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775|回复: 2
 
 | 
房價節節漲,購屋者難適從
[复制链接]
 | 
 
 
 | 
 | 
 
報導:邱佩勛 
財經天地-中國報 
 
華人傳統觀念裡,“有瓦遮頭”是人生中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置產,也成了許多人奮鬥目標之一。 
 
但隨著經濟好轉、市場遊資充裕,許多產業尤其高階房屋價格亦以倍數上漲。 
 
產業盈利稅(RPGT)的撤銷,也被視為推漲屋價元兇之一。 
 
活在通貨膨脹時代,有意置產者面對日益高漲的屋價,又該何去何從? 
 
百物上漲時代,各類產業價格也水漲船高,卻苦了收入追不上屋價漲幅的受薪族。 
政府自今年4月1日起撤銷產業盈利稅,買賣產業者往后不必繳交為數不小的稅金,但分析界及消費者代表認為,此措施僅惠及次級產業市場買賣者,更有助漲“炒樓風”之嫌。 
 
大馬購屋者協會中文組主任陳鐘靈回應《中國報》提問時說,撤銷產業盈利稅並沒有實際利惠首次購屋者,反而可能變相推高產業價格。 
 
他指出,產業盈利稅除了是國庫收入之一,也是政府抑制產業炒作活動的機制之一。 
 
“但有心人士在無稅金顧慮下,可能炒高一些中低價房屋,這對有意購屋者來說並不公平。” 
 
取消產業盈利稅前,置產5年內脫售產業的大馬公民,脫售所得將被徵收5%至30%的稅金;持有產業5年以上者,則不在徵稅行列內。 
 
推高行情 
 
歐美證券研究分析員王吉騰指出,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已是不爭事實。 
 
“除了受股市高漲、行情看俏所主導,政府獎掖如撤銷產業盈利稅、放寬外資投資條例等,也是催高產業價格主因之一。” 
 
他指出,自放寬產業市場條例以來,高價住宅產業已吸引不少外資購興。 
 
現有產業計劃的發展商,新產業售價普遍調漲了5%至100%(按年比較)。 
 
“過去每平方尺1000令吉的高價住宅產業,售價已飆漲近倍至2000令吉。” 
 
雙勝產業(Twins Realty)總執行長蘇暐剛指出,近6個月住宅產業行情相當看俏,尤其隆市中心一帶產業,保守估計每平方尺售價從400至500令吉,漲至1000令吉左右。 
 
他相信,當局撤銷產業盈利稅,是推高行情及產業價格的主因之一。 
 
住宅產業價格升幅驚人,受薪者收入增速卻“拍馬難追”,對有意築巢者而言,專家建議應“精明規劃、量力而為”。 
 
巴生谷雙層排屋價格走勢(令吉) 
           1992         2007         年成長率(%) 
白沙羅萬達鎮         18萬         55萬         7.73 
蒲種再也         13萬         32萬         6.19 
敦依斯邁醫生花園         25萬         60萬         6.01 
百樂鎮         19萬         40萬         5.09 
梳邦再也         17萬         35萬         4.93 
巴生         12萬5000         25萬         4.73 
莎阿南         13萬5000         26萬         4.47 
◆注:以上屋價為平均價格,有關產業實際市值胥視地點、面積、樓層、屋齡等而定。 
◆資料來源:Raine & Horne International Zaki 及伙伴 
 
精明規劃量力而為 
 
符儒意 
許多人一生中,可能只買一間房子,但也有人已多次買賣產業,對相關程序駕輕就熟。 
 
儘管屋價漲幅或讓中低收入層吃不消,但許多人心中仍有個“築巢夢”。 
 
蘇暐剛透露,國內尤其雪隆購屋者越來越年輕,尤以25歲至35歲年輕層居多。 
 
“大部分年輕置產者是受父母影響,由父母代繳頭期錢,再自己供房貸。” 
 
對于沒有財務支援者,陳鍾靈直言,衡量收入及負擔能力最重要。 
 
審查流動現金 
 
“不管購買哪種產業,一定得衡量本身收入多少,並確保是在能力範圍內。” 
 
“儘管每個人都有夢幻屋,但如果收入不高、沒有能力,不妨降低目標,待有能力時才提升產業。” 
 
MyFP服務私人有限公司財務規劃師符儒意也說,購買產業前,最重要得審查流動現金水平。 
 
他指出,置產能力、現有房貸款利率及融資種類等,都得在購買產業前三思。 
 
“其次,是厘清置產目的,是投資還是自居。” 
 
承包商信譽 
慎選融資配套 
 
陳鐘靈 
除了最重要的財務能力,陳鐘靈提醒消費者,儘量選擇信譽良好的承包商,避免因為發展商問題,出現產業貨不對辦,甚至發展計劃遭半途棄置的局面。 
 
他建議消費者,瀏覽房屋與地方政府部網站,參考被列入黑名單的發展商,避免誤陷“黑洞”。 
 
此外,隨著產業市場的熱起,不管外資銀行還是本地銀行,都卯足搶攻房貸市場,五花八門的房貸融資配套,讓消費者看得眼花撩亂。 
 
蘇暐剛指出,順應房地產業發展,加上業者競爭劇烈,市場上的融資配套亦越愈誘人,消費者無疑可從中受惠。 
 
貨比三家 
 
陳鐘靈也說,消費者可貨比三家,詳讀融資配套細節,尤其注意隱藏費用。 
 
儘管市場上標榜“零律師費”的配套比比皆是,但他直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相關費用或以重新包裝方式,加入房貸內,由消費者間接承擔。 
 
“有些融資配套可能有所謂的限制期限,例如在5年內退出配套的話,就可能被罰款。” 
 
