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技术精華 图文 (大量動畫 進入後請耐心等待)
[复制链接]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9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9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2-7-2009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8-2009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8-2009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马琳学习超强的交叉步
by Table Tennis World magazine, 2009 June Issue
![](http://www.iamactuary.com/xl/wp-content/uploads/2009/07/ma-lin-1.jpg)
![](http://www.iamactuary.com/xl/wp-content/uploads/2009/07/ma-lin-2.jpg)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8-2009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8-2009 0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乒乓球实战技巧——常用的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2、 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3、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5、 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6、 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
7、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1、 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2、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3、 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4、 接右侧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5、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6、 接转与不转接 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
7、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 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8、 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1-2010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1-2010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1-2010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1-2010 0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反拉弧圈球
这是在贴球基础上更高一级的技术。贴球是被动中的防御,反拉是防御中的主动转攻。这个技术运用的难度很大,要掌握和运用,必须具备很好的基本功和判断能力。它的运用有几个方面:一是反拉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旋转不是很强的弧圈球;二是对方轻拉到反手位时,抓住时机反拉;三是变直线后对方拉高吊弧圈球(旋转不是很强)到反手位大的反拉。
1、发拉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可采用教练员发多球到陪练一方的侧身位,对方拉起来到主练一方的反手位,用反面反拉,反复进行练习。
2、在对方连续进攻的时候,有意识的寻找对方拉球不是很转的情况下用反面反拉。也可采用直接发多球的方式,教练员发上旋球到运动员的反手位让运动员用反面反拉。
九、直拍横打综合性训练
当单个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后,就必须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使反面技术和其他的技术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
1、反面抢拉下旋球后侧身正手连续进攻。
2、侧身正手抢攻后扑正手回反手反面拉。
3、正手位抢拉下旋球后对方防守到反手位的反面拉。
4、推挡变直线后对方拉直线时的反面快撕或反拉。
5、扑正手回反手反面拉后的不定点正手全台抢拉。
以上这些训练内容都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因此,在训练中必须牢牢掌握,并和其他的单个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直板反面的技术很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运用不同,但有一点必须要认识到: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直板打法的反手技术是由推挡和反面技术组成,而每一个技术都是整个打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要掌握起来很不容易,需要运动员努力钻研和刻苦训练,在比赛中才能运用自如。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1-2010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2-1-2010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直拍横打技术全攻略
