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92|回复: 1

再说"用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2009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过"双膝稍屈"一文后,对不太注意动作细节的球友们有了些许地帮助。这里再谈一下用腰发力的细节,希望也能收到予期效果!
予备站位时的"收腹含胸、双膝稍屈"状态中的"收腹含胸","收腹"是将腹部肌肉收紧积蓄力量的,"含胸"是将背部有关肌群拉开积蓄力量的,
这"一收一拉"的配合与"双膝稍屈"相配合,就会将重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做为合理发力的基础。
"斜身、沉肩、拉手"的引拍过程是以"双膝稍屈"控制的髋关节为支撑,正手引拍时将收紧的腹肌向右髋转移收紧、背肌群向右后下拉开、重
心向右脚前掌适度转移的动作过程;迎前过程是背肌放松的转体过程,腹肌仍在紧张之中,髋部无动作,所以重心也只是在由静止至动态的转换之中 。这个过程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有的球友在引拍不到位时就匆忙发力而无迎前过程的准备,自然会使发力分散导致发力的不集中;触球瞬间的二次发力时,在重心转换的势、力的引导下,挺右膝蹬地顶髋、展腹肌、收背肌使左肩后甩、右肩大幅向前,从而完成摩擦的发力。
我们常见的发力文章中,大多是说转腰发力,很少有提及背肌群作用的,所以部分球友在"蹬转"的涵义上不是很确定,认为"蹬转"就是蹬地转
腰,这只对了一部分。从长期地辅导过程中我感觉,先把迎前的过程分离出来并切实地做到了"充分",再引导学员将发力过程的"蹬转"理解为蹬地转肩过程,发力不足的现象大多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其原因就是背肌群与腹肌群的作用同样得到了重视与发挥,使重心转移引导发力的作用真正地得到了体现,重心下坐的现象也会因此而彻底地消除。
这应是合理用腰的方式,期望对发力不足的球友能有所帮助,也请大家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2-2009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GzkaoBOU_A&feature=related.黄河教练的徒手练习会用到腰。此效果有效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9-2025 08:33 PM , Processed in 0.10764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