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人在台灣,而且台灣的ESPN又有直播就看了上半場的比賽,大部分的時間台啤隊都派二軍出賽都能輕鬆打贏馬來西亞隊. 馬來西亞隊的球員身高不會輸人,就是沒有拼勁,看著球一米遠的距離就不想搶,半場球下來也沒有什麼戰術,都只會塞內線,球員自己拔起就射,射不進也不會搶,傳球失誤也多.整場球下來,可看性為0.難怪主播都說些酸溜溜的話.
記得有一年的瓊斯盃賽,剛好馬來西亞也有派出國家隊.當初隊中有黃裕禮(不知道寫對嗎??),他雖然矮卻很有膽識,拼勁,投射切入都可以.當初也看電視直播,就連主播也讚賞他的能力,雖然輸,也不會輸的難看,還可以看他的個人表現,所以他讓我印象很深刻.但是近幾年來,馬來西亞籃球隊的表現似乎每況愈下,球員個頭是高了很多,身體移動能力也不好,球技更比以前爛.
所以,個人覺得馬籃總推行的高苗計畫非常的失敗,是偃苗助長的政策,多年下來國家隊的成績不進則退.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方法,不如把培養高苗的錢拿來進行多點地方性與全國性的比賽,讓國人對籃球運動更有興趣,有了這些基礎建設,才能更進一步的將聯賽制度搞起來,才能培養更好的球員.像亞洲的中國,日本,菲律賓,台灣都有聯賽,而且菲律賓更是因為籃球是全國人民最熱愛的運動,進而成為亞洲籃球強國.
所以,總結一句,馬來西亞藍總的高苗計畫似乎是個下下策,抄小路卻不達的作為.
[ 本帖最后由 fangli 于 6-10-2007 07:36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