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表于 16-4-2009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9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山野草夫 的帖子
| 禅宗说:顿悟刹那间 之前的不过是累积资量和缘分去让人觉悟而已。
 顿悟的见性者,就已经到达了y973的第四个阶段了。
 不过,好像花生包说的,要顿悟,基本条件是定力和基本认识,不然是顿不了悟。
 说是捷径也是捷径,说不是捷径也不是捷径,各人自己看待而已。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1-5-2009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忆 念 佛 陀 
 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 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
 ( 如此,他成为世尊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教徒忆念佛陀经常念诵的偈诵。今将佛陀九个名号作简明的诠释以便利忆持。
 
 一、阿罗汉 ( araham,应供、应 )
 1.他离一切恶。
 2.他破烦恼贼。
 3.他断生死轮回。
 4.他值得人天供养。
 
 二、正等正觉者 ( sammasambuddho,正遍知,正觉知一切法的人 )
 1.他未得到引导而圆满自悟。
 2.他遍知诸苦法,断绝诸集法,证得诸灭法,修习诸道法。
 
 三、明行足 ( vijjacaranasampanno,具足智慧与德性的人 )
 1.他的明具足,所以一切神通、智慧圆满。
 2.他的行具足,所以慈悲圆满,能广利众生。
 
 四、善逝 ( sugato,善净行的人 )
 1.他行中道行,没有断见、常见或极端苦、乐行。
 2.他善说真、实、有利益的法。
 
 五、世间解 ( lokavidu,彻底认识世间的人 )
 1.他了解世间,其缘起,息灭及导向息灭之道。
 2.他从所有层面了解众生、众生业行、众生世间。
 
 六、无上士调御丈夫 (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受调御者的无上导师 )
 1.他驯服人、非人、畜生,以温和训练、严厉训练以及温和、严厉训练。
 2.他向未调御者宣说种种法,鼓励他们迈向圣道。
 
 七、天人师  ( sattha deva manussanam,天、人的导师 )
 他以现世、来世、胜义谛,引领有情度诸苦厄。
 
 八、佛 ( buddha,觉悟的人 )
 1.他证悟解脱痛苦的究竟智慧。
 2.他觉悟四圣谛,也令他人了解四圣谛。
 
 九、世尊 ( bhagava,一切众生中最尊贵的人 )
 1.他具最胜之德,一切众生之最上,值得尊敬。
 2.他分别种种道、果,破了烦恼,抵达苦的边际。
 3.他破了贪瞋痴、一切恶法。
 
 忆 念 达 磨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ti.
 ( 法是世尊善说、自见、无时、来见、引导、智者各自证知的。) 由忆念达磨(法),而尊敬、顺从引导入正道的师长,尊重恭敬无比尊贵的法,思念法于心中,而得广大、清净的信心。法的六个特性分别解说如下:
 
 一、善说 (svakkhato),佛陀说的法,初善、中善、后善,善美的、不颠倒的、趣入解脱的。
 
 二、自见 (sanditthiko),法可由自己亲见,不是只依他人所说而信,而是依自己的观察智慧而亲见、亲证的。
 
 三、无时 (akaliko),法是随时随地可修可证的,不用在特定的时空之下才可修证。得到圣道(四向)之后,紧接着即刻得到圣果(四果)。
 
 四、来见(ehipassiko),证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虚的,值得邀请人一起来见证。
 
 五、引导(opanayiko),以法作为引导来取证涅盘。
 
 六、智者各自证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行者修法乃至证果皆是自知自证。
 
 忆 念 僧 伽
 
 Su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ujupatipanno bhagavatosavakasavgho, naya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samicipatipannobhagavato savakasavgho, yadidam cattari purisayugani atthapurisapuggala, esa bhagavato savakasavgho, ahuneyyo, pahuneyyo,dakkhineyyo, abjalikaraniyo, anuttaram pubbakkhettam lokassa’ti.
 (善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正理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即是四双八辈,这是世尊的声闻众,值得供养、值得供奉、值得奉施、值得合掌礼敬,在世间无上的福田。)僧伽之德分别解说如下:
 
 一、行道者(supatipanno),僧伽是依佛陀善说的法与律而行道的声闻众。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僧伽以正直的身口意行道,如法如律,不走偏锋、不极端。
 三、正理行道者(nayapatipanno),僧伽为正理、真理而正当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僧伽具有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间无与伦比的和合众。
 
 僧伽是四双八辈(须陀洹向、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的摇篮,他们是佛陀的贤圣弟子,值得供养、供奉、奉施、合掌敬礼,为无上诸福、利益的增长处。
 一、得供养(ahuneyyo),僧伽值得受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资身用品,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报。
 二、值得供奉(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献僧伽,僧伽也适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僧伽。施者由于无贪、无瞋、无痴的净施,可得大善果报。
 四、值得合掌敬礼(abjalikaraniyo),僧伽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合掌敬礼。
 
 忆念甚深之僧德,彼时心不被贪瞋痴纠缠,降伏恐惧,忍痛苦,得喜乐,尊敬、顺从于僧伽,得广大、清净的信心。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0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9
 
 [ 本帖最后由 山野草夫 于 1-5-2009 12:19 AM 编辑 ]
 | 
 |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