直拍横打是直拍的反面进攻技术,也是比直拍反手正面攻球更为合理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直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直拍横打技术包括平挡,快拨,快带,快撕,挑打,弹击,拉球,反拉等。我们练习时可以从最简单的快拨开始,再练习快带和拉球等就比较容易了。
直拍横打的最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握拍法:![](http://www.yoger.com.cn/upfile/Editor/2008128231541901.jpg)
大家可参照图片中的握法。
相对于通常的直拍握法而言,运用横打时拇指要往里握的深一点,适度用力压拍,而食指则略微上移至球拍边缘处,稍微放松,使球拍背面前倾,握拍不能太紧,以免影响拍形的调节,背后的其余三指,包括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应该略微伸开些,这样有利于发力和稳定拍形。
至于具体的姿势、动作要领如下:
食指放松,拇指用力压住拍肩,使球拍保持前倾。站位时注意重心稍微偏向右脚,触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转腰带动手臂自然迎前击球,借对方来球的力量把球回过去。击球时间在高点期,触球的中上部。
总体来说,打法可分两种:
一种打法是反手位横打结合推挡,代表人物马琳。这种打法的特点是台内起板灵活,球到反手时,以反手位为过渡,伺机正手位抢攻。这种打法的握拍方法是拇指和食指握紧拍柄,中指略弯侧向贴于反手位而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于中指上。
另一种打法是反手位牺牲推挡,只有横打,代表人物王皓。这种打法的特点是反手威力大,可以直接拉弧圈球或进行快攻抢攻。这种打法的握拍方法是拇指握紧拍柄,食指伸直贴在拍边上,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略弯以指肚贴于球拍反手位。个人试打感觉第一种姿势适合快攻结合弧圈,第二种姿势适合弧圈结合快攻。
直拍横打的反面平挡技术动作:
准备姿势与快推类似,但引拍时前臂稍内旋,手腕略屈,重心更多的放在右脚上。注意拍头不要刻意下垂。以转腰带动手臂自然前迎,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略向上击球中上部,以前臂为主,手腕保持相对固定,借力还击。
直拍横打的反面快拨技术动作:
拍面稍前倾,引拍略低,击球的上升期,触球的中上部,以腰带动前臂及手腕,向前略向上发力,稍带摩擦。
发力方法:
身体从左向右发力,在转腰辅助的同时,伸展小臂和手腕发力,拍子应该朝身体的右前上方用力。通常业余球友在练习时候常见的毛病是随意发力,并且不加以控制,不能用腰部控制手臂,这样就不稳定,手臂一乱晃起来就控制不住方向了,看起来很吓人的动作,结果却打不上球就是这个道理。
注意问题:
因为直拍横打使用手腕部较多,所以请您在练习时注意保护手腕。可戴护腕加以保护。另外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关节感到酸痛就应该及时休息,避免伤病发生
学习直拍横打平挡球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反手位斜线平挡。通过反复训练,尽快使动作定型。
2 一点打对方两点和对方一点打两点。该练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平挡技术的落点调节能力和与正手技术结合的能力。
3 推挡和平挡球的结合训练。开始先练习推一次平挡一次,然后逐渐过渡到随机运用两种技术。进行这种练习时要注意身体重心位置的区别。推挡球时身体重心稍微偏向左脚,而平挡球正好相反,重心稍微偏向右脚。
直拍横打有几种分类,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1)快攻弧圈结合推档+直拍横打:如果是后练习直拍横打的人大概还都保留了推档的习惯,处理球大多数站位近台结合中台,反应快、速度快、线路变化较多,主要以速度取胜。具有良好的相持能力。
2)弧圈快攻结合推档+直拍横打:和前一种打法相似,不同的是站位多中台并结合近台,以摩擦为主并具有良好的爆发力。
3)王皓类的纯直拍横打技术:放弃推档技术,但是反手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相持能力强、变化较多,弧圈结合快攻。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2-1-2010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尹霄回首直拍横打 ( 转自乒乓世界) 《乒》:您早在1990年的《乒乓世界》中就著文提出了直拍横打的多种模式,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回头再看有什么感想呢?
千篇一律地套用某种模式,或是断言哪种模式最先进,我觉得这都是不全面的……
尹霄:当时为直板正胶设计了以横打为主结合推挡、以推挡为主结合横打以及反手完全横打这三种模式,直板反胶也是这三种,共计六种。这十几年来,直板选手对横打技术不断融合,历经了一系列创新,但并不能说哪一种打法是最先进的。
王皓现在比较醒目,让大家感觉耳目一新,实际上直板选手融进横打技术以后,在他之前出的世界冠军也不少,比如刘国梁、闫森、马林……只能这么说,王皓之前的几个人,主要是把直板横打应用于前三板和衔接环节中,属于辅助进攻的技术,更多地是依*它的变化,但是没有把它作为主项,他们的主项还是突出正手,所以在相持段中尚未能与横板抗衡。而王皓这种模式,就实现了与横板在相持段的对抗,这是它的长处,当然,把横打作为主项也会影响到其它的技术,所以他的正手就偏弱一点。
如何使横打技术成为个人的得分手段,如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以更适合他个人的特点?我觉得是掌握横打时比较关键的一点。千篇一律地套用某种模式,或是断言哪种模式最先进,我觉得这都是不全面的。在这点上,我与蔡指导、刘国梁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有技术全面并且能够有机组合、合理运用,才能体现出打法的先进性,并不是没有了推挡、反面能够与横板在相持中对峙就先进。推挡作为防守和调动落点的能力比反面强些,包括它的节奏变化,这些都是横打不能替代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反手完全用横打,变化或者正手就可能差一点;横打只作为辅助进攻,相持肯定弱一点,但变化肯定又多一点。以刘国梁为例,他既有推挡,又有横打,还有反手正面进攻,技术体系显得比较丰富,三者运用得也比较灵活,这就与他的正胶快攻相吻合——变化多。假设完全用横打,就是另外一条路,而且未必适合刘国梁的特点。
《乒》:那么,什么样的人更适合王皓这种模式?什么样的人又更适合其它模式呢?
