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742|回复: 56

孰是孰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1-2022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4-2-2022 10:03 AM 编辑

真我   

我 往哪裡去 才能 找到自己?
許多人雖然知道
過去
已成回憶,
我   
卻迷失在 痛苦裡,
我 該往哪裡去 才能 找到自己?
有些人或許明白
過去的
就該 讓它過去,
我就  
不再迷失這裡,
然而 心中卻禁不住在吶喊
我   
再不要徬徨痴迷,
我   
再不要黯然無依,
但是,一個人 若還“無法” “捨離” “我執”,
啊~啊~
結果
還是會重複的
找到 那些失落的過去,還有那些不在現實中之未來。
如此
我 之【我】
就 振振有詞的 說【真我】就 是【我】,   
還有那些已經過去的 是【我】
也認定了 不在現實中之未來  
也是因【我】 而存在,
並且認為
“五蘊”雖然 無常無我,
其實是【空的】
只有【真我】 才是真實 永恆能輪迴 而存在的【我】
結果
這個【真我】
由 無始至無終 還是 無法真正理解
佛陀所教導之“法”
也無“法”“輪迴”而解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1-2022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理解因緣法的人
都知道“有”、“無”、“生”、“滅”這些現象
只不過是  
因 各種因緣和合生滅輪迴
而出現的 無數過程之一。

佛陀曾是如此的教導
    依止於有與無之兩【極端】。是為正見。
    如來離此等之兩端,而依中道說法。如是乃正見。《因缘相应》

所以  
不論這些過程所呈現的 是些什麼樣的“景象”
佛陀只以“無常”
作為這些“現象”之“安立”。

至於說
因缘所生之法,我说即是空。

理解因緣法的人自然能明白 這兩句到底是想要表達些什麼,

對於那些一知半解的學習者來說,
單取這兩句
很容易被導向【極端】一邊,
倘能重回中道者
或許尚可長一智,
更多的是  
朝往向 沒有最深處 只有更深入偏執。

真我 與 空
“法”相違,從此迷途一墮千劫,離輪迴解脫更無望,
歷史與現世中 例子俯拾皆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2022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13-1-2022 09:48 AM 编辑


“法”真諦
在於 懂得辨別,
應明白而理解 了了分明
非 將所有事物 簡單的 一股腦囊括於 是或不是 有或沒有 然後盡往自己所喜執的去尋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2022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是選擇 繼續的往【認知】那裡 去尋找自己嗎?
還是願意 回一回頭
重新的
去看看
或者尋找與學習
佛陀所說之“法”以達致“解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22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没毕业,酒肉穿肠过
的六祖/济公乘:
空≈中道
法≈如来藏
真我(有)≈唯识

刻苦钻研经书,当代大国师
的神秀/玄装乘:
解脱道不及格,最好别碰菩萨道;
我空和法空不及格的,可以翻翻 唯识(法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2022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没毕业,
正常的 該有的 都有,沒有的 也不會有,
不傷人害自己 能開心就好。

我空和法空不及格的,
自己檢討 改正就好,太苛刻 反而不好。

解脱道不及格,最好别碰菩萨道,
也別開宗立教做導遊 闖業績,
畢竟 自己才是 更最需要被導 之人。


任何人都要明白
唯有 這樣的因緣,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任何的結果,不分好壞,都有 各種複雜的因緣聚集,才 果不求 自有,
無因無緣,就別去妄想 天會掉下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1-2022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個人
能 自己檢討,懂得 改正的,自然就會變好。

只是
有誰 會願意 承認 自己有問題?
人人都認為 自己才是正確的。

當一個人認為
他正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時,
事實上
他只是在 重複抄襲 一個問題。

(知應知)
如何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Sadhguru 萨古鲁  

一個人  
抄問題  
是因為你在 內在對每一件簡單的事情
都製造了(各種對與錯的)如此大的衝突,
以致你認為 你可能總會做錯事,做錯事,做錯事。

沒有人真正知道
他在做的事 是對還是錯,
他 百分百地知道嗎?
不知道!
所以不要太在意 這是對的嗎?這是錯的嗎?
只是,當你要做某件事時,
能知道
會給我 和我周圍的人 帶來幸福嗎?
這才是你 所要關心的

那些總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人,
他們是 很可怕的,
他由此 會變成暴君,
因為【我總是對的】
【我生命中所有的決定 都是對的!】
這是一個暴君,這不是“人類”。

凡事【都對】的人,
會變成 一個非常醜陋的人。

所以你別在意必須做正確的事,
你只是需要 多一點點“人性”,
只要確保 當你做的每一件事
都對你和你周圍的人 都有好處,就可以了!


