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538|回复: 130

槟州华裔人口逐渐下降,令人担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4-2006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槟华裔人口占43.4% 4年降1.4%令人忧
2006-4-25 23:31:26

(槟城25日讯)华裔在槟州日益减少,截至2004年只占总人口43.4%,4年内降了1.4%,情况令人担忧!

根据最新出炉的《槟州人口手册》显示,在2004年槟州的华裔人口占总人口的43.4%,土著则占41.1%,非公民占5%及其他种族占0.4%。

相较于2000年,华裔当时占槟州总人口的44.8%,土著当时只占40.9%,非公民占3.7%及其他种族占0.4%。

槟州为我国华人人口最多的州属,并由惟一的华裔担任首席部长,但是现有的现实却是: 槟州也开始面对华裔人口急降的局面!

更让华团感到担忧的是,华裔人口当中,大部份为15至64岁者,或是65岁以上的乐龄人士,0岁至14岁的接班人只占华裔人口的23.5%,这与土著的33%及印裔的30.4%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再者,槟州华裔的乐龄群,即65岁以上者的巴仙率,为各族中最高,即7.4%,土著的乐龄人口只有3.6%,而印裔也只有4%。

据了解,槟州在独立初期,华裔占总人口的约60%,随着华裔新生代生产率的降低,以及年轻一代的迟婚,导致华人人口开始出现轻微下跌的趋势。

至于印裔人口也维持在10.1%的水平,较4年前的10.2%只降了0.1%。华印人口加起来依然是超过半数的人口,即53.5%。预料此后印裔将在槟州政治上成为各造争相讨好的对象。

不过,这对槟州的华基政党而言,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及隐忧,因为华裔人口的减少,将间接地影响华基政党在为华裔向中央政府作出争取的选票筹码。

在同一份手册中也显示,2000年槟州共有37.4%的人口未婚,57%已结婚,而离婚率也只有0.7%。在这当中,男性未婚的巴仙率却较女性为高,州内共有40.6%的男性未婚,而未婚女性只有34.3%。

资料也显示,槟州的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在2004年男性占总人口的49.6%,女性则占50.4%,较2000年的49.8%及50.2%并无太大的差距,也推翻了一般人以人口中“女多男少”支持男性一妻多妾的说法。



槟2020年人口料达167万

(槟城25日讯)槟州预料将在2020年达到167万人口!

根据大马人口及家庭发展局出版的《槟州人口手册》显示,我国从1980年起至2004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推测出槟州将以1.57%的人口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167万的人口。

2004年槟州总人口为144万,2000年则只有123万,1991及1980年则分别只有106万及90万。而全马在2020年的总人口,则预料达到3千337万4千400人。

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从1991至2000年我国总人口的年度增长率为2.60%,槟州则是1.57%。槟州的总人口已从2000年的122万5千501人,增至2004年的144万2千800人。

在2000年,槟州的5个县当中,东北县人口最多41万4千082人,接着则是威中(29万1千876人)、威北(24万3千316人)、槟岛西南区(15万9千019人)及人口最少的是威南(11万7千208人)。

另一方面,根据数字,槟州从1970年至2004年的人口密度为北马最高,其中2004年更达到每平方公里1千401人口的记录,较1970年的每平方公里753人高出多倍。2000年则只有每平方公里1千274人。


人口统计手册 首版槟州领先

由国家人口及家庭发展局印刷的《人口统计手册》及迷你光碟今日隆重推介,首版为槟城州的人口统计报告,让槟州再次领先!

这份以2004年全国人口调查资料为根基,并依据不同需要而整理出来的报告,经已发出1000份予州内的各政府部门、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并将作为各政策及决定计划的主要参考资料。

槟州副首席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昔是于周二上午,在城市海湾酒店,为这本《槟州人口统计手册》及迷你光碟主持推介礼,同时也为《北区人口统计工作营 》主持开幕礼。

陪同出席的州议员计有陈清凉、汪天来及阿力等。

拿督斯里阿都拉昔在致词时说,这本收集了槟州人口、住家、家庭、人力资源、经济活动、教育、卫生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手册,将对政府部门及外资在作出决策性决定时,起著作用。

“如果资料没有经过整理及分析,就不能够发挥其作用。因此,希望官员在经过课程后,将所学应用在强化资料处理的工作上。”

他说,槟州的10年发展蓝图,以及第9大马计划,都是以统计数据作为主要的参考。

槟州人口统计部主任罗哈妮表示,其他的州属也将在较后陆续印刷出同样的手册,目前整理资料的工作已完成,等待印刷即可出版。

“由于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每10年才展开一次,因此我们并没有每年出版一册的计划,最快也要每5年一次,毕竟一些资料并不会出现巨大的改变,除了一些以其他方式呈献出来的资料。”

