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62|回复: 37

真功夫是个假面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0-2006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功夫是个假面具?

  作者:wushutime
  
    在欧洲练了两年武术,最让我纳闷的是我的中国同胞们从来不叫武术“武术”,而叫“功夫”。远的不说,今年以来有红透全球的香港电影《功夫》,有热热闹闹的中国功夫大赛,少林武僧来欧洲的巡演被贯以“少林功夫”的名号,据说中央台在拍摄一部大型传统武术纪录片干脆也叫做《功夫》。可是在西班牙,和我一起练武的师生都称这项运动为“武术”。我们不禁自问:那我们练的是什么?


崔文娟

    我的训练伙伴们每每听人赞叹我们练的中国功夫,就很友善地纠正:“这叫武术,功夫一词有歧义,功夫在中文里可以形容任何一样本领的境界,比如厨房里的功夫很好,背单词的功夫很好,所以功夫不是武术的代名词。”这样一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武术,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武术和功夫的区别和用法。

    此外,在西班牙乃至所有欧美国家,仍然有许多人把李小龙作为自己的偶像,而以李小龙为代表的“中国功夫”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国武术。然而李小龙是糅合了部分中国武术的拳种,吸收了美式自由博击,从而创造出了他本人的风格也就是截拳道,截拳道固然是一种流派,但已失去了中国武术的特点和味道。

    自李小龙电影风靡世界直到今日这数十年中,自以为在练中国功夫的人继续崇尚着李小龙式的实用格斗风格,再加上各国爱好者不自觉地在用自己本国的博击术去改装“截拳道”,结果就不断出现串味的离中国武术越来越远的所谓“功夫”。人人都把这些怪异功夫称为“中国功夫”,所以在西班牙,解释武术与功夫的区别不仅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中国武术的正确名称,更是为了区别中国武术与更加流行的怪异功夫,后者一度被误以为就是中国武术的全部。

    如果说外国人混淆了中国武术和怪异功夫尚情由可原,那么在中国国内,还有那么多简单地用功夫代称武术,那么多练着怪异功夫却自以为这就是中国武术的人,是不是不可原谅了呢?

    好,让我们一层层来揭开这个写着“真功夫”的假面具。



    首先,你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练的是中国武术还是怪异功夫?有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用来判断。

    一、练武术的人通常都说自己练的是“武术”,而练怪异功夫的人通过强调自己练的是“中国功夫”或“真功夫”。

    二、练武术的人从来不攻击怪异功夫,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练的是什么,而练怪异功夫的人为了赋予自己所练的杂派功夫一点价值,为了给自己所练的不入流的功夫辩护,就激烈抨击武术套路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只能给中国人、给真功夫蒙羞;套路表演这种丢人的玩艺还是不要进奥运好;只有实战才能检验真功夫,练武的最高目标不是套路而是实战等等。

    三、中国武术协会、世界武术联合会的成立就是为了规范武术,为武术与怪异杂派的功夫划一个界限。中国武术协会和世界武术联合会是衡量什么是武术的最可信标准,你完全可以判断什么是中国武术,什么是想混在中国武术里的怪异功夫。比如,你说你练的才是中国武术,那么请看看中国武术协会里有没有你练的拳种。没有,那就不能沾中国武术的边。
  
    好,你已经知道如何判断中国武术和怪异功夫,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练怪异功夫的人要想出种种看似天经地义的理由来排斥中国武术?为什么怪异功夫比中国武术更流行更知名?

