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3-11-2004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1-2004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商品
分体式的写作方式,是一种零散的写作方式。作者的企图心很大,想要将商品灌入,之后再娓娓道来作者所要说的故事。这是在我所阅读的这几篇中,没有尝试的新感觉,很不错。
作者前面以访问式开始,说出很多心中的不满。作者还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念头,最后作者又道出:“商品再次复活”,有些类似劳伦斯的写作方式,我想作者个人应该有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否则写不错这种对比的方式,来充分的表达他个人的一件。这是一篇很有“酸性”味道的小说。同时作者也有黄锦树的个人黑暗讽刺风格。无论如何,这一篇小说可说是一篇不错的佳作。
评语人:sin_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发表于 24-11-2004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来给评语了。
嗯,这篇文章的概念还不错。
唤醒社会醒觉的文章很罕见,值得鼓励。
希望读者能明白笔者的苦心。
但愿道德的沦陷能被抑止。
人类啊…这可悲的生物。
写作手法有明显的风格,很另类。
虽然凸显了强烈的写作个性,
但文章的编排有点凌乱,要改善。
故事点子固然好,但刻划不深。
不足以显露人性的丑恶。
笔者也许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洋腔洋调的感觉。
若能采用东方格式去描绘这故事,那会更好。
科幻小说要注意的是题材方面的突破。
复制人这题材不算新,所以看了没多大的震憾。
我绝对是个很懒惰的人,
同样的东西我不想说第二遍。
笔者的不足与《未来宠物》的一样,
可以去看看小弟留在那里的评语。
我想,多看多读多想多写会对你有帮助。
其实,你的作品已不错了。
加油吧!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4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被批评,是一件好的事情,
故事内容,是文章的重点,文笔只是想要增加文章的生动而已,
不可抹去的是一个可以体谅"复制生物" 的痛苦,还有思想。
真的是一个很新鲜的题材,我本来是不备题目吸引的,
但是当我看了第一段,我有一种被题目骗了的感觉,
一个"商品"这个题目,原来隐藏着那么深入的现在社会,将来的社会,
以后的以后。。。。。。 |
|
|
|
|
|
|
|
发表于 28-11-2004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品
這是一部科幻的題材,雖不能說創新,不過卻能在老掉牙的複製人課題上做了一個很不錯的對比表現。在馬來西亞文壇上確是一種比較罕見的小說文類,作者的文筆也有一定的表現水準。情節絲絲入扣,故事發展也頗為順暢。“拥有灵魂但不懂得自主的傀儡娃娃”是文本內一句運用很不錯的文字。
但畢竟科幻小說題材要有出色的表現是必須倚賴主題的怪誕或創新,過程必須營造的頗為真實但往往卻引發大家思考它哪不為人思考的另一面。所以整體營造上許多小細節的現實來源和解說是有一個必要性的。文本內有几處其實是蠻令讀者弔詭的。一,零號叛逃後的消息,有關易容問題︰一個〞商品〞去哪找醫生為它易容,哪來的資源讓它得以過境潛逃他國。二,二號的租住的小套房,租金哪來?
等。。。另外一點是,這文本屬於第一人稱敘述,作者其實可以再為這第一人稱做更深入的刻寫,尤其〞我〞是一名記者,應該有更強大的觀察及敏銳力。
整體來說仍屬可讀性甚高的文本,作者不但有一個不錯的開頭,最後的部份亦給讀者帶來了一個不錯的結尾。且是目前我閱讀的參賽作品中,有注入哲理省思的。一部好小說如果不能給於讀者多點想像及思考的,哪就好比看一本學校參考書般的死知識傳遞。
題外話︰
把一个生命用另一个生命的牺牲来填补。这叫挽救?人类不是讲求道义的吗?对于我们,你们称之为“商品”的人类身上,道义又在哪里?
有趣的引發本人的一個小想法︰ 我們人類吃雞羊牛。。。何嘗不是可以套上這個小道理,哪它們該有道義嗎? |
|
|
|
|
|
|
|
发表于 3-12-2004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颇有想像空间的一部作品。
题材很特别,不过如果可以让人更深入思考会更加好。
没什么特别的评语啦~ 文笔还不错,不过不会很"文"。。。啊~ 不懂怎么形容,哈哈~ 可能就是看太多翻译作品的关系吧! 楼主明白我在讲什么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04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评语!
不能否认,我的作品里的确有浓重的“翻译”味,大概自己真的深受外国翻译文学的影响吧!题材上的不深入,大概是因为篇幅的长短所限。虽说,身为作者的我绝对能决定其长短,但可惜的是,当时的灵感一闪即逝,如今想要再抓住些什么,实在难了。。。。或许要等到下一个机缘的到来。 |
|
|
|
|
|
|
|
发表于 8-6-2005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有点问题,因为不明白,所以询问一下。
何谓:“翻译味”?
是不是行文因袭多数翻译著作的文笔词汇,所以称为翻译味呢?
而这篇作品是否是其人所写?还是他者翻译呢>
若是其人所写,又何来翻译两字呢?