許多產業計劃目前多有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指定融資單位及律師樓。 
 
由于律師是由發展商所聘請,陳鍾靈建議消費者,儘量不要節省有關律師費,避免出現任何糾紛或紕漏時,難以維護本身利益。 
 
現有產業印花稅 
稅率(%)         產業價值(令吉) 
1         少過10萬 
2         10萬至50萬 
3         超過50萬 
資料來源:亞歐美證券 
 
進場投資 
先看風險回酬 
 
產業市場利好不斷湧現,加上撤銷產業盈利稅,或吸引更多消費者轉移投資目標至產業市場。 
 
符儒意直言,自居及投資應關注的焦點及風險各不同,投資房地產前,務必得仔細檢視個人財務規劃。 
 
“消費者在決定前,應自問比較其他投資選項如產業投資信託(REIT)、基金等,房產業是否適合本身投資組合。” 
 
“比較債券、定期收入等投資方式,房地產投資風險或較高,但比起股票,風險會低一點;因此投資房地產前,一定得檢討其風險接受度。” 
 
另一方面,蘇暐剛認為,租金回酬、租戶素質及出租率等,皆是產業投資者應關注的焦點。 
 
他以公寓為例,指稱不同面積的住宅單位,財務負擔及出租對象皆不同。 
 
若選擇出租作為投資模式的話,他認為,或可選出面積較小的單位。 
 
置產忌衝動 
 
吉隆坡寸土如金,不少花園住宅市值比15年前,高逾1倍。 
許多首次置產者,可能為了結婚或聽從他人意見,而匆忙購買房產業,最終才發現買到不合適住宅。 
 
對此,陳鐘靈指出,購買產業最忌衝動,或人雲亦雲跟隨大隊置產。 
 
符儒意也強調,財務目標及投資組合應當互補,消費者勿因為產業市道佳,就一窩蜂湧入產業市場。 
 
他指出,不管是供自己居住還是作投資用途,購屋者必須在個人能力及財務目標之間,尋找平衡點。 
 
他認為,儘管一般住宅產業價值年增長率不俗,但供自居的住宅產業不會營造盈利,得耗資維修、繳付房貸及住家保險等,購屋者不必將所有金錢、心血傾注在一間住宅上。 
 
這也和“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一樣。 
 
“別忘了,除了住宅產業開銷,一般人還得準備教育基金、退休金等,長期而言,多元化並適時調整投資組合,才是更重要的。” 
 
股市產業唇齒相依? 
 
蘇暐剛 
有人認為,產業市場和股市表現唇齒相依,馬股市自去年底開始回揚走高,產業市場也適逢當局放寬政策,此番錦上添花,讓產業前景一片興興向榮。 
 
對此,分析界及產業仲介業者怎么說? 
 
王吉騰指出,一般股市牛氣衝天時,部分投資者獲利后或將資金轉至產業市場。 
 
“但這主要由消費者意願所主導,產業市場和股市實際關聯並不顯著。” 
 
他認為,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尚未消退,加上馬股盤整,或影響部分置產者抱持觀望姿態。 
 
視價格而定 
 
他說,儘管我國未受影響,但外圍信貸風暴若持續困擾不散,或者出現信貸緊縮等問題,屆時發產商或比消費者更擔心產業市場發展。 
 
另一方面,蘇暐剛認為,產業市場和股市聯繫,胥視屋價而定。 
 
他透露,價值20萬令吉至40萬令吉住宅產業購屋者,一般較少涉及投資。 
 
“就我的觀察,大部分購屋者是買來自己居住,這當中相信有70%至80%購屋者未受股市波動影響。” 
 
適度獎掖利惠消費者 
 
政府撤銷產業盈利稅,間接帶動次級房地產市場,有者選擇升級,也有人物色地點理想的二手房子。 
市場預期,政府或在新財政預算案,調降產業印花稅以及調整公積金局(EPF)戶頭,讓現有兩個存款戶頭比重變成50%對50%,放寬會員置業條例。 
 
現有公積金第1及第2戶頭存款比重,分別為70%及30%。 
 
符儒意直言,即使當局允許公積金會員動用更多存款置產,會員仍應檢視財務狀況,才決定是否應動用這筆存款。 
 
“大多數人並沒有財務規劃,因此欠缺財務規劃者,若動用這筆退休金尤其用作產業投資的話,就非明智決定了。” 
 
諮詢專家 
 
他建議有意購買產業者,可諮詢獨立、無代理任何產品及服務的財務規劃師,避免因一時大意,扛起不菲的財務擔子。 
 
陳鍾靈則認為,適度調低印花稅,可以舒緩購屋者負擔。 
 
“如果完成撤銷印花稅,反而擔心引起反效果,如推漲住宅產業價格。” 
 
他指出,適度發放獎掖或撤銷特定費用,固然可利惠消費者,但政府另一方面,應更嚴格對付不負責任的發展商,才能真正助振產業界發展。 |   
 
 
 
 |  
| 
 | 
 
 
 | 
 | 
 
| 
 | 
 | 
 
 
 
 | 
 | 
 
 
发表于 12-8-2010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的看法, 
房价上涨时, 也可能是在通货膨胀, 这种情形下,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了。 
可是太多的因素促使房价一直处在强势地位。 
 一般来说房子有三个功能。 
那就是 ~居住功能, 
         ~投资功能(保值和增值)。 
         ~租赁功能 
在这情况下,买房可能对我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想一想,通货膨胀是钱多了,东西贵了,钱贬值了。你现在有50万,2年后50万只低得2年前的30万40万。都有可能。 
如果你知道回出现通货膨胀那你就要果断买套房子,房子就肯定升值啊。 
本人看法。谢谢 |   
 
 
 
 |  
|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0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