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6|回复: 24
|
太级:真的源自张三丰?
[复制链接]
|
|
太级,是两级生四义,四义生八卦[不懂是不是这样说...]不过,想明白与求证一点,"太级"真的源自于张三丰吗?
希望我的思维不是给电影洗了脑...
[ 本帖最后由 咖哩啡 于 24-7-2006 10:1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6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咖哩啡 的帖子
太极是源自《易经》也,早张三丰千多咯。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6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24-7-2006 01:34 PM 发表
太极是源自《易经》也,早张三丰千多咯。
不过太极拳不是真的源自张三丰吗?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6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阿火 的帖子
版主他只说“太极”没说太极“拳”,所以洒家就这样回答他咯。
欲了解太极拳,可去【太极拳资料库】里看看。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6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火 于 24-7-2006 02:00 PM 发表
不过太极拳不是真的源自张三丰吗?
可以说不是。。。因为无从考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7-2006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24-7-2006 02:14 PM 发表
版主他只说“太极”没说太极“拳”,所以洒家就这样回答他咯。
欲了解太极拳,可去【太极拳资料库】里看看。
真的抱歉,我想不到太极还有分先后...可以这样说吗?
太极是源自《易经》也,早张三丰千多年,而太极拳真的是源自张三丰.
这样的解说不懂对吗?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8: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咖哩啡 的帖子
关于太极拳源自张三丰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无真凭实据。
如说是陈王庭所创也只是片面之词而已,有待查实。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咖哩啡 的帖子
是
太极生两义,两义生四像,四像生八卦
吧~~~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25-7-2006 08:07 AM 发表
关于太极拳源自张三丰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无真凭实据。
如说是陈王庭所创也只是片面之词而已,有待查实。
不见得。若不是原由陈王庭的话,那么其余四大派的历史也就没了。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过路侠 于 25-7-2006 10:28 PM 发表
太极拳不像其他拳法,是个深奥的拳法。
拳理更并非可以用一语两言解释得完。
阴阳图里的真理,又有无限的解释,
那么试想。。。。
单凭张三丰,又或单凭陈王庭,有可能创到一种这么完美的拳法吗?~?~?
...
他们是怎么样的人,那可难说。说不定他们是天才呢?
不过,我比较相信太极拳其实是演化而来的。
多多指教。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6 08: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过路侠 的帖子
蒋发与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的关系
河南温县赵堡镇小留村(现属陈辛庄村)人蒋发从山西太原府太谷县的王宗岳(名林祯)处学太极拳七年回家乡传授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在赵堡镇扎根开创太极拳北派。蒋发出生于1574年,1654年去世,祖籍开封府东蒋家寨人,其后人现仍在赵堡镇西水村居住,1605年首传赵堡镇人邢喜槐,弟子,学员众多。蒋发因参加农民起义被朝庭追缉,曾避难于河南赵堡镇陈沟村陈王庭家中二月余,为感谢陈王庭(1600年出生),蒋教陈王庭太极拳,按现代说法陈王庭属蒋发学员,后来陈王庭结合祖传三皇炮锤创“陈式太极拳”。
