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1|回复: 4
|
******* 我不知道这经文出自哪里? *******
[复制链接]
|
|
在一次讲座,师父说了一部经。他说在佛陀时代,一位出家人的口才很好但修行就不怎么样。所已佛陀就说他,“You empty monk" (这是师父用英文说的). 就是你外面装饰得很好,但内心深处其实只是个空壳子。
我觉得师父的话很有震撼力,所已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可是我却不知道这经出自于何处。 |
|
|
|
|
|
|
|
发表于 22-3-2009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这个?
真正的痴人雖然終身與智者為伍,仍然無法領悟佛法,
就像湯匙不知湯的滋味。(偈 64)
Yāvajīvampi ce bālo,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Na so dhammaṃ vijānāti, dabbī sūparasaṃ yathā.
優達夷比丘喜歡坐在講經說法的講台上。有一次,一群來訪的比丘誤認他也是學養豐富的比丘,就向他請教五蘊,但優達夷卻無法作答。因為他對佛法一無所知,來訪的比丘們訝異於居然有人與佛陀共住,卻對心、五蘊與六根如此無知。
佛陀向他們說:「真正的癡人雖然終身與智者為伍,仍然無法領悟佛法,就像湯匙不知湯的滋味。」
出自法句经故事集。
[ 本帖最后由 das 于 22-3-2009 07:55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3-2009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 挺有意思的。
但是我不知道师父所说的是不是来自这里。 |
|
|
|
|
|
|
|
发表于 23-3-2009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3-2009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新网友
是的,应该是这篇。
只有知識,但不能加以領悟是沒有用的
定中生慧,無定則慧減,明白這種道理的人,
應該自行努力,以增長定慧。 (偈282)
波思拉是一資深的比丘,不僅深深理解佛法,並且教導比丘佛法,但也因此十分貢高、自負。佛陀清楚他的弱點,希望加以改正,引導他走上修行的正道,所以每當波思拉比丘來頂禮問訊時,佛陀就稱呼他:「無用的波思拉比丘!」幾次聽到佛陀如此稱呼自己時,他仔細思考其中的含意,終於了解佛陀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自己雖然對佛法具有廣泛的知識,卻不曾認真精進禪修,所以未能證得聖果,連初禪也沒有。
因此,他在未知會任何人的情況下就離開了,前往非常遙遠的舍衛城外一處有眾多 比丘的精舍。他首先去見最資深的比丘,並謙卑地請他擔任自己的導師,但這比丘為了使波思拉能真正謙卑,就要波思拉去請求第二資深的比丘擔任導師。他就去見第二位比丘,但第二位比丘也同樣告訴他去見另一較資淺的比丘。他於是輾轉來到一位年輕的阿羅漢沙彌處,最後這沙彌在確定波思拉比丘會敬謹接受教導後,才答應擔任波思拉比丘的導師。在這沙彌的指導下,波思拉比丘收攝心念,如實觀身,精進禪修 。
佛陀透過神通知道波思拉比丘正在精進禪修,就放光,勸誡他要堅定,努力精進,發展更高的心靈境界。不久,波思拉比丘就證得阿羅漢果。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