是對的?是錯的?
由誰來決定?
如果它給人們帶來幸福而不是傷害,
這就是正確的事情,不是嗎?

沒有人 可以決定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因為幾千年來,人們都爭論着同樣的事,
沒有人能得出一個結論,何為對錯,
那些相信他們自己
在做正確之事的人
他們總是 對彼此做出最可怕的事情,
所以  
與其去看待對與錯,
那只是 你所相信的【道德后果】,
為何不喚醒 自己內在的“人性”
為何不成為 一個活生生的人類呢?

(修應修)
動物的本性 意味著【固定的邊界】,
人類的“本性” 意味著【擴張】,
或者說
把每個人 都包容到你的邊界內,
因為這是一個天然的渴望,
無論你在哪,你(的“本性”)都想變得更廣大,更廣大,
這是什麼?
這是因為你的“智性”到達了一個不喜歡有限制的層面,
它想要擴張,這是人類的“本性”,
人的本性 天然就是包容的,
動物的本性是排外的,它想要確定邊界,
所以不要留在 對與錯的界限裡,
(取中道)
即使有人錯了,
讓我們包容他們,並盡力把事做好,
因為一旦你認為 自己在做的 都是正確的事,
那麼 在你的生命中
每個人看起來 都是錯的!
請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多數人都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他們自己,每個人都有錯的地方,
如果每個人都是錯的,只有你是對的,這是一個瘋狂的跡象,而不是正確的跡象。

(捨應捨)
所以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思考【這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決定】
當你適度的平衡,頭腦清晰愉快,不因某事而沮喪時,
做一個決定,將你的生命投入其中,美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你也許沒有做正確的事,
但你可能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你可能做了一件美妙的事,那就足夠了!
【我】能走多遠?將會發生什麼?
那取決于很多因素,
你自己的智慧,你的能力,以及我們所處的時代,
你不應低估我們所處的時代,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不同的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可能我們與時代同步,
我們今天可能受到讚許,也可能我們明天受到讚許,也可能在我們離開后會受到讚許,
但無論生命中我們做什麼,我們都全身心投入,
因為生命就在於其全身心投入,
生命不在於它的正確性,你的投入必須是全情的,無論你做什麼,
看看如何把每個人的幸福都包含在內,
如果你是一個包容性的進程,並且你完全投入其中,那就可以了,
你是對的 還是錯的,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你還是無法真正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因為總有另一群人會說 這是錯的,不是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22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1-2022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當一個人  
【懂得】將“法”【分乘別類】 之時,
則已鑄成【自己“滅法”】之過程 的開始,
如無意外,
終 將至“無法”解脫輪迴 之“果”。

猶如凡 緣 於那樣的 緣 而火燃燒,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22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4-2-2022 10:34 AM 编辑


佛陀教導
“無常”與“無我”。

Sadhguru 萨古鲁說
如果你將【自己】
認同 為【你所不是的東西】,
(也就是說
當一個人 自認為
某些事物【是我】
或者  
【我是】或【我有】某些事物 時)
你就從真實走向不真實,
從現實走向幻覺。

“佛”
原是“覺悟者”之一種【尊稱】。

有人
認為【自己是出於好心】
所以將“佛”
向多方面去【認同】,
不但頌揚囊括據為己有,
亦因迷而信 導致偏離了
真實之“解脫正道”,
就從真實走向不真實,
由學習變成朝往【他方】祈求,
結果
每加多一方的認同,
則增添一分幻覺而滅減了一份真實,
從現實走向幻覺,
續而 誤以為真,
在現實中 宣說 可以真正感受到的自己 是假的,是虛幻的,是空的,
認為 感受不到的 才是真的。

佛陀之所以說“無常”
是告訴人們
【事物】之“究竟”,
以利“取捨”,
非要求人們去執著【事物】之 有或沒有。

有無對錯好壞真假大小 等等這些,
只是 以 相互比較 再分立而言。

“無常”  
是【事物】之“本質”,
無關 有無對錯好壞真假大小 等等這些。

有無對錯好壞真假大小 等等這些
只是 人之【分別心】以 相互比較 再分立和區分。

不論
是或不是 有無對錯好壞真假大小 這些
或  
任何的文字言語 等等,
但凡 人 去執著在 這些細微的枝節上,
那並非是 在學習 或 探索“法”之“究竟”,
而是
以【分別心】運作而“執”,
此有故彼有。