    答案很简单,因为怪异功夫无论从难度还是从审美上都不及他们激烈反对的套路武术和竞技武术。试想,当一个人没有能力完成套路武术中要求的动作组合,不同难度系数的动作,没有能力在规定的1分20秒内完成一套动作,他当然只能退而选择那些对体能、耐力、爆发力、柔软性、平衡能力、灵敏、弹跳力、协调性要求不高的怪异功夫。但是为了对他的身体素质和能力辩护,他转而攻击套路武术是“花架子不实用”,不是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不配进奥运,这样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练那些动作规格较低的怪异功夫了。怪异功夫的流行说明了大部分人达不到套路要求的各项身体素质,所以他们对套路兴趣缺缺而容易接受看似刺激实用但比较单调的格斗擒拿博击术。



    西班牙有一个我亲眼看见的例子,在今年五月的西班牙武术锦标赛上,传统武术一类有很多人参加,不过大部分是难度、技术和动作规格均达不到高规范的怪异功夫,偏偏是这些自称练中国功夫的人攻击裁判不公,因为获得第一的是一个打通背拳的女孩,这套拳是她在武汉体育大学学的。输掉的人郑郑有词地跟主裁判理论,说看不出通背拳的动作有什么技击作用,为什么得分却比他们高。在中国,对真正的中国武术的这种攻击还要多,看来,怪异功夫在中国也大有市场,混淆视听,让人们以为套路武术竞技武术一无是处。

    那么,这些对套路武术的攻击是否站得住脚呢?几乎所有不屑于套路和竞技武术的人都把它的“不实用”作为最有力的攻击点。嘿,什么叫实用?我们早已不生活在古代,习武也不再是为了防暴。难道你练武的目的是以防天有不测风云,某天在回家路上遇见匪徒,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于是你使出你当初看好要学的独门功夫,轻松制服了匪徒?你生活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一个处处有警察维持秩序的城市,这个遇到匪徒的机率在一生中能有多高?你到哪里去实战,去检验真功夫?跟人打擂台还是比武招亲?时代变了,武术的价值也在变,否则武术还有你练的搏击术和杂派功夫早就被淘汰了。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现在人们练习武术和观看武术都是出于审美和娱乐的需要。

    就算你坚持认为武术如果不讲究技击就不是武术,我也可以反驳你。我练套路,但是我知道每一个动作在实战中的用法,哪怕最最基础的五步拳,我都知道每一招怎么用,因为我的老师虽然是欧洲优秀套路运动员,但也重视传授武术的技法。所以,越是优秀的武术运动员,越注重武术技攻的核心。上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刀术和今年十运会武术长拳的冠军是赵庆建,他从小到大练的都是竞技套路武术,但你试着夺他手里的刀,看看有没有本事夺下来。

    谁要抱着武术的实用性不放,显然是那些练怪异功夫的人,因为他们所练的既无美感又充满了暴力和大男子主义味道,实用性就成为他们唯一的辩护,因此要死死抓住,因此他们坚持说套路只是武术训练的一部分。其实,在武术发展到今天,一套完美而有创意的套路就是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正如前面分析的,今日世界谁还喜欢以暴制暴?武术当然要往花架子发展。我给一些不知道武术是什么的朋友看中国体院里的专业套路武术训练录像,他们看了都不约而同地赞叹“好美啊”“看起来好复杂啊”,而没有一个人在看过后发出疑问:“这种武术有什么用吗?”



    世界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最初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目的演变而来。奥运会里的许多竞技项目起源于古希腊,比如跑步、摔跤、掷铁饼,今天,你看到跑步比赛,你不会去想:“哇,这个人跑得快,野猪准追不上!”现在,没人会跑到野猪出没的树林,就算去,也会带只枪去,或者坐在越野车里。那么你为什么不攻击长跑比赛,为什么不说这种比赛真无聊,真是给那些真正能从野兽追赶中逃生的人蒙羞,所以还是别进奥运的好。长跑的实用性,长跑的真功夫要从实践中去检验,所以那些世界短跑冠军都应该到非洲去跟野兽们较量一下速度,跑不过野兽,竞技跑步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如果你觉得这个例子很好笑,那么你就应该笑一笑那些固执地要求武术不能失去实战作用的人。

    可见,今天的武术就是为了自我欣赏为了给别人欣赏,而没有实战上的意义,你要给它强加上以暴制暴的意义那只会令武术走进死胡同,不管是中国武术还是外国武术。

    至于少林功夫,它当然不能代表中国武术,而只不过是中国武术众多派别中的一个。只能说少林僧侣懂得把自己的特产与现代商业结合,创造出经济效益。武当山道士也组成了表演团,开始了世界巡回演出,本来安排了11月来西班牙教学和表演,我任翻译,后来行程取消,他们去了意大利。照这么说,武当武术的表演出名了,是否也可以代表中国功夫了呢?