在下认为,全世界的语言都是一样的。人的头脑,没说西方人较理智,东方人较感性。既然都是一样的脑袋结构,其能理解的事情,其表达的语言也必然和别人能理解的事情,其接受的语言有共同之处。在下认为,一个深植您脑袋的知识,虽然是来自他人,但只要您能体会,它何尝不属于您的思想?记得文学理论有种说法,无论作者在其文本里头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读者能接受多少,是读者的权力。现代的观点认为,作者无须为作品强硬添加他的思想,虽然任何文字的组构都会有治\指涉;但是对于读者而言,作者的观看盈余不是我们须要绝对顺从的观看盈余,我们借鉴作者的优秀思维,也被允许拥有自我的思维角度。文学的传播,是由作者寄托到文本,再由文本传达给读者。其传播的途经,已经不是直接性,因此有所误差,何妨不可?再者,翻译文学的传播途经更为间接;先由作者寄托到文本,再由文本传达给翻译者;翻译者要翻译时,其实是作为作者的角度和资格,将他所领悟的间接文学意境书写在他的翻译著作,才由著作传达思想给读者。因而,身为读者的您,所接受的翻译文学,其实已经不是源源本本的作者思想,所以被允许运用您的语言能力及经验世界来组构文本里头的文学世界,那个世界是完全属于您的。您所接受的语言知识和经验世界,难道不是直接的吗?无论透过多少层面,来到您面前的。仍是最直接的材料。告诉您,当您欣赏翻译著作时,您吸收的,不是大作家的文学,而是翻译作品的文字组构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8-6-2005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有点问题,因为不明白,所以询问一下。
何谓:“翻译味”?
是不是行文因袭多数翻译著作的文笔词汇,所以称为翻译味呢?
而这篇作品是否是其人所写?还是他者翻译呢>
若是其人所写,又何来翻译两字呢?
在下认为,全世界的语言都是一样的。人的头脑,没说西方人较理智,东方人较感性。既然都是一样的脑袋结构,其能理解的事情,其表达的语言也必然和别人能理解的事情,其接受的语言有共同之处。在下认为,一个深植您脑袋的知识,虽然是来自他人,但只要您能体会,它何尝不属于您的思想?记得文学理论有种说法,无论作者在其文本里头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读者能接受多少,是读者的权力。现代的观点认为,作者无须为作品强硬添加他的思想,虽然任何文字的组构都会有指涉;但是对于读者而言,作者的观看盈余不是我们须要绝对顺从的观看盈余,我们借鉴作者的优秀思维,也被允许拥有自我的思维角度。文学的传播,是由作者寄托到文本,再由文本传达给读者。其传播的途经,已经不是直接性,因此有所误差,何妨不可?再者,翻译文学的传播途经更为间接;先由作者寄托到文本,再由文本传达给翻译者;翻译者要翻译时,其实是作为作者的角度和资格,将他所领悟的间接文学意境书写在他的翻译著作,才由著作传达思想给读者。因而,身为读者的您,所接受的翻译文学,其实已经不是源源本本的作者思想,所以被允许运用您的语言能力及经验世界来组构文本里头的文学世界,那个世界是完全属于您的。您所接受的语言知识和经验世界,难道不是直接的吗?无论透过多少层面,来到您面前的。仍是最直接的材料。告诉您,当您欣赏翻译著作时,您吸收的,不是大作家的文学,而是翻译作品的文字组构而已。世上多数的纠纷,其实换个角度立场就能保容解决。作为文学的角度,翻译作品的确是属于作者的思想反应;但作为读者,世界上没有翻译文学。
请相信您自己的一切,只要不贪心,世界就属于您。
您也许仍是以文学的角度来鉴定翻译文学的形式面,但您是读者,就请用读者的角度诠释吧。如果翻译文学的存在已经不成效后,就没有所谓的翻译味的问题。文本所表现出的不熟悉感,也许是异于普遍的本土文学;但能相同语言系统的读者所接受,所认同,它何尝不是属于那语言系统里的文学?就算您的文笔不似普遍的文学作品,只要不脱离语言系统,又何妨呢?您仍然是本语言系统内的作家呀。只要您是用本语言系统表达的文学,就是本语言系统的文学!
课堂上着的文学概论,使得我很着迷;而着迷得,也许疯狂了。我极度鼓励任何有志于写作的作者们。熟悉文学理论。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知识,对于您的创作,和如何鉴定文学有帮助。虽然不谙文学理论的作家能写出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熟悉文学理论的人却写出一堆烂东西,但这一些都不能阻止文学理论领导文学的必要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6-2005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7943416 于 8-6-2005 06:21 PM 说 :
在下有点问题,因为不明白,所以询问一下。
何谓:“翻译味”?
是不是行文因袭多数翻译著作的文笔词汇,所以称为翻译味呢?
而这篇作品是否是其人所写?还是他者翻译呢>
若是其人所写,又何来翻译两字呢? ...
