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3|回复: 0
|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复制链接]
|
|
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经验。直接经验由于是亲身经历的,会在大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的表象。当感官受到外界刺激把信号传入大脑时,储存在大脑的直接经验不经过思维过程通过直觉就可以直接作出判断,并迅速作出反应。间接经验由于不是亲身经历的,在大脑中不会形成具体生动的表象,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已。当感官受到外界刺激把信号传入大脑时,储存在大脑的间接经验必须经过思维的推理过程才能作出判断,然后再作出反应。通过思维所作出的反应是比较迟缓的。实际打斗是紧张激烈的,能用思维来判断的机会很少,主要依靠直觉的判断能力。直觉的判断能力取决于直接经验的积累。直接经验越丰富,直觉的判断能力就越强,应变能力也就越高。所以,要想提高打斗技能,就是一字诀“打”。没有必要去学习打斗方法。不会打,先挨打。当直接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会打了。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父母的打骂“教育”,这是积累直接经验的起点。进入群体以后,与周围人的打斗又积累了不同程度的直接经验,这就为打斗奠定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所以,打斗人人都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人们经过长期的打斗实践,就会积累丰富的打斗经验。由于思维能力的存在,必然要对打斗经验加以总结,这样就产生了打斗方法。打斗方法的产生使人们的打斗技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因为,它给你规定了范围,限制你超越,使你的打斗技能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僵化的条件反射。所以,进行打斗实践没有必要去总结打斗方法。这样才能不被打法所束缚。人的实践范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从有限的打斗经验中所总结出来的打斗方法都有其片面性。如果我们用自己总结出来的片面的打斗方法来指导自身的打斗实践,所表现的就是经验主义。如果我们生搬硬套地用他人总结出来的打斗方法来指导自身的打斗实践,所表现的就是教条主义。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教条主义都是主观主义。可是,人们就是不去总结打斗方法,在打斗时只要有机会能想招法,还是会用“心”去设计打法,去表现打法。这仍然是经验主义的表现。要想克服经验主义,必须领悟空的意境。只有领悟了空的意境,打斗时才能真正地克服经验主义。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