欲學習 或 探索“法”之“究竟”,
若能放下
對於這些 是或不是 有無對錯好壞真假大小 等等之偏見,
棄捨“執著”,
才是 在“學習”。

學習懂得“辨別” 是或不是 有無對錯好壞真假大小 等等
又不存在【偏見】,
則無需分別 而“達致中道”。

住“中道”
僅僅因 明白而理解
懂得辨明是非 而 包容 事物之差異。

並非歡喜,亦非厭惡,
即不擁抱,就無嫌棄,
更不是 執著在 對與錯 是不是 或 有沒有。

一切成敗是非 猶如凡 緣 於那樣的 緣 而火燃燒,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與我無關。

若能 貫徹當中意義,
箇中三昧,如人飲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2022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
不曾教導人們 【執著於任何事物】
以獲取更多的功德與回報。

佛陀只解說
人們 隨放生之“緣”“生”之利益和功德,
從無鼓吹或倡導要求人們
【自己去製造放生的機緣】。

緣起甚深,非我凡夫之輩 能窺以全貌,
須知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偶遇 與 製造
是兩碼事,
切忌 張冠李戴,取而代之!

人生之苦
莫過於
不知【自己不知道】!

一個人
得知 自己不知道,
才能修 以除免一些
造業與徒增不必要之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2-2022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意義  

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Sadhguru (薩古魯)
萨古鲁說
生命中最偉大的事情
就是它本身沒有意義。


任何的“意義”
都起自
有“因” 於 有“緣”
相結合 而“生起有”。

“苦”
亦然。

“苦” 非自做 亦非他作,

緣自 有“因” 於 有“緣”  
相結合 而“生起有”。

人間福報
緣自 有“善因” 於 有“善緣”  
相結合 而“生起有”。

惡業
緣自 有“惡因” 於 有“惡緣”  
相結合 而“生起有”。

無明之苦
緣自 有良知 卻分不清善惡   
也 不懂取捨. 之“善因” 於 有“惡緣”
相結合 而“生起有”。

“惡因” 於 有“善緣”  
相結合 得以 知應知  
而懂得辨別善惡,
明 善宜取 惡宜棄 而修應修,
擅於 取捨 知放下 以捨應捨,
則 “生起 解脫” 之 “道”  而離“苦”。

或善 或惡 或苦 之結果,
皆起於“因緣結合”
緣無,“苦”則不生。
有無“結果”
緣於“取捨”。
決定“結果”之“因緣”
緣自“辨別”。

猶如凡 緣 於那樣的 緣 而火燃燒,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生存之意義
在於“不傷害”。
“法”之意義,
在於“知”。

僵持在 天上地下南北大小高低 有無真假好壞對錯 這些虛無妄相,
實為 心有偏執。

放下執念
對外 是慈悲,
向內 為解脫,
無疑無惑 無苦的
面對一切 過一生
乃 人生的意義。

人 “無慧”知因見苦,
自然就會偏向依循【延過往的認知】
尋覓合意的記憶,選擇以拼湊
【認為是正確的答案】,
然則心中卻充滿疑惑而受苦。

唯有
佛陀所說的
“法”之“究竟”,
凡正確依循的習修者
皆能得以達致 自證自覺自悟
而 無疑無惑無苦無差異。

一切皆 緣 於那樣的 緣而 火在燃燒,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2022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3-2-2022 11:09 AM
意義  

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Sadhguru (薩古魯)

不要有目的,也不要有意义。冥冥中自然有人会因为意识的驱动而改变世界,那个人也许是我,也许是别人,但是,不管是谁,都是意识的作祟。

不要阻止悲剧,也不要推动快乐,自然会有意识去推动。
因为一切都有它的轨迹。

在家的我们,随波漂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隨緣】
是 世人
“無慧”知因見苦,
不知“有”與“無”之真相而無法離苦,
只能偏向依循【延過往的認知】
尋覓合意的記憶,選擇以拼湊
【認為是正確的答案】,
而存在於世間的
慰籍於一時而無奈之想法。

