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94|回复: 7
|
关于马来西亚华语的腔调 (新主题)
[复制链接]
|
|
“腔调”是一个比较不好定义的概念。它除了涉及语音层面的问题,
还牵涉到说话者的语气。讨论马来西亚华语的“腔调”不能不注意
这一点。下面仅就马来西亚华语语音方面的几个特点谈一谈。
马来西亚华人在讲华语(普通话、中国国语)时,很自然会受到
方言的影响。方言的影响不只出现在语音上,也包括词汇、语法等。
现在三十岁以下的人在讲华语时基本上不会有太明显的方音痕迹,
可是,大家还是觉得我们的华语跟中国大陆及台湾的有明显的区别,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调值变了。
马来西亚华人在讲华语时,调值普遍下降,这是十分明显的现象。
有些人在讲方言时也会有这种毛病。然而,调值虽然往下移,但是
调形却保持不变,所以马来西亚人依然能区分阴阳上去四声的分别,
只不过在说话时,大家都不自觉地把调值向下调了。例如阴平调值
本为55,马来西亚人会说成44,甚至是33,听起来还是一个平调,
但是音高(pitch)却降了,听起来就比较没味儿了。阳平调值是
35,但马来西亚人一般不会升得那么高,大概只有24,有的甚至只有
13。上声则没有掉值的问题,因为前半上是21,已经降无可降了。
去声为51调,马来西亚华语里则把起点向下移,念成42,甚至是31。
这是马来西亚华语腔调有别于中国大陆和台湾之处。
掉值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时候也和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留意一下第五台的华语新闻播报员,很多人在播新闻时调值到位,
但是在主持节目时(在一般状态下讲华语)就频频掉值,“本地腔”
马上就跑出来了。
我认为,掉值现象是正常的,而这正是马来西亚华语有别于其他地区
华语的地方。要说这种“掉值”的华语“不标准”也没错儿,但是别
忘了:语言的规范化应该是有层次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教师和播音员我们就得提高要求,尤其是播音员,必须要求他们
把调值掌握好,讲一口标准的华语。如果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
大陆和台湾最优秀华语播音员同台主持节目,而观众仍分辨不出他们
的背景,那就算成功了。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无法提高调值,那倒
也无所谓。
另外,声母和韵母的细微差别也是导致腔调有别的原因。
比方说,中国人发ao韵母时(如“好”、“高”、“炒”等),
a的发音部位偏后,马来西亚人的a则是个前a;中国人的o是个
后半高圆唇元音,接近英语book的元音,马来西亚人的是后高
圆唇元音。ai、ei、ui等韵母的韵尾i,在中国人口中是个前半
高不圆唇元音,相当于英语里is、excuse开头的第一个元音,
但是马来西亚人会发成前高不圆唇元音。这是韵母方面的例子。
声母方面,最明显的区别是翘舌音。翘舌音在马来西亚华语中一般
有两个变体,一种就是变成平舌音,是为“平翘不分”;一种是
变成舌叶音,例如sh会发成接近英语she开头的辅音(是个舌叶音),
但实际发音部位应该往后一些。有些推广华语正音的朋友说马来西
亚人“平翘不分”,与事实有些出入。那些把翘舌音发成舌叶音
的人是懂得区分平翘的,只是舌位趋前罢了。据我观察,把翘舌音
发成舌叶音的有留台毕业生、文教界人士,以及一些想学标准华语,
但又学得不到家的人士(包括部分华语播音员)。
至于读错字、白字的问题,我认为这个跟“腔调”沾不上边儿。除非是
大多数人都读错,而且这种错误的读音跟标准读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那才能考虑这是不是受方言影响的腔调问题。例如,把唇齿音f发成
舌根音h,佛教说成“活教”、“发生”说成“花生”(在台湾就能
经常听到),这种就可以算是“闽南腔华语”,因为闽南话没有f,而且
华语里属f声母的闽南话里很多是属h声母的,这才能算是腔调范围内的
问题。可是,在马来西亚,一般上只有老一辈的人(而且不是人人如此)
才会有这一类问题,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很少会有这种毛病。
再举一例,有些讲粤语的人会把华语的阴平和去声相混,“开门”会不
自觉地说成“忾门”,《敲敲我的头》会念成“翘翘我的头”,要找活生
生的例子吗?听陈峰、林淑萍、KK等粤语节目主持人讲华语就知道了。
这或许可以称为“广府腔华语”。但不论是闽南腔也好、广府腔也罢,终
究是少数人的腔调,不足以成为马来西亚华语的共性。
读错字音其实是任何地区都有的事儿,而且跟语文教育、个人语文修养等
都有关系。一个四声调值到位的北京人也可能会念错字。而实际上,
中国人误读的字音不在马来西亚华人之下:因为说成”阴围“、比较
说成“鼻脚”、复杂叫“府砸”……不胜枚举。可是,如果这么念