    少林也好武当也罢,他们出国表演的性质和流行歌星全球巡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我看不出来。所以我不喜欢动不动就抬高少林功夫的价值。况且,要论武术,我认为少林的武术从技术难度和技术标准方面看,都明显逊于竞技武术套路,它的知名度在于它的宗教本色,而绝非武术本身,外国人看少林功夫更多的是被它天人合一的气氛和佛教超脱世俗的精神气质所吸引。

    李小龙的电影也只有在他的年代才有意义,换了一个年代,就算你所谓的中国功夫能够傲视世界武坛,一国的国力也要用它的经济增长去衡量,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的尊严也不可能再用暴力去赢得。何况,你也得承认,中国武术在世界武坛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那么第一步,请扔掉真功夫这个假面具吧,练习中国武术,推广中国武术,不要怕那些练怪异功夫的人给你扣“花架子”的帽子,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武术越花越好,因为好看才会有人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6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和"武术"的用词方式解释的对级了!

但是"怪异功夫"和"武术"的相比我也没话可说
因为小弟不才,见识不广

但是练武之人都要有"武德"
文中说的那些人怀疑裁判的决定是自取其辱,批评别人的武术也不好
"可以说自己好,但不可以说别人不好。"
大家共勉之。

[ 本帖最后由 coffee-ping 于 7-10-2006 07: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6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双关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6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tlew 于 7-10-2006 06:58 PM 发表
真功夫是个假面具?

  作者:wushutime
  
    难道你练武的目的是以防天有不测风云,某天在回家路上遇见匪徒,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于是你使出你当初看好要学的独门功夫,轻松制服了匪徒?你生活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一个处处有警察维持秩序的城市,这个遇到匪徒的机率在一生中能有多高?


我的目的就真的是要“防天有不测风云”,在这里遇到歹徒的机率就真的不是低啊。。。
靠警察,我看被害后我的尸骨化灰了也捉不到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6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thythong 于 8-10-2006 21:48 发表


谢谢分享,我很喜欢这一篇文章。
这正击中了那些只喜欢将实战挂在嘴边的朋友们,而忽略了习武真正的意义与用途...
我们总不能在教学生武术的时候告诉他们说,要证明自己有多强?就去和别人较量较量...



没切磋较量,有怎么证明自己强呢???

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chong200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9-10-2006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ewei23 于 8-10-2006 11:58 PM 发表



没切磋较量,有怎么证明自己强呢???

多多指教~~

要证明自己强不一定要切磋:@:@大只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10-2006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chong2006 于 9-10-2006 00:30 发表

要证明自己强不一定要切磋:@:@大只老:@



那么请问你要怎么知道自己强呢??

醉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o8668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9-10-2006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ewei兄~~~让你看看他们这批白目的言语吧~~~怕输你就多多废话!!! 真鄙视你们!!! 讲一套做一套 !输就输啦!娘儿们!

原帖由 msa0011ex 于 10-6-2006 00:49 发表
重點不是要打敗對方﹐一有這個想法從一開始已經是輸了
讓惡意走進自己的想法只會製造更多衝突而已
學了武術反而製造更多麻煩﹐不如不學

原帖由 潇遥仙 于 11-6-2006 11:58 发表

错!!!
大错特错!!!!!
你有这样的想法,就表示你还没了解武术的精华与内容。


详情请看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321952&extra=page%3D1&page=2

如果看不到就是白目的句子洗掉咯! 说我们提倡切磋较量~~~自己在说什么???  白目!