捨棄“執著”
亦非指
【將所有的事物】完完全全的棄捨而不屑於取,
應棄捨的是
【心中緊緊的所執】。

萨古鲁說的
生命中最偉大的事情
就是它本身沒有意義,
與  
佛陀說之 “無我”
他們只是指出“事實”之真相,
並非  
鼓勵或要求人們
這個不要 那也不要
聽天由命一般的躺平
或 只需認自己為【空】,就什麼都沒有
又或 寄託於冥冥中的希望
之類的答案。

而是
像他們
同樣以智慧
擅於取捨 知放下,
而活得 無疑無惑無憂無慮而無苦。

佛陀之所以說“法”
是讓人們都能
緣於“善緣”
再相結合 得以 知應知
而懂得辨別善惡,
明 善宜取 惡宜棄 而修應修,
再擅於 取捨 知放下 以捨應捨,
接著“生起 解脫” 之 “道”而離“苦”之機緣。

當一個人 真正的依“法”去理解
“有”與“無”這些真相,
一旦真正的明白了
自然就不再有苦而離苦。

佛陀說“法”
常強調 “無常”與“中道”。

“法”之意義  
在於“知”。

“住”中道,
僅僅因 明白而理解
懂得辨明是非 而 包容 事物之差異。

並非歡喜,亦非厭惡,
即不擁抱,就無嫌棄,
更不是 執著在 對與錯 是不是 或 有沒有。

然而
世人
卻不知【自己不知道】,
只懂得 偏向依循【延過往的認知】
尋覓合意的記憶,選擇以拼湊
【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答案】,

更不明白
自己僵持在 有無真假好壞對錯 這些虛無妄相之答案,
實為 心有偏執。

一切皆
緣 於那樣的 緣而 火在燃燒,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心有偏執之人,
因 不知自己不知道,
所以  
也不知 應反省,
只懂得 專注在擇取尋找 合意於自己的答案,
當事實不盡己意
則將責任往“業”推卸
也不願去檢討 出事問題真正的“因”。

因   
不懂依循“法”的正確習修,
則只能被困在【心中所執】之【有】與【無】
反复的來去
卻“無法”理解“有”與“無”
究竟之真相 以離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2022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5-2-2022 10:19 AM
【隨緣】
是 世人
“無慧”知因見苦,

离开了“对错真假”的逻辑判断,又或者仅仅只是点到了离苦而不进一步执着的位置,
这种不偏不倚的,也许会体现出一点中道的影子,
我的确不容易驯服自己接受字面的范围,往往会想象无我的境界是如何如何的,在不违背底线或基础概念下,会接受世界的各种形式状态,毕竟佛法比喻成了森林中的一片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2022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說的
不偏不倚
確是“中道”之體現。

但  
如 不究竟,人就會 有疑惑,
【不知】是“因”
緣於“不究竟”
就會“生起”  
是或不是 对错真假 之“疑惑”。

例如
因【不知】   
而 緣於對 真假對錯 之真相的“不究竟”
難免 於心中“生起”如以下
离开了“对错真假”的逻辑判断,又或者仅仅只是点到了离苦而不进一步执着的位置,
这种不偏不倚的,也许会体现出一点中道的影子,
這些 不確定 之“疑惑”。

“中道”
非是歡喜,亦非厭惡,
即不擁抱,也無嫌棄,
更不是  
執著在 對與錯 是不是 或 有沒有。
而是
清楚的知道 明白和理解“对错真假”
懂得辨明是非 而 包容 事物之差異,
非 無奈而勉強的 去認同,
而是 緣於 明智與自然地
以 不偏不倚,不執一邊 而“行”,
如是為“中道”。

為了離苦 而不進一步執著,
是“行”中道 之體現,
亦是為 正確的“修行”
但要清楚
不進一步執著,
執著於【不執著】
兩者 不能相提並論。

佛陀將“法”
比喻成掌中之一片葉子,
是因為貪心的人們
喜歡為了想知道真相
而常往 更深更遠更大更多 的方向去尋找。

例如“無我”,
欲知“無我”之真相
只需依“法”去 自證自覺自悟,
而非 依靠【虛無空間之想像】。

但  
貪心的人們
喜歡以 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方向
往 有與無 的兩極端  
去挖掘尋找 沒有最深 只有更深而虛無的答案,
到頭來
卻不知真相
只有
【自己認為是對的答案】。