的人继续增加,那将来很可能会“习非成是”,久而久之这些原本是
错误的读音说不定就会被确认为标准音了。再举一例,download 你
怎么说?叫下载吧?可是这个“载”字很多人都念第三声,而这个念法
其实是错的。“载”念第三声时只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年,如一年半载
、千载难逢;一是表示记载、刊登,如转载、刊载等。跟download对应
的“下载”,其“载”含承载之义,应该念第四声,但大多数人都念
第三声了。中国人更厉害,把“载人航天”说成“宰人航天”,“载货”
叫“宰货”,“载歌载舞”就成了“宰鸽宰鹉”。而这些读音将来说不定
都要成为新的“正音”。
身为语文工作者(或语文爱好者),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一个错误的读音
刚出现时通过教育、传播等手段及时予以纠正,至于原本正确的读音
最后会不会被错误的读音取而代之,胥视语言使用者的选择。如果大
家最后习非成是,那也是无可奈何的。
我认识一些在马来西亚留学、工作的中国朋友,其中有一位来自重庆的留学生,
普通话讲得挺标准的,声、韵、调都掌握得很好,可就是老爱念错一些字。
有一次他跟我争辩“蜜饯”的读音,我告诉他标准音是“蜜贱”,他坚持“蜜钱”
才是对的,还说在中国大陆人人都这么说(我相信是他身边的人这么说而已)。
他念错的字挺多的,有些根本就是“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但我并不能说他
的普通话“荒腔走调”,因为这是他个人语文水平太低以至念错很多字音,
他的“腔调”并没有问题。
由于之前看到 Azrael 的《馬來西亞華人的華語腔調》加入了不少关于读错字音的讨论,
所以我在这里另辟主题。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可以分开讨论的,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尝试
弄清楚“腔调”的概念,专注于讨论腔调问题。至于正音嘛,在这里打个广告,建议
大家收听第五台的《天南地北谈华语》,或者另辟主题,专门讨论人们容易误读的字音吧!
[ Last edited by 兰陵嘉应子 on 27-7-2004 at 10:21 AM ] |
|
|
|
|
|
|
|
发表于 21-7-2004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主要是我们的"阴阳上去"念得不好。尤其是"阴"和"去",经常受到广东话和客家话的影响。("阴"声念得太低沉,好像没精神;"去"声念得不够重,好像念成第一声。)
是这个部分吧?没错,你说的基本上就是调值问题,但是调值下降不完全是受方言影响,
因为很多人讲方言时一样会掉值。另外,即使不讲粤语或客家话,马来西亚华人的华语
一样会掉值,你听听槟城闽南人的华语就知道了。
你说“阴”念得太低沉,就是指55调不到位,但是说“去声不够重”,意思就是说去声
没念完吧?(调域缩小)不过要说去声念得好像第一声,那我就不同意了,马来西亚华语
里的去声还是个降调,只不过不是高降而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新加坡人,老实说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虽然整十年没到过新加坡,
但一直都看新视/新传媒现场收音的华语节目,他们的华语还不是一样掉值?
只不过具体的调值可能跟马来西亚的有一些很细微的差别而已,马新以外的人
未必能分辨。再听听958城市频道的节目吧,当主持人和听众对话时,你就更容易
发现新加坡人掉值的问题了,因为主持人讲的是四声到位的华语,而听众嘛……呵呵……
[ Last edited by 兰陵嘉应子 on 21-7-2004 at 05:32 PM ]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4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对我来说,新加坡华语腔调和我们的有明显的不同。当我在新加坡时,从一些人的谈话(华语),我就可以立刻认定他是大马人还是新加坡人。如果调值差别不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到腔调的不同呢?
对!槟城的福建话和KL/SG的有明显的不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7-2004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wyong 于 22-7-2004 10:03 AM 说 :
不过对我来说,新加坡华语腔调和我们的有明显的不同。当我在新加坡时,从一些人的谈话(华语),我就可以立刻认定他是大马人还是新加坡人。如果调值差别不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到腔调的不同呢?
