也讓人豁免於這些 Hi-Fi 因子的迷惑,直接檢驗音響的速度感、節奏感、音樂性。陳舊的 mono 錄音,卻能放大音響效能的差距,直指音樂的核心,這裡面有什麼啟示呢?



-------------
中学时期我玩DIY也是听MONO的...  只因为MONO收FM比较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12:03 AM , Processed in 0.18988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