她也透露,该局策划在年内将所有的资料张贴上网,以惠及更多的民众搜集资料,并将成立一个资料库,其中的资料将比现有的手册更完整。

欲知更多详情,可游览 www.lppkn.gov.my 或致电03-26937555以获悉有关的手册。

文摘自光华日报




原帖由 gheehung 于 5-5-2006 02:31 PM 发表
檳鄉團關注危機

(檳城4日訊)重質不重量、經濟壓力、不婚、遲婚及在政府沒有支援下,華人學會自我約束,這都是導致檳城華人人口降低的原因。

檳城華裔人口每況愈下數據后,已經引起州內華人關注,儘管華團領導人及時事評論員表示,未來趨勢重質不重量,不過這也令同胞開始擔心,華人會不會成為大馬的少數民族,會不會影響日后華人在國內政經文教的地位?

以前華人生8個、10個小孩;但是現在華人認為,生2個剛剛好,4個、5個又太多,所以一般生2個孩子后,就已經節育。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 ... mp;art=0505lg05.txt


原帖由 misia 于 21-7-2006 06:10 AM 发表
这个问题也开始影响华小了



巫裔比华裔生多 光育恐变友族华小
2006-7-20 23:35:00
(北海20日讯)虽贵为华小,巫裔学生却是华裔生近双倍数,威北瓜拉姆拉光育学校面对华裔学生来源的窘境。

威北瓜拉姆拉华裔人口本来就不多,且有日渐减少的现象,再加上人口往外迁移,原本学生已非常少的微型学校--光育学校,连续4年以来,更出现非华裔生比华裔学生多的情况。明年度的新生人数,华裔学生只有3名,巫裔学生4名,非华裔生比华裔学生多的情况一样没有改变。

若情况持续下来,恐有朝一日,光育学校将华裔学生为主流的现象将癫复,演变成友族华小。

一间没有华裔学生就读的超微型华小,其存与亡的种种问题,渐渐的浮上水面。虽然目前华小非华裔生成主流的情况不会影响华小的架构及操作,但这却是华教及华小发展的隐忧,其中将来的变化让人无法估计。

光育学校历史悠久,创校至今已超过70年历史,在当时许多当地的华裔生都以渔业及农务业为生,他们皆将子女送入唯一的一所华小就读。

学校董事长巫丁福表示,20年前即1986年,由当时在任的教育部长即现任的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主持学校开幕启用时,学校的学生人数一度超过100余名,并以华裔学生占多数,非华裔学生更谓少之又少。



巫丁福:面对华裔生来源不足

黯然回首,20年后的今天,光育学校却面对华裔学生来源不足的问题,非华裔学生远远超越华裔学生的情况。

巫丁福表示,目前的瓜拉姆拉只有5、60户华裔家庭,更多时候是只有年长一辈留守祖家,年轻的一辈都在接受教育后在外谋生,并在他处落地生根。因此,要他们将子女送回老家的华小接受教育,是极说不过去的事情。

他说,董事部都有这样的忧虑,若情况持续下去,当一批又一批的华裔学生毕业,华裔学生来源又成问题,光育学校的学生极可能都是由非华裔学生,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据校方的统计数目,6个年级的学生总共35名,其中华裔生12名,非华裔生23名。在明年新学年中,已报名就读的华裔只有3名,非华裔4名,学生总数将达至38名,华裔生14名,非华裔学生占了24名。

面对如此的情况,巫丁福表示董事部有迁校的打算,间中却涉及许多繁文辱节,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第一个关键所在,迁校的议决是必须获得所有家长们100巴仙的支持,然而这并没那么容易办到。


董事部有迁校打算

他称,瓜拉姆拉华裔人口有减没增,欲寻华裔学生的来源,迁校是其中一项方法,其中最佳的地点,即是迁往柏淡一带。

光育学校可说是超微型华小,微型是其缺点,却也是它的特点,吸引许多巫裔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来。

华校办学认真,教师勤劳是大家所知晓得。光育华小深受巫裔家长的欢迎,除了可以让孩子多学一种语文,其中一项主要的原因,乃其孩子可以获得教师们的充份照顾,在学习道路上更容易掌握。

当然,微型学校的教师,在复级式教学方面,教师将面对更大的挑战;或者反过来说,微型学校的学生,更可获得教师最大的关注。

光育学校目前教职员包括校长共5名,学校校地虽然不大,却是五脏俱全。校方只利用3间课室容纳6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时采复级式教学。除了校长及教师的办公室,学校还有小小的礼堂,科艺及体育室,图书及视听室,食堂。另外,尚有一间设备蛮齐全的电脑室,让每一位学生可以一人一架电脑,在学习时更容易掌握。

光育学校的前景与发展,董事部确实是责无旁贷,然而,却依然须要社会人士、热心华教教育人士的关心和参与,共同为光育学校把脉。


http://www.kwongwah.com.my/kwyp_ ... /20/bw2006720_53015

[ 本帖最后由 lion_o 于 30-11-2006 05: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4-2006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擔心。。大家多生產吧。。。不然大局不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8: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槟华人人口比率只剩下43.4

如果这样下去,在过几年,马来族将超越华人,成为槟州最大的族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生多几个。。。 我姐有4个孩子,哥有4个。。 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enang必须维持华人占多数的情形。要不然,我们的利益及权益就会被威胁及削弱。。。。大家多生育吧。。。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mpam 于 26-4-2006 08:14 AM 发表
大家生多几个。。。 我姐有4个孩子,哥有4个。。 你呢?