中国直板如果只走王皓这一种模式,可能也就是这种模式走到尽头的时候……
尹霄: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模式,需要教练员在最早的启蒙训练中,就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设计将来的发展方向。国家队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结果很可能就是打成了以推挡为主结合反面。很难断言谁更适合某种模式,这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依*教练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
中国直板如果只走王皓这一种模式,我觉得并没有体现出乒乓球的精神,那可能也就是这种模式走到尽头的时候。目前,对手还感觉王皓的横打技术与真正的横拍反手有一定差别,特别是侧旋。但是,如果大家都去学这个,就会形成“直板的横拍选手”,一旦被国外选手熟悉了、适应了,它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
《乒》:您刚才提到了推挡在防守时的重要性,可是我们知道,过去的乒乓球讲究在处于被动时先防一下、调动一下,再找机会转攻,而现在的三、五板和四、六板衔接却常常是直接反撕、反拉,那么,推挡如今还有多大作用?
我始终认为,乒乓球现在仍然没有脱离技巧的核心……
尹霄:乒乓球是朝着凶狠、快速、主动的方向在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乒乓球并不是纯粹依赖发力的运动,我始终认为,乒乓球现在仍然没有脱离技巧的核心,它最先进之处就是体现它的技巧性,而不是速度有多快、力量有多重、旋转有多强。这三个要素固然是质量的体现,也是我们必须去追求的,这个并不否认它——软绵绵的、没有速度力量的球肯定是落后的,但这三要素每个队员基本都能做到,彼此之间仅有微弱的差别,而更大的差距还是在于技巧和变化。谁的技巧性更强、变化更多,谁就能够立足当今乒坛,而不是谁的力量大谁就能拿第一。并不是对方进攻我就必须反击,你发力我发力,你快我更快,你转我更转……这是其中的一点,但乒乓球技术的全貌是你重我有轻,你重我有重,你轻我也有轻,对于只知道重的人,我打个轻的他还借不上力。而推挡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它迫使对方不得不作出调整。所以,看起来推挡好像是一项落后的技术,不能进攻,但它在这个项目中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符合乒乓球对技巧性、变化性的要求。我认为,直板中王皓的模式可以继续走,以推挡为主结合横打的模式同样可以提倡。刘国梁是成功的,马林可以说也是成功的,他如果不加横打可能更难立足,只是他目前的推挡和横打都还不够过硬,一旦对方能在这个位置上抓住他,他想摆脱就有些困难。并不是打法设计有问题,而是掌握有问题,还没到那个火候。
《乒》:王皓刚到国家队时,队里也让他加过推挡吧?为什么后来还是完全横打呢?
如果先练横打再加推挡,恐怕是加不进去的……
尹霄:他刚上一队时,包括蔡指导、我和他的主管教练吴敬平都建议他加入推挡。但是,他从小就没有练过推挡,不可能再花时间去把这项传统的技术掌握透,还要解决转换的问题,所以难度就比较大,即使加了,也可能形成一个摆设。所以,试过一两次不成功,就没有继续了,仍然让他走自己的路,也是一种模式。这也符合中国“百花齐放”的思想——直板里面就有六种模式,是一种极大的丰富。我觉得这几种模式都是先进的,直板横打的贡献就在于解决了直板反手进攻的问题,这是质的进步。直到今天,韩国直板仍然没有解决反手问题,包括亚洲其它国家的直板,不走(直板横打)这条路还是没有出路。我国直板横打选手拿世界冠军的已经有四、五个人,事实证明了它的成功。
王皓的经历也给我们一种启示,就是练习直板横打要有一定的步骤。我认为,推挡必须先过关,再一个技术一个技术地加,如果先练横打再加推挡,恐怕是加不进去的。先练推挡再加横打虽然也有困难,但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还是可行的。比如,先从拉下旋开始,再练一板台内的接发球,或者练一板衔接,或者推挡占据主动后有一板反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揉进去……原来刘国梁也是这么练的。
《乒》:前两年有些舆论并不太看好王皓,认为他的正手偏弱,通过训练,他的正手现在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是否也是他这种模式很容易走的一条弯路?