真功夫是假面具~ 却能打败真面具....怪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06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ewei,ahchong:

切磋不一定是要证明自己的本领,因为主要原因是受到规矩的限制。那也好,你们在街头上要显示你们各自的专长当然喜欢怎样就怎样。甚至,你们各自在接头也可以出矛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n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9-10-2006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ewei23 于 8-10-2006 11:58 PM 发表



没切磋较量,有怎么证明自己强呢???

多多指教~~


学武就为了证明你很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nz 于 9-10-2006 13:47 发表


学武就为了证明你很强?



每个人对于武术,功夫,MARTIAL ARTS的见解都有自己本身的立场。

我的立场是不管你今天做什么都好,你都会想要知道你把那件事做的怎样,成绩如何~~
你参加歌唱训练班,你去参加歌唱比赛,想证明自己的歌唱功力如何~~
你读书,上考场考试,就是要证明自己是否能鹤立群英~~
运动家勤力练习,参加比赛,想为了证明自己比人杰出~~
如此类推的例子多不胜数
可是代表这些求进,求强,求美的人们都错吗??

练武,比赛,的确是想证明自己强~~可是是证明给自己看!!
何况在擂台上见真章,公平,公正,心服口服~~有何不对???
奥运的柔道,台拳道;亚运的空手道等等世界级的竞技项目不都如此??
难道他们这些练武求强的人都错了???没武德???

最后一点~~关于我们的切磋交流!!
我无数次强调安全第一
我无数次强调纯属切磋交流
绝非你们所说的街头流氓无意义的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6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ewei23 于 9-10-2006 02:45 PM 发表



每个人对于武术,功夫,MARTIAL ARTS的见解都有自己本身的立场。

我的立场是不管你今天做什么都好,你都会想要知道你把那件事做的怎样,成绩如何~~
你参加歌唱训练班,你去参加歌唱比赛,想证明自己的 ...


eewei,你果然是一个有修为的人。但是切磋一定要受一方面的限制吗?我才没有那么无聊去争斗无意义的东西,因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要的是纯粹的自卫,没有必要去打"烂仔交"。更何况,我不喜欢去参加contest的。你所说的是有道理的,我的师范Joe Thambu也非常针对一些武术家喜欢喜欢就show自己的talence。如果你有阅读Blitz Magazine的话,你自然会知道谁是Joe Thambu。

安全第一?何谓安全?带上保护器又如何?那只不过是减轻比赛的风险,不表示彻底安全。跆拳禁止用拳头打脸部、空手禁止抛摔、柔道禁止拳打脚踢,还有法国拳(savate)也禁止脚踢膝盖。你认为如何?

我不喜欢争斗,除非有人侵犯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6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u1009 于 8-10-2006 05:52 PM 发表


我的目的就真的是要“防天有不测风云”,在这里遇到歹徒的机率就真的不是低啊。。。
靠警察,我看被害后我的尸骨化灰了也捉不到人啊。。。。


不然为何在甘榜搞民众会堂或睦邻中心呢?这就是人民当自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AЯ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9-11-2006 06: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觉得这文章不怎样。
那么第一步,请扔掉真功夫这个假面具吧,练习中国武术,推广中国武术,不要怕那些练怪异功夫的人给你扣“花架子”的帽子,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武术越花越好,因为好看才会有人喜欢。

这个看起来好像意义上不是那么有意义。

用了怪异功夫来形容不是练套路的功夫??
其中的理论反复来看,就越看越没有说服力。
这样的解说,我认为是大错特错。

这个看起来就是说练实用的功夫就是怪异功夫。
这样一来,怎样看都有问题。

那么中国武术的代表就是武术套路?不然是什么?
练武术=练套路??
总觉得这是一个错误观点,存在误导性。
所以东西不能这么谈。
武术只包含套路而已?