4个是最少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4-2006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力可及,我愿意生多几个。但是养孩子很贵耶!再说,马来同胞的“繁殖力量”真不是盖的,你看看出客货车来载家人的几乎都是马来同胞。华人要怎么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tin 于 26/4/2006 11:36 发表
如果能力可及,我愿意生多几个。但是养孩子很贵耶!再说,马来同胞的“繁殖力量”真不是盖的,你看看出客货车来载家人的几乎都是马来同胞。华人要怎么追?


人家是有政府宠的
我们哪里能够跟人家比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4-2006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谁结了婚的生多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像新加坡的package,一个孩子,两个,三个 等等。。。。 会有不同的优惠

As the number of babies increase, the total value of sponsor by government will also increase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讲:一个少,两个好,三个刚刚好,当然越多越好喽...
为了大局着想,大家吃饱就多多“闭门造人”吧。
但是生多多也没用,我们要的是质不是量罢了,生多多“天生天养”的,长大后也是制造社会问题罢了...
但是我很敬重那些生多多(近打的),high quality,小的在这向您致敬!
我还未婚,帮不上忙,不好意思,但是我会精神上支持你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06 09: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经济的问题呱。。。现在什么东西都涨价,薪水扣掉车子和房子,剩下的还能有多少呢?更何况要养一个小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4-2006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槟州人口手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华裔人口在槟州的比率已经进一步下降至43.4%,仅比土著的41.1%略微多出2.3%。有关方面预测,在此消彼长的趋势下,不需几年,槟州土著将超越华裔。届时,在全国13州,将没有任何一州的华裔人口居首了。

槟州华裔人口在独立之初占近60%,但近半世纪来不断滑落,这种成长模式与全国情况完全相同。在立国时,华裔人口约350万或约35%。时至今日,华裔虽已增加到615万人,不过却只占总人口2千600万的四分一而已,前后滑落了11%。

造成华裔人口逐年滑落的原因,除了现代的年轻华裔夫妇节育少生养及迟婚外,槟州工业化进度速迅提供庞大的人力市场,许多外州的年轻人,尤其是东海岸或邻州吉打与玻璃市者前来就业后落籍定居,这些外州“移民”以土著居多。

至于在全国方面,东马的土著人口膨胀幅度最惊人,当中有不少是从印尼及菲律宾南部迁入,不久之后竟取得公民或永久居民地位。

据大马人权委员会的资料:沙巴州人口在1970年只69万7900人;但是到了2004年,竟成长4倍达到近300万人。除了用匪夷所思来形容外;实在没有更好的说服理由。

华裔人口比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不时引起华社与华团领袖的关注,甚至有一些团体还发动宗、乡亲多生养的奖励办法,力期改变年轻人的“一个宝,两个妙,三个吃不消”思想。不过,数据显示效果差强人意。

许多华裔家庭追崇“优生精养”,重质不重量,以让下一代在竞争更显激烈的生存环境中立足,这种概念并非华裔独具的。实际上,时代越进步,生儿育女的渴望已越见淡薄。在一些先进国家,人口还出现负成长现象,人口老化问题才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生儿育女是个人的意愿与能力问题,轮不到第三者去关切,同时也影响不来。最重要的是,把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来,就要有能力责任和义务去养育他成人,其他种族权益等问题,还是次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6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槟城的华人都种质不种量啊!!!!!!!
更何咣奶粉很贵叻.......
而且教育费也很高.....
本地大学华人的录取%少得可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6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时如果连槟城都成为马来人的地方就sien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6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沒有良好的家庭計劃,多多生育只會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4-2006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嬲就假! 于 27-4-2006 04:52 PM 发表
如果是沒有良好的家庭計劃,多多生育只會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那外州华人移民来槟城吧。。把华人都集中在槟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_will_be_back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7-4-2006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著可以DOREMI,华人不可以,没办法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6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用点套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6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mpam 于 27-4-2006 05:13 PM 发表


那外州华人移民来槟城吧。。把华人都集中在槟城



我就是其中一個移居到檳州的外州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5-2024 12:17 AM , Processed in 0.70065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