二十年前北京三皇炮锤研究会研究发现“陈式太极拳”第二路就是三皇炮锤。事实上陈式太极拳的第一路是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二路之后都是三皇炮锤。“陈式太极拳”原叫陈沟拳,又叫陈家拳,,由于陈王庭是学员而不是人门弟子他可以不认祖宗;加之国家提倡太极拳时,陈家的后人喜出望外,为了光宗耀祖说:天下的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历史最久;再加之杨式太极拳的祖师杨露禅在陈沟村学了陈家拳的第一路(太极拳),陈家的后人并说天下的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清末著名武术家唐豪,顾游欣在没有考证的情况下糊言乱语,使陈家的后人狂妄自大为“天下的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找到了依据。
杨式太极拳流传至今的拳架事实上是杨班侯所传。杨露禅所学的拳没有流传,是因为杨班侯随武式太极拳的祖师学拳回家后杨露禅发现自己已不是儿子杨班侯的对手;加之朝庭的贵族不愿意与下级军官称兄道弟,于是除王爷们拜杨露禅为师而外,其余全拜杨班侯为师。拳的留传是由很多人向下传才有可能影响力变大,杨班侯人称“杨无敌”。杨式太极拳的传人认张三丰为其祖师因为杨班侯是武式太极拳的祖师武禹襄弟子。武禹襄是陈沟村族人陈清平的弟子,陈清平是张彦的弟子,张彦是张宗禹的弟子,张宗禹是陈敬柏的弟子,陈敬柏是张楚臣的弟子,张楚臣是邢喜槐的弟子。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6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7-2006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Amy83 的帖子
是这样的啦,大家争着做创办人……。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6 0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26-7-2006 08:04 AM 发表
。。。。后人现仍在赵堡镇西水村居住,1605年首传赵堡镇人邢喜槐,弟子,学员众多。蒋发因参加农民起义被朝庭追缉,曾避难于河南赵堡镇陈沟村陈王庭家中二月余,为感谢陈王庭(1600年出生),蒋教陈王庭太极拳,按现代说法陈王庭属蒋发学员,后来陈王庭结合祖传三皇炮锤创“陈式太极拳”。
二十年前北京三皇炮锤研究会研究发现“陈式太极拳”第二路就是三皇炮锤。事实上陈式太极拳的第一路是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二路之。。。。
三皇炮锤是少林拳吗???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6 08: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过路侠 的帖子
炮捶又名三皇炮捶。三皇,指传说中的远古部落的酋长,三皇之称,初见于《礼·春官外史》。其名,传说不一,拳界附会为伏羲、神农、黄帝,以示其古,也有天、地、人为三皇之说。炮捶,系形容其拳的威力如炮,故名。
相传明末清初时,河南嵩山少林寺僧普照将此拳传给甘凤池、乔三秀二人。甘、乔后传给乔鹤龄,乔鹤龄传宋迈伦、于连澄。宋、于各有特点,逐步发展成了两大派系,流传至今已有九代。
炮捶在北京一带流行较广,因清末社会动乱,镖行盛行,当时炮捶著名的拳师于鉴、孙德润、张殿华、宋彩臣等在北京创建“会友镖局”,炮捶第五、六代的著名拳师又多以保镖为业,又各自收徒传授,因而逐步形成了具有燕京一带地方色彩的拳术。
炮捶发力发声,以气催力,用力刚暴,击法上“挨轻躲重”,有含、收、蓄、滚、挑、按等法。
炮捶主要有十二种基本拳法,称十二炮,即开门炮、劈山炮、连和炮、转面炮、十字炮、脑后炮、泻肘炮、冲天炮、撩阴炮、扎地炮、窝心炮、七星炮。掌法有“撞掌”、“刁掌”。肘法有横、盘、捉、坠。步法前进以掘土,随步而进。腿法以暗为主,“腿如盘山走如风,以腿截腿伏地冲”。
三皇炮捶套路短,架式小,结构简单,动作刚健有力,沉稳,招式清楚,有“刁抓、蛇身、出水龙”之说。特别是技击性较强,每拳每腿都有明显的技击作用,如“十字捶、左右冲、前后肋、后打胸”等。三皇炮捶共有十套,现传只剩八套及一套折拳、散打拳。器械有大枪、剑、刀、棍、护手钩、梅花铲、凤翅镗、金钢圈、牛心拐及对练等。
演练时要求捶出如闪电,击打如雷鸣,腰似龙行,脚落地生根,步到身到,发劲刚猛,干净利落,以腰为主宰。技击上攻守兼备,以静待动,进攻寓于防守之中。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6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7-2006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无敌"应该是指---杨露蝉。