对!槟 ...
之前说过,腔调除了语音,还包括说话时的语气。新加坡人讲的华语在用词方面
跟马来西亚有些不同,尤其在语助词方面。很可惜,研究海外华语变体的学者往
往注重书面语的研究,只注重探讨词汇和语法,即使有人对语音进行描写,主要
也只是集中在传统的声韵调范围,很少有人针对“腔调”这个概念认真进行研究,
所以,这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荒地。
其实,我觉得马来西亚的华语本来就不容易定义。这里和中国不同的情况是:
我们有更多不同的方言群。在吉隆坡生活了三年,我还是认为不存在所谓“吉隆坡式华语”,
因为不同籍贯的吉隆坡华人讲的华语都不尽相同。正如之前说过的,有的人
带有明显明显的方音痕迹,很容易凭口音认出是属于哪个方言群的;有些人
则不带明显方音痕迹,但又没有达到标准华语的水平,不容易让人听出是属于
什么方言群的。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4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马来西亚年轻华裔的华语腔调基本上逐渐定型。还是可以从词汇上的运用分辨那一个人成长的地方,本身籍贯方言痕迹影响也不会太大。调值上已经难以分辨你我。
建议版主将此帖设为精华帖。兰陵兄的确回答了不少网友的疑问。
从他的回复及下面的韩文签名看来,他的确在推广正确讨论姿态上作出不少努力!应该加分!
[ Last edited by wei on 25-7-2004 at 05:50 PM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5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就是这样
[quote] 兰陵嘉应子 于 2005-03-21 00:07 说 :
马来西亚华人在讲华语……
读错字音其实是任何地区都有的事儿,而且跟语文教育、个人语文修养等
都有关系。一个四声调值到位的北京人也可能会念错字。而实际上,
中国人误读的字音不在马来西亚华人之下:因为说成”阴围“、比较
说成“鼻脚”、复杂叫“府砸”……不胜枚举。可是,如果这么念
的人继续增加,那将来很可能会“习非成是”,久而久之这些原本是
错误的读音说不定就会被确认为标准音了。再举一例,download 你
怎么说?叫下载吧?可是这个“载”字很多人都念第三声,而这个念法
其实是错的。“载”念第三声时只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年,如一年半载
、千载难逢;一是表示记载、刊登,如转载、刊载等。跟download对应
的“下载”,其“载”含承载之义,应该念第四声,但大多数人都念
第三声了。中国人更厉害,把“载人航天”说成“宰人航天”,“载货”
叫“宰货”,“载歌载舞”就成了“宰鸽宰鹉”。而这些读音将来说不定
都要成为新的“正音”。
我认识一些在马来西亚留学、工作的中国朋友,其中有一位来自重庆的留学生,
普通话讲得挺标准的,声、韵、调都掌握得很好,可就是老爱念错一些字。
有一次他跟我争辩“蜜饯”的读音,我告诉他标准音是“蜜贱”,他坚持“蜜钱”
才是对的,还说在中国大陆人人都这么说(我相信是他身边的人这么说而已)。
他念错的字挺多的,有些根本就是“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但我并不能说他
的普通话“荒腔走调”,因为这是他个人语文水平太低以至念错很多字音,
他的“腔调”并没有问题。
你的观点我非常同意,事实就是这样。
有一些中国人把=因为说成“阴围”、比较说成“鼻脚”、复杂说成“府砸”……不胜枚举。
这是受了方言音的影响,如果是三几个方音(唸了自己的方言音),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方言音太多,就是他的普通话不行了。北方话比较靠近普通话,北方人讲话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把方言音带到普通话里来,这是北方人讲普通话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
在中国的播音界里,响当当的播音员,肯定不是北京人,这些播音员在北京住久了以后,不知不觉的跟着北京人说起“阴围”来了。所以我们听见播音员唸“阴围”的时候,我们要说某某播音员唸错音了;而不是说“阴围”也可以,也没有错,都对。
去中国旅行回来的朋友说:这个地方的普通话和那个地方的普通话不一样的。其实他们不明白,这些人讲的不是普通话,而是当地的方言。所以我们要学好掌握好华语,才能分辨是普通话还是方言。
他把方言音当着是普通话的发音来用,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