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41|回复: 1

2004 年英仙座流星雨---天文迷进来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8-2004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現期間:7/17~8/24

高峰期:2004.8.10~2004.8.15

極大期:中原標準時間2004.8.12  19:00~21:30

次極大:2004.8.12  4:50 (same as malaysia time-- 430am or 0430)

流星暴(ZHR>1000):不確定,若出現應發生在八月十二日凌晨 4:50 前後。

預估數量:ZHR~ 100

平均輻射點位置:RA=46°, DEC=+58°

平均速度:59 公里 / 秒

   圖上為 Rick Scott & Joe Orman 於 1997 年所攝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Perseids ) 可說是最有名的流星雨之一,因為它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過,可說是流星雨中的「老忠實」,每年固定時間穩定出現,極大期天空狀況良好時,通常每小時可看見五、六十,甚至百顆以上的流星,是最適合非專業流星觀測者的流星雨,也是全年三大週期性流星雨之首(另二為一月天龍座流星雨與十二月雙子座流星雨)。

自英仙座流星雨母彗星 Swift-Tuttle 彗星於 1992 年十一月通過近日點前後,英仙座流星雨更是大放異彩。在 1991~1992 年間達到 ZHR 400 以上,1993 年也有 300,1994 年之後仍保持 120~160 的水準,直到最近三年才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據軌道模擬的結果顯示,1990 年代輝煌的爆發主要是因為地球穿越了 1862 群(即 1862 年夏季,109P/Swift-Tuttle 彗星經過地球軌道時所遺留的流星體帶)之故,這個流星體帶不僅年輕、擴散程度低,且流星體顆粒較大,因而造成爆發。所以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將大有看頭。不過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極大適逢月齡 26 的下弦殘月,月光對觀測幾乎沒有影響,且根據芬蘭天文學家 Esko Lyytinen 與美國天文學家 Tom Van Flandern 的預測,2004 年地球將再度從 1862 群外側僅 0.00132 天文單位 (約 20 萬公里處)處通過,比月球還近一倍,因此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將大有看頭。預計極大發生在中原標準時間八月十二日凌晨 4:50 前後。Lyytinen 與 Van Flandern 從獅子座流星雨的經驗推測,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甚至可能出現流星暴,每小時達一千顆以上!大部分流星亮度為較暗的三、四等,流星暴持續時間在四十分鐘以內。至於舊的流星體帶,因為受到木星擾動的影響,約略向太陽靠近了 0.01 天文單位(150 萬公里),因此也更接近地球軌道,所以它們為英仙座流星雨所貢獻的流星數量也會增加。事實上,Lyytinen 與 Van Flandern 推測英仙座流星雨的強度有十二年(即木星公轉週期)的週期性。例如 1968、1980 與 1992 年都曾出現爆發與大量的火流星,依此推測,2004 年也不會例外。這些老流星體帶造成的極大預計將出現在中原標準時間的八月十二日 19 時前後六小時。不過,若您錯過了極大期也別放棄,因為從八月十日至十五日,都是英仙座流星雨的高峰期,只要走出戶外,應可有所斬獲。

   圖上為八月十三日凌晨四時左右的東方天空,左上方紅點為輻射點。

   觀測英仙座流星雨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找一處東北方與天頂附近開闊、無光害且濕度、空氣污染低(水滴與塵埃會散射光)的地點,向天頂方向觀看,便可看見許多流星。由於觀測時間很長,建議備有躺椅或睡袋,以最舒適的姿勢仰視天空。如果要拍攝英仙座流星雨,可以將相機架設在穩固的腳架上,光圈開到最大,焦距調至無限遠,並使用 ASA 400 度以上的高感度底片,以 B 快門曝光約 10~20 分鐘即可。

    午夜時,英仙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東北方地平線,曙光前昇至約八十度高。英仙座流星雨屬於高速流星群,流星速度高達平均每秒 59 公里,其中 45%有尾跡。由於英仙座明亮流星很多,所以即使在稍有光害的都會區,也能看到不少流星,如果在理想的觀測地區,整個晚上甚至可能看見近千顆流星。

    一般出現的英仙座流星亮度約在二等以上,平均亮度為 2.3 等,和北斗七星相近,不過偶爾也會出現如圖右般彩色的火流星,亮度直逼金星,即使在光害嚴重的都會區也很容易看見。

    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體來自週期 135 年的 Swift-Tuttle 彗星,當地球經過彗星軌道附近時,重力將這些從彗核散佈出來的塵埃、碎粒,從流星體帶中吸引至地球,以高速衝向大氣層,摩擦燃燒後發出短暫的光芒,就是我們所見的流星。較大的流星體其尾跡可在夜空中持續數分鐘之久。   


  圖左為最近一次於 1992 年十一月過近日點的 109P/Swift-Tuttle 彗星,當時光度約 5 等。下一次 Swift-Tuttle彗星要到 2126 年才會再度通過近日點。 圖右則是細微的英仙座流星體,寬僅約 10 microns。

    雖然流星體都非常小,但是由於其速度驚人,每秒可達 60 公里,所以對於太空船或衛星仍有潛在的危險性。1993 年歐洲一架太空船失控相信就是英仙座流星體肇禍。但是流星雨對地面上的人或物則不具危險,因為在 100~160 公里的高空中,這些流星體便已燃燒殆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老蔡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0-8-2004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在北美能看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11:15 PM , Processed in 0.05098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