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644|回复: 31

Brunai 是 "汶萊" 還是 "文萊"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6-2006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請問Brunai 是 "汶萊" 還是 "文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6-2006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沒見過"文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06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 internet 很多都寫"文萊", 讓我攪不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06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nternet 的錯字很多, 尤其是論壇, 沒改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mmertaota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9-6-2006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者,作为汉人我保证,我用我的良心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006 08: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mmertaotao 于 29-6-2006 05:55 PM 发表
后者,作为汉人我保证,我用我的良心保证!

那你是說是"文萊"lo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7-2006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7/content_444337.htm

Brunei, 不是 Brun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06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幾時改為"文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7-2006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汶萊
比较广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6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mmertaotao 于 29-6-2006 05:55 PM 发表
后者,作为汉人我保证,我用我的良心保证!


我支持你!

新加坡的报纸、电视广播都是用“文莱”这两个字。

因为“汶”的读音是第四声,所以便改字不改音。

我在文莱教书时,我们还是习惯用“汶莱”这两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6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6-7-2006 12:02 PM 发表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 ... /content_444337.htm

Brunei, 不是 Brunai


她的全名是:Brunei Darussal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6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丽珠 于 17-7-2006 04:19 PM 发表


我支持你!

新加坡的报纸、电视广播都是用“文莱”这两个字。

因为“汶”的读音是第四声,所以便改字不改音。

我在文莱教书时,我们还是习惯用“汶莱”这两个字。



新加坡為標準? walao-A. 我以為什麼都得看中國臉色的, 現在又加多個新加坡臉色也得看了. 那誰看馬來西亞臉色?

你都說囉, 連“汶莱”當地都用“汶莱”兩個字. 那麼外國為什麼要騎劫它呢? 就好像中國說它叫"中國", 我們就不可以說照翻譯我們應該叫它"支那".


.

[ 本帖最后由 hamitaichi 于 17-7-2006 04: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6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官方是用“文萊”的。至於“汶萊”當地用的是“汶萊”,那口語裏是否念
wen4 lai2呢?如果不是,最好的辦法還是改爲“文萊”,以符合大多數人的口語習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6 07: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17-7-2006 05:45 PM 发表
中國官方是用“文萊”的。至於“汶萊”當地用的是“汶萊”,那口語裏是否念
wen4 lai2呢?如果不是,最好的辦法還是改爲“文萊”,以符合大多數人的口語習慣。


查过一些字典,并没有第二声的读法或口语,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会用“文”字。

因为文莱的政府并没有应用华文这种语文,而是民间华人自己圈子里用的,所以也没有人负责这些啊!

文莱势力最大的华人团体是“中华商会”(并不很确定真正的名称,或许还有一个“总”字)。文莱最大的华校就是汶莱中华中学(董事多是中华商会的会员),这学校也有一段历史了,要改名恐怕不容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6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mitaichi 于 17-7-2006 04:34 PM 发表



新加坡為標準? walao-A. 我以為什麼都得看中國臉色的, 現在又加多個新加坡臉色也得看了. 那誰看馬來西亞臉色?

你都說囉, 連“汶莱”當地都用“汶莱”兩個字. 那麼外國為什麼要騎劫它呢? 就好像中國說 ...


新加坡应该是跟从中国的标准的。

其实马来西亚官方规定SARAWAK改为“砂拉越”,我们家乡还不是到处挂着“砂朥越”的招牌?(我是砂朥越人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7-2006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音和文字有在地名上和人名上常会出现这类口语和文字标准发音的情况吧!
我有个同事就有这样的情况,他的名字写是“癸”,但是却念成“葵”。

新山有个地方写成“班兰”,但是却被叫做“板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7-2006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10 于 21-7-2006 05:40 PM 发表
发音和文字有在地名上和人名上常会出现这类口语和文字标准发音的情况吧!
我有个同事就有这样的情况,他的名字写是“癸”,但是却念成“葵”。

新山有个地方写成“班兰”,但是却被叫做“板南”。


也许吧,以前我有一个学生名字叫“沁如”的,第一次叫她qin4如时,
她说:“老师你念错我的名字了,我妈妈说要念“心”如。”
你又能奈何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6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10 于 21-7-2006 05:40 PM 发表
发音和文字有在地名上和人名上常会出现这类口语和文字标准发音的情况吧!
我有个同事就有这样的情况,他的名字写是“癸”,但是却念成“葵”。

新山有个地方写成“班兰”,但是却被叫做“板南”。


后来才想起,以前甲骨文教授老是要我们默写天干、地支的甲骨文字时,
“癸” 字我们也是读成kui2音,也许以前是这样的读音,而台湾还保留着吧。
因为没有随身带台湾版的词典,所以我现在无从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6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丽珠 于 24-7-2006 04:55 PM 发表


后来才想起,以前甲骨文教授老是要我们默写天干、地支的甲骨文字时,
“癸” 字我们也是读成kui2音,也许以前是这样的读音,而台湾还保留着吧。
因为没有随身带台湾版的词典,所以我现在无从考查。
这个字在台湾也没有这样的发音吧!
这字是天干的最后一个,除此外也没有别的意义。
他说本来他的名字是用“葵”,但是却笔误写成“癸”,也就用到现在。

他是台湾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06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10 于 24-7-2006 09:05 PM 发表
这个字在台湾也没有这样的发音吧!
这字是天干的最后一个,除此外也没有别的意义。
他说本来他的名字是用“葵”,但是却笔误写成“癸”,也就用到现在。

他是台湾人。


我的甲骨文老师是台湾外省人(就是来自中国之意),
我记得当时是这样念的。
待我放假回去后,记得查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6-2024 04:59 PM , Processed in 0.06938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