“真相”
就如廣大樹林中之一小片葉子。

比如“有”和“無”之真相,
“有”就只是 簡簡單單的“有”,
“無”就只是 了無牽掛的“無”,
知道
終止所有過去的認知與虛無的想像
而不偏不倚,不執一邊,不進一步執著 就行了,
若當下能
擅於 取捨 知放下  
以捨【應捨的】,如此“修”,
緣於 智慧起,無明滅,
則“生起 解脫” 之 “道”而離“苦”。

若貪心 而選擇
想 要 後續 更多更多更多。。。
一旦選擇
就會離“真相”
越離越遠。。。

世人
只懂得   
往合意於己意的方向 去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 的答案。

事實唯有
緣於 真正的“法”  
去理解
“有”、“無”、“生”、“滅”
之真相,
才能清楚的 知道與明白
佛陀為何說“無常”、“無我”,
不然

亦是白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3-2022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8-2-2022 10:15 AM
你說的
不偏不倚
確是“中道”之體現。

谢谢,受教了。

但,对于森林中的叶子,我还是有所保留。思考或分析其他的叶子,不一定是一种影响修行的执着。
就好像观察指甲,分析指甲的无常法相,指甲本身只是一种法相,森林里其他的叶子,也是一种法相,
我们观察宇宙间许多现象,都会发现他的法相有着无我无常的现象,
就好像我觉得时空和平行世界,这些属于粒子世界的科学现象,从中发现了我可以同时出现在无数空间。。。
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现象当成了指甲一样被观察,
不需要因为避开执着对错真假而远离这些事物法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22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6-3-2022 11:21 AM
谢谢,受教了。

但,对于森林中的叶子,我还是有所保留。思考或分析其他的叶子,不一定是一种影响修行的 ...



沒錯!

倘若
一個人
並非是【執著於事物其中】
而且
“習修”之方向
依循佛陀正確的“教導” 之前提下,

那他所面對的一切
【事物】或【是非對錯】
就只是一種【在學習上的過程】
任何人
正確的 依循佛陀的教導之下
去觀察這些 “無常的現象之緣起緣滅”,
確實能 真正如《中部85經》所述
得到如來的教導時,
他傍晚被教導,早上將證得特質;
早上被教導,傍晚將證得特質。
因此“生起” “慧”
而“見”【事物】“無常”、“無我”之“究竟”。

如果
事實並非如此,
應即檢討
自己 所學、所修、所持、所執
與“法”之敘述 有何出入或差異,
習修“法”
就是 學習如何糾正自己的錯誤,
而不是 一如 “無明”的世人一般
【捉錯用神】
就理所當然的 總認為自己 是無誤而正確。

佛陀教導“不執著”
並非是指
【避開】是非對錯 以不聞不問
或   
【完全】不執不取。

而是
“行”以“中道”
抱持 非是歡喜,亦非厭惡,
即不擁抱,也無嫌棄,
不偏不倚,不執一邊
不往更深更遠更大更多 的方向
執著的 進一步去尋找  
是不是 有沒有 自己認為 是正確的【答案】。

重點
持以所學之“正見”
依“法”去“
清楚的 去知道 明白和理解
而“”【事物】之  
【生】。。。“
【滅】。。。“
的“究竟”與“真相”(到此
就不再執著的 進一步去尋找(謹記!“法”,何況非法)。  
如是為“知應知”,
明辨是非 而 包容 事物之差異,
如是為“修應修”,
以利 取捨 知放下 離苦而圓滿,
如是為“捨應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22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受教了。

的确,如果无法看清无明,就无法成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22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usen 发表于 10-3-2022 06:17 PM
谢谢,受教了。

的确,如果无法看清无明,就无法成就了。



一個人
當他“見法”的“究竟真相”之時,
就會“知應知”  而懂得“修應修”  以“捨應捨”,
“無明”自然【就滅了】。

有些人
知“法”  不“見法”,
自然
不知 自己不知道,
才會繼續往【真我】或【空無】去尋找  
他所想要的【是或不是】和【有或沒有】這類之【答案】。

你可以嘗試
以“中道”  依“法”去“觀”,
任何所有的“法”【視為 單獨的“法相”去理解 而非緊緊的去執取其中,(包括路人曾所言之每一行、每一句、每一詞)
一切都是
緣於那樣的緣 而“生”,
捨緣 以緣滅 而“無”。

重點還是依循 佛陀所教導的
何謂

謹記!應捨 即捨
切莫 拖拖又拉拉 從記憶中去翻查認知,  
緣於 貪心 留戀! 執著的進一步 又去尋找,就沒完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05:17 AM , Processed in 0.1282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