如果说中国各种各派的武术都代表着中华武术,
这样有没有问题?

最具有代表性的强调"中国功夫"和批评传统武术的,
就是大明星李小龙啦!
从文中里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怪异功夫就是截拳道啦!
李小龙先生学的中国武术也不会学到什么程度。
文章中最能证明截拳道是怪异功夫。

Bruce强调中国功夫,但是截拳道好像没有。
他的截拳道的意思应该是这样: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国际、国籍的。
也就是没有分属于什么人的,什么国家的。
不过我看成这是美国人的武术。

传统武术的问题就是不能发展顺利,
那是不能思想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6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讲了一大堆,实用度却还是个问号。看了真的觉得很讨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6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中国武术,推广中国武术,不要怕那些练怪异功夫的人给你扣“花架子”的帽子,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武术越花越好,因为好看才会有人喜欢。

居然在总结写这种话,真他妈的后悔浪费时间去看着篇文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1-2006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些对套路武术的攻击是否站得住脚呢?几乎所有不屑于套路和竞技武术的人都把它的“不实用”作为最有力的攻击点。嘿,什么叫实用?我们早已不生活在古代,习武也不再是为了防暴。难道你练武的目的是以防天有不测风云,某天在回家路上遇见匪徒,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于是你使出你当初看好要学的独门功夫,轻松制服了匪徒?你生活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一个处处有警察维持秩序的城市,这个遇到匪徒的机率在一生中能有多高?你到哪里去实战,去检验真功夫?跟人打擂台还是比武招亲?时代变了,武术的价值也在变,否则武术还有你练的搏击术和杂派功夫早就被淘汰了。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现在人们练习武术和观看武术都是出于审美和娱乐的需要。

一路来我那么辛苦的练习无数难道就为了表演给人看吗?!讲真的现在我很火滚,麻烦这位作者以后别用刀去表演了(审美和娱乐吗?那你去学跳舞更好吧!),或者她应该来我们的国家见识下所谓的“法制社会”,就是因为有这种人武术才会渐渐没落,他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6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AЯM 于 29-11-2006 06:30 AM 发表
这个看起来好像意义上不是那么有意义。

用了怪异功夫来形容不是练套路的功夫??
其中的理论反复来看,就越看越没有说服力。
这样的解说,我认为是大错特错。

这个看起来就是说练实用的功夫就是怪异功夫。
这样一来,怎样看都有问题。

那么中国武术的代表就是武术套路?不然是什么?
练武术=练套路??
总觉得这是一个错误观点,存在误导性。
所以东西不能这么谈。
武术只包含套路而已?

如果说中国各种各派的武术都代表着中华武术,
这样有没有问题?

最具有代表性的强调"中国功夫"和批评传统武术的,
就是大明星李小龙啦!
从文中里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怪异功夫就是截拳道啦!
李小龙先生学的中国武术也不会学到什么程度。
文章中最能证明截拳道是怪异功夫。

Bruce强调中国功夫,但是截拳道好像没有。
他的截拳道的意思应该是这样: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国际、国籍的。
也就是没有分属于什么人的,什么国家的。
不过我看成这是美国人的武术。

传统武术的问题就是不能发展顺利,
那是不能思想开放。

文中没有表明所谓的怪异功夫是什么
所以请不要自己扭曲,RE-INTERPRET或RE-PRESENT楼主的论点

请不要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明论点,因为会很MISLEADING

我建议以中立的立场表明论点是最好的PRESENTATION

[ 本帖最后由 coffee-ping 于 29-11-2006 03: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6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走出传统武术的误区

[超级网友之火枪手]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与广大人民的不断总结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但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人们的意识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

误区之一:被艺术化的传统武术。

武术的产生,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与其它文化,如儒、道、佛、兵家、阴阳和传统医学都有密切联系,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传统武术从其产生到现在,始终是沿着表演和技击两条主线发展的。