我個人是覺得差別是在於行文上。你可以試著去比較比較翻譯作品與母語創作作品上的差異。大概是因為翻譯作品不怎麼咬文嚼字。可是母語創作的很多都會咬文嚼字吧。而我的屬前者,所以才說有翻譯的味道吧? |
|
|
|
|
|
|
|
发表于 10-6-2005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您使用這字眼帶入驗證中﹐似乎對母語創作的印象不佳噢﹖如果您認為翻譯作品沒有咬文嚼字﹐比較讓人接受﹐那麼在下可以坦誠告訴您﹐您遇上差勁的翻譯作品。
什麼叫做“咬文嚼字”﹖難道選擇較為精確的文字是一種錯誤﹖難道須要淺白﹐卻步符合您的思想的語言才是正確﹖難道您必須顧慮讀者的語言程度到了什麼地步才能決定您使用什麼文字﹖到底您是為自己創作﹖還是為讀者書寫﹖如果您的文學一直是為了須要讀者肯定才能存在﹐那只好抱歉在下出言不遜。
因此陳述在下的論點﹕
第一﹐作者是為自己而創作的
第二﹐作者使用的語言絕對是自己的語言
第三﹐作者無法翻譯自己的語言
請問您的創作意圖究竟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自己腦袋中有不能不抒發的思想才書寫的嗎﹖而會是別人要求您寫什麼﹐您就為他的須要書寫他的須要﹖那麼您身為獨立書寫個體的地位在于何處﹖
請問您自己嘴巴說的﹑手中寫的﹑眼裡看的﹐難道不是屬于自己的語言嗎﹖如果您沒有掌握那語言﹐那您如何利用來書寫﹖既然那個語言是屬于您的﹐那麼使用它用來書寫﹐為何不是創作﹖
請問您翻譯些什麼﹖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想﹐還須要借由翻譯來翻譯些什麼﹖您的作品是您源源本本的思維體系﹐要從什麼翻譯到什麼﹖
再者﹐使用淺白的文字﹐難道就不能成為文學作品﹖使用艱澀難懂的文字﹐就一定是文學作品﹖或是說不咬文嚼字的書寫方式﹐就是翻譯作品﹔只有咬文嚼字的﹐才稱得上母語創作﹖那麼原本咬文嚼字的外語的母語創作借由本語言的翻譯之後﹐變得不咬文嚼字﹐是證明翻譯者的功夫不夠好﹖還是證明本語言沒有咬文嚼字﹖而本語言沒咬文嚼字﹐是不是證明本語言全部都是翻譯作品﹖
在下愚見﹐認為自己的作品被稱為具有翻譯的味道﹐應該站起來反駮對方﹔而不是因為自己接觸翻譯文學久了﹐就認為自己的作品就是翻譯作品。您的作品﹑您的文字﹑您的思想﹐是絕對屬于您的﹐要站起來力爭到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6-2005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7943416 于 10-6-2005 01:21 AM 说 :
咬文嚼字﹖您使用這字眼帶入驗證中﹐似乎對母語創作的印象不佳噢﹖如果您認為翻譯作品沒有咬文嚼字﹐比較讓人接受﹐那麼在下可以坦誠告訴您﹐您遇上差勁的翻譯作品。
什麼叫做“咬文嚼字”﹖難道選擇較為精確的 ...
我并没有对母语创作有何不佳印象。但我看到的一些中国创作的确是咬文嚼字。或许你认为我的“咬文嚼字”是贬义词,但实际上那只是我使用的一个中性的“形容词”。也或许是这样,你才会认为我对于母语创作有不好的印象,甚至以为我以自己文章所谓的“翻译味”自豪。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想说的,是翻译文学,不管怎样,一定会与原作有所不同,与使用母语创作的那些作品有所不同。我得承认自己当然有看过一些差劲的翻译文本,但我不觉得我所看的都是“差劲的翻译作品“。
我看过苏童,莫言等等典型的中国作家,也看过白先勇等台湾作家。如果再将他们的作品与一些翻译文学做比较,比如说村上春树的台湾译本,我还是觉得有差别。而这种差别,我认为来自与字里行间。当然,我没有为此做过研究,就只是觉得如此。没有什么宏伟的论文支持自己这个说法。但就是自己觉得如此。所以当别人说起自己的文章有着些”翻译味“,也不觉得什么奇怪,也没想过去争辩,因为自己就是觉得”翻译味“这东西,是存在的(不是指说在自己的文章,而是在大部分的翻译作品)
我能感觉到你似乎很不屑于我的说法。甚至能感觉到你觉得我这种说法是个崇洋媚外。如果是这样,我无话可说。毕竟我没法用宏伟壮观的论文来撑起自己的”感觉“。
就这样。 |
|
|
|
|
|
|
|
发表于 11-6-2005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喂,我似乎没说您崇洋媚外呀,而是说,我一点也不觉得您的作品拥有翻译味。
在我的眼里,您的作品拥有自己的风格。
您的作品,绝对是您的作品。
我只是不认为,您的作品和别人创作的作品有任何的差异。
世上只有咬文嚼字的人,绝对没有咬文嚼字的文章。
好的文章,当然要用最好的文字来组成。
翻译作品,若那翻译者的程度不够原作者,他的翻译不可能比原作还好。
原作的咬文嚼字,在翻译作品里就不存在了。
一个对语言掌握能力极高的作者,必然追求更精确的表达方式。
咬文嚼字,是一个很好的途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