杨露蝉到北京后,清代王公贝勒等从其学拳者很多,被认命为旗营武术教师。杨性刚强,无论何门何派,都喜欢与人比试。他平时身负一小花枪及一小包裹,遍游华北诸省,凡所到之处,听到有艺高者,则去拜访并与之较量。即使有人自认不敌,亦必强与之较,但并不伤人。因他武艺高超,所向无敌,世称"杨无敌"。
杨露蝉在永年时,曾与人在城墙上相斗,对手不敌,直退到城墙边缘,站立不稳,身体随势后倾,即将坠落,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杨忽于二三丈外,陡跃而前,攀握其足,挽救了对方,使其免于坠墙而亡。
杨善用枪杆,面对轻小之物,用杆一沾便可沾起,毫无闪失。他救火则用杆头拨墙,使火不致蔓延。他还能在马上不用弓弦,只用手指投箭,百发百中,实乃绝技。
有一天正在下雨,杨坐在屋里,看见一人捧铜盆从外面进来,走到台阶前门帘还没揭,脚下踩着苔痕一滑,将要摔倒,杨一跃而出,一手揭门帘,一手扶那人手臂,竟然人未摔倒,水也一滴未撤。他功力之神异,由小见大,由此可见一斑。
又有一天,杨在河畔垂钓,有两位外家名拳师碰巧路过此地,走在杨背后,因为平时慑于其名,不敢当面与杨较量。见杨正在垂钓,以为有机可乘,想从杨身后推其背,将他推入水中,损坏其名声。于是两人相约蹑足而前,从杨身后左右侧,同时快速上前偷袭,杨早已察觉有人暗算,当两人手猛推击时,突然含胸拔背,站成高探马式,只见他背一隆,头一叩,两人竟同时被掷入河中,杨怒斥两人:今日便宜了你们,要是在岸上将再加一手。两人闻言怆惶泅水而逃。
杨到京师北京时,有一位名拳师,嫉妒杨无敌之名,主动提出与杨交手,开始杨拒绝,来人以为杨害怕,更直意请战,杨推辞不下,只好答应了。他声言:君坚决要求交手较量,可请君先击我三拳。拳师听后大喜,于是起拳猛击杨腹部。杨笑声未落,来人已被发出三丈以外。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6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内家三拳(形意、太极、八卦,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郭云深、杨露禅、董海川)横扫武林,鲜有对手,杨露禅更是被称为“杨无敌”。而现代武坛,内家拳却雄风不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家拳的核心功法“六面整体浑圆力”的失传。
“六面整体浑圆力”是内家拳法的精髓所在,为中华武学所独有,这正是它优于西洋拳法的高明之处。练就此功后只须不失间架,根本无须有意防守,无沦对手击中自身间架的任何部位,无论来力如何巨猛,都会被自身强大的功力反弹而起,来力越大其反弹力越大,造就无坚不摧的整体劲力。再配合“炸力无断续”的训练即可在电闪雷鸣般的生死格斗中令对手瞬间败北。
著名格斗专家赵道新先生曾言:成功不会垂青于那些只顾寻求捷径,而不想下苦功的人。但是有决心悬发锥骨,而不讲效率和方法的人也必将一事无成,能以最少的精力,最短的时间,最大幅度地提高格斗水平,则需要有一套科学的 训练方法,攀登一条近乎直接通往顶峰的捷径。 |
|
|
|
|
|
|
|
发表于 11-1-2007 06: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里有没有这些高人的后代?
不过究竟人们是相信什么?
这里的会员相信张三丰吗?
相信他是真的存在的?
你又如何看?
应该对太极拳的创始人更加的去追究? |
|
|
|
|
|
|
|
发表于 11-1-2007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AЯM 于 11-1-2007 06:20 AM 发表
不知这里有没有这些高人的后代?
不过究竟人们是相信什么?
这里的会员相信张三丰吗?
相信他是真的存在的?
你又如何看?
应该对太极拳的创始人更加的去追究?
后代死的死,不想继承的。。。所剩不多,只有陈式的后人比较完整的继承,其余杨派等的都是弟子继承。。。
不管是不是张三丰,太极拳的存在意义是举世公认的。
以前的人受教育都是易经等东西,现代人是受科学教育,比如ALBERT EINSTEIN从小就受科学教育,他凭自己一个所提出的相对论,至今的人都没几个明白,没人能超越他.
同样的,如果张三丰是个天才,从小受的是易经等教育,一个人创出太极拳也不奇怪。
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都是源自易经的,如果说科学是西洋人的成就,易经就是华人的成就。
人家说天下(中国)武功出少林,而少林是达摩(不知道有没有)印度人开始的,所以中国的武功来自印度?其实只要你练过少林里深层的拳法,你会发觉全是来自易经,根本不是来自印度的。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天下(中国)武功出易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