试想,一位优秀的技击家,而其示范的动作却不堪入目的话,其技艺也高明不到哪里去;而一位优秀的武术运动员,无论其动作多么精彩,而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话,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花架子。在传统武术的结构体系中,表演与技击的内容是相辅相乘的,在传统武术的训练中,不仅拥有很强的可观性,而且拥有庞大实用的技击内容。不过在当今社会,传统武术用于搏击的机会越来越少,技击的内容渐渐被艺术化的成份所淡化,加上媒体的宣传效应和国家体育竞技的导向,使武术的花哨东西占了主导地位。如竞赛套路中的高难度的空翻、空中转体多少度,动作幅度的夸张程度,从严格传统武术意义上讲,是违背了传统武术的实用原则。更何况传统武术不是单项技能的叠加,而是一项综合运动,片面的追求武术中的高、飘、旋的圈数多,过份重视规定套路,量化规格标准,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

如果竞赛套路作为武术普及运动项目,对普通人来讲又显的过于困难。因此,只能用于竞赛和观赏,那必然又失去了一大批武术爱好的群体。这样的武术单单用于表演那无可厚非,但长期占据人们的思维空间,传统武术的概念渐渐被这些花哨的东西所取代,怎能不让广大群众产生“传统武术老去”的感叹呢?长此以往,传统武术剩下的仅仅是一张空壳子而已,而其精髓的内容体系,却被人为的割裂开来,永远也不会让广大群众体会到她的博大精深,这和童话中“皇帝的新装”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指出,现在的套路表演是基于传统武术上的再创新的过程,它与传统武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不能取代传统武术的历史地位。

误区之二:传统武术的技击性降低。

传统武术的产生,不排除其中有虚花的东西存在,但大多数是广大人民在战争和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不断积累发展起来的,许多技术体系甚至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性是不容质疑的。

但为什么传统武术不能走上擂台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竞技与搏斗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传统武术的技击内容,是源于生死格斗的环境,而不是针对竞技而创编的。因此,许多简单而赋有毁伤性的攻击动作在竞技规则的制约下便无从发挥了,不过竞技的成份在传统武术中是早已存在了的,只是为了特殊的需要,而将竞技所需的部份从新提炼总结罢了。

二是社会的发展,降低了传统武术的技击效能。以前的社会,处于冷兵器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习武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现今社会,人民生活稳定,已没有必要为生死而进行搏斗,除一些特殊行业择取了传统武术中的搏击内容外,如特种部队、武警和公安部门等,而大多数的武术技击精华只能散落在民间低迷发展。

三是国家的扶持与倡导不同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体育部门,扶持和倡导的是现代竞技搏击,从人力到物力,传统武术几乎得不到任何投入,有的无非也就是一些挖掘整理的统计性工作。试想,人们生活已安定,有谁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人比武;另外,没有经济与各种保障作后盾,受伤和各种意外对于个人来说
又怎能承受得起呢?最终的结果,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很沉重的负担。

四、专项训练的缺乏和规则的局限性,使传统武术走上擂台还有一段距离。各种规章的约束,使不同门派的击打技术受到制约,如果按照竞技技击的规则进行比赛,那比试的依然是现代搏击的内容,许多传统武术便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另外,传统武术习练者也缺乏技击的专项训练,如果非要上擂台进行切磋的话,对于一个没有经过这方面专项训练的传统武术练习者来说,又怎能不败呢?