问题在于他的连续性……
尹霄:他的正手是有一些偏弱,这几年经过努力,速度、旋转、力量都不缺了,问题在于他的连续性。由于他的站位和意识都是偏反手的,正手的连续性受到了牵制和影响,目前只是在身体到位、有所准备的前提下拉一两下还可以,但连续性、处理不同来球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一些下降点的拉球,比如拉些高吊弧圈、拉过渡的球。王皓这种模式将来是比较均衡的,目前还是反手强于正手,下一步就是如何强化正手的连续进攻。一旦他的正手能达到相称的能力时,整个打法就比较丰满,威胁会更大。
《乒》:中国横板选手的反手进攻能力一直弱于正手,现在王皓的反手比正手更强,能否说直板选手近年来加强反手的步子迈得比横板更大?
正手的杀伤力、正手跑动的范围还是我们处于世界最强的资本……
尹霄:这些年,中国横板选手反手的主要技术是快撕,实际就是快节奏的拉,由于是在起跳点击球,所以旋转不会太强,但是速度快。自从改用大球以后,我们也在强调反手的杀伤力,表现在两点,一是第一板对下旋来球的上手,二是相持中的主动发力。相持中的发力目前我们在近台可能有,但是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还是要练些中近台拉球的发力,这项技术有些人掌握了,像张超的反手有时就能在中台发力,刘国正也有一两板,包括单明杰等也有,但还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而且我认为,我们的这项技术与欧洲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王皓的先进性,就在于反手掌握了两个区域的进攻技术,不但近台有快撕,退台也有拉球,并且有发力,力量足够大,弧线带侧拐,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主要得分手段。而目前我国的横板都是偏向正手的,反手的进攻处于辅助地位,不是太均衡。
但是,假设要走成特别均衡的模式,可能就要放弃一些正手,而我觉得我们目前还是要偏重正手一点,正手的杀伤力、正手跑动的范围还是我们处于世界最强的资本,对此我们并没有否定,只是感到反手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只是去加强,如果走成了格林卡、普里莫拉茨、科贝尔那条路,我自己觉得,并不适合中国人的特长。
《乒》:目前国家队的苗子里直板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将来会不会连王皓这种模式都后继无人?
尹霄:直板像王皓这种打法也许还能接上,尽管国家队的年轻选手中没有,但我想省市队已经有了,几年以后还是会冒出来的。但我现在感觉到,正胶这种打法已经有些危机了,尤其是几项改革以后,大家对这种打法逐渐失去了信心,不但一批教练失去了信心,甚至连家长也失去了信心。但我始终认为,它还没有过时,客观地说,它的难度比较大,花的工夫也很多,大家可能也不愿意去自找苦吃,花了半天功夫也未必出得来,何必呢?有好练的打法,何必不去走那条路呢?也有可能,这种打法就会走向消亡。我还是希望,将来能看到以推挡为主结合横打的直板正胶选手出现。
《乒》:关于直板横打如何训练的系统方法,目前在基层似乎还是空白,这会不会影响到直板横打选手的进一步培养?
尹霄:我实践这种训练的时间比较长,在我看来,直板横打有特定的训练手段,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练员自己肯摸索,并不难。千万不要等,不要看着上面怎么走再去学,学只是一种参考,更重要的是自己去钻,方法没有定式。 |
|
|
|
|
|
|
|
发表于 24-1-2010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您一下........![](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ongue.gif) |
|
|
|
|
|
|
|
发表于 17-9-2012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