现代竞技搏击根植于传统武术,即有继承,又有发展,与传统武术并不相悖。但它只表述了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技击内容的一部份,而不能代表其全部。如果有机会让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在共同的环境下发展的话,在相应的规则条件中进行比试,那“传统武术是否能够走上擂台”的话题将不再是争论的焦点。

误区之三:传统武术扑朔迷离,虚假武术充斥武坛。

初练武术的人,往往投师无门,而引导他们步入武坛的主要是各种广告,而广告上宣传的又言过其实,似乎只要到他那里学习,都能成为武林高手。孰不知,人的能力和素质是有差异的,最终能否成为高手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良好的教学水平。

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有很强的亲合力,而很多人就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弱点,推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拳术。单从煅练身体的角度出发,那本无可厚非,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则贯以各种名目的师承来历,其实那都是他自己的伪作而已,仅仅是为了赚钱和欺世盗名。

转自 医天地-北京中医药大学论坛  » 〖社团专区〗 » 〖武术协会〗» 如何走出传统武术的误区 http://www.etiandi.com/thread-3929-1-1.html

传统技击与竞赛套路虽不尽相同,但无法分割,所以个人认为以传统套路心态学习竞赛套路是个值得一式的入门方法。至于习武以备不时之需,个人认为实战到底归于魂斗,不是切磋交流或擂台中的斯文态度,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要出手,不招不架,只有一下,一来就打要害一击KO。学习竞赛套路,攻防作用虽无传统套路多,但其爆发力与速度是非传统套路可比拟,遇到危险,反应定然比全然没有学过自卫术的人快得多。当然,如果接触过传统套路或基本技击攻防,杀伤力不可谓之不大。就算不想动手,以其体能,逃跑也绰绰有余。

总而言之,个人认为如想防身,学习攻击要害再随身带把小刀足已,如想找人交流分享本身所学技术,目地已非仅仅防身而已,而已踏入研究武术的门框,虽然方法不同,但目的不外探索武术真正面貌,就如武术论坛各位前辈;想学武术,既不能否定套路的价值,亦不能否定技击价值,双管齐下外别无他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6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潇郎 于 29-11-2006 07:03 PM 发表
但为什么传统武术不能走上擂台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竞技与搏斗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传统武术的技击内容,是源于生死格斗的环境,而不是针对竞技而创编的。因此,许多简单而赋有毁伤性的攻击动作在竞技规则的制约下便无从发挥了,不过竞技的成份在传统武术中是早已存在了的,只是为了特殊的需要,而将竞技所需的部份从新提炼总结罢了。

二是社会的发展,降低了传统武术的技击效能。以前的社会,处于冷兵器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习武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现今社会,人民生活稳定,已没有必要为生死而进行搏斗,除一些特殊行业择取了传统武术中的搏击内容外,如特种部队、武警和公安部门等,而大多数的武术技击精华只能散落在民间低迷发展。

三是国家的扶持与倡导不同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体育部门,扶持和倡导的是现代竞技搏击,从人力到物力,传统武术几乎得不到任何投入,有的无非也就是一些挖掘整理的统计性工作。试想,人们生活已安定,有谁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人比武;另外,没有经济与各种保障作后盾,受伤和各种意外对于个人来说
又怎能承受得起呢?最终的结果,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很沉重的负担。

四、专项训练的缺乏和规则的局限性,使传统武术走上擂台还有一段距离。各种规章的约束,使不同门派的击打技术受到制约,如果按照竞技技击的规则进行比赛,那比试的依然是现代搏击的内容,许多传统武术便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另外,传统武术习练者也缺乏技击的专项训练,如果非要上擂台进行切磋的话,对于一个没有经过这方面专项训练的传统武术练习者来说,又怎能不败呢?

同意,传统武术有很多招式是很危险的,甚至不能收手的
和现代的运动竞技不同,不能够拳来拳往的

传统武术是有很多攻击要害的技巧
从柔术的杀法,忍术里的体术,中华传统武术

比如说:用拇指和食指扣锁对方喉龙
被扣中的话,就算送去医院也可能会死
就算救得回也可能有永久伤害

难道说要传统武术的选手上擂台锁其他选手的喉龙吗?
别人也是人,这种危险的传统招式不能乱乱用的
GRACIE柔术也是把技巧删改以便适合打擂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2-2025 07:09 AM , Processed in 0.12043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